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為什麼我們在吃肉(等同於動物屍體)時沒有噁心感?

__滿臉陰霾


看魯濱遜漂流記時,有野人吃戰敗方野人情節,魯濱遜覺得噁心。馴化星期五時告訴星期五文明社會不吃人。其實文明社會只是不吃同類而已。人類捕殺獵物然後興高采烈地烹食,在人類眼裡這只是食物不是生命。但實際上他們就是生命。逢年過節,殺豬殺雞,然後大快朵頤,這情景多麼像魯濱遜漂流記裡,沙灘上一群勝利者的狂歡?燃燒的篝火旁是待宰殺的敗軍。雖如此,但人類自有安慰自己的說法,世間萬物都是為人類服務的,動物肉好比植物,都是人類食物,吃就好了,想多了就是愚蠢了。



悠悠白雲


第一點大概是沒看屠宰過程吧。現在的肉都是處理好的,有些甚至都是包裝的十分精美。

我家是農村的,以前養過豬,小學的時候,具體記不清了,但還記得那是目睹了殺豬的現場,尼瑪,血淋淋的,一刀從喉嚨捅下去,血就飆出來了,那個時候還小,不懂什麼生啊死啊,但也許是因為陰影,那頭豬殺了後,一口都沒吃,連續吃了好幾年的素,才慢慢好起來。

第二點也許是因為下意識。

人類會對可愛的東西施以同情,就比如說貓貓狗狗之類的,這些雖然也有人吃,但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下意識認為這些是寵物,不是食物,而豬、牛、魚、雞之類的,從古至今,人類都是把它們當作食物來飼養的,所以比起屍體這個稱謂,食物更能體現他們的定位。

屍體,大多數人第一個想法是,哪個人死了?而不是哪個動物。

如果有一天,有哪個碎屍狂把人類的軀體攪碎,在混在其他動物的肉末裡,應該沒有一個人回去懷疑,肯定是高高興興的吃掉,因為是下意識的以為這是食物,而不是屍體。

所以有兩點,一點是因為沒有親自看見其殘忍,第二點是因為從小的認知。

最重要的一點是……










你能拒絕得了這些的?

♪───O(≧∇≦)O────♪

管它是不是屍體,吃了再說!


湘竹清風


記得小時候總是愛吃肉。卻總是吃不胖那種。每次父母都說吃肉,吃的是鐵,總是長不胖。那個時候沒有說什麼殘忍齒動物屍體的概念以為這只是人生法則。弱肉強食,這就是至高無上的生存法則。直到後來12歲生日那年,家裡買了一頭豬,因為要請客吃飯。親眼看到。捅在脖子上。然後血直流,隨後燒開水,刮毛,剁成一塊兒,一塊兒。因為人都是身體是有構造的。頭,腳,胳膊,肋骨,胸,臉。這些動物都有。包括內臟。那個時候為了那頭豬傷心了好久。現在想想,其實真的沒什麼。我們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現在可以說。從中國自古以來,我們就習慣了這種至高法則。就是有的時候可能會不忍心。好在現在買東西都是別人來處理自己,少量添麻煩。如果我覺得,想家裡吃這些動物需要自己處理的話。總是會不忍心。就像女性懷了孕之後。看到一些小動物。小兔子之類的。他們總會不忍心?但是沒辦法,這就是人生的法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五胡亂華期間他要吃人了,這不就更恐怖了?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真的沒必要說這些。因為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就好比讓我一個肉食主義者吃素。卻覺得不可能了。我能做到的只是,多放蔥薑蒜,還得吃兩大碗。


叫我子凡君


動物和植物本質上都是生物。你吃米實際等同於水稻的胎兒,你吃水果蔬菜,等同於吃植物的子宮。為什麼不噁心?因為植物不會動,不能與人交流,並且存在的形式和動物有本質的區別,你沒把他當成生命看,你認為人類採集果實,耕種作物就是為了吃的,所以不噁心。反過來看,吃動物的肉,也就是你所說的屍體,就像吃植物的根莖,枝葉等等,人類捕獵,飼養動物同樣也是為了吃的,所以有什麼好惡心的?歸根結底,吃肉也好,吃素也罷,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提供熱量,讓自己活下去。


惡老納


問題:

在心理學上,為什麼我們在吃肉(等同於動物屍體)時沒有噁心感?

