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農村有小菜園子嗎?都種植什麼?

海龍五常大米


大家好,我是我似驕陽378.黑龍江樺南的。

在我們農村,每家都有一個小菜園子。每到春天溫度上升的時候,家家會用薄膜,扣上韭菜,這樣很早就能吃到自己家的韭菜了。園子裡的芽蔥(頭一年在園子裡沒起的大蔥)也長的特別快,在東北這裡習慣用大蔥蘸大醬,在捲上幹豆腐一吃,感覺特別香。在園子裡揚上農家肥進行深翻,打碎土塊,種上菠菜,油菜生菜,茼蒿,油麥菜,毛蔥。這些菜長出來後用不太長時間就可以吃了。在五月中旬時,是栽各種菜栽子的時候。能吃辣的就多栽幾壟辣椒,願意吃柿子的可以多栽柿子。茄子豆角黃瓜,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早幾天吃上自己家的豆角黃瓜,很多人種上豆角黃瓜後,用地膜扣上,這樣就比別人家早吃半個月。等到豆角黃瓜滿架後再種一茬,這樣到老秋都有菜吃。還有先種的小菜的地方,等吃過以後可以再種上秋白菜蘿蔔,把整個園子充分利用起來。保證一家全年從春到秋吃的都是純綠色無汙染無公害原生態蔬菜。

很多人家在院子的一角都會栽上櫻桃,李子杏沙果,蘋果大榛子,可以吃到40的水果,最後還在門前的園子邊上摘上幾棵各式各樣的花你說在哪?小圓子,好不好啊?是不是也向往著有一個這樣的園子呢?


黑土農夫敏哥


菜園子,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或大或小,看自家情況而定。我們家也不例外,在家門口就有一塊不是很大的小菜園,我給大家分享一下。


就我們當地而言,農村裡沒有超市,也沒有菜市場,一日三餐所需食物除了部分肉製品以外,其他都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尤其是蔬菜類的,都是在自家菜園子裡種。最記得小時候,給菜園子的蔬菜澆水是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事情,每天晚飯後,提著小桶,抬著水瓢到菜園子裡,給所有的蔬菜澆水。

雖說農村裡的菜園子不是很大,但是我們一年四季都需要蔬菜,所以菜園子裡的小菜也是一年四季都需要更新,什麼季節種什麼菜?如何種?還是有一些規律的。


一是常規類的蔬菜。小青菜、小白菜、生菜、菠菜、牛皮菜等是我們一日三餐最常吃和必吃的綠色蔬菜,所以這幾種蔬菜可以不分季節,隨時可以撒種,從小苗就可以拔吃,邊吃邊間苗。也可以用小苗移栽,根據個人喜好要麼掀外葉吃,要麼就整棵拔。


二是作料類蔬菜。韭菜、芹菜、青蒜、小蔥、薄荷、香菜、魚腥草等之類的蔬菜我們常叫作料類的蔬菜,也叫懶人菜。這類蔬菜最好種植,一般一次撒種或者移栽後就可以多次採割,平日裡注意澆水,必要時候可以略施點肥。

在菜園子裡,為了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資源,可以將常規性蔬菜和作料類蔬菜進行套種,比如我們最常套種的就是在青菜、白菜、菠菜地裡套種青蒜、小蔥等,一舉兩得。


三是豆莢、瓜類蔬菜。豇豆、豌豆、茶豆、莢豆、南瓜、黃瓜、山藥、洋絲瓜等蔬菜,可以利用圍欄或者圍牆種植在菜地邊角,用竹竿或者果樹作為支撐物讓植物株藤攀附,這樣就既不佔用土地,還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吃到新鮮的蔬菜。


除了以上幾種蔬菜外,農村菜園子裡還可以種植茄子、洋芋、毛芋頭等多種蔬菜,也可以種植幾棵水果樹,果樹下再種植蔬菜。只要你願意,耐心打理,農村裡的菜園子裡隨時都有可以採摘到時鮮的蔬菜哦!


