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目前的大三學生來說,考研 / 求職 / 留學之間如何取捨,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新趨勢?


如果你的目標是進國企,那麼國內取得的學歷是很重要的。博士比碩士強,碩士比博士強。那就儘量考研。

如果你對進國企的慾望不是那麼強,而目標是在職場發展,那麼建議在能找到好單位的情況,儘量直接找工作,因為未來企業對發展主要看你的工作經歷。除個別特殊位置,本科就夠了,主要看你的經驗,都做過什麼。

如果你想發展學術,那就出國。因為國外大學的學術環境和科研環境還是比國內好。但你如果說就是為了國外拿個文憑回來就業,那就省了吧。因為,現在國內對這文憑也不當回事,其實已經10來年了,越來越不當回事,除非你是哈佛、劍橋這樣的名校畢業生。


Eric海外教育日記


排除法。找一個目前最適合你的。

考研

考研是為了什麼?提升自己的學歷,換個更有競爭力的身份找工作。考研每年競爭力的確很大,上岸率低,每年失敗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成功的人也有很多,光是堅持堅持下來就贏了很多人,好好準備的話是有希望的,現在準備考的話也來得及,提前準備,明年大三下學期就開始備考。

末流985不是985嘛!肯定比我們這種雙非院校競爭力高一些吧。

考不上是一回事,不想考是另一回事。

選擇:可以考慮,待定。

出國留學

在現在強調文憑的社會中,出國留學,回國後更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在私企或者外企中,海歸的競爭力高於國內研究生。

根據我的成績情況 英國大概只能申排名八九十的院校 況且父母工薪階層 投入產出比好像不太高

這些都不想,你自己都說的這麼明顯了,還浪費這些錢幹什麼,目前的經濟情況不允許你出國讀研,出國留學的費用開支太大,對於家庭不富裕的來說會有很大壓力。

努努力考個好點的學校讀研究生也很好啊!

選擇:不用考慮,排除。

找工作

找工作的話先了解一下行業行情,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薪資水平也不一樣。

你要是想多陪陪父母、或者不想壓力這麼大你就可以回家發展,這種生活,也挺好。

你要是想為自己以後生活奮鬥的話就留在大城市打拼,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實在不行可以再回家發展,這個一點都不衝突,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

選擇:可以考慮,待定。

------------------------------------------下邊是重點----------------------------------------

結果很明顯了。按照你的情況先排除了出國留學,剩下的兩個選擇可以都試一下。

1、先考研,如果決定了要考研,那就別給自己留退路,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2、考上了最好,考不上再去找工作也可以,如果真的覺得自己真考不上了可以參加秋招了解一下現在的招聘情況,秋招是非常適合應屆生的。

3、想回家的話就看看有沒有家裡那邊的企業招聘(找在你家那邊有分公司的),或者是考一下事業單位,這都可以。

------------------------------------------上邊是重點----------------------------------------

沒有人能為你做決定,這只是我的一些建議和想法,給你提供一些思路,希望能幫到你。

想法總比困難多,更何況現在遇到的不是困難。



米糖AI


其實沒必要非此即彼,每年考研應屆生100多萬(2020年考研人數超過360萬,應屆生佔相當一部分),連一半都考上研究生。剩下的難道就不就業了?

以四年制本科為例,想考上一個不錯的研究生專業和學校,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上學期就開始準備,考研週期超過了1年,大四上學期考研初試,複試也是在下學期的三四月份。考研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大三階段和大三到大四的暑假時期。而求職,是畢業班,也就是大四才考慮的,特別是考完研以後各種招聘信息才有。一些職位對四六級分數,對專業課掌握程度都有要求,如果前期準備考研,複習著考研英語,四六級大部分都會有理想的分數,因此考研和求職不是完全衝突的,先全力以赴的考研,不理想再嘗試求職(包括省考,教師在編考試等),教育部沒有讓學生非要選擇a還是b,有先後順序的。

至於留學,目前本科階段,有需求的大部分集中在重點本科院校,普通的二本甚至三本留學的不多,為什麼?一方面留學的前提條件是需要經濟基礎,一般的家庭還是承擔不起,重點本科院校有機會申請到獎學金,而二本院校如果需要留學,自費的可能性最大。留學除了有錢,就是雅思或者託福的分數,同樣也是燒錢的,一次報名費2000+元,還不算報輔導班買教材的費用。從經濟學角度,考研的平均花費不會超過5000元,留學的成本十倍都不止。