回答:

我是於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在自然進化中,我們會發現和人類一樣的雜食性動物有著很強的適應性,分佈範圍廣,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可以因地制宜的尋找到可以替代的食物來延續生命。而單一食性的動物,它們往往會受限於食物的分佈區域,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就會出現大量滅絕。人類不僅雜食,而且利用了火和工具,將食物鏈進一步擴大,從而將人類基因的軌跡繁衍遍佈全球。恩格斯就曾經說過:“請素食主義者先生們原諒,如果不吃肉,人是不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的。”相信生物進化論的科學家們,能夠更好的解釋這句話的由來。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集體潛意識。

這是深植於我們的心靈深處的原始本能,由人類祖先在進化的過程中,集體經驗所產生的心靈底層的精神沉積物,處於人類精神的最低層,為人類所普遍擁有。它在個體一生中從未被意識到,是經由人類遺傳基因代代相傳來的。所以,當一個人飢餓的時候,他就會本能的產生對食物的慾望,而這些慾望中就已經包括了對甜的、葷的、香的等的味覺嚮往。這是我們的原始老祖宗在幾百萬年以前傳遞給我們的訊號,沒有為什麼,只有本能。

接下來再介紹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心錨”。

它是條件反射的一種形式,指在內心中將某種情緒與某個行為或情境建立了鏈接,當這個行為或情境再次出現時,就會條件反射的產生對應的某種情緒。比如我們常說的觸景生情、睹物思人等。

為什麼要介紹“心錨”呢?因為“屍體”這個情境會令人條件反射的產生“噁心感”。記得有一次請外國友人吃上海本幫菜,出於中方人士的口味習慣,我們點了一份“草頭圈子”。席間,外國友人饒有興趣地品嚐了濃油赤醬的“圈子”,一邊品味一邊問:“What’s this?”我們坦誠地用百度翻譯寫上“豬大腸”翻給他看。瞬間,他的笑容凝固了,我想大概是出於禮貌,他硬生生地將這口圈子嚥了下去,迅速地抿了一口酒,鼓囊了一句:“It's amazing!”之後就再也不敢亂碰他不認識的菜了。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心錨”的條件反射與本能反應的前後差別。

本能是無需學習生來就具備的非條件反射,而心錨是後天通過學習建立起來的。所以,噁心感的產生在我們的大腦中是經過了“吃肉=吃動物屍體”這樣的後天學習,壓制住了本能的慾望,而形成的更高級的精神品味。也所以,大多數飲食男女對於我們慣常吃的肉類不會有噁心感。(但有些暗黑料理的肉類只怕想象一下都會噁心吧!可是依舊對於某些人來說卻是美味……)


於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諮詢領域:情緒困擾、人際交往、職場壓力、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成長困惑等。善於通過聆聽、敘事等互動模式,協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內心,發掘自身的資源與力量。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記得小時候家裡喂的大白鵝,都是散養的。有天放學回家看到一隻鵝翅膀下面是黑的,平時它不展開翅膀是看不到的,走近一看翅膀下面的位置都生蛆了,一走蛆直接往下掉。這是我見過的唯一的活體身上帶這麼多蛆的。應該是平時在大街是跑被那隻狗咬了一口,然後在水坑裡遊,被感染生蛆了。最後家裡人不忍心就把它殺了,我記得很清楚煮熟的時候讓我去吃,我就吃吐了。唯一一次吃肉吃吐的。


等開花的水仙


因為人本來就是動物啊!