花腰妹


馬上就是清明節了,農民開始運營自己的小菜園了,我們在基地育了番茄、辣椒、西瓜、甜瓜苗,附近的農民晚上偷偷跑到我們的育苗棚裡面什麼苗子都偷,也不管是資源還是品種,讓他們偷的我都想哭了,好多資源都偷光了,煩死了。

茄果類

番茄、茄子和辣椒是春天農民小菜園裡必不可少的蔬菜,這幾天我的育苗棚裡的辣椒苗丟的速度都讓我受不了了。這三種蔬菜的食用期非常長,從結果一直能吃到下霜。相信從南到北都是菜園裡要種的蔬菜。

就連家裡的陽臺上都有人想種點番茄、辣椒,這幾天很怕接到電話,很多人都來要苗子,因為我的苗子都被偷的差不多了。

豆類

菜豆、豇豆也是農民菜園裡必不可少的蔬菜,平時的價格非常高,等到五六月份,菜園裡的菜豆、豇豆應該是非常受歡迎的。吃不完的豇豆可以曬成豇豆乾,冬天燒肉特別好吃。

瓜類

黃瓜、南瓜、絲瓜、西葫蘆這些瓜類蔬菜,也是農民菜園裡的常客,我今年育苗150株南瓜,每個來要苗的只給2株,加上被偷的,80株已經沒了,今天又接到了好幾個電話要南瓜的。

黃瓜我建議買上點水果黃瓜種子,價格在30塊錢以上一包的,每年種上一點,保存好了能種兩三年,水果皇瓜屬於單性結實,每片葉子都會結一個黃瓜,我每年都種10株左右,一家人根本吃不完。

葉菜類

莧菜、空心菜、韭菜,老吃果菜類蔬菜,有時候也會受不了,需要一些葉菜類蔬菜調節一下,這時候的空心菜、莧菜、韭菜就正好能夠補充。


農科小孫說


大家好,在我們農村基本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蔬菜天堂——小菜園。

有的農戶在自家的庭院裡修整幾個小菜地,有的是分散在各處。但是菜地對於每家農戶而言那就是分水寶地,因為哪裡會產出源源不斷的美味可口的蔬菜。

就自家而言,我母親在自家後院大概有30塊大大小小的菜地。今天下午還沒母親一起去菜地給蔬菜澆水,除草。順便還摘了些蔬菜回來。

現在夏季,我們家的蔬菜品種還是很豐富的,有茄子,黃瓜,豆角,四季豆,毛豆,西紅柿,還有青椒等等。真的是豐富多彩,來到小菜園就像到了蔬菜天堂一樣,各種蔬菜隨意採摘,有的蔬菜可以直接吃,比喻黃瓜和西紅柿。母親說“這些蔬菜都是家裡的有機化肥施肥,沒打一點農藥,可以隨便吃。”真的,農村裡的蔬菜味道和城市大棚裡蔬菜味道大不一樣,而且不怎麼用太多的油去炒它們,味道特別的香。今晚就燒了個黃瓜燒肉,結果黃瓜的味道比肉還好吃,贊\\(≧▽≦)/贊\\(≧▽≦)/





徽鄉靜靜


有啊,當然有。

記得我小時候,我們村的菜園都在河邊,主要就是為了澆水方便,一個生產隊的家家戶戶的菜園連在一起,雖然面積不大,但種的時令菜足夠一家人享用了。我記得我家菜園與爺爺家、叔叔家菜園連著,那時種的蔬菜基本是白菜、土豆、茄子、芸豆等,有時種香菜、大蔥、韭菜,我小時候我經常跟著父母去澆水,太小的時候負責在地頭看水是否就到溝壠的頭了,大點了就幫著父母擔水或者舀水,每次去都是早晨或者傍晚。後來父母還在河的下游自己整理出一塊地,只為了能多種菜,多收成,但隨著河邊的樹越來越多,菜園的菜生長受到影響,目前這兩個地方都已荒廢。

