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老哥聊生活


我認為「不過分」。

如果家庭狀況允許,女孩子還是應該多給一些生活費。學校攀比嚴重,年輕人消費慾望高,如果沒有滿足,容易出現精神問題。比如校園貸、搶劫、收保護費、偷東西等等。最嚴重的是自卑心理,這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尤其女孩子,就算自己不想攀比,舍友那些人天天擠兌自己,也受不了。女生宿舍就像一個戰場,你後退就會被侵略。男生宿舍好很多,互相之間還分享東西。而且男生就算走錯了路,影響不大。女生走錯了路,就是一輩子。比如為了還校園貸跑去做交際花。我高中就見過一個女生,因為舍友的擠兌,傷了自尊心。為了不被擠兌,就跑去跟男同學睡覺,對方給她錢花。後來男同學安排她和校外的人發生關係,男同學還抽中介費。不知道誰走漏風聲,學校人盡皆知,她變成了公交車。後來她不堪受辱退學了。男孩子要窮養,女孩子要富養。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男孩子有錢,容易被別人迷惑。女孩子沒錢,也容易被人迷惑。


麥吉的世界


具體要看各家情況吧。

像我14年上的大學,上學後根據學校食堂飯菜價格我就自己進行計算,一月花費多少。

那個時候我自己計劃的是早餐3元,午晚餐各5-6元,所以一個月大約在450元左右,因為家是農村的,如果每月都要讓父母去銀行匯錢也太麻煩。所以在開學前就一次性把五個月的生活費全部要過來,2400-2500左右吧,多了也不會要,家庭情況擺在那的。

當然現在物價也漲了挺多,如果你想要每月4500的話,也要考慮自己家庭情況,考慮你父母。

家庭殷實的話,只要你父母願意給那就給了。

如果家庭情況不太好,建議還是不要那麼多,多多考慮你父母,他們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大學生活中你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沒必要非要跟別人比生活,他們吃什麼喝什麼那是他們的事情,包括穿名牌衣服啊,人家有那個資本。

你現在這個年紀就是學習知識,提升自己,再往後說就是回報社會,回報父母。

等你學業有成,找到工作,掙錢了想買的,想吃的就不要再吝嗇自己了,該吃吃,該喝喝,該穿穿的。

如果你非想要花那麼多錢,可以,不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學閒暇時間自己去做兼職,掙點零花錢,體驗一下掙錢的困難,這是自己努力掙來的,你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綜上所述,你一大一新生,想每月像父母索要四千五百塊零花錢,家境好的沒得說,父母給就給了。反之還希望你多方面考慮,考慮清楚,畢竟這是你自己要決定的事情,別人沒法幫助你,我們也只是發在這表一下意見,事情怎麼處理還是需要你自己的決定。[微笑][微笑][微笑]


Strong pig


我認為「過分」大學在武漢上的,開學那邊,爸給我交學費,住宿費,保險費,軍訓服務費,加起來7000多,另外給了我3000多的生活費。後來半年來就沒有給我錢了。家裡條件不是很好,還是個弟弟在上高中。剛開始一個多月,熟悉下學校周邊環境,後來週末和課餘時間都是做兼職。客服,充場,服務員,收銀都做過,基本上可以養活自己。在學校每年都拿勵志獎學金,暑假在武漢富士康上班,基本上自給自足。大小節日,都給家人買禮物。很開心,也很委屈,週末室友都在睡覺,我五點多就起來了把她們吵醒了,怪不好意思的,不過後來都慢慢熟悉了,也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

現在想想那些經歷,覺得挺充實的,不過也很遺憾沒有多考幾個證書。大學時期課餘時間比較多,樓主可以好好利用起來,像英語四六級,計算機四級,專業證書,PS都是可以考的。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Hui藍天碧水


