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雲社的相聲?

落葉秋風242


有好多觀眾喜歡德雲社的相聲,也有人說郭德綱的相聲太低俗,其實雅與俗是相鋪相成的,要雅俗共賞才行。看了德雲社的相聲,可以讓你開心大笑就夠了




八仔先生


德雲社相聲現在已經在國內有很高的人氣,不提主流相聲還是非主流相聲,我認為受歡迎的相聲就是好相聲,另外德雲社現在人才輩出,但是德雲社現在當紅小生也沒有像老郭一樣樣樣精通,只是掌握其中一項技能。張雲雷,在閆雲達走之後升為大師兄,小辮確實有大師兄之能,跟老郭時間也很長了,但是二爺除了唱大家對他表演活有印象嗎?二爺的活和師兄弟差很大,他現在就是依靠粉絲的捧,不過二爺的唱還有對自己的要求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岳雲鵬,小嶽這幾天確實紅,春晚上的也多,小嶽的活確實好,加上孫越的捧人讓我們開懷大笑,但是小嶽對於唱可能有點欠缺,每到德雲社封箱小嶽自己也說每到唱的時候自己就不擅長了。張鶴倫改編能力確實搶,對於小曲小調的改編還有歌曲翻唱歪唱能力德雲第一,但是他的活確實不太好都是一個個網絡段子結合起來的,聽完了我們不知道主題。孟鶴堂張九齡張九南等請看下回分解。期待德雲社大家庭齊心發展,我們一如既往地支持。




娛樂曲藝


有的人非常喜歡和欣賞,也有人大貶低俗。我覺得老郭說的很對,三尺臺不是講臺而是舞臺,聽相聲追求的是快樂而不是教你做人。有些段子比較色情或者骯髒,但是往往這種段子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最深的,包袱效果也是最好的,況且這樣的也不是很多。

有些人確實怎麼著也不喜歡,也理解,也正常,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和一個藝人能被所有人接受和喜歡,自己喜歡看就行了唄,不需要看別人的眼光。

老郭整理了大量的相聲段子,有些太牙磣的就不在舞臺上演出了,留個資料算了。相聲演員是有選擇性的,觀眾的任務只是好好聽,好好笑。刨去那些略顯低俗的段子,老郭的傳統藝術造詣在當今相聲界屈指可數了,京評梆曲樣樣精通,在2014年綱絲節演出的《德雲好聲音》唱了六七種大鼓的曲目,還調侃了一句:“我要是死了這行就完了。”老郭為相聲甚至到曲藝的繼承發揚都做了十分的努力,也是真愛這門藝術,連續兩年封箱都唱了京劇,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認可和喜歡,這就足以讓人敬佩。



Zhao崎


看完了歡樂喜劇人最新一期,末尾附上比賽結果

講真,我並不是相聲黑,但我確實問過不少看歡樂喜劇人的朋友,大家都一致表示郭麒麟確實比較有才,有能力,我並不否認這一點,但絕不至於第一的程度。

但是我看相聲也確實不少,從小嶽嶽火起來開始,德雲社的整體的表演和不少國外演出來看,非常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千篇一律

爸爸梗,兒子梗,師傅梗等等等等,甚至有不少段子也是被不同場合不同人物進行不同演繹,我並不瞭解相聲,但我總覺得在以前,相聲是非常多元化的,故事也是十分吸引人的,絕對不是僅僅為了耍賤賣萌,而一而再,再而三重複同一個梗。

打個比方,小嶽嶽的媽廚高速,敗家子裡的一段,在郭德綱和于謙也曾提過,不止一次。

不說久遠的,就說郭麒麟的這場相聲,上鋪沒床板,給他提上褲子,沒床板是微博裡看過的笑話,提褲子則是德雲社國外演出某兩個相聲演員講過的,而且,有些內容確實挺低俗,我不知道相聲具體代表什麼,但我覺得除了逗大家樂,它的目的也絕不是僅僅逗大家樂。

