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為什麼要離開劉備?

奇葩歷史大觀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徐庶作為劉備第一任軍事,因為曹操以母親作為要挾,去了曹操處,但是後期母親去世,徐庶本可以回來,但因為怕天下輿論的問題,自己現在是曹操的幕僚了,不能夠在朝三暮四,其次,好友諸葛亮已經在哪了,自己再回去,多少有點鳩佔鵲巢的意思。

下面筆者就通過還原歷史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徐庶


第一,徐庶的母親被曹軍擄走,自己思母心切,所以才會孤身入曹營。

曹操率軍追擊劉備,劉備因為帶著老百姓,走的慢,被曹軍騎兵衝散隊伍,徐庶的母親也在這被衝散隊伍的人群當中,徐庶的後來被曹營的幕僚認出,因此就被曹操,當成人質,放置於許都。

《三國志·諸葛亮傳》: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徵,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

徐庶得到消息後,思母心切,因此向劉備請辭,在請辭的時候也向劉備介紹了臥龍諸葛亮。

徐庶之母。


第二,為了保全劉備,使的劉備暫時可以得到自保。

曹操因為得到了袁紹的軍隊和劉琮的軍隊,成為了此時的東漢第一大諸侯,現在的劉備只是一個小小的軍閥,劉備現在和曹操鬥,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徐庶為了避免曹操在次對劉備的追擊。犧牲自我,去曹操處當幕僚,使的曹操暫時放下了對劉備的殺心,因此後續暫時沒有對劉備進行追殺。劉備也因此得以自保。

而徐庶去了曹操處,因為忠於劉備,一生不為曹操出謀劃策,諸葛亮後續見過徐庶,交談才得知,徐庶不為曹操所用,安心的搞學術。

《魏略》:逮大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財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

劉備


第三,徐庶有意讓諸葛亮出山。

徐庶和諸葛亮是好友,瞭解諸葛亮自比管仲等名臣,因此他多次向劉備介紹諸葛亮,

並且通過多日的接觸,發現劉備確實是以為品行端正,為人仁義的好明主。因此他決心出走,有意讓諸葛亮出山。

《三國志·諸葛亮傳》: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原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其次,徐庶年齡比諸葛亮年長,長為兄,把諸葛亮當弟弟,因此為了成全諸葛亮和劉備兩個人的君臣因緣,所以最終出走劉備處,去往曹營。

徐庶離去,劉備傷感


向日葵愛歷史


徐庶,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名士,在劉備的帳下效力。後來因為迫不得已的因素到了曹操的軍中,故而有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歷史典故。徐庶是有大才華的,在劉備的帳下竭心盡力,使得劉備順風順水的,因而成為了曹操抹不去的傷痛。徐庶不能留在劉備陣營,從徐庶來說是限於情,而從劉備方面來說,則是迫於勢,都是不得已。所以說,在情勢方面,任何人都可能有邁不過去的坎。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徐庶帶著家眷跟隨劉備逃亡,不幸的是徐庶的老母親被曹操虜獲了。為了保全母親的性命,無奈至極的徐庶向劉備辭行,劉備不忍徐庶離他而去,徐庶對劉備說道:“我本來想和將軍一起創造王霸之業,所憑恃的就是這顆心,但是現在我的母親被曹操抓去,我現在方寸已經亂掉了,對將軍也沒什麼幫助,所以我請求從此與你告別。” 劉備只好答應,於是徐庶為了保全母親前往曹營,同郡石韜也和他一起前去。

說起來徐庶也挺悲催的,剛剛認準了明君準備挽起袖子大幹一場,就被曹操下了絆子,雖有千般無奈,救母心切的他還是迫不得已離開了劉備轉而投曹。按理說徐庶被曹操用陰招挖了過去,應該受到高規格待遇吧,可惜的是徐庶自此被埋沒在了曹營,再也沒有了光彩。


姑臧山鷹


徐庶在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把他撫養長大的,所以徐庶是個非常孝順的人。在曹操得知曹仁李典打敗是因為劉備得到了謀士徐庶的幫助,所以在程昱的建議下派人抓了徐庶的母親,並模仿徐母的字跡給徐庶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到,如果徐庶不來,母親就會被殺害。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自然不會丟下母親不管,於是不得已而為之!