搬家後,父親在房子旁邊的莊稼地裡留出一塊地方專門種菜,那時候種過芸豆、茄子、黃瓜、西紅柿、青椒等,有時候種韭菜、大蔥,由於面積很大,家裡的蔬菜尤其在夏天、秋天時,每天都夠全家吃的,每年暑假,我都會定期擔水澆地,菜的長勢很好。後來這塊地方,我們家又蓋上了大房子,父親稍大後又和相鄰交換了一塊家旁邊的地,專門用來種菜,去年國慶回家,我們一家人三代一起收拾、澆水,很是快樂,白菜、蘿蔔、胡蘿蔔、大蔥、茄子這些菜長的非常好,這個菜園已成為六十多歲的父親心愛的地方,搭理的井井有條。


職場葉綠速


小時候在農村,說起菜園裡那是畢不可少的生活來源,我家種的五花八門,比如豆角,茄子,上海菜,南瓜,地瓜,生萊,包菜…最讓我體會就是我自己親歷去種甘蔗,首先把甘蔗最後尾部鐮刀留3至4節放進小水溝裡,泡到甘蔗有點發芽就可以種了,把地方搞成一排排的,每排中間留條水溝,把發芽的甘蔗苗種在凸起的中間,然後放點雞屎牛屎在上面,然後在封一層土,然後灑點水,剛種的時候每天放學回來都去灑水看看長成什麼樣子,有時放水慢慢流進溝裡,經過我的照顧和付出,終於長的好高好豐滿,好有成就感哦!值此也讓我明白有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是沒有付出永遠就不可能得到回報的!


鄉野阿賜


大家好,我來自於貴州省遵義市蝦子鎮,我們這裡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菜園子。自己家菜園子一年四季種著各種蔬菜,不施化肥和農藥,只施農家肥,環保生態,美味健康。

可能因為氣候的原因吧,我們這裡一年四季菜園子裡都是有蔬菜的。菜園子裡種什麼?這要根據自家人的喜好而定,因為可吃的蔬菜有很多品種。咱們常吃的有葉菜、莖葉菜、果菜。

葉菜中最常見的是白菜。白菜是全國各地人民都喜歡的一種大眾蔬菜,咱們南方也是。還有像青菜、菠菜、生菜、茼蒿、油菜、韭菜、蒜苗等,這些都是很多家庭很願意吃的美味菜。

莖葉菜富含粗纖維,常食有助於消化,也是很受大家歡迎的。芹菜、萵筍、香椿、紅薯葉、茴香菜等,特別是香椿、茴香菜之類,物以稀為貴,每個人都可以講出很多相關美食故事,因此很受大眾歡迎。今年的香椿,最貴時賣到150塊錢一斤。

果菜很多,大家也非常喜歡。南瓜、絲瓜、苦瓜、辣椒、茄子、西紅柿、豇豆、四季豆、蠶豆等等,數不勝數。大家也可能可以說出很多名菜,比如西紅柿炒雞蛋、乾煸四季豆、虎皮辣椒等。每一種菜可以是素食,但是很下飯。





貴州山妹妹


閒暇喜歡菜地跑

蘿蔔白菜長的好

蔥蒜香菜已出苗

春節團圓菜香飄

這是我前段時間寫的小菜園,所以農村的人家家戶戶都有小菜園,開春種夏天的瓜果蔬菜,秋天種冬天的蘿蔔白菜。

我們當地農村一般離場鎮都較遠,就是公路通了,也沒公交車座上去買菜,所以家家必備小菜園,春天驚蟄節氣一到就可種瓜種菜了,夏天種植黃瓜茄子辣椒,四季豆豇豆,絲瓜南瓜葫蘆瓜冬瓜這些藤蔓蔬菜一般種菜地邊,讓它往樹上或空閒的地方攀爬。生薑芋頭種植稍微遮陰的地方,用作作料的蔥,香菜也會種些,韭菜一開春自己就會發嫩苗很方便的。

秋天白露節前後都在忙著種耐寒的冬季蔬菜,蘿蔔白菜,窩筍,小白菜,菠菜,筒篙,大頭菜,香菜,蔥蒜,這些都是菜園種植的主要蔬菜。我今年種的白菜生長好,已經在食用了,還種了一小塊遲點的白菜開年才正吃,所以農村人的小菜園一般都計較著種植,都會早的遲的多種兩批,保證一年四季自己有新鮮蔬菜吃。