人——靈長目類人猿亞目脊索動物門

人的本性還是雜食性動物,就好像猩猩,猴子一樣,基本上啥都吃。

你看看小日本,那是最體現動物本性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吃生的,甚至看著魚或者章魚被砍死然後吃。

有什麼特別的嗎?還真當人和動物不一樣了???

人一定別把人想得太偉大了!人就是動物,

和花花草草所有動物沒啥區別的,鳥進化出翅膀,鯊魚進化出牙齒,長頸鹿進化出長脖子,人類,只是碰巧進化側重大腦而已。。。就這樣把自己和其他生物區分開?是可笑的!就好像統治地球的上一任——恐龍,統治了地球1.5億年,他們就是碰巧側重進化了體型和力量!用體型力量的絕對優勢統治了地球。人類,現在碰巧側重進化了大腦,所以用智慧的絕對優勢統治了地球幾百萬年了。

但,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還什麼宗教,上帝,文明。。。別把自己太當回事

更不要自以為是!真正成功的物種,是你家牆裡面的蟑螂和老鼠從恐龍時代就有了,一直存活到現在,2.5億年一直不滅!等到哪天人類滅亡了,蟑螂老鼠還會一直繁衍下去。。。。他們才是最成功的物種

所以不要自以為是地球的霸主,還探索宇宙?。。。對於存活了2.5億年的老鼠蟑螂,你這個零頭都不到的只有幾百萬年的人類,在時間的長河裡,只是匆匆過客而已。

之前,恐龍這個過客統治地球1.5億年,人類呢?現在這樣水深火熱的世界局勢,人類自己不斷作死!爾虞我詐!還能存在一千年就謝天謝地了,加起來才幾百萬年,算是統治地球最短命的物種了。

而老鼠蟑螂,對了還有蚊子,那些成功進化了幾億年不滅的物種,他們就好像觀眾,看著臺上一幕一幕的表演從開始,到高潮,然後謝幕。。。。



因陀羅indra


因為,我們壓根不會去想,更不會去思考我們吃的是屍體。

500萬年前,非洲大草原上。幾個直立人潛伏在草叢裡,這時候,一隻野兔,像利箭一樣,從他們面前跑過。他們幾乎本能的,毫不猶豫的丟出了手中的武器,殺死了兔子。

他們也可以這麼做,他們在草叢裡繼續思考,兔子肉要怎麼烹飪,或者兔子適合狩獵嗎,或者自己是否能夠成功的捕獲這隻兔子。然後讓兔子從眼皮底下溜走。

心理學的避免懷疑傾向

人的大腦,天生有一種快速作出決定,避免自我懷疑的傾向(avoid Doubt yourself)。這個傾向,從幾百萬年前的人類就開始有了。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如果他們不能快速作出反應,將會導致族群的危機及物種的滅絕。

一直到現在的文明社會,人類還是有這種避免懷疑傾向的習性。這跟人類的智力和文明無關,這是人性的特徵之一。知道為什麼法庭上,法官需要配備一些陪審團進行判決嗎,這也是為了消除避免懷疑傾向對判決造成的負面影響。

思考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包括人的體力及精力時間成本。

當我們在吃肉的時候,我們壓根不會去思考為什麼在吃肉,為什麼我要坐在這邊吃,我是誰,我為什麼需要進食等等。現實的情況是,如果我們陷入思考,我們的肉將會涼了,食物資源被同類所搶奪,我們將會面臨資源危機,生存危機。

這是由人類潛意識及心理學的避免懷疑傾向決定的。

什麼時候,我們會覺得吃肉是在吃屍體,覺得噁心?

1.心理學馬斯洛需求理論

關於人類的需求,馬斯洛有個經典理論。是這樣的。

人分為幾個層次,由底層到高層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飽暖思淫慾,當一個人吃飯都吃不飽,活著都成問題時候,他是不會去思考繁衍後代以及其他問題的。

所以,當我們吃穿問題和安全問題解決之後,我們就才可能回去思考,愛以及其他的自我實現等哲學問題。我們才會去思考,吃的到底是什麼?

