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疫情對咱們的科技有何啟示?

不死的endeavor


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徹底地打亂了國人正常工作與生活的節奏,人們在積極應對肺炎疫情防治的同時,對於科技助力抗疫也投入了極大的關注與期望。

事實上,在通信保障、遠程辦公、物流配送及信息交互等領域,信息科技也確實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遠程診療、智能診斷及紅外體溫掃描等在疫情一線的成功應用,也折射出未來信息科技助力衛生健康領域的廣闊前景。

信息科技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現狀如何?

提起信息科技在衛生健康領域的應用,就不得不說一說“智慧醫療”建設,其涉及智慧醫院、區域衛生及家庭健康三個層面,是現代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的最新趨勢,旨在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患者與醫護、衛生機構及醫療設備之間的充分相互,從而建立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醫療信息化生態。

在我國,當前主要還處在智慧醫院的建設階段,而區域衛生與家庭健康方面則少有突破。實際上,從事智慧醫療與醫院信息化領域的科技公司並不少,而醫院信息化建設也持續了近三十年,儘管大多數醫院已經建立了已HIS、LIS及PACS為基礎的醫療信息管理系統,但是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 信息化發展不平衡。醫院三大系統及移動支付方面相對完善,而在藥事、院感、醫療輔助及資源管理方面則存在較大差異,針對不同區域的同等級醫院,其信息化支撐平臺數量差異可達數十套之多。

  • 產業生態欠規範。與互聯網行業生態不同,醫療信息化產業並沒有形成規範的行業生態,可說得上是一片混戰,各種平臺、系統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就拿醫院最基本的HIS(醫院信息系統)來說吧,同一個市下轄的醫院採用的系統也大不一樣,其它周邊應用與插件等更是五花八門。

  • 醫院對於信息化建設理念也存在差異。對醫療信息化的認知差異,必然造成資金投入、管理機制及技術應用決策方面的差異化,也進一步加劇了醫院資源及信息化服務能力的不平衡發展。

醫療信息化建設面臨怎麼的挑戰?

當前,人們對於醫療健康衛生服務的需求日益旺盛,而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不平衡與行業市場的無序競爭,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信息科技助力醫療健康則變得越來與迫切,這即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廣大群眾的呼喚。

那麼,信息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都面臨哪些挑戰呢?或許,癥結也就在於以下四個方面吧!

  • 如何提高醫護工作效能?

  • 如何提高醫療安全性?
  • 如何提高流行病機疫情預警與防範能力?
  • 如何合理調配醫療資源?

科技助力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機遇何在?

  • 依據國家關於電子病歷、疾病編碼及醫保政策等行業規範,結合醫護人員使用中的痛點,開發具有行業推廣意義的醫療信息管理系統,同時,優化檢驗、影像、衛材等支撐平臺,暢通多平臺的互聯與交互。

  • 通過利用5G及無線技術,提供病人監護、臨床數據錄入、信息採集等方面移動場景應用。
  •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輔助治療方面提供更為有效的支撐,比如診斷輔助、用藥輔助及檢查數據分析等等。
  • 推廣醫療雲及大數據應用,促進區域醫療資源及數據的優化與應用,一方面為區域分級診療及遠程診療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保障各級醫療機構的協同與聯動,這將有利於整個醫療生態的改善。

結語

疫情帶來的不僅是苦難,同時也帶來了啟示。

"敬畏生命,關愛健康",這或許就是冠狀病毒帶來的啟示。科技作為社會第一生產力,助力人民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責無旁貸,儘管信息科技已經帶來醫療信息化的一系列變化,這還遠遠不夠。只有雲計算、大數據及AI等前沿技術在醫療健康行業持續深入應用,打開智慧醫療發展的新局面,這或許才是人們的真正福祉!

如筆者的觀點對您有所幫助,請隨手點個贊!

歡迎評論與關注!

@信息走進生活,持續分享通信、信息科技領域的認知與見解!


