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文|民謠故事】


《歌手·當打之年》開播僅第二期,唱著民謠的毛不易,就被淘汰了。

要知道,作為《明日之子》首屆冠軍,毛不易這次出征《歌手》,曾被眾多歌迷寄予了厚望。加上人氣“流量”的加成,原以為,毛不易是這一季陣容中比較穩的一位,起碼能走到節目中後期。

結果卻是,兩場比賽的成績都是墊底的第七名,其中一次還被奇襲歌手黃霄雲以高分打敗。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這一張出乎意料的不及格成績單,一度讓所有喜愛毛不易的歌迷感到費解甚至氣憤,更讓“黑幕說”隨著熱搜甚囂塵上。

但這都改變不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即便第二場演唱後臺下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哭成了一片,毛不易都得抱著導演洪濤的告別鮮花回家了。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作為新晉原創歌手的人氣代表,毛不易爆紅的歌曲,都是以情感先行的民謠風格作品。

雖不是更適合競技的演唱風格,但曾經的節目中,不屬vocal掛的李健等歌手也能憑民謠取得前幾位排名,而趙雷更是直接讓民謠從節目中出了圈。

這樣鮮明的對比不禁讓人疑惑:是民謠遇冷,還是劇本個案?

難道比起技術(也不一定是好的技術),情感已經不足以打動觀眾?如今被《歌手》觀眾代表的大眾口味(或者審美)到底是什麼?

抑或,把問題換個問法:

我們都知道毛不易並不差,但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讓我們一起嘗試接近可能存在的“謎底”。




創作與唱法都不輸,卻輸在“走心”?

這屆《歌手》中,兩場比賽毛不易分別演唱的曲目是:《借》和《一葷一素》。

同樣的,這兩首毛不易包辦詞曲創作的原創作品,都出自他發行於2018年的首張個人專輯《平凡的一天》。

先來說《借》,這首歌曾在《明日之子》的比賽上大放光彩,拿下過101分的超高得分和評價。到了更高層次的《歌手》舞臺,娓娓道來的《借》卻輸給了擁有高音唱功的黃霄雲,後者憑藉一首改編自五月天的舊作《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一舉奇襲成功了。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對於黃霄雲的演唱,我喜歡周深的這個表情: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至於賽場以外,黃霄雲挑戰時表露出的按捺不住的興奮,和毛不易應戰後略顯羞澀的回應,我想都只是剪輯師與節目組精心佈局的一場秀罷了。我們大可以在熱搜過後冷靜下來,迴歸到對於作品本身與現場表現的評價對比中去。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對於這首《借》,正如創作手記裡所言,毛不易的演繹更像是“跟世界和解”。拿一首歌頌和解的作品去音樂競技的舞臺上比拼,就只能寄託於現場觀眾的臨場共情了。

但僅憑几句走了心的歌詞與演唱,是否能瞬間打動如今的觀眾?恐怕現場的大眾評審,只能讓這個挑戰“難上加難”。雖然這幾年《歌手》看下來,每次鏡頭劃過總會有幾個感動到痛哭流涕的觀眾,

但另一方音樂審美的進化論又告訴我們,當下被網絡神曲催眠的審美標準裡,走心與否已然不是主流標準了。

這時候,如果但凡遇上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女聲,又具備先天條件上的飆高音大聲量技能,再加上唱的是五月天的歌,想必在短時間獲取觀眾認可並非難事。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有了第一場的慘敗結局做背景,再看第二場毛不易演唱的《一葷一素》,基本上就是復刻了第一場的“失敗教訓”。選歌上的趨同性確實是個大問題,這兩首歌整體感覺上太像了,但另一方面,這也的的確確就是毛不易所代表的風格。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雖然像米希亞這樣聽不懂中文的“非普通觀眾”,都會在毛不易的演出後給予評價:“雖然我不知道他在唱什麼,但就是感覺想哭。”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然而在這檔越來越以技術流刺激觀眾的節目裡,純粹的“打動”,已經不能促使評審們按下投票鍵。




賽制與審美都無錯,真就錯在“淘汰”?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當毛不易被他人奇襲落敗、被觀眾投票成了墊底,而最終遭遇被淘汰的結果。我們或許該討論回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音樂到底該不該比賽?