最後看到常遠的小品良心講確實好。


白月光喔


郭老師和於老師不必說,功底紮實;青年演員中,嶽嶽的相聲更適合看,和孫越老師合作的時候節奏感很好;大林還年輕,需要靜心更深入地打磨自己,閻鶴祥老師穩中有逗,雖然是捧哏,但是我個人感覺在演出的時候是在帶著大林把控全局;張雲雷楊九郎合作默契,基本功紮實,張雲雷小曲兒京劇信手拈來,楊九郎永遠給兜底,很好,我算是九辮兒的小粉兒,我不會說兩位老師的不好,只是希望有一些別有用心的所謂的"粉絲"不要太過分,其他粉絲都懂得的哈;孟鶴堂周九良和王九龍張九齡還年輕,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繼續努力,未來可期。



德先生1546


有的人非常喜歡和欣賞,也有人大貶低俗。我覺得老郭說的很對,三尺臺不是講臺而是舞臺,聽相聲追求的是快樂而不是教你做人。有些段子比較色情或者骯髒,但是往往這種段子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最深的,包袱效果也是最好的,況且這樣的也不是很多。

有些人確實怎麼著也不喜歡,也理解,也正常,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和一個藝人能被所有人接受和喜歡,自己喜歡看就行了唄,不需要看別人的眼光。

老郭整理了大量的相聲段子,有些太牙磣的就不在舞臺上演出了,留個資料算了。相聲演員是有選擇性的,觀眾的任務只是好好聽,好好笑。刨去那些略顯低俗的段子,老郭的傳統藝術造詣在當今相聲界屈指可數了,京評梆曲樣樣精通,在2014年綱絲節演出的《德雲好聲音》唱了六七種大鼓的曲目,還調侃了一句:“我要是死了這行就完了。”老郭為相聲甚至到曲藝的繼承發揚都做了十分的努力,也是真愛這門藝術,連續兩年封箱都唱了京劇,吸引了大量年輕觀眾認可和喜歡,這就足以讓人敬佩。


嗨嗨的迷子


德雲社是目前獨樹一幟的團體,僅相聲而言,也是能人輩出,尤其是經歷了企業化後,德雲社終於走入正軌,可以說是如日中天。

首先說班主郭德綱與師孃于謙,相聲也越來越穩了,底氣十足,越來越有老藝術家的風範。

岳雲鵬孫越組合,長紅不衰,嶽嶽每年的專場爆滿還是央視春晚的常客,我也是在他沒紅前就喜歡他,好像人開竅了一樣,尤其是現掛,非常自如,臉上有買賣。

張雲雷屬於小生型,人氣很旺,段子與搞笑能力還有待進步,佔一個帥字,可以發揚柳活的同時增加文艮文段子。

高峰欒雲平,也是比較穩,高峰更是藝術全書,只是臉上買賣不夠強,觀眾緣還不夠。

其他的搞怪的張鶴倫,機靈的孟鶴堂,瘋狗似的張九南,京劇申通陶陽等,真是人才輩出,大有欣欣向榮之勢。


又見一鳴


80年代的相聲是傳統曲藝最鼎盛的時候,那時候的姜昆,常寶華,侯耀文等都是鼎鼎大名的相聲大拿。可反觀當下,這些人如今又在做什麼呢?相比之下,郭德綱自成一派的德雲社也是逐漸在大眾心中站穩了腳跟。德雲社的成立並不是那麼順風順水。當年的郭德綱的想法也是非常純粹,就希望將相聲發展下去,於是便在皇城根下暗自努力,開始各種跑穴串場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沉澱,德雲社也日漸壯大,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小劇場。而這些看似不入流的相聲演員不但沒有傳統的約束,甚至還更接地氣,更迎合老百姓的胃口,那結果也是顯而易見了,德雲社成功了。 總之,隨著歌頌派相聲的落寞,成就了郭德綱;當然,郭德綱也憑藉自己的能力挽救了相聲!



