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韓國的電影真的是直麵人性,是不是因為歷史發展和背景有關?

用戶3410876640


韓國影視和歷史發展和背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通常情況下,談到韓國影視行業,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都市愛情,然而除了都市愛情,犯罪題材也是韓國影視文化中一支重要的勢力。例如,《熔爐》就是以2005年發生在韓國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的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抨擊了聾啞學校裡道貌岸然的校方領導和司法過程的種種不公黑幕。影片上映後,就引起韓國社會的強烈熱議,並最終使韓國國會對性侵罪行量刑標準偏低的韓國法律做出修訂,“熔爐法”於韓國國會立法成功。一部電影最終推動一個國家的立法,這種社會影響力是極為罕見的。

其實,這種反映社會問題的犯罪題材電影並不少見,有的是根據現實事件改編的,有的是通過劇作反映問題的。由現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一方面忠於真實事件本身,另一方面也藉助真實事件,表達自己的社會觀點。電影中,主人公走進黑幕中心,不斷感受到各方壓力,受到壓迫,用行動來抵抗,無聲勝有聲。有時候,影片中沒有明確的是非態度,沒有非黑即白的簡單對錯,而是讓人們通過電影,直麵人性的弱點,使人們把目光聚焦於社會問題本身,並引發人們強烈的思考。

除了以真實事件為藍本,更多的電影應該打上“純屬虛構”的標籤。然而劇作出來的犯罪電影,並不是空中樓閣,其創作題材來源於社會,創作思維來源於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和思考,加上了大膽的想象,使劇情更戲劇化,使影片更具有表現力。可是,與此同時帶來了一些問題,在這些劇中往往體現了一些極端人格,如《老男孩》影片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主人公吳大修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突遭綁架,被囚禁在一個私人監牢中長達15年之久,在最終得以重見天日之後,他不顧一切的要找到自己遭到綁架的原因,並展開了瘋狂的復仇計劃。諸如此類的電影還有《恐怖直播》等等。人格上的設定的確有利於情節的展開,但是極端人格是單一人格,過度放大某一人格,無法引起廣泛的認同,讓人們覺得有點偏離。

提起政治色彩的電影,在天朝不免讓人敏感。但韓國電影環境的允許,帶著政治色彩的電影依然非常精彩。《雪國列車》就是一部帶有政治色彩的電影,故事講述一場突如其來的氣候異變讓地球上大部分人類滅亡,在一列沒有終點、沿著鐵軌一直行駛下去的列車上,載著地球上最後倖存的人們,“雪國列車”成為了他們最後的歸宿、最後的信仰也是最後的牢籠,在這裡,受盡壓迫的末節車廂反抗者為了生存與尊嚴向列車上的權利階層展開鬥爭。人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體制內,也總是擁有想安逸在體制裡和想突破體制的雙重慾望。在學校中,在社會中,這種體制無處不在。除此之外,韓國政治類型電影也會觸及到官商勾結、家臣政治這些深層問題。《辯護人》就是依據已故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親身經歷所拍攝的。而近來的“閨蜜門”事件,所暴露的親信干政和貪腐問題,觸動了韓國“心腹政治”、官商勾結等政壇黑幕。

韓國影視行業迅猛發展,其成功與其作品本身,行業制度,營銷策略等多方面有關,然而影視文化作為國家精神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在發揮社會經濟效應的同時,應注重作品的質量。影視文化行業的發展要做到藝術性,思想性,娛樂性相統一。我們要學會借鑑韓國電影的成功之處,反思自身在電影藝術創作中存在的問題。


莫草夏


同樣是拷問人性,《釜山行》用美國大片慣用的“勇士鬥惡龍”的套路,主角態度的轉變,反派從始至終的陰險都是那麼的泛好萊塢化,而《雪國列車》用極寒環境裡的“諾亞方舟”列車映射社會;用末日寓言夾塞政治,商業外殼中包裹“反烏托邦”式道德倫理的討論,頗有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的格局。好萊塢的薄紗下滿溢韓國電影一貫的冷峻不禁。韓國電影在21世紀的世界影壇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它善於從那些令人毛骨悚然,駭人聽聞的社會陰影裡取材,依仗寬鬆的政策制度,加之韓國電影人骨子裡的冷靜剖析,不動聲色的電影語言,讓觀眾作為一個事件的旁觀者,一個社會的參與者,一個國家的公民(與主角們一樣)來觸碰人性的極惡與偽善,透視政治與霧霾與陸離。樸贊鬱,奉俊昊,金基德,一眾韓國電影人用片尾字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刷新我們三觀的同時提醒我們“我們努力奮鬥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我們不被世界改變。”可是看罷《釜山行》,我覓不到韓國電影熟悉的味道,他沒有《雪國列車》那 對於人性更深層次剖析的耐心,多了商業運作下的浮躁;它少了引起更多人共鳴的野心,多了撈更多鈔票的貪心;它少了改變國家的責任,多了效仿美帝的戲謔。





