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城市。月到手工資加公積金接近8000,雙休。但工作太過安逸。想辭職,應該麼?

大溼兄222


【我的觀點是,先做戰略計算】

1. 我的故事

我第一份工作就是三線城市的國企,每天也很空閒,當時覺得好浪費青春啊,然後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就辭職了。

但是現在過了幾年後,自己的經歷多了,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在真有些羨慕國企清閒了。因為這個時候有了更清晰的人生目標,需要更多的學習去時間,去提升自己的思想,以及更多的時間去實踐,去驗證自己的想法。可是,現在的工作不給我這個機會了啊……每天都要加班,哪還有時間去實踐自己的想法啊……

2. 辭職 or 不辭職

三線城市,月薪8000+雙休,確實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哦!很多在一線城市拿2w的人,還想著考個老家那裡的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呢,就算是五線、六線城市也都願意呢。

題主覺得工作太過安逸。沒錯,很多剛畢業的人都有要創一番大事業的野心。可能題主覺得現在的工作、現在的環境,無法匹配你的野心,想有個更好的環境鍛鍊自己、提升自己。我當初就是這麼想的,現在覺得自己當時還是太幼稚了……

辭職,還是不辭職,這是個問題。我不能叫你辭職或者不要辭職,因為每個人的事情都是很複雜的,只有你,才最瞭解你的情況。我下面給的建議,對解決題主現在的困惑有幫助,建議先驗證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辭職。

3. 建議

  • 三人行,必有我師。先突破自己的交際圈,跟不同職位、不同行業的人,在一線城市的同學,以及平時不太熟悉的甚至陌生的人多交流。交流不是說談工作的事情,而是為了接觸一些與自己不同的思想,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更好地認識現實。能夠看清現實,那麼做錯誤決定的幾率就小很多了。
  • 戒焦慮。這個時代,獲取信息太方便了,但也正因為太方便,導致對我們不利的信息也太多地出現在眼前,影響我們的情緒。比如題主處於三線城市,會對三線城市落後於一線城市,機遇可能更少,對這個可能感到焦慮;每天工資太清閒,怕自己未來失去競爭力而焦慮;一些自媒體,為了自身利益,天天亂髮文章,給讀者製造焦慮……焦慮容易導致頭腦不清醒,沒有思考清楚就匆匆做決定。嘗試下減少焦慮感,我猜感覺一定是難!難就對了!你覺得難的事情,那些成功的大佬也會覺得難,可是人家還是會去做。覺得清閒就去想想為什麼會焦慮吧,怎麼去解決焦慮的原因。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不足。
  • 讓自己的想法具體化。找連續的一兩個小時,把自己的目標、理想列出來,沒有的話,就把自己想辭職的原因列出來,無論大小、無論是清楚的還是模糊的,能列多少是多少,哪怕只有一兩條也沒關係。因為,第二天,你在不同的紙上,不管前一天列了什麼,你重新把這些東西再列一遍,第三天、第四天……也還是這樣重複列!這樣不斷重複地問自己,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去做什麼,而不是辭職之後發現是不想做的事情,便也無法長久做下去了。
  • 驗證自己的想法。制定詳細的計劃,要讓計劃於現實鏈接,也就是能做得到的計劃,然後去實踐計劃,去驗證自己的想法對不對,要瘋狂地去實踐!這個就需要很多時間了,而題主的工作又正好清閒,完全可以去做的。就算現有的環境有限制,也要儘可能地多做。以前有富人認為自己懂賺錢,就算自己去基層工作也一定能發家致富,結果實踐下來,發現自己累死累活依舊沒錢,也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如何賺錢,可以參考美國作家芭芭拉和香港富商田北辰做的驗證。上班試試兼職也是不錯的。
  • 多瞭解行業和意向公司的情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萬一剛辭職就遇到行業寒冬,被裁的很可能是新入職的人哦。
  • 持續學習。通過上面的實踐,我覺得可以打消題主很多不實際的想法了。但還是推薦幾本書:《富爸爸窮爸爸》、《窮查理寶典》、《少有人走的路》、《跨界學習》。我第一份工作的時候,上班看書也沒事,好想回到這個狀態啊~多看書多學習,成功的大佬們從不停止學習,無論是通過讀書,還是通過閱人。

4. 總結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打仗的大部分工作,是在開始打仗之前,先對重要的事情進行計算、比較,來確定是否可以打、是否能勝利。最好是打完一場仗,永遠不需要再打。

我原本也是想通過數學計算的方式,來給題主可量化地說明一些風險,比如機會成本,奈何學藝不精。所以只能建議題主,先自己做好戰略計算,再去實施戰術吧!

