趙敏的身份,謝遜嫌棄,明教忌憚,為何張無忌卻毫不在乎?

狂嗨之後的寂寞


因為愛情。相信大家最嚮往和想象中完美的愛情,就是超越人間一切羈絆和俗念的。何況這是部小說,作者塑造心中的完美愛情,自然要加入種種壁壘和劫難。對立的身份,看似不可能卻成就完美,如此才顯得難能可貴和更吸引讀者。



必須要注意,張無忌可並非毫不在乎趙敏的身份。

在張無忌前去大都營救被囚的六大派的情節中,趙敏帶著範遙去火鍋店約會張無忌,表明自己真正身份背景,還第一次坦露心聲。張無忌毫不猶豫表態自己就是叛黨,還有對蒙元朝廷的反對態度。對立的身份,殘酷的現實,讓趙敏痛苦難過,柔腸百轉。強大的美貌和柔情攻勢下,張無忌雖憐惜感動,但還是牢牢把持住了。這裡就能看出張無忌是完全在意趙敏身份的。



在乎歸在乎,張無忌本身性格就是善良、博愛到了極點,濫好人。感情上更是一個始終在被動接受的慫包。雖然開始介意趙敏身份,但很快就一步步淪陷在趙敏奔放強勢的主動追求之下。

趙敏除了撩漢手段高明,自身身份高貴,美貌火辣。為張無忌可謂掏心掏肺,撇家舍業。張無忌說白了出身草莽江湖,做個黑社會老大,被這樣優秀的女子玩命倒追,簡直是又刺激又幸福,哪還會在乎身份。

張無忌做明教教主就是趕鴨子上架,抗元大業是底下人搞出來的,他不過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所處地位就要求他得把大義名分掛在嘴上,本身卻並沒有想成為上位者的野心。所以最後被簡單的套路一把,就主動退位,撂挑子不幹了。說是為了趙敏,其實對他自己才是真正的解脫。



最後得說老張家有傳統。他老爸張翠山和老媽殷素素不就一樣屬於對立的出身麼?最後愛得轟轟烈烈,生死相許。張無忌就這麼來的,父母珠玉在前,兒子豈能不效法之!


如切如磨


事實上,對於趙敏的身份,張無忌是糾結過的。可以說張無忌與趙敏的結合,完全是趙敏一方不惜犧牲自己去追求才擁有的結果。趙敏對張無忌的付出和幫助那麼大,不要說張無忌本身就是軟心腸的人,即便是鐵石心腸,也會被趙敏真心的所作所為感動了,又豈會再去在乎她的身份。何況,張無忌的父母,本也是對立兩道之人的結合,這直接給張無忌接受趙敏樹立了一個榜樣,也促使了張無忌愛上了趙敏。



張無忌一開始在乎過也糾結過趙敏的身份,只是答應了她的三件事,他非與之交往不可。

趙敏對張無忌的情,完全是她主動在先。趙敏是什麼時候戀上張無忌的,可以說是一見鍾情。綠柳山莊中,趙敏在見到張無忌之後,處處都能表現出她對張無忌的好感,只是當時的她可能連自己都不覺得。

比如當眾人說起倚天劍,趙敏提起張無忌被周芷若用倚天劍所傷一事時,趙敏竟問了張無忌周芷若是不是很美,隨即她便去換了一件衣服,再出來相見時,身上已換了一件淡黃綢衫,更顯得瀟灑飄逸,容光照人。她這麼做,無非就是要讓張無忌去留意她的美,記住她的美。而當兩人掉入地牢,張無忌為了出去,兩次輕薄她,一次用吐有口水的綢子捂她,一次脫她鞋襪,撓她腳心。趙敏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因與張無忌親近而滿心歡喜,當張無忌替她穿好鞋襪,她甚至想讓張無忌再摸一摸她的腳。

趙敏將腳一縮,羞得滿面通紅,幸好黑暗中張無忌也沒瞧見,她一聲不響地自行穿好鞋襪,在這一霎時之間,心中起了異樣的感覺,似乎只想他再來摸一摸自己的腳。《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三回》


