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怎樣選擇交公棚的幼鴿?

放縱3


淺談怎樣選擇交公棚的的幼鴿?對於交給公棚的幼鴿,在選擇和經驗方面非常的重要。首先我個人建議交給公棚的幼鴿,絕對不能交頭窩和二窩,交三窩的幼鴿是比較合適的,而且在開春以後交四月份的幼鴿。因為四月份的幼鴿比其他月份的幼鴿,在身體健康度及抗病能力方面都較優,所以交給公棚的鴿子,這方面都是一定要注意的。交給公棚的鴿子一定要在身體方面非常健康,在品質方面要得到絕對的保證,不然交給公棚就沒有多大意義。


飼養信鴿的人心裡是非常清楚的,要是交到公棚去的鴿子,那是絕對要打比賽的。既然是要送去打比賽幼鴿,不說鴿子100%的優秀,但是交公棚一定要送最佳的,我想這是每一位飼養信鴿鴿友想法。送到公棚打比賽誰都想拿到名次,對於這一點是不用質疑的,對於送到公棚的幼鴿並不是隨意送幼鴿就行,最主要是兩點健康和血統。因為打比賽的鴿子基本上最低距離是300公里, 特點是長途歸巢飛行的時候,特別健康鴿子飛行的耐力非常好,而且鴿子的抗病能力較好,像這類鴿子在比賽當中才可能拿到較好的名次。



為什麼我特別的強調頭窩和第二窩不要送去打比賽?特別是頭兩次當媽媽的鴿子,餵養幼崽的時候經驗不足,作為幼鴿的身體嚴格來講肯定是不合格的。特別是親鴿頭一次當媽媽,在餵養幼崽時候照顧不會很細心,而且也沒有什麼經驗,特別是餵養幼崽的時候,親鴿經驗不足有時喂的非常飽,有時間又讓幼崽餓肚子。這種情況都會導致幼鴿的身體極差,在平時飼養當中你是發現不了的,但是在比賽當中很快就能體現出來,在身體的質量上不合格。特別是在比賽中長途歸巢,身體非常容易生病這就是抗病能力非常差,比賽的鴿子身體一但染病,基本就很難有歸巢可能了。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送到公棚的幼鴿,在血統基因上一定要有保證。送到公棚的幼鴿它爸媽最低是300~400公里賽鴿,能經常正常歸巢信鴿,而且歸巢的幾率非常的穩固,親鴿的血統基因非常的純正,只有這類鴿子後代送到公棚去,才有機會拿到較好的名次。總而言之一句話送公棚幼鴿,在身體的健康要求上非常嚴格,只要個人覺得幼鴿的身體不達標,是絕對禁止送公棚的,往往最後是吃力不討好,而且是投資了本根就拿不到回報。很多經驗不足的鴿友,就是沒有重視鴿子的身體抗病性,像這些鴿子歸巢率不到20%,把上面所說的細節注意好,送到公棚的幼鴿最重要兩點健康+基因,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大家好我是鄉村徐哥!喜歡養鴿子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經驗,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轉發+關注


鄉村徐哥


在當今賽鴿運動競爭激烈的時代,賽鴿的選擇和引進以及比賽都成了飼養者魂牽夢繞的工作,每天不辭辛苦的勞作,為了賽鴿的訓練飼養以及淘汰選擇都是飼養者每天進行觀察研究的主要工作,每天飼養者付出的艱辛是非常繁重的。清理鴿舍,觀察鴿子健康訓練鴿子餵養賽鴿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是飼養者必須要做的,尤其是那些進行公棚比賽和地方賽的參與者,他們對賽鴿的觀察瞭解更是格外的細緻和嚴格。在選擇交公棚的幼鴿上一些鴿友會說這隻鴿子骨骼奇特,交公棚一定很好,其實不然,交公棚的鴿子特別的注重血統的構成。那麼如何才能挑選出合適的公棚參賽鴿呢?

首先我們知道公棚的比賽形式就是簡單的訓練後就會直接的比賽,賽鴿的健康很關鍵,如果你的賽鴿在你鴿舍其身體健康時常會出現問題,且在比賽中的表現也比較平常,偶爾出現一兩隻優秀個體也只是曇花一現,且整個家族的竟翔能力並沒有通過考證,那麼這樣的幼鴿我個人認為不必要去參加公棚比賽,因為工棚的鴿自畢竟需要通過實踐出來才會有更大的機會。

一個好的竟翔家族對於公棚幼鴿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如果你想參賽的幼鴿其父母祖父母以及兄弟姐妹都再竟翔能力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並且兄弟姐妹及父母輩祖父母輩在你打算去的工棚有很好的表現,剛好你的這隻幼鴿在外觀上和獲獎鴿子十分相像,那麼你就可以大膽的把這隻幼鴿交到這個棚,因為它的血統裡有很好的適應這條賽線的能力,且竟翔能力已經得到驗證,這樣的鴿子就是你日後獲得榮譽的法寶。

幼鴿的血統家族裡的其他許多鴿子都能在地方賽或者公棚裡取得好成績,那麼你就大膽的把它們送去比賽,只要它們能夠挺過飼養期不在病菌感染中夭折,那麼它們的獲獎概率就會很大,在它們適應的環境下剛好遇到決賽,那麼你就等待它們為你贏得比賽吧,因為這個比賽事屬於它們的。所以選擇交公棚的幼鴿不用去研究什麼體型結構肌肉結構和翅膀研究結構,只要注重其血統的竟翔能力就已經足夠了。只有優秀的家族血統在比賽中才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其它都是片面的,許多鴿友的也是在通過血統家族這個概念的前提下去加以個別的選擇對象。所以說血統是最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