信息走進生活


2020年的這次疫情,毫無疑問會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對科技領域特別是中國科技領域的影響,也應該非常深遠。最為直接的有五個領域:

第一,在線教育和知識付費獲得空前機遇

第二,是結合了現代技術的物流體系發揮了重大作用

第三,醫療科技將得到直接拉動和應用場景

第四是在線辦公被更多企業接受和使用

第五是遊戲和視頻行業獲得短期內的用戶量巨大提升

除此之外,由於本次疫情的特殊性,從大數據中發現人口流動,社會情緒,商品購買變化成為社會重要需求。在這方面,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今日頭條,京東、新浪微博等科技巨頭的數據潛力將進一步被認可,如百度的全國人口流動示意圖,騰訊,今日頭條和新浪微博的社會情緒反應,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對社會起到的物資支撐作用。

由於本次疫情的突然性,廣泛性和緊急性,前沿科技也起到了重要的社會支撐作用,如北斗的定位,5G通訊技術,人工智能的面部識別,體溫檢測,無人機的疫情防控。機器人參與的危險任務等

除了這些積極因素之外,不可否認,這次疫情對眾多中小科技企業也帶來重大危機,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線下教育,行業系統提供商等等,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對他們的傷害也會越大甚至是滅頂之災。這些值得政府和投資機構關注。


小小李999


1對於醫療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嚴重不足,準備不充分,人類在醫療領域應主動出擊,積極測試自然界中的各種病毒毒性,以及通過對人類感染的可能性分析來研製疫苗。

2目前細菌類致病源已經得到較好控制,但對於病毒類的控制能力還遠遠不夠,應加大研發力度。

3由這次醫療事件可以看出,我們的後勤能力雖然是世界一流,但是由於人口眾多的特殊性,有些後勤保障相關行業應得到進一步加強,包括產能和技術。

4特別聲明:無論科技走到哪一天,人類都應敬畏自然,感恩生命。


前三


醫療黑科技!全身掃描,20秒發現全身病毒。那麼這次疫情中,就不會有上萬人感染、被密切接觸、被疑似病例、被親疏離

湖北的大貨車司機也不用開在高速上轉了20多天,都沒法停下來休息…

整個城市也不會恐慌得朝空氣、衣服、快遞、各種各樣與我們密切接觸的物品噴消毒水、噴酒精…

“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杜威(美)

這也是災難時刻,一個普通人對科技的僅有大膽想像。

抗擊疫情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縱觀宇宙這漫長的歷史時間,人類經歷了無數次災難,科技創新就如同希望的“光源”,照亮人類的未來。

而大疫之後,又給了科研人員、科技企業、更加銘記於心的責任和使命! 面對疫情,面對未來更多未知的災難,科技力才是人類的方舟。

在這場突然爆發的疫情中,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科技力為抗擊疫情助力了?

測溫黑科技

1、雙光譜測溫,30米範圍內所有人體溫,可以秒測

1月31日18時許,一名新“員工”在哈爾濱火車站正式上崗。遠隔30米,它就能自動捕捉到人像,並精準測出體溫。這名新“員工”來自東北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哈爾濱新區的高科技企業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放棄春節休息時間,組織20人的科研團隊搞科研攻關,五天時間研製出新型測溫儀-雙光譜測溫儀。

雙光譜測溫儀可在30米半徑範圍內,遠距離非接觸同時掃測所有人體溫,測速用時不到一秒,誤差不到0.3℃。目前,該產品首批10臺將免費安裝在哈爾濱火車站等人流密集場所。下一步,隨著生產能力提高,這款測溫儀還將安裝到更多公共場所。

2、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武漢疫情的突發,正值春運時期,公共場所人流密集,很容易傳播擴散。而此時對公眾進行手動體溫篩查無疑是加大擁堵,造成更多人群接觸感染,而此時這個測溫黑科技就能排上用場了,在機場、火車站、碼頭的進出口安裝上體溫測試儀,只需要人在鏡頭範圍內,即可測溫,能對大片移動人群進行快速測溫,通過篩查發熱人群協助安檢、醫護工作人員。

“非接觸式熱成像測溫”、“高常自動報警”、“檢測大規模移動人群”這幾個特點,放置在人流量多的地方,即可助力疫情防控。

1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相關技術團隊,緊急研製改裝出一款無接觸式多功能自助終端設備。這一自助機使用者不需要與屏幕接觸,只要點擊空中成像,就能完成掛號、預約、繳費等多功能自助服務。

此款設備採用了中科大的創業團隊東超科技的DCT-plate技術,全稱為“等效負折射率光學平板透鏡”。區別於傳統成像需要一層透明的膜作為介質和呈現“虛像”的現狀,這一技術可以無介質空中成像,以實像的形式將畫面呈現在空氣中並可直接交互操作。使用者全部操作都在空氣中完成,有效降低了因人體與物體表面接觸時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首批研發改裝的兩臺機器已投入到醫院門診大廳和發熱門診使用。