大貓娛樂88


韓國電影的確有很多和真實,歷史改編的。

有一部叫《回家的路》〃就是真實故事改編的,講述的是一家三樓出國去旅遊,別好朋友欺騙,稀裡糊塗的走上運毒品的犯罪之路,一下飛機就被警察抓獲,丈夫在監獄裡度過了三年,妻子為了能早日回家和家人相聚,經歷了數不清的苦,也給所有的人敲醒警鐘!

還有一部叫《辯護人》改編於是前總統親身經歷的事,講述律師宋佑碩為震驚全國的釜山事件受害學生進行人權辯護的故事。

像這樣的真實改編的有很多《熔爐》《殺人回憶《《實尾島》等等。

真的和歷史有關!





影視圈天地


他們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有改變電影的國家,他們什麼都敢拍……這個環境,是韓國電影人給自己爭取來的,我們也有比較優秀的直麵人性作品,前段時間徐崢執導的我不是藥神,就引發了大量的討論,得病的買不起藥,那些老闆身價過億,掙的都是病人的血汗錢,有些無奈,深層次的反應出社會現實,首先拍攝這種直麵人性題材的人才我們不是沒有(反映的太真實,審核能過的去??),大環境倡導的是國內一片大好,國外紛紛亂套,我們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咦~~突然想到孟鶴堂的剎車哭!)

不好意思跑題了,韓國對於娛樂產業的關注,可以追溯到1997年,金大中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國”的策略,電影產業成為了政府重點扶持對象,同時允許風投進入並享受減稅政策,也正因如此,韓國電影表現出和本國文化、社會現象高度的關注,請注意,高度關注社會現象,怎樣把社會現象表達出來呢,就是題材直麵人性,引起大家共鳴,反映社會現實,韓國導演們在製作層面上注重本土觀眾的意識,畢竟,他們以自己的努力拿下的國內市場,還需要更多好的作品來守護。那些本土化的概念、歷史、生活狀態均可以使用展現人性來描述,非常貼近普通民眾的情緒化表達。

好了,再回過頭來說說我們國內電影,emmm....算了不說了,就這樣吧,最後祝閱讀此文章的你越來越帥,祝福我們的祖國能早日摘下口罩,露出燦爛的微笑,感謝閱讀!


小穎美食


韓國的電影確實是非常的直麵人性,對於我本人來說,以下三部都給了我心靈上很大的衝擊:

第一部《熔爐》: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發生在聾啞學校的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導致後面所引發的的悲劇,再加上老師和維權主義者共同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第二部《素媛》:這部影片主要就是講述,一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的走出心靈陰影以及如何和家人面對生活的故事,這部電影非常的貼近生活,而且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來的,同樣也非常震撼

第三部《共謀者》:該片的鏡頭則是對準了人體器官走私販賣,主要講述的就是,在中國和韓國之間往返的遊船上,無辜遊客被作為心臟獲取的對象,而且還有價格標識!非常震撼,直擊人心!建議去看看

為什麼韓國會有這麼多的電影直擊人心呢,我個人認為韓國的電影,不忌諱政府,無關預算。認認真真講故事,挖掘人性,好多都是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件,然後通過電影這種方式,拍攝出來,讓觀眾才會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關注社會。覺得他們的導演是在用心拍電影。

望採納!


一起擼電影


hello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下關於為何韓國電影直麵人性的幾點原因,感謝關注!

