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每日群星|他是吃著鎮痛藥“飛奔”的“柺杖書記”——張曉峰

疫情突襲而來,雖有些許恐慌,但大多數人仍能享受著歲月靜好,那是因為有一群人在負重前行。他們雖然不是衝鋒在戰“疫”前線的逆行者,只是平凡崗位上的普通工作者,但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我們的生活才沒有偏離軌道,城市生活仍在正常運轉。他們的這種平凡力量,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與未來的希望。

“平凡英雄·每日群星”將聚光燈投射到這群我們身邊的普通人身上,展現他們在疫情籠罩下的堅守與奉獻、執著與堅強,匯聚起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敬請關注大小新聞系列報道。

平凡英雄·每日群星|他是吃着镇痛药“飞奔”的“拐杖书记”——张晓峰
平凡英雄·每日群星|他是吃着镇痛药“飞奔”的“拐杖书记”——张晓峰

人物名片:張曉峰 53歲 海陽核電工業區霞河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最近,張曉峰有些“反常”,話變多了,平時拄著柺杖走路慢騰騰的一個人“跑”得飛快,24小時待命,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這是近半個月來,53歲張曉峰的工作節奏。

張曉峰,海陽核電工業區霞河頭村人,2013年擔任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至今,是一名退役軍人。因患有股骨頭壞死,拄著柺杖,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柺杖書記”。

“記得多喝水,彆著涼!”1月27日早8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曉峰與妻子互相叮囑幾句,便忙去了,這一忙半個月只回過一趟家,換了身衣服。

從那天起,張曉峰便帶領村黨支部積極行動,不僅要統籌兼顧村裡防疫工作大小事務,還要24小時吃住在卡口陪伴值守人員,尤其是晚上,對進出人員親自登記、測量體溫、消毒,全面排查有過重點疫區史的村民,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移動軌跡和密切接觸人員。

“雖然每天24小時輪班值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但根本睡不著。”一張桌子,三張板凳,一個板房,一個大通鋪,一塊指示牌,成了張曉峰和其他值守人員堅守霞河頭村卡點防控一線的堡壘和陣地,每天都要至少排查車輛50臺次、人員70餘人。“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帶頭衝在前面,或多或少盡份力量。”張曉峰說。

2月5日凌晨1點半,剛剛換完崗的張曉峰腿部傳來陣陣疼痛,最近天天在零下四五度的環境下值夜班,使他的病情又有所加重。“基本要靠吃鎮痛藥維持。”

“老宋,你去休息會兒,今晚我看著就行,有事再叫你。在部隊我站過崗、放過哨,你放心。”晚8點剛過,在簡陋的臨時帳篷裡,又傳出張曉峰對老黨員溫暖的囑咐,他樸素的話語體現出了一名退伍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