作為家庭年總的毛收入不到20萬元的家庭,我覺得過分了,家庭每月收入一萬多塊,除去日常和固定開支,每月要求給你4500元,確實過分。現在物價的話,我女兒、侄子現在都在上大學,女兒在山東每月1500元生活費(學費及其它買電腦等大的開支另外給),侄子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每月一般在1500元左右(額外大的開支另給,告訴孩子不夠的話,可以說明原因隨時再要,但孩子從來沒有不夠多要過)。個人建議你,每月不要超過2000元,如果不夠特殊大額開支,單獨再要。即使你的家庭年總收入超過20萬元,也建議你不要大手大腳的去消費,保持勤儉節約的思想和行為。


王善湯


如果是不靠父母自己掙錢,那一個月花多少都無可厚非。但是每月問父母要4500元就很過分了,除非你家裡有礦。

我看過一組數據,在2019年9月份的一次針對西安大學生月生活費的問卷調查中,58.8%的學生為800元到1000元,28.9%的學生為1000元到1500元。可見一個月4500確實多了。

我在北京讀大學時,吃飯的花銷一月一千就足夠了,買衣服鞋子主要集中在618和雙11這兩次,這兩次可以額外向父母求援,我相信對於你的合理消費,父母一定是支持的。談戀愛後也可以向父母申請“戀愛基金”。這樣也增加了我們與父母交流的機會。對於女生來說,因為有化妝品和做頭髮等額外花銷可以比男生的預算更多一點。

下圖是2019年冬季求職期各城市薪酬分佈,在沒有租房、通勤等支出的情況下,一個月就要消費4500元,那你工作後也基本是“月光族”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很多“月光族”已經紛紛叫苦不迭。所以應該從大一就開始養成量入為出的消費習慣並保有合理的儲蓄。


水潤平生


過分,太過分了!我大一每個月生活費500元,其中在家勤工儉學200元,家裡補貼300元。不管是有錢的家庭還是條件不好的家庭,在花錢的時候捫心問問,這錢是不是你自己掙的,花別人的錢錢不心疼,因為他不知道掙錢的心酸,有本事自己掙,自己花。


找個理由去遠方


我認為「過分」,我女兒乜是大一,音樂學院的,每月我就給2000多元,夠用了,父母也不是生錢機器,父母也是為人子,所以2000元不算多,但對於大一學生綽綽有餘,你是上學學生,不是社會人員,日子過樸實點,更多的現在應是學業才對!


只是杯咖啡


看到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個家長,我覺得我是養不起的。我和妻子兩個人的工資總和一個月才6000多,而這位女生一下子就要4500元,這是讓我們喝西北風呀。當然應該就事論事,能力有限,女兒富養也要量力而行呀。


痞子王傑少


不過分,時代在變,面膜呀,包包呀,手機呀,開房呀都需要錢,杜蕾斯也漲價,特別養個男的更花錢,每月4.5萬才合適,要不真不夠,家裡放那麼多錢,與其放著發黴不如花了


北地星空


我認為「過分」

本來還想問你,你為什麼想要4500元生活費,具體用途如何?後來一想,一個剛上大一的學生,應該不會有太多的學業及生活規劃,4500元應該只是單純的生活費而已。同時從你提問的語氣可見,你家生活條件應該不錯。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有多少普通人辛苦工作一個月,收入都達不到4500元。你父母現在可能有錢了,但我相信他們目前的一切都是努力而來的,以前應該也窮過。作為子女,不想著感恩父母,體諒父母,就想著向父母天經地義地索取,讓人汗顏😅!我覺得你應該自我反省,長這麼大了還不懂事。不管父母生活條件如何,不能一味地索取。我們旁觀者可以原諒你對4500元這個數字的無知,但是無法原則你對父母的無情和自私。你不告訴緣由,一個月就讓他們給你4500元的生活費,說明向他們要錢要習慣了。你父母現在有錢,不代表以後也會有錢,所以一定要用心規劃他們的老年生活,不要過度去消費他們。為人子女者,以後也會為人父母,請記住:做人,孝道為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