首先題主給的兩點也是我認為的原因一部分。拋開 一系列的敏感問題,韓國電影在劇情和演員各方面都是做的很不錯的,其中的都是真實感,所以也是直擊人性。

‖國家的歷史興衰也是影響國民的思想,俗話說影視來源於生活也反應這生活和社會。韓國人的思維模式也和很多國家不一樣。

‖面對國家政府給開放的政策環境,也激發了導演的空間思想。

‖經濟發展也是關鍵原因之一,帶動文化產業的進步。

不如給大家通過幾部影片來說一下吧。

1、《雪車列國》更多的是有著自己的特色就像克里斯美國隊長,第一導演韓國奉俊昊,在拍攝鏡頭上也是用亞洲導演擅長的長鏡頭。

2、《流感》是的一部韓國災難驚悚電影。影片講述的是由於人性的自私貪婪和恐懼使得致命感冒病毒大爆發。但是其中消防員“姜智久”與女醫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尋找病毒宿主之路,並在途中發生的一連串故事。

歡迎屏幕前的你評論交流





迷露影視


1.流感

在沒有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很難想象“災難”能夠和“流感”聯繫在一起,並且還被拍攝得毫無違和感,催人淚下。看過電影以後我才知道,原來“流感”加上“人性”就是等於“災難”。

導演金成洙對於影片的節奏把握爐火純青,面對病毒肆虐,不乏有人性善惡的犀利剖析,更有大災難中小人物的情感刻畫。對於人性,既有面對災難無私奉獻,也有面對災難時的自私自利。該影片有著很深刻的社會現實反映。也許面對災難,你會看到另一個世界。

該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群東南亞偷渡客歷經艱險來到韓國,但是整個集裝箱內的偷渡客幾乎全部死亡,只有一人拖著羸弱的身體僥倖逃入鬧市之中。殊不知此人身上攜帶致命豬流感病毒,短短一天時間,病毒迅速蔓延城市的各個角落。許多人在不知不覺間被感染,進而將死亡的陰影引向周圍所有的人。美麗的女醫生金仁海(秀愛飾)是一位單身媽媽,她不久前遭遇一場車禍,幸被消防隊救援人員姜智久(張赫飾)救出,卻因丟失重要論文資料而備受上司苛責。值此期間,韓國蛇頭的弟弟因流感送入仁海的醫院治療,經診斷終於發現流感的起因,死屍橫陳的集裝箱無疑成為查找病源的關鍵。

隨著劇情的不斷髮展,畫面也變得揪心起來。當盆塘市民都被安排在隔離區時,有個畫面埋下了伏筆。經過盆塘地區的鳥全部都被射死,因為它們很有可能會攜帶病毒去往各個城市,這裡也暗示著感染病毒的患者最終的下場。在沒有確定是否有抗體存在時,政府做了一個非常可怕的決定。但凡是感染者,無論生死,他們都會被放在萬人坑中活活燒死,而此時的市民全然不知,以為患者真的被送去治療了。

一場流感,看似普通卻致命。有人選擇權貴苟活,有人也敢於用生命去去拯救他人。

張赫飾演的男主是一名消防員,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流感病毒侵襲,他奮不顧身地將被困在超市的人都救了出來。

在《流感》中,男主角消防員並不是像漫威英雄那樣可以一手遮天。但是,他卻成了整部電影中的最閃亮的一個人性光環。

在見到漂亮的金仁海和可愛的金美日後,姜智久對相依為命的兩位母女產生同情,同情又驅使姜智久舍小我成就大我。在此時的姜智久心裡,他完全將自己看成救助員,在災難中忘我地去幫助他人才是使命,也更是職責所在。

雖然這是一場電影,但和好萊塢災難電影不同的是,韓國災難電影並不是以炫酷的特效和以地球為標靶向人們展示一場光環耀眼的“救贖”。韓國災難電影用“深刻”來震撼觀眾,大多影片都是開放的尺度來影射現實和人性。

《流感》用他深刻的鏡頭和故事擊打著熒幕前每一位觀眾的心靈,讓我們在影片結束後陷入深思。

2.釜山行

影片講的是石宇(孔劉飾)一直工作繁忙 ,疏於與女兒秀安相處。當秀安(金秀安飾)決定要獨自乘坐KTX列車到釜山看望媽媽,石宇被迫陪伴她展開旅程。當列車開行後,由一位少女身上帶來的殭屍病毒開始肆虐且不斷擴散,頃刻間列車陷入災難。車廂裡的人為了逃命而展開與喪屍搏鬥……