A影視歷史


徐庶離開劉備是迫不得已,因為是他主動找的劉備,劉備對他有知遇之恩,而且他自從加入劉關張團隊之後,有很多建樹,充分實現了自身的價值。自從他離開劉備之後,後半生因為堅持“不為曹操謀一計,設一謀”的承諾,在曹營一直扮演吃瓜的角色,基本都是一言不發,混吃等死。


赤壁之戰之前,徐庶為了躲避戰爭,提出自己鎮守一處關隘,從此脫離了曹操的操控,應該是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徐庶為什麼會離開劉備呢?因為他加入劉備團隊之後,使其戰力大增,多次打敗曹軍,並且輕而易舉就破了曹仁在新野城下襬下的八龍金鎖陣,然後曹操就打聽,劉備怎麼突然間這麼牛逼,手下人就說了,他請到了一個高人:徐庶——徐元直,於是曹操為了瓦解劉備陣營,就把徐庶的母親請到了曹營,然後去信威脅徐庶來曹營,否則就殺了他的母親。


徐庶是個大孝子,他只好離開劉備,來到曹營營救母親,誰知上當。是曹操讓他的好朋友模仿徐庶母親的筆跡給他寫的信。最終徐庶母親為了防止兒子墮落,跟隨曹操助紂為虐,就自殺了,徐庶從此恨死了曹操,終未為曹操出過任何計策。


一是為了報答皇叔劉備,二是為了報復曹操害死自己的母親。


符號帝國


徐庶幼年父親去逝,母親一手把徐庶帶大,徐庶非常孝順母親,在當地是一有名孝子。曹操得知打敗曹仁是劉備的謀士策劃而失敗。手下謀士出謀把徐母抓來,並模仿徐母字跡與徐庶書信送往蜀漢,徐庶是個孝子,與劉備說明原因,劉備十里相送徐庶,後徐庶走馬薦諸葛。徐庶去曹營見到母親,母責備徐庶不該來曹,並說,劉備是仁義君子,曹操是漢室奸賊,一頭碰死曹營。火燒赤壁途中,龐士元獻鏈環計讓曹戰船首尾相鏈,徐庶向曹操進言,回魏押運糧草而脫身隱居。


14885143955


個人認為原因有幾點。據史書記載,徐術智謀超群,曹阿瞞抓了他母親,以此為要挾,所以他不得不離開劉備。先不說這個是真是假,總之他確實是離開了,但是他離開前,也向劉備承諾過,終生不為其獻一計一策。為此也留下了千古佳話:徐術進曹營,一言不發。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有我覺得,也有可能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發展,也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說的,跳槽。因為當時劉備集團是很貧弱的,曹操當時實力雄厚,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這些都是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夠當作參考,也可以給我提點意見或者建議。最後謝謝頭條給我個發表自己演講的機會,祝願頭條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我會一直陪您走下去[互粉]


完顏衣骨打


徐庶與諸葛亮、司馬水鏡都比較熟悉。演義把徐庶見劉備的故事寫得很有味道。

徐庶當時改名單福,剛剛見到劉備時,見劉備就說:“你騎的馬名曰的盧,會妨主。“並給劉備出了一個餿主意,說:”只要把這匹馬送給一個仇人,妨過他之後,再騎就沒有問題了。“

劉備一聽就不開心了, 單福就說:“都說您劉皇叔仁德,我是故意試探您的。”

皇叔一向圖虛名愛面子,一聽這馬屁,自然是皆大歡喜。

龐統跟隨劉備入川后,提出了取成都三計。劉備採納中策, 劉備把這個的盧馬給了龐統騎,結果龐統被射死了,可見劉備嘴上沒有聽從徐庶的建議,但是身體很誠實,讓龐統做了替死鬼。

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俘獲,辭別劉備。

建安十三年(208年),當陽長坂坡之戰,劉備拋棄妻子,徐庶當時是跟著劉備逃出來了。得知母親被俘獲,徐庶就投奔了曹操。

最經典的是,徐庶與劉備道別的情節。

劉備謀士孫乾私下裡對劉備說:“徐庶天下奇才,又熟悉新野的情況,如果放他走對我們很不利。”

劉備卻說:“母子天性,我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放他走不合適。”

劉備捨不得徐庶走,就以送行為藉口,一再挽留他。

可結果是,徐庶到了曹營混得很不錯,《諸葛亮傳》記載,徐庶的確推薦過諸葛亮,而且建議劉備親自去請。諸葛亮是大才,不能叫來,只能去請。

徐庶的作用就是拋磚引玉的,其意在於為諸葛亮的出山做鋪墊,一般也都是這麼理解。

後來徐庶的母親還是死了。徐庶是孝子,理該遵從母親之願,死也應該從曹操處逃走,徐庶咋不回到劉備身邊呢?

徐庶這一來一去,的確展示了劉備作為梟雄的形象,把戲份演得足足的。徐庶後來的官也做得不算小。公元220年,徐庶改名徐福,列入曹丕提拔名單。公元223年,徐庶被任命為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徐庶改名叫徐福,他為何改名呢?因為他不好意思,他曾經信誓旦旦地對天下人說,我身在曹營心在漢,不發一言,不為曹魏出一條計謀。但現在,他恐怕要食言了,要打臉了,為了不讓人恥笑,只能改個名字。

徐庶離開劉備的真實原因,顯然不是為了母親,而離開劉備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自己能混得一個好的前程,在亂世之中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雖然劉備也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但是最終還是自己當了皇帝,徐庶也是一樣,雖然說他不給曹操出謀劃策,但是最終還是當了曹家的官。而且這官當得還真不算小,還是專門出主意的官。


