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國留學生,是真的如網上所說各大高校搶著要,待遇特別好嗎?

捏的橘皮


八九十年代,可能是這個情況,那會兒國外畢業的碩士都搶手。現在情況早變了。

外國留學生,如果只是本科或者碩士,高校根本瞧都不瞧你一眼,本科和碩士十年前大概就已經不能夠進高校了(極少數特殊專業除外)。

目前的情況,你要是國外名校的博士畢業,文科的話到國內好點的學校,還需要從博士後或者專職科研人員開始做。也就是說,最開始你連編制都沒有。需要你在工作前幾年奮力拼搏,不斷出成果,才能夠站穩腳跟。我工作的學校,有劍橋大學畢業的博士、韓國延世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畢業的博士,來了之後都是先從博士後開始做,聘期考核不達標,必須走人。

理工科的話,具體情況我也不太瞭解。但是絕對不是搶著要,很多人也需要博士畢業後在國外做一個博士後,手頭有過硬的科研成果,很多學校才開始搶著要。你兩手空空,就算是名校畢業的,也沒有學校理會你。

最後,說一下待遇,剛開始進高校,除非你是理工醫科有牛文,一進來就聘為教授,否則從博士後開始做,待遇非常一般。所以,待遇一般的是大多數,待遇牛的是少數。


半島外語


不同高校對留學生的待遇差別也很大

重點大學的留學生情況

以浙江大學本科生為例,不同專業類別的收費不同,但總體是比較高,最低的和國內獨立學院收費差不多。最高的臨床醫學是4萬多。

在入學資格上也是有漢語水平要求。

住宿也有區分,最便宜的一天36,相當於一月980,遠高於國內的學生住宿,當然國內大多是4人間。

獎學金種類比較多,具體看不到比例,為漢語授課各專業本科留學生提供一定名額的新生獎學金。

普通高校的留學生入學條件和待遇就好很多

一個普通高校的留學生申請條件很簡單,有高中畢業證書,加漢語4級就可以。

收費相對低一些

獎學金據說是覆蓋100%,因為學校不知名,留學生很少。

會搶留學生嗎?

重點大學應該不會搶,還是有很多留學生願意讀的。

普通高校就要搶了,不然沒有學生來。黑人留學生也很少看學校,只是看獎學金,反正都是普通高校,哪個學校高選擇哪個。於是有的學校為了搶生源,就會100%覆蓋獎學金。就像上面普通高校都免了住宿費。

國內高校的留學生還是以亞非拉為主,就像山東大學這樣的985,公佈的名單很多也是西亞非洲留學生,更不要說其他普通高校了,大多是非洲為主。






遊戲人超超


首先對外國留學生,中國的各大高校還是持著比較歡迎的態度的。

但自己說有沒有搶著要?我覺得還是要分情況來看!

首先是比較優秀的外國留學生,這一塊的話,中國的各大高校肯定是強制要的,甚至於他們本土學校也是要搶著要的,因為優秀的人才,大家都想要,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麼一般般的留學生,各大高校想不想要呢?

應該說,只要高校裡面有留學生項目的,都希望能夠招到外國留學生。因為很簡單,這對於學校來說,既是一項形象工程,又是一項業績工程。

多招收外國留學生,就能多報一些海外項目,多報一些海外項目,學校就能接受更多資金的資助,有名有利,何樂不為呢?

所以目前各大高校對海外留學生基本上是隻要能過來的都遲,很歡迎的態度。

留學生的待遇有沒有特別好?

坦白講,普遍比在國內統招的學生要更好,國內的學生可能是2到4人一個宿舍,但是他們可能是1到2個人。宿舍樓也更新,而且他們每個月還有生活費補助,獎學金更高額等等。基本上各大高校對外國留學生的待遇真的是非常好的!

我是教案課件ppt運營管理,更多教育信息可以關注我哦!

教案課件ppt運營管理


我覺得伴學就是挺奇葩的東西,從清朝開始到現在中國就向外國派遣了大量留學生。從先進的歐美到落後的非洲都有中國的留學生也沒聽說什麼伴學的東西。不要說什麼個別國家有。只要國家強大了你不伴學人家一樣學的好。就像英語是英國和美國兩個世界霸主一個曾經的一個現在的母語一樣大家都搶著學學完了換說真香沒見的誰伴學。這種動不動就給外國人超國民的待遇不合時宜。


黑色書包


這個問題其實和各地政策有關

一帶一路政策下的教育模塊,讓各國的教育有了縱深合作的可能,首先一些教育欠發達地區可以通過一帶一路政策派遣優秀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的文化和科技,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的發起者,在對待留學生的問題上就做出了很大的優惠,其表現就是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的針對一帶一路留學生的政策。

在政策的指向下,就有了所謂各大高校槍留學生的新聞,但這也不全是事實,真正的一流高校是不參與其中的,因為它們從來就不缺留學生,據我所知真正意義上的“搶”,只發生在高職院校這個層面,或者再低一些,但是不涉及未成年人,未成年留學生的操作很麻煩……

高職院校的對留學生的照顧還是不錯的,因為這些年高職院校發展的並不好,招生壓力,就業壓力,還設有與民辦優質的職業院校競爭壓力,所以有些高職院校將留學生作為一個招生和就業的廣告和一個潛在的增長點來經營。

說到這個層次後,你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留學生的待遇會稍微好一些了吧,這些學生都是種子,他們肩負回國的招生宣傳任務,如果換你是校長,你又怎麼想?


