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十年家電變遷史:20多年的索尼電視還沒壞

[PConline文化]今天是2月17日,星期一,進入2020年的第48天。

去年年初,社交媒體上颳起了“十年對比挑戰”,當時我還覺得十年對比只是一次懷舊,變化確實挺大的,但也沒有說相當的感觸,只是覺得時間過去比較快。到了現在,看著日期大寫的“2020”,才感覺到我一個95後,已經從一個幼嫩的初中生變成了20後口中的“60、70後”,可謂是“十年彈指一揮間”。

同樣,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十年也同樣足以改變了我們的方方面面,最明顯的就是手機。而在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家用電器。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有人說冰箱不還是冰箱,洗衣機也不過是洗衣機,電視屏幕大了,家電幾年時間能夠有什麼樣進步?十年時間對於家電來說,也足夠研究出更先進的技術和換好幾代產品。今天就以我家為例,看看這十年來家電都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

一、十年家電對比,科技的進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電視:家電老大瘦身變大變聰明

一提到家電,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電視。在我看來,電視無論是功能作用,還是擺設效果來說,應當是家電之中的老大。

在娛樂及移動資訊不發達的時代,電視是我們離外界“最近的窗口”,只能通過它看新聞、電視劇、電影、動畫片等等,有時候還會出現爭搶電視的情況,而後來一部橫空出世的3D電影《阿凡達》才開始改變我們的娛樂方式:到電影院看電影。所以在那個年代,電視在家裡是十分重要的。

隨著互聯網發展及智能手機的崛起,電視在很多家庭開始逐漸淪為擺設,但在我家依然是家庭娛樂中心。雖說在2018年的時候買了一臺索尼55X9000F到新房子,但是自建房中還是用著接近十年前的電視,所以在今年過年前,我給家裡換了一臺新電視。

在這裡我就用新電視來做一個對比,將兩臺電視的時間跨度最大化。左邊的是2011年索尼液晶新品KLV-55BX520,右邊則是2019年創維秋季液晶新品55Q60,都是55英寸。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小了,輕了,瘦了

首先從外觀上看,就能看出很明顯的區別。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舊電視邊框可以說是非常的大,目測估計在4cm-5cm,而新電視基本都走“全面屏”設計,將邊框控制在5mm到1cm之間,有些甚至是5mm以下,對比55英寸的屏幕基本可以忽略,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佔用的的空間也更小。

如果用兩臺手機類比的話,我覺得iPhone8plus和三星S8+非常適合,一個是傳統保守設計,一個是開始了全面屏時代。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佔用空間的減少除了邊框縮小以外,還有就是整體的厚度減少。以往的電視因為技術原因,做到這樣子已經算是輕薄的了,想想再更久之前的“大磚頭”電視。

但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電視屏幕的厚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屏幕厚度可以做到僅為4mm(忽略背後的內置音響系統),做到了真正的輕薄。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舊電視有一個很明顯的時代特徵,那就是背板有很多散熱孔,這臺索尼電視也不例外,頂部、背部都開了很多散熱孔。新電視因為屏幕工藝成熟和發熱量大大降低,大部分只會背板中下部開孔,所以散熱部分空出來的位置,有些廠商會用來安放音響系統等,同時去年電視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掀起了一股“智慧屏”風潮,這臺創維Q60正是行業的見證者:頂部除了有發聲喇叭,還有一個升降式AI攝像頭。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底座也有比較大的變化,舊電視比較重,只能使用大面積的底座來將其穩穩的拖住,設計上沒有太大的亮點,而如今的電視輕薄,大多使用了“八字型”底座,使得電視整體看起來更大氣。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其他的不同點就在機身按鍵和接口了。以前的電視在機身側面或底部都會設有電源鍵、音量鍵等,而現在的電視很多已經取消實體鍵,改為由藍牙遙控或者語音遙控,有些電視還會保留電源鍵。

在外觀的變化,總結來說就是一個詞:輕薄

永不停止的畫質進步

前面提到的外觀變化,只是表面工藝的成熟和進步,對於電視來說,最重要的是畫質。我覺得可以這麼說:

更好的畫質,是電視永恆不變的追求

好的畫質,除了要有素質好的屏幕,更重要的是要有強勁的圖像處理芯片。論研究圖像處理芯片的資歷,索尼說第二,應該沒人敢說第一,因為索尼在1997年已經推出了第一款圖像處理芯片——DRC圖像處理芯片,到現在20多年的時間內,已經推出了超過10款圖像處理芯片,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和技術。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索尼圖像處理芯片的研發歷史

近幾年國產廠商也開啟了自己的研發之路,如創維有自家的變色龍、蜂鳥芯片,海信有信芯H3。

索尼KLV-55BX520搭載BRAVIAENGINE3圖像處理引擎,而創維55Q60搭載蜂鳥AI畫質芯片二代。

在對比時,我將電視恢復出廠設置,選用“自動”或“通用”模式,因為我想大部分人把電視買回家以後,很少會對電視進行畫面細調,同時相機光圈值設為f/5,曝光時間設為1/50秒,IOS為400。這樣的對比只是想說明電視畫質的進步。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可以看到,經過近10年時間的發展後,價位相近(6000多塊)的兩臺電視,顯示效果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首先新電視的整個畫面亮度高出很多。

前景房子的牆壁,舊電視大部分都是昏暗的,前景基本看不到,新電視卻不一樣,前景亮度合適,能夠清晰的看到牆上的一塊塊瓷磚,房前的植物也能看清楚。背景天空中的銀河星系也是如此。

畫質能夠得到這麼大的提升,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背光分區光控技術(各家叫法有所不同,但實際目的是相同),簡單理解就是將屏幕分割成多塊區域,通過圖像處理引擎或芯片來識別圖像控制區域的亮暗,提高暗部亮度的同時,保留高亮區域的細節。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最重要是目前的電視已經從當時的1080P分辨率發展到了4K,在整個畫面的清晰度及細節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1080P電視肉眼看上去已經很明顯的顆粒感,4K電視能夠更精細準確的顯示。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在面對漸變多彩的圖像時,新電視的色彩更為豐富,色域更廣,分辨率的提升也使得畫面過渡非常的細膩,沒有出現明顯的斷層,畫質是一種肉眼可見的進步

大家不要認為我是在將兩個品牌進行不公平對比,即便是同一品牌隔代的產品都會有明顯的提升,更不要說時間相差近十年,這裡只是拿來舉一個例子。

現在的電視賣點除了色彩豐富亮度高,必定會提到的就是MEMC(動作補償技術),有效降低快速變換畫面中的撕裂,通過插幀技術使得畫面過渡更加流暢自然,提高清晰度。

我不知道這臺索尼KLV-55BX520的BRAVIAENGINE3圖像處理引擎有沒有包含這種算法,但查到的資料是具備“Motionflow倍速驅動”和“BlurReduction”消除動態模糊的技術,可以將動態清晰度提升到更加出色的水準。

在這段《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的預告片,可以看到,當年索尼電視已經能夠對動作畫面處理得相當出色,打鬥等不斷變化的大場景沒有明顯的撕裂感,論技術還是索尼強。

而創維Q60在觀看這類動作大片的時候,畫面同樣相當的流暢,在動態對比這方面來說,國產電視無論是創維、海信,還是TCL都有比較大的進步。

提到了看電影,就少不了音效。以前絕大多數的電視,音效就是兩個喇叭發出聲音,索尼KLV-55BX520配置了“Surround三維環繞聲系統”,做到能夠提供模擬環繞聲。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以前只用在電影院、家庭影院等專業音響設備上的杜比全景聲、DTS等音效技術,現在的中高端電視都會搭載,會配置更出色的音響喇叭如低音喇叭等。就像家裡新買的創維Q60,內置了杜比全景聲2.1.2音響系統,音效確實比較震撼,換作以前這些都只會出現在家庭影院中,當然相比5.1、7.1環繞聲會有差距,但單從電視的觀影體驗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現在很多低端電視也一樣,雖然音質也比較差,但總體來說是有提升的。