可見趙敏對張無忌就是一見鍾情,頓生好感,之後差人送金盒珠花給張無忌,已能算是給了他一個定情的信物。當然了,趙敏之所以能對張無忌一見鍾情,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張無忌在光明頂一戰的大放光彩,少年有為。綠柳山莊一會,只不過是趙敏檢驗張無忌的人才,通過她內心中的一個考驗而已。但是相比於趙敏對張無忌的一見鍾情,張無忌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的表現他是愛上了趙敏。

武當山再相遇,之後趙敏擔心張無忌“玄冥神掌”的傷勢,又親自轉回相邀一會,說明金盒與珠花中的“黑玉斷續膏”和“七蟲七花膏”藥方,甚至到萬安塔一行,小酒館互吐心聲,趙敏明顯表露出對他的愛意之時,張無忌對趙敏都沒有愛意可言,他只是在感激趙敏,將她當成一個朋友而已。只可惜這個朋友的身份,是他敵對的一方。因而在酒館中,他表露得最多的心聲,就是他並沒恨趙敏,而是希望大家都能開心的做朋友。

趙姑娘,我這幾天心裡只是想,倘若大家不殺人,和和氣氣、開開心心地都做朋友,豈不是好?我爹媽死了,我傷心得很。我不想報仇殺人,也盼別人也不要殺人害人。”這一番話,他在心頭已想了很久,可是沒對楊逍說,沒對張三丰說,也沒對殷梨亭說,突然在這小酒家中對趙敏說了出來,這番言語一出口,自己也有些奇怪。《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七回》

要說此時的張無忌對趙敏,雖然心有好感,聞到她身上的香味也會心中盪漾,但這僅是少男看到美麗少女時內心的躁動。趙敏此時在張無忌心裡份量根本都難比他身邊的小昭,只不過是張無忌答應了她三件事,非得與之往來不可。所以說,張無忌一開始,對趙敏的身份是有在乎過,糾結過的。倘若趙敏只是一般的漢人女子,這樣對待張無忌,以張無忌濫愛的心性,早就把她當小昭一樣對待了。



趙敏奮不顧身的付出和犧牲,讓張無忌徹底拋開身份的顧忌去愛上她。

張無忌真正的發現自己拋開了彼此身份的顧忌,愛上了趙敏,還是靈蛇島與荒島一行之後。從荒島返回中原之後的張無忌,雖然口中說要殺了趙敏為蛛兒報仇,但是真正遇到趙敏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卻是對她心軟至極。甚至濠州城趙敏搶婚,讓他與周芷若拜不了堂,成不了親,他的內心還甚感喜樂。這一點小說中也是說得清楚。

趙敏道:“為了你義父,你肯拋下你如花似玉的新娘子,何況是我?”說著慢慢斜倚在他身上,說道:“今日耽誤了你的洞房花燭,你怪我不怪?” 不知如何,張無忌此刻心中甚感喜樂,除了掛念謝遜安危之外,比之將要與周芷若拜堂成親那時更加平安舒暢,到底是什麼原因,卻也說不上來,然而要他承認歡喜趙敏攪壞了喜事,可又說不出口……《倚天屠龍記•三十四回》

張無忌對趙敏情感的轉變,有一件事對他的影響很大,那就是趙敏不顧自身的危險,幫他洗清了殺害莫聲谷的嫌疑。這件事,張無忌看到了趙敏為了他,能奮不顧身,連命都不要的去付出,再加上之前趙敏對他的所做的一切,即便是再鐵石心腸的人都會被她感動,更何況是他軟心腸的張無忌。可以說,從這件事開始,張無忌從心裡是不再相信趙敏就是殺殷離,盜刀劍之人的,對趙敏身份的糾結也逐漸放開。


因為這件事,讓張無忌明白了世事往往難以測度,深切體會到了身蒙不白之冤的苦處。也讓他會以當年他母親的身份和遭受的委屈,去等同到趙敏的身上,開始從內心去接納這個身份與她對立的女子。可以這麼說,從趙敏奮不顧身的對他,張無忌在趙敏的身上看到了他母親的影子。

實際上,金庸先生之所以大篇幅的寫了張翠山與殷素素的故事,其最大的用意就是為了給張無忌與趙敏的感情做鋪墊的。用他們正邪兩道結合的榜樣,給了張無忌愛上趙敏的勇氣。當然了,這僅是其中張無忌愛上趙敏的一個原因而已,最重要的還是趙敏為了他不惜一切的付出,觸動了張無忌的心。