2.人思考的時機。

人類為什麼要思考?有吃有喝不就好了嗎?

人類只在2種情況下會耗費腦力,陷入思考。

  • 困惑

  • 壓力

困惑

正如馬斯洛需求原理所表示的一樣,當我們底層需求解決了,我們就開始追求物質以外的愛及自我實現,我們對於自己的存在感到了困惑,對於這個世界產生了困惑,因而我們開始思考。困惑,促進了科學的進步與發展。

壓力

當我們必須從兩難之中,作出選擇時候,我們就陷入了巨大的壓力,因而導致我們進行思考。是選擇工資低但穩定的國企,還是選擇工資高但不穩定的私企?肉食的美味讓我無法抵抗,但對於生命的剝奪,讓我們有了道德上的壓力。


所以,不覺得吃肉噁心的一大原因是,很少人會在吃肉的時候去思考,自己本質上是在吃屍體。

因為,我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避免耗費巨大的腦力精力去思考問題,人們有著避免懷疑的傾向。並且,我們人類,絕大多數人誰不是為了生存在拼命和奔波,我們都在解決馬斯洛需求中的生存需求(賺錢養家),安全需求(賺錢買房)等。

當有時候我們放鬆下來或者這兩個底層需求解決之後,我們才會靈光一閃的去思考“為什麼我們吃肉不覺得噁心呢?”


這樣的心理學解釋,您覺得怎麼樣?

以上。


程少話心理


不可否認的是,人只能以命續命,能夠讓我們生存的所有食物都來自於其它生物。不管是動物、植物、菌類等等。不要跟我說什麼鹽、油、醋什麼的,它們是食物添加劑,根本不屬於食物,況且像油、醋、糖等也是從生物提煉來的。想必你只吃鹽之類的添加劑也不能活吧?

所以,既然我們得以續命的食物都來自於其它生物,你有什麼好糾結的?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既然我們只能以命續命,那麼請儘量吃新鮮的食物,至少是死了沒有太久的生物。我們去超市買肉,都知道看肉新不新鮮,腐敗變質的肉你肯定不買,對吧?可是植物類的卻很少有人會去關注其新鮮度。舉個例子吧,比如大米和綠豆,綠豆泡在水中兩天後會發芽,但是大米你泡爛都不會發芽了,因為大米已經死了很久了。近年來在炒有機食品的概念,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有機食品呢?“機”就是“生機”啊,沒有了生命的都不屬於有機,要搞搞清楚,別被騙了。你平日裡吃的大米其實是已經死了一年甚至兩年的米屍體,明白嗎?

你可能會說:那綠豆吃之前被煮熟了,不是也死了嗎?那才死了多久啊?一小時?兩小時?最多24小時,放了3天的綠豆粥你也不會再吃了吧。

我們吃熟食是為了“滅菌”,減少微生物對我們的危害,要論營養,當然是新鮮的、活的營養價值最高,但是為了不被微生物損害我們的身體,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所以並不建議大家吃生食。

食物分為有機(活著的)、新鮮(料理前還活著)、次新鮮(失去了生命,但還沒有變質,比如大米)、變質、非生物類。理清這些食物性質,你才能吃出健康,現在明白了吧?

生命就是以命續命,對食物最好的報答是,用心享受它們吧,讓我們替它們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裡,更好地活。


傻了吧唧的空少


我的祖先從水裡爬出來的那一刻起,對抗自然,對抗同類,慢慢演化出不同的物種,廝殺億載,弱肉強食,那些弱小的哺乳動物在爬行動物主宰幾千萬年間一直裝孫子,終於一顆流星熬出頭。幾千萬年的進化讓物種脫離生態圈,主宰生態,你現在讓我吃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