AI智能化時代的到來

在什麼都講究智能化的今天,電視當然也進行了智能化升級。我覺得,這種升級不論是對於電視本身,還是對於我們消費者而言,都是跨時代的。對於電視,智能化是功能上的革新;對於我們,這種革新是一種娛樂生活升級。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以前的電視使用的都是自家開發的嵌入式系統,比如索尼,只有簡單的幾個選項,我覺得唯一算得上一點點智能化的就是能夠支持USB讀取,但對圖片、音樂、和視頻支持的格式很少,我一般都只用HDMI接口接電腦使用。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創維搭載基於安卓系統開發的酷開系統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電視採用了安卓系統,部分如三星、LG採用自家智能系統,但總的來說絕大部分電視都是智能電視。

最開始的智能表現在能夠連接WiFi,通過內置或下載的應用搜索觀看各類影視作品,將電視盒子的功能內嵌,在“互聯網電視”的爆發時期,電視智能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在2017年左右,智能電視又發展到了另一個階段“AI”,加入了語音識別交互功能,通過語音來取代繁瑣的操作,比如能夠語音進行搜索電視電影、搜索新聞資訊,還能叫外賣、查地圖、翻譯、購物、預定機票等等生活服務,智能手機的味道開始有了。

到了2019年,榮耀推出了“榮耀智慧屏”後,更是掀起了一個“智慧”風潮,這時候的電視更像是一臺大屏手機。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創維Q60就搭載了一個1080P的AI攝像頭,通過它不僅可以拍照,還能智能識別人臉,進行模擬化妝、體感遊戲、視頻聊天、健身等等,家庭娛樂變得豐富了,電視的功能也遠超傳統定義。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除了上面這幾臺電視,我家還有一臺用了20多年的索尼CRT電視,這是我爸媽結婚的時候買的,聽他們說好像買了幾百塊還是幾千塊(我也不知道具體價格但只能說真捨得)。

這臺老電視還在服役,除了幾個按鍵壞了之外,其他的都沒有出現過問題,難道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拍出來看上去畫質很差,但實際上是非常的清晰的,沒有出現變色、暗角等等,我感覺它能堅持到我結婚(N年之後)。

把這幾個年代的電視串聯起來後,我們可以發現,電視其實也一直在發展,也在不斷地更新迭代,可能相差一年感覺發展不明顯,畢竟它不像手機一樣更新速度這麼快,一年一更或一年兩更,但電視的發展依然是肉眼可見的。

其他家電:朝著智能精細化方向發展

洗衣機作為家電三大法王之一,同樣朝著智慧化方向邁進。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舊洗衣機在預設程序上,只有對不同衣物類型和漂洗需求作了簡單的設定,而新洗衣機細分了不同衣物類型如嬰兒服、襯衫、羽絨服,用更精細化的程序進行洗滌,保護衣物,還提供了護色、智能洗、空氣洗、筒自潔等新功能。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在洗衣程度的設定上也更為精細,洗衣溫度、水位等都能按照實際需求設定。以前的洗衣機只能洗,想烘乾只能買獨立式乾衣機,但現在出現了洗烘一體式的滾筒洗衣機,滿足了對烘乾有需求的消費者,同時智能化升級後,在手機通過APP能夠遠程控制,雖然目前來說這種智能化並不算智能,但在以後,智能化的發展應該是不會停止的。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冰箱同樣是三大法王,一般都是用到壞才會更換。家裡的新冰箱不是因為壞了才更換,而是因為容量太小。以前冰箱只有冷藏室和冷凍室,最多隻能對溫度進行有限的設定,但現在功能非常多樣化,除了冷藏室和冷凍室,還新增了一個“變溫室”或“零度儲存室”。