王四姐


農村人,農村裡每家每戶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小菜園,有的家庭可能不止一個菜園。農家菜園想做一個很簡單,不種莊稼就可以種蔬菜,所有菜園一般是地角角,邊邊角角,地塊小的,都可以做成菜園。


農家菜園一般自家院子裡就有一塊小的,還有就是離家不遠的田畈裡有一塊。並且菜園靠近水源,這樣給菜澆水比較簡單,這樣蔬菜乾不死,出現天干的時候就可以就近有水可以澆菜。

如今小菜園裡種植些什麼菜呢?

如今是十月份,農家菜園裡有的蔬菜有的長出很大了,有的還是剛剛播種,每天要早晚澆水保證發芽。

1、大白菜現在已經在開始包心了,還有一個多月就可以採摘了。大白菜是農家菜園應季最主要品種,基本每戶都會種上二十來棵,以保證在寒冷冬天裡能有足夠的蔬菜吃。

2、大蒜也長起來了。大蒜剛剛出了兩片真葉,溼稻草目前還沒有揭去,不過大蒜出苗不齊,有的高,有的還是剛剛露白,但是沒有出現缺棵的情況。

3、紅菜薹也長出五六片真葉了,分棵分的很大了,不過最近天氣氣溫有點高,氣溫再低點有利於紅菜薹生長。紅菜薹是非常耐寒蔬菜,氣溫寒還不利於其生長。這個時候可以追施糞水肥料了。


4、菠菜長的很茂盛。秋天種的菠菜,在冬天吃,最好不過了。菠菜喜肥,耐寒,能抵抗霜凍,能抗雪天,但是農民還是會用小拱棚給菠菜遮住,這樣菠菜長的更好,更嫩,葉子長的更好。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在集體生產的時候家家戶戶就有了自家的菜園子,農家人稱為自留地,不多,大都在房前院後,方便自家種些蔬菜吃。集體的土地上基本不種蔬菜,主要是種糧食,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等等,而農民又不可能象城市居民一樣天天上集市買菜,所以農民就在自留地裡種菜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集體生產時糧食比較緊張,農民在集體分下的糧食不夠吃,自留地除了種一些必須的如韭菜、蔥、蒜之類的調味品外,大多栽比較高產的葉菜類或根莖類蔬菜。比如栽一種被稱為“家菜”的芥菜,它的葉闊大,有點類似於油菜,是製作酸菜的原材料。從上年的九月栽種後一直可以吃到來年的四五月,然後頂端發出很多旁枝,開黃色的小花,結莢,成熟後取籽與油菜籽一起榨油。



這種稱為“家菜”的芥菜產量非常高,種二分地可以供一家四五口人頓頓有酸菜吃,糧食不夠就酸菜來湊。“家菜”對於解決當時農民的吃飯問題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那時候是挺討厭吃酸菜的,因為天天吃就煩了。

其實這個酸菜就是“酸菜魚”中的酸菜,是不是赫赫有名了?不過酸菜魚中的酸菜並不是我們那時候吃的正宗農民做出來的酸菜,現在是醃製的鹽菜,正宗農民做出來的酸菜做酸菜魚味道要更美味得多!



現在的菜園當然菜的品種要豐富的多了,一年四季,各種各樣的蔬菜都種得滿滿的,夏天有豇豆、茄子、西紅柿、黃瓜等等,冬天有白菜、蘿蔔、萵芛、蒜薹、菜薹等等,不計其數。農民空閒時都喜歡伺弄自己的菜園子,看著長勢茂盛的各種蔬菜在菜園子裡爭奇鬥豔,心裡也是一種享受,有些人家吃不完還拿到集市上去賣了補貼家用。


現在老家農民唯一在菜園種的少的就是“家菜”,甚至很多人都不種了,要想吃點酸菜還得向鄰里四處去尋。過去的當家花旦反而現在見不到了,那是因為家家戶戶都不缺糧食吃了,各種蔬菜又非常豐富,“家菜”擔當填飽肚子的身份也就完成了,成了很多老年人遠去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