喜歡歷史問答


徐庶母親死後就不在回去了

因為那個時候,劉備身邊已經有了諸葛亮和龐統了,徐庶這樣的人太聰明太瞭解諸葛亮了,一山不容二虎,軍師多了要分主副,回去位置不好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個都得了由於龐統搶功心切倒出了事。

徐庶一開始展示過自己的能力才被重用,而諸葛亮還沒展示自己的能力就被劉備重用了。主要為劉備打了兩場戰役,都取得了大捷。

1、呂曠、呂翔二人領五千兵馬攻打新野。被徐庶設下關羽、張飛兩支伏兵,擊敗敵軍。

2、曹仁、李典領大軍攻打機關新野,並設下八門金鎖陣。徐庶指點趙雲打破八門金鎖陣。夜裡曹仁劫營,也被徐庶識破,不僅擊敗曹仁,還偷取了樊城。

東漢末年,文人們一般都很重視氣節,也很講究做事從一而終,反覆背叛的小人是不會被看重的。我個人認為,如果徐庶在回劉備身邊,曹操會挖他祖墳,因徐庶是孝子,所以才留下來。


65折的中國男人


徐庶字元直

三國大家都看過,裡面就講到了原因,劉備挫敗荊州到劉表家中半路遇見徐庶,徐庶預言劉備有血光之災,讓劉備把的盧馬送與他人避免血光之災,劉備斷然拒絕。

後來應了徐庶之言,差點喪命,逃到竹林那時劉備心如死灰,後遇徐庶恩師水鏡先生,徐庶恩師收留劉備在此又和徐庶相遇,徐庶一番話語另劉備又燃起雄心壯志。要拜徐庶為師,讓徐庶幫自己出謀劃策,徐庶看到劉備如此謙遜以後必是明主,所以徐庶出山了。 曹操得知徐庶為劉備效力便綁了徐庶的年邁老孃,因為曹操得知徐庶乃是出了名的孝子。徐庶得知此事立馬向劉備請辭要去徐州救自己的老孃,最後劉備不得不放徐庶到徐州和自己的老孃相見,臨走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碰到號稱臥龍鳳雛的必要以禮納之。




找個暖被窩的


在三國中,劉備、曹操、孫權身邊都有著很多的謀士。例如是曹操身邊有郭嘉,劉備身邊有徐庶和諸葛亮,孫權身邊有周瑜等等。但是最後徐庶卻離開了劉備,他離開的原因是因為母親被曹操挾持。但是後來徐庶的母親去世之後,為什麼徐庶沒有選擇回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三國除了戰場上的廝殺,就是政治之間的博弈。所以在曹操劉備和孫權的陣營中,就有著很多的謀士為他們出謀劃策。曹操正是因為有郭嘉的幫助,所以才得以打敗袁紹統一北方。劉備的身邊也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後來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可是一肩挑起了蜀國的重任,可以說諸葛亮是蜀國的大功臣。

其實在諸葛亮之前,劉備的身邊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謀士,這個人就是徐庶。徐庶此人雖然名氣上不如諸葛亮,但是他的事實力卻是非常厲害的,他為劉備出謀劃策,並且和劉備的兄弟關羽、張飛的關係都非常的好。

而此時曹操也聽說了劉備的身邊的徐庶,就想要將其收歸旗下。此時他就擒住了徐庶的母親,並且有徐庶母親的筆跡寫了封信寄給威脅徐庶。徐庶為了救自己的母親只好離開了劉備。而在他離開之前,就向劉備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名震天下的諸葛亮。

此時,徐庶到了曹操的這邊,而他的母親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因為自己而離開了想要效忠的主公,所以為了不使徐庶危難,徐庶的母親選擇了自盡。此時徐庶進了曹營,但是母親已經身死,所以他決定一生不向曹操進獻一個計策。

這時候大家不免會想了,此時曹操已經再也沒有什麼能夠威脅到徐庶的了,為什麼徐庶沒有選擇回到劉備的陣營呢?其實真實的原因非常簡單。首先,因為此時劉備已經三顧茅廬,將諸葛亮請出了山,徐庶知道有諸葛亮在在劉備的身邊輔佐他,那不就不需要自己了。

這就像周瑜臨死之前的感嘆:既生瑜何生亮一樣,徐庶知道自己即使在回到劉備的身邊也幾經多餘了。其次,就是徐庶的文人的氣節,就是從一而終。既然他離開了劉備到了曹操的陣營,那麼他就不會出爾反爾。即使他不向曹獻出任何計策,但是他也不會再選擇回去了。

最後的原因就是他察覺到了劉備的野心。劉備當初征戰天下的時候打的是匡扶漢室的旗號,所以才引得天下忠於漢室的英雄來歸,徐庶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到了後來,徐庶也察覺到了劉備有爭奪天下的野心。而徐庶內心裡其實一直將自己當做漢臣的,所以對這有著狼子野心的劉備,他自然不願意再回去輔佐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