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差,老師和家長各承擔多少責任?

乙陽


本人觀點,以現在的教學方式!家庭教育佔70%,學校佔30%!

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

1.目前的教育,一個老師對55個左右的學生,肯定難以做到面面俱到。這就肯定要求家庭教育在這裡扮演重要的角色,畢竟家庭教育面對的是1-2個孩子。

2.如果家長做到負責,方法得當,孩子的成績以及教育必然得到長足提高,而且不僅僅是成績,因為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必然要進行溝通,無疑增加了與孩子溝通的機會,更有益於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3.孩子畢竟是自己的,相信家長父母比誰都會上心,所以只需要找對正確的方法,孩子的教育必然不會成為問題!





臘肉家庭教育


您好,我是燈火路黎,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孩子學習的好壞一般和生活的家庭、學習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和老師的關係比較小。下面就以我自己為例談一談吧。

我老家安徽阜陽農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不認識幾個字,在我小的時候他們就出去打工了,只有農收才回來,屬於留守兒童那種。我上學晚,屬於不聰明的那種,從小到大學習東西都很慢,但就是毅力很強,做事很認真,今年28了,上海某高校碩士研究生,開學3月份左右畢業(目前情況要延後了),網上的勸退專業,就是不太好找工作的專業,本科是安徽省內的重點大學,小學和初中在村裡上的,初中母校現在也倒閉了,記得那時候初中沒有英語老師(數學老師帶,中考的英語全靠蒙)、物理老師(思想品德老師帶,真的只知道念課文,額外的問題都不會,需要自己去悟)、化學老師(歷史老師帶,只知道念課文)。

中考順利的考到了市裡的高中,在高中的三年,英語老師每次上課總是找我背作文,由於底子差,我也總是背不下來,經常就是一上英語課就站著。複習資料總是去書店蹭,老闆都認識我了,由於生活費不多,也是囊中羞澀,還好老闆沒有多說什麼。高中的每次模擬考試都在班級前三,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還是認為,班裡競爭對手太少了,沒有那種很強烈的競爭意識,如果能在一中的話,可能會有危機意識,高考會考的更好。

雖然目前順利的讀到了研究生,但是回想之前的學習,雖然自主性很強,仍然感覺到如果家庭條件再好一點,我會不會考上一個更好的高中,接著考上一個更好的大學。

目前研究生班裡不到68人,畢業統計找的工作基本都在15w以上一年,部分可以達到30w一年。工資不是主要的,我覺得吧人活著總得一代比一代強吧,雖然父母那一代沒有太多文化,但是給我創造了學習條件,我們這一代要給下一代創造還要好的條件,這樣孩子就會少了很多坎坷,會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會有更好的生活。不想讓自己和後代過著類似於 放羊-賺錢-娶媳婦-生娃-放羊-賺錢-娶媳婦...一直循環下去一眼能看到頭的生活,要一代比一代強。

關於成績差,我認為首先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及時給與孩子鼓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其次,要充分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提出針對不足的改進計劃,家長可以給到一些提醒建議;再者,跟老師溝通孩子平時課堂的表現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靠自己,父母的鼓勵和支持至關重要,老師的幫助也不可少。


燈火路黎


我的孩以前三年級學習太差,老師讓我開了家長會,告訴過孩子學習情況我當時我就給孩子報了輔導班,我每天會配孩子一起寫作業,一要配合老師,二要家長陪伴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鼓勵家長表揚,孩子的學習漸漸提升,孩子需要鼓勵才會有學習的態度,老師的表揚會提升她的興趣,我家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兩個月進了尖子班,


中華友邦


孩子成績不好,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假設把學習看作一場戰役:學生是衝鋒陷陣的士兵,老師是前排兵佈陣的統帥,那家長就是提供軍需和保障的後勤部隊。如果打仗輸了,怪誰?有可能是士兵作戰能力不強,有可能是統帥指揮失誤,也可能是後勤保障出了問題。

孩子成績不好,家長要找原因,還得從孩子和家長兩個方面來思考,不要把責任推給老師,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老師同時面對四五十個學生,如果人人都成績差,說明是老師的問題,學校自會調整其崗位;如果只是少數幾個學生成績差,那就說明是這些孩子的原因,那去找老師又有什麼用呢?