我是Alsonh,電動汽車工程師,喜歡看書,喜歡實踐自己的想法。歡迎關注我!查看更多關於讀書、投資、職業規劃、工作技巧等回答,請點我頭像進入首頁查看。一起做有思想的行動派!


Alsonh


說實話,重點不是月薪8000,而是三線城市。我看題主說這是畢業第一份工作,所以我覺得不合適。

我發小,某985畢業,該校他的專業全國前三,畢業後就被校招去了電力系統,不過在某四線城市工作,月薪8000,15薪。

這屬於很多人都羨慕的工作吧?我當年也很羨慕。結果他辭職了,說是去上海發展,不想待在村裡。我爸還說他不能吃苦。

現在畢業5年,他在上海年薪50W了,又辭職了,去國外讀研了。

我和他相反,畢業在武漢工作了一段,後來又去了上海,畢業4年時也拿到了年薪50W。當然,這屬於行業特殊性,50W在我們行業不足為奇。

後來覺得在上海買不起房,女朋友又懷孕了,所以回家鄉三線城市結婚,進了國企,做了個小部長,每月2W,15薪。

這也是眾人羨慕的工作吧?然而一個月前我辭職了。

因為比你低幾層的人只能看到你現在的高度,在他們眼裡你就是神。可是當你自己現在高處,你會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更牛逼的人,只有你知道自己是個弱雞。

我發現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慢慢讓我陷入複製粘貼的日子,日復一日,很難再進一步時,我就果斷放棄了。

你才剛畢業,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許買不起房最後空手而歸,但是至少腦子不會空。等你站到一定高度,掙錢就是很隨意的事。

你問我辭職出來幹嘛?我辭職後,一個朋友拿到本地一個大老闆(早年做房地產,現在是職業投資人)的投資,開了公司,讓我去上班。

正好此時我心裡在籌備一個創業項目,某次和他一起與投資人喝酒時聊了起來,他就給了我300W,讓我放手去做。

三線城市只是試點,相當於建模拿數據,如果做好了,他幫我融資,複製去一二線城市。

不出井底,不知山高。年輕人加油吧。


逼我用真名嗎


不要老想著辭職,找工作真的很難

分享一個故事

不久遇到一個辭職了三個月的同事,他向我分享了一下他離職後的生活。 離職頭一天,興奮的不知道幹啥的好。又是玩遊戲又是看電影,恨不得把因上班攢的想幹的事,一天內全乾完了。 離職頭一個禮拜,遊戲玩膩了,電影也把免會員的全過了一遍。開始看打折機票網站,計劃著這幾年想去的地方。

離職前一個月,把十分想去的地方,都去了個遍。到了錢包實在承受不起的時候,回來繼續在租房裡窩著。(後面他告訴我,因為不是大家都放假的時節,景區人最少點沒那麼擠,但自己也叫不到朋友玩,感覺挺沒意思) 這裡他再插了一段,從以前的文藝電影裡看,一個人在某湖邊的咖啡店,點一杯咖啡看本雜誌。電影裡渲染的特別好看,特別有氣氛。但真一個人擱那坐一下午,人店員不樂意瞄你不說,自己也覺得真沒意思。

離職第二個月,想著自己因為上班忙,一直沒有時間健身,趕緊趁這時候辦張健身卡,但因天天起不起來床,起了床也不想出門,浪費了健身卡不說,反而因為窩在家裡玩電腦,視力增加了不止一點兩點。這兩個月因為生活沒有規律,頭上爆了幾個大痘,人也看起來很油膩。 離職第二個月的末尾,這時候會父母旁邊過了幾天,但因為受不了母親的叨叨又返回來繼續待在電腦邊。

到第三個月的開頭,他覺得這樣實在沒有意思,比上班還累,所以又開始找工作。沒想到因為今年的貿易戰爭,工作並不好找。很多對口的崗位工資和其他福利比上一家公司還低。 繼續面了幾家,發現行業貌似在變化,對於面試者的要求比以前嚴格多了,在接到房東的收租的短信時,他有點恐慌了。 在見到我之前,他在某一家公司已經短暫的上了一個禮拜的班,但因為適應不了該公司(與面試時差距太大),於是離職,繼續找工作。

現在跟小編在小麵館裡偶遇,我看到穿的西裝革履帶著簡歷,問他今天面的乍樣。他苦笑著說,因為離職了近三個月,今天面試他的企業問他為什麼要從上家離職,離職的這三個月在做什麼,有什麼個人提升和計劃的時候,他一瞬間有點回不上班於是編了個瞎話,因為這三個月他實在是啥也沒幹,感覺被拋棄了…… 末了,小編看著他,想想現在這苦逼的工作居然也變的美好起來,那跟老巫婆似的主管也變得和藹可親。大家真要到了不得已換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能裸辭!