變溫室能夠在零下4℃到零上4℃左右之間調整,可以對於生鮮類起到有效的保溼保鮮作用,更高端的冰箱還會有更加精準的溫度、溼度控制。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家裡最大膽的嘗試應該就是買了一個智能馬桶,這是我爸要買的,他覺得冬天坐在馬桶上實在是太冷了,事實的確如此。

在更換了智能馬桶後,幸福來得如此之突然,只要坐在圈蓋上,就會自動加熱,也可以用遙控先加熱,只需要十秒左右就可以變暖,用完之後真的覺得科技使人舒服。

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在了遙控上,如臀洗、婦洗、調節水壓、噴嘴位置、水溫等,確實是非常的實用。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想了一下,家裡還有一臺RO反滲透淨水器,兩年前換的,家人對水質要求也比較高,日常飲水、做菜等都用飲用水。

細想這十年間家裡的家電變化確實蠻大的,從電視到洗衣機,到冰箱等都在不斷的更新或者嘗新。

當然這十年間還有各種各樣的家電在進化發展,比如能夠減輕我們家務負擔的掃地機,還有注重健康衛生的電動牙刷、衝牙器等等,各種家電越來越智能好用,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的舒適。

二、十年間,家電智能化的進步對我們的生活影響

這十年間,家電智能化的進步,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改變了我們以往的生活娛樂方式。

衣——解放家務勞動

這裡的衣除了本意以外,還指家務勞動。在掃地機出現之前,掃地是一件不得不做的家務,即便是下班回到家,很累也必須要做;而現在,無論是否在家,只要通過手機遙控掃地機,它就能自動進行清掃。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現在大部分掃地機能輕輕鬆鬆的清掃掉地面上的紙屑、食物碎片、頭髮等,在家不小心碰倒了什麼,手指輕輕一碰就能掃乾淨地板,這是解放了我們的雙手,減輕了家務勞動的負擔。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洗碗機同樣如此,吃完飯後不用洗碗,洗滌、烘乾、存儲一條龍服務,用完之後才知道生活也可以如此的愜意。

食——更健康的生活體驗

家電智能化如何帶來更健康的生活體驗?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淨水器能夠對水質進行深度過濾,得出更純淨的水源;冰箱越來越強的保鮮能力,用新鮮的食材可以烹飪出更鮮美的飯菜。當然還有智能化的電飯煲、豆漿機等等,以往我們不會做菜的時候,只能叫外賣,但現在這些家電已經預設了程序,我們準備好食材,放進去,開機等待後,就能得到我們想吃的,想喝的,就是在提升我們的家居飲食生活。

住——全景化智能家居

住的一大變化,我覺得首先是智能電視。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智能電視改變了我們的家庭娛樂方式,以前回家電視只能看固有節目,電視播什麼就看什麼,現在則不一樣,想看什麼語音搜索一下就有。想看直播?安裝直播APP即可;想聽音樂?搖身一遍就是一臺大屏MP4(暴露年齡了);想玩遊戲?沒問題,動動手指的趣味遊戲也行,全身動的體感遊戲也行;現在連健身也能通過AI攝像頭進行,健身房除了能夠碰到小姐姐以外我都想不到還有其他吸引我的點。

我家十年家电变迁史:20多年的索尼电视还没坏

現在我們購買家電的方式也從線下賣場購買,變成了網上購買。而通過電視,我們還能進行購物、預訂外賣等。

此外,也有不同大大小小的智能設備正在建設一種智能化家居生活體驗。

行——出門前的不同體驗

出行方面可能影響較小,比如通過電視的語音功能查看天氣變化,查路況、導航地圖,預定酒店等,相比打字搜索還是要方便得很多。

智能化的家庭生活,多多少少都會在不同的方面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三、總結

說了那麼多的變化,其實也有一個跟隨著我多年不變得,那就是……窮。

家裡沒礦,家裡的家電變化也就這些了。總得來說,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家電行業一直在發展,不管是大家電,還是小家電,都朝著智能化進行,家電越來越智能,有用的智能對我們來說是一種便利,能夠極大的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體驗更舒適的生活。

期待下一個十年,智能化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