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一戰德國海軍的戰敗促成了二戰“狼群戰術”

對二戰德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我,我的主頁還有其他二戰方面的文章。本文只介紹歷史、軍事等知識,絕非宣言納粹,只為了解德國軍事歷史,銘記歷史勿忘初心。

淺談一戰德國海軍的戰敗促成了二戰“狼群戰術”

鄧尼茨曾經說過,戰爭的關鍵在於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這一斗爭是潛艇的主要任務, 而這是其他武裝力量都不能取代的。德國潛艇的攻擊對英國來說,意味著最大的危險。潛艇的攻擊直接威脅著英國的生命線。

淺談一戰德國海軍的戰敗促成了二戰“狼群戰術”

幸福的小鄧尼茨

初出茅廬

卡爾·鄧尼茨(Karl Doenitz)出生於1891年9月16日的柏林近郊小鎮格林瑙。他們家族一直都居住在這裡是純正的日耳曼血統。他的家庭是很傳統的普魯士作風,沒有狹隘的個人主義只有集體高於一切,不幸的是他4歲時母親去世。鄧尼茨從小喜歡和父親去海邊度假,同時也受到父親的普魯士精神的薰陶和感染。1910年,18歲的鄧尼茨高中畢業,1910年4月1日加入了德國海軍,兩年後父親去世。鄧尼茨作為見習水手被派到Hertha(赫爾塔)號巡洋艦服役。按德國海軍的規定,所有見習水手都必須在艦上燒三個星期的鍋爐,以鍛鍊體力和考驗耐力。

淺談一戰德國海軍的戰敗促成了二戰“狼群戰術”

青年時期的鄧尼茨

意外的人格考驗

1912年秋天,鄧尼茨被提升為海軍後補軍官,在Breslau(佈雷斯勞)號巡洋艦服役。同年乘坐Goeben(戈埃賓)號戰列艦觀看軍事演習,而Breslau(佈雷斯勞)號拖著靶船在前面行駛,鄧尼茨則受命帶一條小船尾隨靶船報靶。突然,一條纜繩纏住了小船的螺旋槳,發動機停止了運轉。德皇的"戈埃賓"號越來越近,情況緊急,受年少時父親的薰陶和軍人的職責所在鄧尼茨不顧一切地迅速脫去外衣,口銜水手刀跳入海中,割斷了纜繩。使演習得以順利進行,鄧尼茨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充分展示,皇帝陛下大加讚賞和認可並受到了表彰嘉獎。

淺談一戰德國海軍的戰敗促成了二戰“狼群戰術”

潛艇出航狩獵

1916年3月22日,鄧尼茨升為中尉,在土耳其鄧尼茨學習到了新技能獲得了空軍飛行員觀察資格。9月鄧尼茨便奉命被調入潛艇部隊。1917年在U39號潛艇上服役,這艘潛艇艇長是一戰德國潛艇的第二號王牌瓦爾特.福斯特曼(Walter Forstmann),U-39的四次巡航作戰共擊沉了32艘運輸船,鄧尼茨也從中受益匪淺並與成為摯友。從中領悟到了夜間水面攻擊戰術,而這一戰術就是未來二戰中德國潛艇"狼群戰術"的精髓。

大顯身手


淺談一戰德國海軍的戰敗促成了二戰“狼群戰術”

德國潛艇上浮觀賞自己的戰利品

1918年2月,鄧尼茨被提升為UC-25號艇長,他指揮這艘小艇並用魚雷擊沉5艘運輸船。1918年7月鄧尼茨任UB-68號艇長。

10月3日他第一次指揮UB-68號出航作戰,在與另一艘潛艇約定好在西西里島東南處匯合展開一次協同夜間獵殺。因為在當時潛艇是受制於無線電技術無法協同作戰,所以他們打算在這個小範圍內試試。到了預定的地點才知道自己同伴因為機械故障推遲起航了,只能自己瞎貓碰死耗子試試吧。在深夜1時左右,鄧尼茨艇值更官在指揮台上發現東南方向發現一艘英國護航運輸隊的"開路先鋒",最終整個船隊的側影全部顯現。這是一支滿載貨物的護航運輸隊,鄧尼茨準備對外側的那列商船縱隊的第一艘商船發起攻擊。突然整個船隊轉向,朝鄧尼茨艇駛來。這種突然改變航向的做法就是按預定方案沿"之"字形航線航行的一種方式。 整個護航運輸隊這樣按"之"字形機動航行,目的在於增加潛艇實施攻擊的困難。於是鄧尼茨艇急忙下令轉向,緊跟在剛才想攻擊的第一艘商船的後面。突然鄧尼茨發現自己的艦艇正處於第一-列和第二列商船縱隊之間。於是鄧尼茨立即從這個位置對第二列商船縱隊中的一艘大型商船進行攻擊。霎時間一條巨大的明亮的水柱在那艘商船的前面升起,緊接著是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突然一艘驅逐艦劈波斬浪向潛艇急駛而來。鄧尼茨急忙發出警報,命令下潛,也許驅逐艦艦長怕誤傷己方的船隻,而未敢投放深水炸彈躲過一劫。