沒有密碼57500


德雲社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成立於1995年。德雲社以“讓相聲迴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在很多觀眾閒暇時,手裡再有點閒錢的話,應該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那麼相聲就是很好的消遣時光的方式。郭德綱帶領眾弟子在德雲社也是為觀眾獻上了一幕幕搞笑經典的相聲片段,讓觀眾打心底開心,非常樂意花錢買開心!

郭德綱門下弟子眾多,每個人都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等,這一切都和郭德綱的運籌帷幄脫不開關係。因為郭德綱指導有方,所以弟子們才發展的如此之好,郭德綱經常在後臺裝修簡單的房間裡指導眾徒弟,,在這個裝修簡單的房間,看郭德綱才華光芒四射!

岳雲鵬。在德雲社的所有徒弟裡面是深受郭德綱喜愛的,也是郭德綱一手捧起來,尤其是在2014年的時候,登上了央視的春晚,並且獲得了獎項,這一晚成就了岳雲鵬,讓全國的觀眾知道了德雲社的岳雲鵬,並且記住了這個外形憨厚並且賤賤的逗哏演員。岳雲鵬是來自於農村的,並且文化知識也是隻有小學水平,在表演的時候這也成為了調侃的事情,但是岳雲鵬卻是勇敢的承認自己的知識水平,在逗笑觀眾上面他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

張雲雷。現象級相聲偶像,受眾多美女粉絲的喜愛,連郭老師都百思不知其解。很多人都說張雲雷的相聲不行,沒有笑點,黑他的人數不盡。郭老師的一句話“在合適的場合說合適的相聲”,我覺得這句話很對,我認為,存在既有原因,沒有人是無緣無故火的,張雲雷的優點就在於他會唱,形象好,颱風瀟灑,身段好看,現掛反應自然,表演純真。許多女粉絲表示只喜歡聽張雲雷的相聲,孤身一人在陌生城市打拼的日子裡,他的相聲給人帶來快樂、溫暖和信心,他的堅強和善良、他的勤奮和執著、他的才藝和風采,給人莫大的鼓舞和信心。

張鶴倫。其實張鶴倫早在何曹時,就已經小有名號,那時他的搭檔是韓鶴曉,現在的搭檔是郎鶴炎,現在可以算是相得益彰,郎鶴炎能力很強,但不搶戲,該出彩時也能技驚四座,張鶴倫起飛時也能拉回來,最終使得雙方合作的越來越默契。隨著岳雲鵬火了,張雲雷火了,孟鶴堂火了,他也不知不覺間火了。但是我始終不太喜歡他的作品,雖然一個笑料接著一個笑料,很容易使人就笑的前仰後合的,但是沒有內涵,內在聯繫也不強,聽多了就膩了,就像東拼西湊的零碎段子式的相聲,毫無節奏可言,尺度也只在這個段子內,整場作品你找不到那裡是副歌,哪裡是間奏。

如今德雲社中孟鶴堂、周九良、秦霄賢、楊九郎、閻鶴祥等年輕演員快速崛起,為德雲社帶來效益的同時,還有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一些年輕演員,怒懟觀眾的事件,內容庸俗帶有色的不雅的段子,看來郭老師更要抓好演員的素質教育,希望德雲社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儘量少觸碰到某些底線,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和歡笑。


河北呂小驢


低俗是相聲的本,所謂的主流原來是支流“清流”。是給孩子和太太們演的。現在的主流是不用靠賣票養活自己的,因此站著說話不腰疼,而非主流們掙錢掙紅了眼沒了老祖宗們的顧忌,這就問題的根本,其實主流們和以前的清流一樣掙你們的俏錢清閒自在,別砸民間藝人的碗。非主流的也需有點原則,其實祖宗的忌諱都有,只是你們的師父不在乎。“婦女兒童不宜”的牌子立起來,給真相聲一個出路。

贊同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