一盞燈


三線城市,體制內能拿9000說明不了什麼可能只是這個崗位待遇高,如果體制外9000確實需要一定能力。

大學同班同學,09年研究生畢業之後在導師推薦下去了貴州一個四線城市職業類院校教書,我們本科畢業的早早出來工作,那時班級群比較活躍大家也沒有什麼忌諱,工資收入水平照樣拿出來聊,在深圳和北京的同學收入會比其他地方的高一些。

那個研究生的同學估計有點坐不住,說想出來創一創,我們都勸他慎重,外面表面看著精彩實際很遭罪。

13年他從學校辭職出來到北京找了份諮詢類的工作,大半年天天出差,每天不是在寫報告就是抱怨客戶不講理,週六週日有時也沒得休息,很懷念以前在學校那種下了課可以去打牌的日子。

一年之後辭職了,找工作不順利,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聯繫之前到學校看能不能回去教書,學校那時剛好有個位置需要補缺,就讓他回來了。

所以建議如果有長的假期可以到一線城市體驗一下求職/租房/上班/下班的生活,體驗過後你發現目前的生活已經很好了。


MJ飛鳥


這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你願不願意捨棄現有的一切在重新開始的問題。

我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老公朋友原先在縣城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每天事情不多,早九晚五,輕鬆,自在,月薪加上年終獎金、績效,年薪也有十萬左右。在小地方其實生活的算很愜意了。

可是他並不甘心,覺得自己也算名牌大學畢業,卻窩在小地方工作,事情不多,施展不了自己的抱負,心心念念都想著辭職去大城市闖一闖。

我老公建議他不要辭職,他沒有聽,猶豫了一段時間,不顧家人反對,辭職來杭州找工作了。 但因為在小縣城工作久了,而且也沒有一畢業就在公司呆過,所以找工作非常吃力。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月薪低且不說,卻因為適應不了加班強度,已經工作內容,堅持了一年左右,抵不住壓力辭職還是回到了小縣城。

原以為,他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闖出一片天,誰知道外面的世界或許就不屬於自己。 所以,題主再發問的時候,我想題主應該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問清楚自己,在做決定也不遲:

第一,你為什麼想要離職?對於這份工作,你不滿意的地方在哪裡?是薪酬?還是工作內容讓自己沒有成長?還是外面世界的誘惑很大,自己想出去看一看?

第二,捨棄了現有的工作和穩定的生活,你有沒有更好的出路?

第三,你是否已經具備了找到自己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或者更現實一點,你是否找好了下家,並且這份工作也是自己喜歡的。

第四,即使想要離職,有沒有制定過以後生活的計劃。就好比我老公的那個朋友,心懷夢想,覺得自己能力很高,但現實會把你壓到塵埃裡。

第五,是否有勇氣面對未來所有不確定的挑戰?你是否是一個具有冒險精神的人?我們都知道事業單位是安逸的,日子是可以一眼望到頭的,同時,也說說明它是穩定的。而社會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化,所以社會上的崗位千變萬化,隨時你都要保持著職業危機意識,你得不斷的充實,提高自己,不能放鬆。這你是否能夠做到。

題主想要辭職,我並不反對。畢竟一份工作自己不喜歡,度日如年的感受並不好過,但只是頭腦一熱的想法,自己都沒想清楚,就貿然辭職了,吃苦的還是自己,我建議題主還得好好思考。


西周生


先跟題主講兩個故事吧,這兩個故事都是我前同事的事情。我們單位在四線城市,月到手工資加上公積金九千多,工作相對比較輕鬆,但日子安逸一眼看到頭,因此,近三年,單位有年輕人陸續跳槽去大城市闖蕩,但結果不盡相同,有慶幸跳槽,也有後悔辭職的。


先說慶幸跳槽的同事

Z同事88年女生,15年從商業銀行考入我們單位,工作一年就跳槽去了北京。當時單位很多人都不理解,覺得歲數也不小了,一個女生幹嘛去北京闖蕩,但Z同事當時一心想去北京,不想過著溫水煮青蛙的生活,經過同學的推薦,去了北京一家證券公司投行部門,在北京有了合適的工作後,就把單位的工作辭掉了。為什麼Z同事能去北京的證券公司呢?Z同事金融專業,有4年商業銀行工作經驗以及一年人行從業經歷,最重要的是工作這5年,Z同事通過了註冊會計師和司法考試,有了這兩個證書,去北京工作就比較容易了。 今年十一,Z同事發了朋友圈,自己在北京結婚了,愛人是甲方公司的員工。