家長方面

1.教育觀念

自己的孩子,生了,要養,還要教,這是家長的基本責任。按孩子的成長軌跡,至少在18歲之前,家長的責任和義務都不可或缺。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小編是反對隔代撫養的!

我看到太多的家長,因種種原因,讓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孩子,最後卻出現諸多問題。比如:父(母)子(女)之間親情不濃,產生隔閡;祖輩溺愛,寵慣孩子;對不良習慣,無法及時糾正;學業輔導愛莫能助,成績每況愈下……

無論工作有多忙,應酬有好多,孩子還是自己帶吧!如果確實因為工作忙、應酬多,也最多讓父母接送一下孩子而已。家長要明白,年邁的父母已經完成了其社會責任,讓他們安享晚年生活,既是為人子女應盡的孝道,也是為人父母應負的責任。

2.教育與陪伴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家長如何陪伴?如何教育?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未來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追求。

①榜樣的力量是無形的,更是無窮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出生到現在,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你若沉迷遊戲,樂此不彼,他就能變成”戲“迷,最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你若在生活中對他出口成髒,他就能擇日還你以顏色;

當然,你若嚴守交通規則,他也會在綠燈亮起前拽住你前行的步伐;

你若捧起書,拿起筆,他就能還你詩和遠方……

②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雖俗,但卻在理。最好的陪伴,不僅需要量,更需要質。

週末,一家三口難得齊聚一起。爸爸在書房玩遊戲,媽媽在聊天、刷朋友圈,孩子獨自看電視……

臨近晚上,得知孩子作業沒完成。爸爸:“作業沒做完,就知道看電視!都這麼大了,咋還不讓人省心呢!”媽媽:“寶貝,學習是你最重要的事,現在不努力,以後就會沒出息。你看看我同事家的兒子……”嘭——孩子灰溜溜地進屋關了門!

這樣的陪伴,時間雖多,但於孩子何益?

孩子方面

1. 智商重要嗎

孩子成績差,常聽到家長說:“我家孩子智商低,不是讀書的料!”看似一句打趣的話,卻道出了家長的“無奈”。如果孩子成績確實很差,小編建議可以給孩子測測智商。

按照國際通用的韋氏智力檢測標準:智商在90-110屬正常範圍,120以上就屬於學霸型人才,70以下就稱為智障。如果孩子在70以上,家長不用擔心;如果是70以下,建議孩子就讀特殊教育學校,

智商有多重要?很多案例表明,智商並非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在學習中,智商只起5%的作用,更多的還是要看後天努力、學習環境、學習方法等。孩子智商不高,家長切忌失望、沮喪,應積極想辦法彌補才是正道。

2. 學習態度

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宜早不宜遲。

如何培養?當然不能簡單地說教!

對孩子來說,可以通過親子游戲、奇妙的自然界、身邊故事、物理現象等,來引導並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玩“吃雞”遊戲,家長知道後也不要粗暴制止,不妨跟孩子一起玩玩。遊戲結束後,告訴孩子:你喜歡的這款遊戲,除了獲得G-STAR的最高獎項——總統獎以及其他五項大獎外,還打破了7項吉尼斯紀錄,很了不起。再引導孩子思考:遊戲中美倫的場景、神奇的道具、酷炫的角色……是怎麼做出來的?——需要深奧的編程知識、高超的繪畫技能、豐富地想象力……告訴他,如果沒有文化,沒有知識,遊戲能開發出來嗎?如果你也想成為這樣的人,那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學習!