向教育者致敬


當然是中國對國外留學生的待遇最好,1v3的學伴還有啥可比性。

中國留學生在國外遇到一些事情自己沒處理過,都是先去找同學幫忙,搞不定了就是發帖問

獎學金方面也沒得比,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拿的比中國學生多,還輕鬆。而歐洲高校裡,好像就芬蘭的高校明確寫了有關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其他的地區都把中國留學生按一般留學生來對待。而學費方面,該交多少學費就交多少學費,沒有學費的就交註冊費。

住宿方面,國內有專門的留學生公寓,我記得四川大學至少10多年前就有了。在歐洲,有學生公寓的,都是本國學生和留學生混住,而且不會分什麼男女公寓或者樓層。有什麼男女會分在一個studio裡面,共用一個衛生間和浴室。如果學生公寓有分住宿標準,留學生大概率先會被分配到最低那一檔

至於註冊和申請,國內的高校有沒有優待就不清楚了。歐洲高校對留學生的申請和註冊都是一個標準。不過,如果是去奧德比的中國學生,會接受來自APS的特別關愛,這應該是會對中國留學生的唯一特殊關照


Sci投刊指導李老師


目前,由於我國改革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每年中國留學回來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國外大學留學生回來就業已經不如之前那麼容易了。現在高校可選擇的留學回來的人員範圍也越來越廣,現在並沒有形成所謂的留學生回來各高校搶的現象。目前各高校引進的海外留學人員,應該具有如下幾個特徵才能夠被各高校引進。

第一,海外名校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在引進留學人員的時候,都明確是海外名校,所謂的海灣名校對於985高校來講,應該是世界排名前50位的高校才是海外高的名校。如果不是世界前50名的高校,想進211 ,985一般也是比較難的。而且現在一般是需要博士,如果只是一般的碩士,原則上是進不了。甚至現在很多一般的地方的一本高校都需要海外的博士,碩士一般都是難以引進的。

第二,個人的成就。

除了海外的排名比較靠前的世界著名大學,現在一些高校在引進海外留學人員的時候,還要看個人的學術成就,一般是SCI的高水平的文章作為引進的依據。再就是引進已經在海外,已經取得了教授或教授職稱的人員。說實話,如果現在有些海外的碩士,水平一般都不咋地,特別是像英國碩士只有一年的時間,他們水平與中國的一個博士相比較起來還是差很多的,所以現在中國一些高校的人員引進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現實,不會隨隨便便就引進一個海外的人員。

對於高水平的一些人員,各個高校確實制定了很好的待遇,但是對於一些其他的末流高校或者說碩士,現在高校也並不看重你。也沒有行形成搶著要的局面。


義哥說教育


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真有其事,人格都沒有,還搞教育,丟死你家先人。就是偽滿汪偽也沒聽說這麼搞過。與文化自信明火執仗地對抗,丟國家的臉,必須嚴懲。


foximpose


大學國際化,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概念。可惜,在中國被一些大學念歪了經。

外國留學生人數,可能是大學評比中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意是體現大學的國際影響力和辦學水平。但這項指標在中國大學,卻很容易滿足。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著名大學招收外國留學生,都要經過嚴格的篩選;留學費用,一般都比本國學生要高出很多。中國的一些大學呢?嘿嘿,筆者不去評說了,從各種報道中可以窺之一二。

中國的一些大學,為國際化而國際化,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平淡是福雜言


不同高校對留學生的待遇差別也很大

重點大學的留學生情況

以浙江大學本科生為例,不同專業類別的收費不同,但總體是比較高,最低的和國內獨立學院收費差不多。最高的臨床醫學是4萬多。

在入學資格上也是有漢語水平要求。

住宿也有區分,最便宜的一天36,相當於一月980,遠高於國內的學生住宿,當然國內大多是4人間。

獎學金種類比較多,具體看不到比例,為漢語授課各專業本科留學生提供一定名額的新生獎學金。

普通高校的留學生入學條件和待遇就好很多

一個普通高校的留學生申請條件很簡單,有高中畢業證書,加漢語4級就可以。

收費相對低一些

獎學金據說是覆蓋100%,因為學校不知名,留學生很少。

會搶留學生嗎?

重點大學應該不會搶,還是有很多留學生願意讀的。

普通高校就要搶了,不然沒有學生來。黑人留學生也很少看學校,只是看獎學金,反正都是普通高校,哪個學校高選擇哪個。於是有的學校為了搶生源,就會100%覆蓋獎學金。就像上面普通高校都免了住宿費。

國內高校的留學生還是以亞非拉為主,就像山東大學這樣的985,公佈的名單很多也是西亞非洲留學生,更不要說其他普通高校了,大多是非洲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