人工智能科技抗疫

4、巡邏機器人

“請大家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場所,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就醫……”連日來,在廣州南沙萬達廣場,一款由高新興集團自主研發的巡邏機器人不停來回喊話,提醒市民時刻注意個人安全防範。

5、5G醫護助理機器人

這是一款不需要戴口罩、不會被病毒感染的消毒機器人。

這些消毒機器人站上了防疫一線,承擔起了上海、武漢多家醫院的日常消毒工作,效率提升6倍,細菌殺滅率99.9999%,360°無死角消毒,會自己坐電梯。

6、京東配送機器人

2月6日,據京東集團方面披露的消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在武漢完成了智能配送的第一單:從京東物流仁和站出發,穿過建設二路路口,順利將醫療物資送到了武漢第九醫院。

對於目前在武漢的配送機器人部署規模,京東未予披露,但表示,對於已隔離的醫院、小區如有需求,京東物流也將考慮通過配送機器人來提供園區內的物資運輸與配送。隨著各地馳援武漢的配送機器人到位,將拓展更多的醫院甚至被隔離的小區內使用。

互聯網科技抗疫

7、遷徙大數據顯示人口流動

此次疫情中,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為政府和研究機構提供了疫情防控的關鍵數據支持。百度地圖推出的百度遷徙數據,數據基礎是百度地圖 App 用戶授權的地理位置等數據。這張遷徙數據圖可以選擇熱點城市觀察人口的流出和流入,最早可查時間是春運拉開帷幕的 1 月 10 日。

打開 “百度地圖” APP,點擊疫情地圖中的遷徙地圖,搜索武漢,便可看到疫情爆發後,500 萬 離開武漢人口的流向,以熱力圖顯示實時人口流量密度、指導用戶出行。

在其中列出武漢從 1 月 10 日到 1 月 23 日的熱門目的地(即人口流出地)數據,發現武漢人口的主要流出方向是省內其他地市,尤以孝感、黃岡、荊州和咸寧為最,從 10 日到 23 日,幾乎穩居前 4 。這也不難理解,繼武漢之後,湖北鄂州、潛江、黃岡、赤壁、仙桃也相繼中斷了部分市內和城際交通。

8、大數據、AI助力新藥研發、疫情預測

在抗擊疫病時嘗試應用 AI+大數據進行預測早有先例。在 2008 年,Google 推出了 Google Flu,利用人們的搜索查詢記錄來發現流感的爆發,不過由於這種方法傾向於高估疾病流行的嚴重程度,容易引發社會恐慌,最後被叫停。

在我國,2014 年,百度預測也上線了 “疾病預測”,利用用戶的搜索數據,並結合氣溫變化、環境指數、人口流動等因素建立預測模型,實時提供幾種流行病的發病指數。這次疫情中,百度成立了 3 億元的專項基金,結合百度人工智能、大數據能力,支持抗擊疫情的新藥篩選和研發。而阿里則為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本次病毒疫苗和新藥研發所需要的一切AI算力。

9、大數據疫情實時跟進、確診小區、病例航班、病例密切接觸在線查詢。

通過騰訊看點、丁香醫生等小程可以查詢實時疫情數據;通過電科雲小程序可以查詢自己是否有密切接觸史。

10、互聯網在線醫生

疑似症狀在線問診:如果你出現輕微的疑似症狀,可先行通過微信上的小程序等方式,線上諮詢醫生,不需要排隊,直接和醫生對話,減少線下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快速簡單判斷病情。

方式:微信搜一搜“在線問診”,或從“微信-我-支付-城市服務”進入相應醫院進行在線義診、免費諮詢。

目前,提供在線義診或諮詢服務的醫院正在逐步更新中。

11、科技賦能,用最堅實的技術保障金融服務

為了防控疫情需要,保障員工健康,按照最小單元辦公要求,招聯金融啟動“AI+人工遠程作業”模式。在AI應用上,招聯金融目前已上線5000個機器人,儘可能覆蓋對客戶提醒等多場景服務,最大化智能機器人的使用價值。這得益於公司近兩年來在智能機器人上的開拓創新。

來源參考丨儀控軍、央視網、新浪新聞、動點科技、創想圖庫、科技有點牛、新浪廣東


文娛幼稚園


科技為輔,人文更重要


科技無限好


醫用品的庫存不足,集中力量去做病毒疫苗的研發,保持一個很好的冠狀病毒研發團隊。


xuzhiyong77


我覺得以現在的科技而言已經足夠,每個體制社會下的利用和運用好壞,才是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