從孩子喜歡的領域入手,培養他的學習態度,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也可以說是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很多,除了正常的上課聽講、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認真完成作業以外,小學生還應該掌握以下方法:

①學會梳理

學習的知識,哪門學科沒學好,哪些內容不紮實,就多花點時間。在梳理、複習的時候要系統化,不要東一下西一下,最後啥都沒搞好。

②學會整合

把學習的知識進行分類,在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便於理解和記憶。

③學會反思、總結

建立錯題本,是每個優生必做之事,不要以為這是初中或高中才該做的事。在小學階段教孩子學會反思和總結,正確使用錯題本,不僅可以解決當前的問題,還能為以後的長遠學習奠定基礎。

4. 學習習慣

學生可塑性很強,趁孩子問題暴露的早,很多不良習慣都能及時糾正過來。

學習習慣也有很多,小到學習工具的使用,如:愛惜書本、整理書包,大到學習任務的完成,如:按時完成作業、認真完成考試。除了這些常規的習慣,小編認為養成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質疑性才是提升學習的關鍵所在。

自覺性: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能自發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果什麼事都靠老師或家長安排,是體會不到學習樂趣的。

主動性:每天不等不靠,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閒暇時間閱讀課外書籍(非常重要);及時求教不懂的問題。

質疑性:發散思維,多問幾個為什麼;對同一道題,尋求不同的解答方法;要有主見,取於提出自己疑問。

結束語

內因決定外因,但在一定條件下,外因能對內因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找準了原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要家長有耐心,對孩子有信心,正確引導,多激勵賞識,少批評責罵,用外因促內因,就一定能讓孩子走出學習困區。


在家帶娃娃


你好,我覺得這種還是要根據情況分析。有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可是也有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講授知識,也是一個班級四五十孩子一起教,但是就是有的學習成績好,有的學習成績不那麼好。

這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同樣環境下,孩子學習成績參差不齊,這個和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有很大關係。而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養成,則和孩子家長有著莫大關係。

因為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人,家長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時時刻刻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性格,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的責任還是要大一些的,各位家長也要從自身找找原因,做出一些改變。不要一味去責備老師或者孩子。

但是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如果孩子只是某一門功課出現成績差,或者成績下滑。那有可能是老師或者在學校有一些其他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各位家長還是需要心平氣和的瞭解好情況。多與學校和老師溝通。有效的解決還孩子的問題。[微笑][微笑]


童樂微課堂


家長佔主要,孩子學習不好,主要原因在於注意力不集中,其次就是理解能力上

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認可與支持,他的心思就不會跑毛,平時孩子遇到問題了,家長幫忙一起解決,探討,他也就沒有逃避的必要了!

和孩子一起閱讀,是提高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以及親子感情最好的方法!



恩睿


家長是教師教育活動的合作者。身為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很多時候都要和家長交流,共同探討如何使孩子成長得更好。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家長溝通,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抓住第一次與家長見面的機會,力爭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印象。

應該說,與大部分家長的第一次見面,就是第一次家長會。家長的心情大都是一樣的,都想借此儘可能瞭解自己孩子的老師,以便確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因此,接班後的第一次家長會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家長會上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家長信服自己。為此,就該精心準備,把自己對本班學生的教育和教學設想、計劃以及準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告訴家長,並簡潔明瞭地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我們班的班訓是“誠實、守信、自覺、認真”;目標是“各盡所能,全面發展”;每人每星期堅持寫一篇週記;每人帶一本課外書(可交換閱讀)堅持每天抽時間閱讀……等等。並且,講話做到條理清晰,邏輯性強,具有號召力和鼓動性,讓家長對自己所說的話深信不疑,給家長一份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師是一位好老師,只有家長足夠的信任了自己,他們才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配合了。二是讓家長敢於接近自己。於是,說話的時候就應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語調和表情,讓家長感覺親切、隨和而又熱情,並給家長留下聯繫電話,希望多與家長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這樣,就會讓家長覺得自己是個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為以後與家長的溝通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其次,營造寬鬆的氣氛,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