如果家庭條件不錯,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買單,留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家庭條件普遍不錯,但是能夠承擔留學的家庭還是不多。

最後總結下,有錢就留學,你高興就好,不用考慮經濟條件。反之可以先考研,不理想再求職或者二戰。


考研諮詢師李老師


我覺得這得看你的本科院校層次和未來職業發展目標。如果你所在的本科院校是c9、985、211這種學校的話,而且在校期間成績也不錯的話,你直接到社會上去找工作也能找到一份挺不錯的工作。而考研對於你來說就是錦上添花。如果你是雙非學校的,在校期間學校成績突出,表現也突出,你出去找工作也是很吃香。但是如果你成績表現平平,沒有很強烈的求職慾望,考研對於你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這個時候讀研可以提升學歷,彌補不足,讀研期間可以把相關的證書考下來,為以後就業做鋪墊。讀研期間,你可以沉澱下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如果你家裡有礦,你可以在校期間好好爭取一下,把雅思託福過了,考一個國外的好點的學校,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彩虹的知識寶庫


大三學生對考研、就業、留學方面提前考慮,做出取捨是十分必要的。為此需要對這幾方面有所瞭解。

1.考研

考研就是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是指教育主管部門和招生機構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複試組成。

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大學數學等公共科目,由全國統一命題。專業課主要由各招生單位自主命題。

教育部公佈的數據,2018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238萬,較2017年增加了37萬人,增幅達18.4%。這一增幅在2019年再度被刷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考研人數規模達到290萬人,比2018年再增52萬人,增幅升至21%。2020年報考人數繼續攀升。這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門檻在提高,很多大學生想在個人專業方面有所提升,當然也有少數學生不想馬上面對就業的因素。

2.就業

就業從方向來說一般包括企業、事業、機關三個方向。每個方向,每個行業都有自身的特點,都需要具備相應的就業能力。就業能力是指獲得某項崗位的全部能力的總稱。一個人想要順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績,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就業能力。就業能力包括一般就業能力和特殊就業能力。

一般就業能力涉及一個人的態度、世界觀、價值觀、習慣;與工作有關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處理與周圍的人和工作環境的關係的能力,如怎樣進行工作,如何與人和諧相處等;自我管理能力,如決策能力、對現實的理解能力、對現實資源的利用能力,以及有關自我方面的一些知識、對學校所學課程與工作中具體運用之間的關係的理解能力。

特殊就業能力是指某個職業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環境所需的某種特殊技能,如一個公務員需要具備公文寫作能力,一個程序員需要具備編程寫代碼的能力。一般就業能力和特殊就業能力在職業活動中都很重要。要成功地從事某種職業,常常需要一般就業能力和特殊就業能力的有機配合。

3.留學

留學是指一個人去母國以外的國家接受各類教育,時間可以為短期或長期。這些學生被稱為留學生。在中國大陸,學生把前往香港、澳門等地區的學習也稱為留學,這是由於這些地區有著不同的教育制度。

是否留學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家庭條件,專業特點,自己的職業規劃,留學需要的條件都要考慮到。

一般出國留學要進行必要的培訓。留學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留學知識、語言技能的培訓,在使學生了解出國考試的必備能力及準備方法的同時,為學生能夠儘快適應到國外的語言環境、文化風俗,更好的在國外學習和生活作準備。培訓的內容主要有留學語言培訓、出國留學的相關申請、國外文化的瞭解和學習等幾個方面。具體的內容根據學生的需求進一步的調整。

瞭解了這些方面,大三學生就可根據自身情況做出規劃和選擇。從趨勢來看,近年來參加研究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人數增長挺多,但就業方式仍呈現多元化。是否畢業後直接就業還需綜合考慮權衡,做出明智的選擇。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宇萱雲天


怎麼取捨,首先我覺得自己要對自己的情況要清晰地把握,如果你是一個家庭條件較好的人,你的父母有能力供你去外國上學,那這是一條很好的出路,但一般家庭的學生就不要考慮了;其次,如果你在本科的時候很優秀,畢業時你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而且你的家庭需要你去工作,那你就可以去工作了,而不是去想其它的;最後,如果你的家庭一般,本科的時候又沒有很用心的學習,那你可以考慮考慮,但是一定要下定決心,是因為自己想考而去,不然堅持到一半堅持不想去,要給自己從心裡就有足夠的動力。不管選擇什麼,現在都該好好準備了,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