這部韓國電影在中國韓國都掀起了一股熱潮,喪屍背景下的重口味,帶點驚悚恐怖的氛圍,揭露人性,中間不時穿插著感人的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結尾男主已經被感染,站在車尾回憶的那一笑格外溫馨,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在這部電影裡,各種階層的人物被迫需要團結在一起去抗衡,塑造的不同性格的人物有血有肉,讓我們感受到了何謂人性。

喪屍是可怕,那是傷害,人性的缺失和冷漠,讓我們看的更加戰戰兢兢,也許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社會,只有善良的保持初心才會換來雙贏的結果。

3.醜女大翻身

前兩部電影渲染了恐怖的氣氛,接下來這部就輕鬆歡快很多了。

《醜女大翻身》講述的就是200斤胖女孩康漢娜通過全身整容逆襲的故事,她原本是幕後當紅偶像替唱的歌手,明明有著甜美嗓音和超強唱功,卻只能成為別人的“影子”,只因為她長的不好看。

在她整容歸來後,成功出道,卻在生活中漸漸丟失了自己。

珍妮為了保守住自己的秘密,與過去斬斷,拋棄父親,遠離朋友,可就算如此,製作人依舊是從她的習慣之中發現了她的端倪。

不安與愧疚時刻折磨著漢娜,終於在萬眾矚目的個人演唱會上,漢娜崩潰大哭,向所有人坦白了自己的秘密。

她是漂亮的珍妮,也是傻傻的漢娜。儘管在曝出如此驚天消息之後,她所要承受的是很多人的謾罵,黑粉成倍劇增,但漢娜比之前要更堅強和樂觀,因為她找回了真正的自己。漂漂亮亮的生活,堂堂正正的做人,比外表更美麗的是她的內心。

這部電影在輕鬆歡快的情調下直擊著觀眾的內心,或許在那一刻我們對美麗有了新的定義。



北極Q鵝


我感覺和韓國本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有很大關係。拿一部經典電影《共同警備區》來聊一下吧,這部電影很客觀的反映出了兩國之間微妙的政治立場。兩個國家的士兵在國界線的哨所裡經常聚會喝酒聊天,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但是偶然一次被朝方的一位高級軍官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士兵和軍官爭吵中不慎槍支走火打死了軍官。引發了後面一些列的麻煩事,最後聯合國派遣調查小組來到哨所調查發現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內幕。

看完影片後,你會發現兩國士兵只不過是政治的炮灰,你會憐憫他們的命運。同樣的影片還有《隱秘而偉大》《實尾島》等。


飛哥看劇


韓國在1998年取消了電影審查制度,採用分級制度,按照影片內容和觀眾年齡段劃分為五個級別。中國不一樣審查制度健全明確。列如《流感》亦是如此,前半部分按照了大多數災難片的模式,病毒出現,然後尋求解藥,把鏡頭放在幾個小人物身上來敘事並最終由這些小人物來拯救世界,但在解藥找到之後的敘事就超越了前者,隨後進行了大量政治性的對決,這些對決,最終由此將全劇推向高潮。最後時刻小女孩張開雙臂擋在媽媽前面吶喊那一幕差一點就落淚了。說實話,我確實也流淚了,直擊人性的弱點。善良與關愛在本劇中甚是超越了政治



影視小毛


其實每個國家的電影都有自己的風格,這與一個國家的歷史,民族特點不無關係。

就我個人來說,覺得韓國電影可以分為5類,唯美愛情,輕鬆喜劇,暴力片,歷史片,倫理片。

韓國的電影電視劇追求畫面的完美,一般每一個鏡頭都會很美。而演員表演細膩,我指的是演技好的,演技不好的就職能靠臉蛋來彌補了,那也是一個美麗的風景。

唯美愛情的代表作有《愛有天意》,《戀風戀歌》,《不可觸摸的戀人》。

輕鬆喜劇雖然沒有大喜大悲,但往往也會很感人,比如《我的野蠻女友》

暴力片往往會以小痞子為主角,到後來小痞子良心發現,為了正義對抗組織,比如《卑劣的街頭》

歷史片和倫理片看的不多,不發表評論。

韓國人的特點就是一方面接受外來文化,一方面又很遵守古典道德。所以韓國電影在現代化語言,裝束下反映的道理往往是很傳統的道理。

而韓國人骨子裡是有悲劇感的,所以韓國悲劇電影結局會讓人無法接受。

百度上面有關於韓國電影的起源發展的介紹,這裡我只想說我自己的看法,有些膚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