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樑。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們愉快地與自己合作。有些家長,與老師交談會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我就注意營造輕鬆的氣氛,從不以教育者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家長交談,不用“必須”、“應該”等詞語要求家長怎樣做,孩子的錯更不會責怪家長,而是尊重家長,積極接納每一位家長,把家長當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傾聽家長的話,引導家長提出寶貴建議,答應家長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事一定會盡力而為,如果不能辦到的我也坦然相告爭取家長的諒解。在與家長提出共同促進孩子發展的措施時,採用商量的口吻,徵求家長的意見,常用的句式是“您看這一行不行”、“您覺得這樣好不好”等。這樣,讓家長感覺到得到老師的尊重,更從感情上也拉近了距離,與家長的談話自然就輕鬆多了,家長也就會經常願意主動和我聯繫和溝通了。

三、充分了解學生,與家長談及孩子的缺點時注意方式方法。

老師與家長的談話都是為了孩子,作為老師,我覺得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情況,如:孩子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特長和愛好、優點和缺點等等。因此,我和家長談及孩子的發展情況時是比較具體的,從不籠統、模糊和泛泛而談,沒把握和不準確的不說,讓家長感到我對孩子的關心和重視,感覺到我工作的細緻、認真和負責。而且,我與家長交流時,對孩子的評價也是客觀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優點與進步,也真誠地提出其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在談到孩子的缺點時,我也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區別對待,與很熟悉的家長我就說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長自尊心強的,會把談孩子的缺點視為對自己的批評而感到有壓力的,我就說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長的可接受性,同時也表達對家長心情的理解,以心換心,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解決孩子問題的目的了。

四、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和修養都不同,因此,我就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與不同類型的家長進行溝通。如:一是對於素質比較高的家長,我就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實地向家長反映,並主動地請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對於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讚賞和肯定,然後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說服家長採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如,初一時我班有個男孩子,家住隔壁鎮,由於路程遠所以住宿,但他比較嬌氣,總是想家而哭,甚至因此不想在本校讀書了,而家長比較疼愛他,就也想幫他轉學。面對這種情況,我在跟家長溝通時,首先對孩子想家的念頭及家長的擔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長分析鍛鍊孩子離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好處,先說服了家長;而在跟該學生交流時,我先肯定他的優點,循序漸進的引導他認識自己目前的弱點,再與他一起分析這種弱點帶來的危害性,然後跟他商榷解決問題的辦法,建議他用堅強的意志克服困難。在我耐心的引導下,孩子和家長都接受並採納了我的建議,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終於適應了學校住宿生活,並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家長很開心對老師表示感謝。三是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我就多報喜,少報憂,滿足家長欣賞孩子優點的榮譽感,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從而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四是對於後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管不了的家長。如:我班有幾個學生,家長第一次見我就說:“老師,我這孩子小學就總是被老師投訴的對象,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幫我看嚴點吧。”這種情況,我就儘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說一點,語氣委婉,並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就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五是對於有些氣勢洶洶蠻不講理的家長,特別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為及規律的觀點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沉住氣,先讓家長說完,發完脾氣和牢騷,並對家長的這種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並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我班曾有個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的宿舍第一個學期安排在六樓,第二個學期安排在五樓,就打電話給我說:“你們學校怎麼搞的,交同樣的錢,別的孩子就在二樓三樓,我的孩子就住這麼高,我每次來上去多累啊,我要向校長投訴,你們校長的電話是多少?……”其實,這是很小的事情,但家長不理解就很大意見。我先聽她說完,並對她既要工作又這麼遠來看孩子還要上這麼多層樓確實很累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解釋學校為什麼這樣安排,還有,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鍛鍊身體的機會……等等。這樣,家長終於理解而不再投訴了。

總之,只要我們老師把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覺得你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成為一個優秀學生,並以平常人的心態,用朋友的方式與家長交談,就一定能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7

5評論

孩子成績差怎麼辦?清北學霸解題模板,"暴力提分"+

孩子成績差,高中成績怎麼迅速超越別人?學霸分享提分方法,傳授各種學習攻略,解題思路,壓倒千萬人,穩上重本,點擊瞭解

山西聲動教育科技有..廣告 

怎麼和老師溝通孩子 學會這招_怎麼和孩子有效溝通

怎麼和老師溝通孩子 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後面肯定有一對有問題的家長,和孩子溝通中遇到問題,說明你的溝通方式有問題!

