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方平安“疫”不容辭

明知新型冠狀病毒易傳染,她卻義不容辭地請戰;明知是戰場,她卻義無反顧地與家“逆行”。她就是連山區寺兒堡鎮老邊村駐村第一書記高琳琳。她迎戰疫情的無畏身影凝聚出制勝的勇氣和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接到防控疫情的消息,農曆二十七才回瀋陽過年的高琳琳就坐不住了,一想到春節期間有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村民面臨交叉感染的風險,她立即打電話和村“兩委”班子溝通情況,叮囑村幹部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撂下電話,她馬上聯繫同學朋友,買了4盒N95口罩,又去藥店買了一次性醫用口罩和消毒用品。把這些東西備齊以後,隨著疫情的嚴峻,高琳琳就惦記著要我得回村了。然而,怎麼回去?乘動車,肯定不行,目前疫情還不明確,可不能出現任何閃失而影響工作。開車,自己的車,因為在鎮村來回跑了一年多,糊弄著開回瀋陽就進了修理廠。車還沒修好。怎麼辦?家人們雖然有不捨和擔心,但還是很理解和支持她,於是,由弟弟開車,走高速往返6個多小時,中途一刻都沒有休息,把她從瀋陽送回村上。村黨支部書記王忠生說:“高書記舍小家,為大家,甘為先鋒,扛起責任,帶領我們全體村民築起了一道堅固的生命防線。”

守護一方平安“疫”不容辭

在這個不尋常的春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高琳琳的腦子裡始終只有村民的幸福和安康。1月22日,老邊村“兩委”班子第一時間召開會議,把幹部、黨員、村小組長、積極分子和村民代表組織起來,組成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小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分頭到每家每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最大限度地提高村民的認知度。村民以小組為單位,相互監督,達到“不漏一戶、不少一人”“不漏一崗、不多一人”。同時,全村對返鄉人員進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臺賬。在排查中瞭解到,村裡有一名大學生要從武漢回來,高琳琳和村黨支部書記及時與他的家長溝通,聯繫上了這名大學生,趕在他下火車前做通了思想工作,說服他在市裡的姐姐家隔離觀察14天再與父母見面。經過細緻的排查,村裡無一名湖籍返鄉人員。從其他地方回鄉的32人,按要求不漏報一個,做好登記,嚴格執行隔離要求,每天檢測體溫上報,全村共有576戶簽署了承諾書。

守護一方平安“疫”不容辭

連日來,高琳琳挨家挨戶宣傳,把《老邊村致廣大村民的一封信》《老邊村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措施通告》等送到村民手中,叮囑村民不要走親訪友、外出拜年、串門嘮嗑,出門要戴口罩,從外邊回家要勤洗手,引導群眾“不信謠、不傳謠”,照顧好家裡的老人和小孩,儘量不要出門,有什麼需要給村裡打電話……高琳琳把帶回來的一次性口罩揣在兜兒裡,在村裡檢查時看見誰不戴口罩,就送給他們,100多個口罩基本上都送出去了。

當高琳琳得知村民陳德昌準備正月初六辦壽宴,便和村黨支部書記一起去他家勸導。一開始村民不理解,但在他們連續5次上門耐心勸導下,陳德昌終於同意取消壽宴,並主動加入村裡組織的防疫隊伍。陳德昌說:“村裡領導再三來做工作,我想通了。咱不能因為個人的這點事兒,壞了全村人的大事。” 其他4家正月初六辦壽宴的村民也全部取消了。高琳琳說:“做好疫情防控不僅是宣傳排查,更重要的是要常態化嚴格管理。”每天她都要和村幹部挨家挨戶監督,正是這種嚴謹細緻的工作才換來了老邊村的平安穩定。

大事難事看擔當,危急時刻顯本色。高琳琳和村黨支部書記親自帶隊逐戶宣傳、排查,第一時間清查村裡的9個麻將館,杜絕聚眾打牌。村頭有個超市兒,上下兩層樓,有四張麻將桌。當高琳琳定期抽查時,發現這個超市有麻將聲,她當即沒收了麻將,然後又和鎮裡紀檢人員做超市老闆的工作,讓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村裡簽了《麻將館承諾書》,徹底取締了這家麻將館。隨著疫情的發展,村民基本上裡不出外不進。在高琳琳的建議下,這個超市進了一些豬肉、青菜、水果,解決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不用跑到鎮裡去買菜了,減少了感染的機會。村民豎起了大拇指,說:“這真是給俺們解決了大問題”。