可以這麼說,假如沒有趙敏一路的幫助和退讓,張無忌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他的明教偉業。說消除明教與武林各派的積怨,並聯合他們一同抗元,根本就是天荒夜譚。在張無忌繼任教主之後的一切作為中,哪怕是趙敏的心腸狠一點,以她的謀略,都能讓張無忌在光明頂一戰中的努力前功盡棄。不要說其他的,綠柳山莊一會之後,明教高層中毒,張無忌被困地牢,她要是狠心滅了明教,不下令退軍,明教一眾早死了。而莫聲谷冤案,沒有她,張無忌連武當一派都過不了,又何談能夠消除與六派的積怨,就更不要說,萬安塔救難根本就是趙敏對張無忌的成全了。

趙敏能稱得上是金庸武俠中,為愛犧牲最大的女主,為了愛,她連自己的民族都能夠背叛。歷來當外族入侵漢民,為外敵做事的漢人,我們統稱漢奸,對於趙敏,我們或許能像張無忌所說那般的評價棄暗投明,但在她的民族中,其實就是他們蒙古的“漢奸”,這樣的罪名有多深,有多大,一目瞭然。趙敏用一場奮不顧身的愛去追求張無忌,付出了這麼多,對他的幫助那麼大,假如張無忌還在乎她的身份,那張無忌就是一個毫無人性的傢伙。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一)謝遜以及明教嫌棄趙敏的原因。

趙敏的身份是大元朝的郡主,謝遜是明教的四大護教法王之一。明教的宗旨主要就是要推翻元朝的統治。因此,謝遜當然會嫌棄趙敏了。然後,趙敏雖然年紀輕輕,卻先後炮製了“伏擊光明頂”“挑撥離間武當與少林的矛盾”等等大事件,正是明教的生死對手,明教自然對趙敏極其顧忌了!

(二)張無忌對趙敏不在乎的原因。

(1)張無忌的母親殷素素和外公殷天正都是天鷹教(明教)中人,原本就是屬於“邪魔外道”做事經常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2)張無忌雖然很有女人緣,但是張無忌的性格向來就是優柔寡斷的,張無忌根本就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愛的是哪一個女子。比如說張無忌明知小昭是波斯明教總壇的“聖女”了,張無忌還是照樣對小昭難以割捨,念念不忘!

(3)在沒有成為明教的教主之前,張無忌本身就是不名一錢的人。更何況,趙敏為了能和張無忌在一起,放著元朝的公主不做,和父親以及哥哥鬧翻了,寧願和張無忌去浪跡天涯。一個姑娘家尚且如此,張無忌還有什麼理由要嫌棄要在乎的呢?!






騎蝸牛走高速


因為張無忌對趙敏一見傾心

第一,張無忌在甘涼大道遇到趙敏就對趙敏一見傾心了,雖然趙敏是男扮女裝但事實上張無忌已經被她所吸引了。

第二,在綠柳山莊趙敏面對明教眾人落落大方的談吐,以及女裝之後張無忌再次驚豔了,地牢中與趙敏情愫暗生。

第三,即使後面知道趙敏是大元群主心中有所顧忌但還是忍不住靠近趙敏,三件事之約,讓張無忌與趙敏之間的感情逐步加深,也讓她對趙敏從一開始的懷疑戒備,到後面的完全信任。

第四,張無忌宅心仁厚,對於曾經逼死過父母的六大門派,尚且都能夠以德報怨,況且是一個自己喜歡而又對自己付出一切的趙敏呢?

第五,謝遜的嫌棄以及明教的忌憚更多是從表面上看趙敏,他們認為趙敏詭計多端,而張無忌則寬厚仁義,怕張無忌受趙敏的蠱惑而做出不當之事,作為義父謝遜怎麼可能希望張無忌和趙敏在一起,所以對趙敏比較排斥。而張無忌作為明教教主,他的決定更是關乎明教的生死存亡,要接受一個曾經對明教不利的人,確實也不容易。




天際微笑


因為愛情,男女戀愛到深處連父母都管不了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