鄧尼茨的潛艇從水下襬脫了敵軍護航編隊,他小心翼翼地上浮在後面跟著敵方編隊,此時海平面慢慢劃過日出,馬上又緊急下潛,潛艇失去平衡驟下降不得已排空壓載水櫃上浮,此時敵軍編隊已經發現上浮的潛艇在護航軍艦的猛烈炮火下,鄧尼茨的潛艇被擊沉在33°56’N 16°20’E,4人死亡,他和其餘33名船員成為英軍戰俘。

UB 68

類型:UB III

設計:1916年5月20日

建設:1917年7月4日

交付:1917年10月5日

指揮官:1917年10月5日至1918年7月1日 Heino von Heimburg 上尉

1918年7月2日至10月4日 Karl Dönitz (卡爾·鄧尼茨) 中尉

共計五次巡邏擊獲噸位數量:5艘船沉沒,總計10709噸。4艘船損壞,總計23788噸。

淺談一戰德國海軍的戰敗促成了二戰“狼群戰術”

UB-68的擊沉位置

失敗後的反思

1919年7月從戰俘營返回並繼續留任德國海軍服役,根據《凡爾賽合約》規定德軍服役人員和裝備大量削減,海軍只能保留1500名軍官。從被俘虜的10月裡到再次服役鄧尼茨一直在思考戰勝英國的方法,和總結出德軍失敗的原因。

  • 一戰德國海軍戰術上:

德軍潛艇在戰前戰績確實不錯.加上英國對德國潛艇不重視上也吃虧不少,後期由於英國在戰術和反潛武器更新,採用了大編隊和多艦種的護航商船,而德軍的單隻潛艇遇到大編隊的商船無法得到有效的進攻,反而被發現的潛艇會直接成為重點打擊對象,從戰術上暴露得更加明顯。

  • 一戰德國海軍裝備上:
  1. 觀測設備:潛望鏡是潛艇必不可缺的東西,一戰期間的德國潛望鏡在觀測時由於潛望鏡過短,在處於潛望鏡深度進行偵查時潛艇很可能有一部分艇體已暴露在海面之上,這很容易從主動轉為被動。
  2. 動力設備:一戰德國潛艇使用的柴油機馬力確實大,但是自重大,油耗高,導致了巡航時間短,作戰範圍有限,有些安裝了電動機進行充電,這就會增加潛艇的體積和潛艇空間,一旦艙內進水就會和電池液體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發生非戰鬥減員。
  3. 通訊設備:潛艇的唯一快速有效溝通就是無線電,當潛艇處於水面、潛望深度和下潛狀態時,如何進行有效的通信和聯絡基地,德軍無法進行協調和集群作戰就是沒有利用好無線電技術,在什麼條件下如何使用何種波段進行溝通,無線電的收發和報告、下達命令和傳遞消息的使用規範,發報時使用的密碼破譯和反偵測這都限制了潛艇的有效溝通和指揮。
  • 一戰德國海軍戰略上:

德國剛開戰時候實力不容小覷,但隨著時間的拉長戰爭持續處於相持階段,國內的政治環境動盪和經濟水平下滑,爆發出了很多的起義和暴動罷工。德軍在戰術上沒有得到適當的調整隻是一味的增加武器的數量加之新補充的兵員很多都無法達到合格的水平戰鬥戰損較大。

失敗的主要原因:後期沒有及時進攻策略導致無法得到有效進攻,後來成為被打擊對象;潛艇裝備的設計不足和產品更新較慢;國內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壓力和動盪。

淺談一戰德國海軍的戰敗促成了二戰“狼群戰術”

大西洋的狼王

破局之道:

鄧尼茨在一戰後就已擬定了出“集群戰術”也是未來“狼群戰術”的雛形,從後來的數據分析看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潛艇戰敗於英國的護航編隊。

  1. 集群攻擊大編隊的護航商船是最效果的進攻;在攻擊大編隊的護航艦隊,必須使用集群攻擊統一指揮協同作戰,集中力量各個擊破有價值的目標。也就是,要用集群潛艇來對付集群目標。
  2. 潛艇適合做刺客不適合偵查;潛艇的隱蔽性好、突襲能力強、進攻力速度較強,但在水面行駛速度慢、在單位時間內偵查範圍較小、防禦能力很薄弱往往被發現的時候無法快速的下潛和躲避反潛進攻。所以,它適合擔任突襲和艦隊的協同作戰。而飛機是擔任偵察任務的最理想的工具。

總結

一戰讓英軍的放虎歸山的獨狼,怎麼都不會想到是他們親手造就了二戰大西洋“狼群出沒”裡的狼王,1935年鄧尼茨開始擔任納粹德國潛艇第一區艦隊司令,潛艇協同作戰的問題得以解決。根據鄧尼茨的建議德國海軍進行了大改革,從潛艇的編隊,人員訓練,戰術演練和潛艇建造種類都在二戰中得到了驗證,潛艇部隊必須要打破常規戰術,利用各種手段,封鎖英國的命脈讓曾經的英國知道在大西洋上德國潛艇的攻擊是最具有毀滅性質的災難。

因為水平有限,資料準備可能不足不充分,有什麼不足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點贊,轉發,收藏,感謝大家的支持!!!參考文獻《十年與二十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