疫情無情,人有情。高琳琳說:“駐村一年了,我早已經把老邊村當作我的家,這裡的村民都是我的親人。”封村後,高琳琳最放心不下的是村裡的低保戶、留守老人、老黨員等困難群體,專門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並細緻講解使用方法……當得知管玉森、張樹純家中生活困難,高琳琳和村黨支部書記立即組織人員購買米、油等生活保障物資送到家中。除了保障這些困難戶的基本生活供應,高琳琳還要細心疏導消除他們對疫情的恐慌情緒,鼓勵他們增強信心共克時艱。在關鍵時刻,高琳琳成了村民的“貼心人”和“主心骨”,處處體現的是一個扶貧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守護一方平安“疫”不容辭

高琳琳還和村幹部輪流值班,擔當起了村裡的廣播員,全天候用大喇叭播報疫情情況和疫情防控知識,宣讀《致老邊村民一封信》、《老邊村民承諾書》、《老邊村阻擊疫情志願者倡議書》等。下了廣播,高琳琳通過在公告欄張貼發放宣傳單、微信群群發、懸掛警示宣傳條幅等,迅速有效地將疫情防控有關信息和要求傳達至每戶每人,使防控工作“有聲音”“有文字”。

老邊村在全鎮13個村、社區中最早提出了封村建議並組織實施。全村4個自然屯各設立防疫檢查卡點,24小時3班倒分兵把守,嚴格做好外地返鄉人員和外來人員的疫情排查工作。看到村裡人手愈發緊缺,高琳琳主動參與路口執勤,她說:“我是黨員,危難面前,黨員幹部更應守土有責!”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高琳琳和村黨支部書記及時組織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研究決定再次發起倡議。全村黨員和廣大村民收到《老邊村阻擊疫情志願者倡議書》後,積極加入到志願者行列,志願者團隊從6人發展到25人,他們中有身體硬朗的80歲老黨員,有15歲的初中生,還有6名婦女。在疫情面前,老邊村男女老少齊上陣,鑄就了一條阻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從正月初四開始,高琳琳和村“兩委”幹部挨家挨戶摸排監測、宣傳防控知識、指導做好消殺工作,忙得團團轉,中午根本沒有吃飯的時間。晚上回到宿舍,她就用小電飯鍋做點兒麵條對付一口。晚飯後還得用電腦整理一天的工作,發現的問題第二天再整改。有些志願者看到高琳琳天天吃不上午飯,就把家裡蒸的饅頭、黏豆包,做的豬蹄、鹹菜、辣醬給她送來了。高琳琳說:“看到村裡這些志願者送來的東西,心裡暖乎乎的。我把這些拍成視頻,讓家裡人看,告訴他們我在這兒挺好的,不用惦念。”

守護一方平安“疫”不容辭

高琳琳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老邊村的全體黨員帶領村民,一起奮戰在防疫一線,誓將打贏這場人民戰爭!”老邊村黨支部凝心聚力,增加了廣大村民的家國情懷。村黨支部起草了《老邊村民自願捐款倡議書》,組織倡議全體黨員及廣大村民獻愛心捐款。2月13日,僅半天時間就有700多人次捐款計1.3萬餘元。募捐者中有年邁的老人、貧困戶、低保戶、殘疾人、學生……有兒子替年邁父親捐的,有父親替遠方的兒子捐的,有夫妻二人共同捐的,還有老少三代一齊捐的……這是全民參戰、阻疫必贏的壯觀情景。一直在外務工的管萬海說“在這次疫情防控中,高書記總是衝在前面,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我們村能有這樣的駐村第一書記,我們感覺很踏實,有信心打贏這場硬仗!”

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這是黨中央對全體黨員發出的集結號和戰鬥命令。和全省各地堅守在防控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一樣,高琳琳帶頭放棄休假,進村入戶宣傳防疫知識、值守出入口……正是一枚枚熠熠閃耀的黨徽,一個個挺身而出的身影,築起了疫情防控戰線上的一座座堅實堡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