昆明一帆電子商務有..廣告 

十分鐘有問必答

904人正在問

孩子學習成績差,如何和老師溝通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

去提問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小孩學習成績不好 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 才能把成績提高

英語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隨著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學起了英語,家長們更是注重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不少家長苦惱於自家孩子英語成績一直上不去,眼看著和同齡人拉開了一大截差距,心裡難免著急。那麼,小學英語怎麼教能提高成績? 眾所周知,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總是坐不住。這就需要老師擁有高超的教學技巧,能夠耐心引導孩子並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潛力自然而然就會被激發出來。致力於為中國孩子學習英語掃除障礙的阿卡索外教網,全力打造一對一的遊戲式互動課堂,趣味性十足,孩子能夠在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系統性的知識,還有專屬的學習導師全程跟進,確保孩子能夠牢固地掌握所學習的內容。 傳統的英語教育更重視孩子的讀寫能力,忽視了聽說能力的培養,而且孩子所處的環境仍然充斥著大量的中文信息,習慣了用中文思維之後,孩子學到的只會是“啞巴英語”。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來學習,必然要有充分的語言環境。阿卡索外教網選擇專業的母語外教給孩子進行一對一的全英文教學。因為英語是他們的母語,所以能夠還原真實的母語環境,讓孩子彷彿置身於國外,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表達和英語思維,教學針對性極強。實行的是個性化教學,無論是零基礎還是有一定基礎的孩子,都能在這裡獲得量身定製的個性化教學方案,幫助孩子夯實基礎。在教學理念上,倡導自主性學習,促進孩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同時,英語教學經驗豐富的外教,熱愛孩子,像朋友一樣和孩子相處,以平等的關係和孩子交流,孩子更願意敞開心扉。得到鼓勵的孩子自信心增強,從此擺脫不敢說、不會說的困擾,嘗試輸出完整的句子,最終掌握優秀的英語能力。


小熊珠珠


孩子學習差,家長、老師、學生三者都有責任,但家長的責任更多一些。

表面上是學習好差的問題,其實背後更深層次是習慣等方面的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發展關鍵期都是由父母陪伴的,習慣的養成也深受父母的影響。

如果孩子從小能夠得到好的家庭教育,心態好,習慣好,那麼大概率孩子學習不會很累並且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就算成績不好,也能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並努力解決問題。

可若是父母沒有給到孩子好的家庭教育,反而讓孩子擁有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和心態。那麼孩子步入學校後,老師想把孩子往好的方向上引導要費很大很大的功夫,甚至不一定能成功。就像一棵樹一樣,若是從小斜著長,長大了,真的很難變直,就是直過來了,可能要付出多倍的代價。

於老師而言,是一對多的狀態,一位老師要面對幾十位學生,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往往有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

再說得現實一點,一位老師有很多學生,成長路上,TA只能陪伴孩子一小段時間;而父母卻是要用一輩子守護孩子的。因為是你的孩子啊,而不是其他人的孩子!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責任是怎麼也推卸不掉的,這也正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華桃小姐


我認為學習差家長的責任要大過於老師,畢竟課堂上的老師不能做的面面俱到,保證把每個孩子都教會,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學霸[捂臉]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就要對孩子在學校裡學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畢竟我們是一對一,而老師則是一對幾十個,其次,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度也大大的影響孩子自己對學習的態度,我想,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那麼孩子對學習也會得過且過,何談孩子的成績。


隨緣素味


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要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析學生成績差的原因,是因為1.考題無法解答出的問題,2.時間不夠,沒有完成試卷的解答工作。3.粗心大意,看錯了,填錯了。學習差有多層次的原因,不能因為差而去糾結誰對誰錯,要通過問題找到問題德解決辦法,教育是來自學校和家庭,老師的義務是教會學生學習的知識點,我們要關注孩子的能力培養,孩子的關注力,孩子的表達能力,孩子的自控能力等,只有能力提升了,孩子的學習肯定不會差,這個是需要老師和家長還有學生共同去努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