如果不該比賽,那麼市面上恐怕超過半數的音樂綜藝和選秀,都要頃刻間消逝。

如果該去比賽,那麼針對賽制的爭議,評判標準的爭議,甚至大眾審美的爭議,就會無休止地進行下去。

這問題該怎麼回答呢?以下,我還是想用事實推論:如果沒有比賽,就不會有毛不易這個《明日之子》的冠軍,因為他就是從比賽中誕生的;因為有了比賽,才有了昨日冠軍的他,和今天“墊底”的他。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不光是音樂競技,這不正是所有比賽的趣味所在麼?既然兩個歌手可以做比較,那就自然有比賽的可能。所以賽制再奇葩也沒什麼大錯,審美再偏差也並非無法接受,只有把正反的意見都聽進去,或許對像毛不易這樣的年輕歌手來說,才是比淘汰或取勝更重要的事。

錯,可能就錯在作為結果的“淘汰”二字身上。

畢竟,自2017年拿下冠軍,毛不易始終就在冠軍的道路上飛速狂奔著。粉絲暴漲,人氣飆升,演出日漸增多,廣告代言、商業活動、綜藝通告……無一不增。

簡單的“爆”和“增”,並不能充分說明毛不易這些年的順風順水,作為一個剛出道僅三年的歌手,這恐怕是所擁有的超過冠軍的超高規格待遇了。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但如今的一個“淘汰”,對於一張漂亮的履歷或者開掛的成績單來說,或將被理解成一個大於失敗的“陰影”。

這種解讀並非不成立,如果這一結果不是劇本上提早安排好的一章,先不論毛不易的個人感受,作為其經紀公司的哇唧唧哇可能就要先站出來跳腳:我培養出來的冠軍,怎能第一個被“淘汰”?

所以我說,賽制無罪,審美無罪,毛不易更是無辜的受害者,都怪這世間有“淘汰”二字的存在。

偏偏這次,“淘汰”被無情面地送給了人們都被感動又因此而惋惜的毛不易。




娛樂圈“不宜久留”,歌手“非一日之功”

毛不易還很年輕。

在我看來,這句話大可作為毛不易《歌手》表現的總結,和明天起新的音樂生活的開篇。

生於1994年的毛不易,在擁有了無數光環和成名之作傍身後,如今也就才26歲。這個年紀,或許是比同門師弟周震南大了幾歲,但這個成名的速度和年歲,可比他的專輯製作人李健要快得多,更年輕得多了。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年輕就是重來的資本啊,所以借用吳亦凡的那句口頭禪:沒在怕的。

還是翻看26歲毛不易的成績單,除了奪冠後的首張專輯《平凡的一天》(12首歌),以及2020年初剛發表的復刻專輯《小王》(11首歌)外,毛不易的歌單裡似乎都是清一色的廣告歌和主題曲(目前共15首)。

1、《項羽虞姬》——手遊《王者榮耀》主題曲

2、《請記住我》——電影《尋夢環遊記》主題曲中文版

3、《感覺自己是巨星》——電影《臥底巨星》推廣曲

4、《無問》——電影《無問西東》宣傳曲

5、合唱《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必勝客宣傳曲

6、合唱《浴火成詩》——電視劇《烈火如歌》片尾曲

7、《牧馬城市》——電影《老男孩》宣傳曲

8、合唱《梅香如故》——電視劇《如懿傳》片尾曲

9、《一江水》——劇集《天坑鷹獵》片尾曲

10、《那時的我們》——QQ炫舞炫舞節主題曲

11、《在無風時》——美的無風空調主題曲

12、《別再鬧了》——電影《來電狂響》主題曲

13、《逆風》——電視劇《築夢情緣》主題曲

14、《烽火成書》——手遊《亂世王者》主題曲

15、《紅莓花兒開》——電影《囧媽》片尾曲

出道三年,23首音樂專輯作品,15首商業合作作品,毛不易所擁有的是一張足以令職業歌手人皆羨慕的成績單。

這還不包括近年來他參與的多檔衛視和網絡綜藝節目,這個統計數字恐怕也會在歌手裡領先無數人。

可見,歌手身份之外,毛不易的音樂創作時間,大多被娛樂圈的藝人事務所佔據,這還沒算上一年到頭的多場商演……

當然,在這種緊迫且高強度的狀態下,他依然能三年發片兩張,已經算得上年輕且高產的一員了。但是這樣一條逼近娛樂圈的發展路線,或許是公司有意安排的合理路徑,但真的是成為歌手毛不易的必經之路麼?

唱哭了觀眾的毛不易,怎麼就輸了比賽呢?

所以,當一個被眾人所吐槽的黃霄雲,突然站出來說自己就是衝著“挑戰”毛不易來的時,毛不易是否想過,這個被奇襲的人為何是自己,而最後的結果為何會以落敗而告終呢?

古人王充有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今,當我們回溯毛不易一路走來的高光軌跡,這一場落敗也絕非沒有過風險提示。

娛樂圈固然光鮮,聚光燈之下,閃爍的不光是矚目的眼睛,還有大把的真金白銀,但是潛藏的危機或可隨時觸發。

做純粹的歌手,並非就要一味地拒絕廣告歌或者主題曲。天后王菲的退休生活裡,不就是憑藉著一首首電影主題曲,保留著歌手生涯的最後榮光。

可才毛不易26歲,擁有唱和作於一身的天賦與才華,或可把成長旅途上的商業之路稍作調整,比如顛倒一下先後順序,先踏實做好、做足歌手的本職和本分,再去接哪怕無休止的廣告與合作。

到那時明日之子毛不易,再面對昨日的冠軍與淘汰,或許就會有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心境吧。(完)




【文|民謠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