再說一下後悔跳槽的同事

Y同事94年女生,18年研究生畢業考入我們單位,工作了兩個月就裸辭去了深圳。誰知道去了深圳半年多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最後去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做輔導老師。Y同事說,自己把闖蕩世界想的太容易,應該向Z同事學習,先找好下家再辭職的,現在只能邊輔導邊學習,希望能把中級會計師過了,再繼續找工作。

有的人說趕緊逃離體制內,也有的人擠破腦袋想要考進體制內。甲之砒霜,乙之蜂蜜,題主想要辭職,無可厚非,但在辭職前,考慮清楚自己有沒有辭職的資本,辭職後能否找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


葉子默


三線城市年薪10萬,因為太安逸想辭職,這個理由簡直是可笑。

在三線城市,年薪10萬,應該早就有房有車了吧。這個工資水平至少是當地平均線以上吧,工作安逸,也就是不累,沒有壓力,還有比這更舒服的事情嗎?

工作可以安逸,但自己是否安逸要看自己

工作前幾年,是進步最大的幾年,時間長了,隨著技能的提高,工作輕車熟路,如果工作性質變化不大,人慢慢就會進入舒適區,長時間呆在舒適區,雖然工作是沒壓力了,正因為沒有壓力,所以才沒有動力,所以說在舒適區是最危險的。

我剛畢業進入高校工作的時候,還是延續學生時代的盡頭,對工作和學校非常有勁頭,3年時間拿下來職稱,接下來就到了你說的安逸的時候。

課程已經講過多遍,很熟悉了,沒有當初備課的壓力。職稱也有了,晉升的壓力暫時也沒有了,慢慢就沒有了鬥志。過了幾年舒服的日子,可是突然有一天發現,周圍的人都在向前趕,原來不如自己的已經超過去一大截,發現不努力不行了。

工作可能是自己一時改變不了的,但是自己可以不安逸啊。

當發現我已經落後一大截後,馬上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丟掉安逸享樂的思想,重新燃起奮鬥的火焰。雖然過程很艱難,還好已經挺過來了。

當發現自己過得很安逸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退出舒適區。

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分析一下原因,如果是自己的能力已經超出了現在的崗位要求,可以嘗試換個有挑戰性的崗位,但是不建議辭職。

如果是崗位換不了,正好可以在這個安逸的時刻提高自己,分析一下自己的優點、興趣,找個領域深入的學習,努力掌握這個領域的專業知識。

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的時候,你就可以考慮是否換個工作了。


小馬老師說


一線城市的也才多少錢啊。至於辭職不辭職沒人能勸,沒人能說。我2012年的時候一個月稅後7000左右,三線城市,很安逸,換了行業,也挺辛苦,現在一個月加上公積金1.2,其實挺低了。但是生活也不僅僅是錢,經理也很重要。如果一個年輕人的生活是一眼就看到頭的,那任誰都會恐懼。如果你能看透,那這樣一直安逸下去也沒有什麼不好。


凌濤29


穩定的工作不是洪水猛獸,能擁有的話不要輕易辭職

老家泰州就是三線城市,去年在老家藥廠做了一年吧,月薪7000稅前,我們週六基本上上班,算加班費給你。坦白講,19年初我辭職了,來了現在的公司

那時候我辭職最大的原因,不習慣私企,也希望有個雙休,以後結婚了有孩子了可以多陪陪,單休不習慣,最重要的是我感覺自己有點慢慢荒廢了。果斷離職了

三線城市,確實壓力會小很多,我去年買的房子均價八千左右吧,也不低,單相比大城市,不知道翻了多少倍了

時間也不錯,雙休,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另外覺得太安逸可以自己搞搞副業啥的,給自己一點壓力嘛


情定新加坡


三線城市,收入現狀同你相似,11年畢業,銀行做了8年,做到銀行中層,雖然每月能掙到20K+,但壓力山大,馬上過35歲,今年5月離職,9月進了國企。待遇扣掉險金,到手6K+,年終獎可以拿到4萬左右。感覺挺好的,收入穩定,時間充裕。珍惜眼前,儘量避免“媳婦總是別人家的好”的想法,如果確有一技之長,跳出體制無可厚非,切記眼高手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