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夫妻離婚後,晚年誰會過得更“落魄”,一個人過真會更好嗎?

江湖上的採花大道


我也是中年40歲離婚,一女歸前妻撫養,餘生沒打算再結婚自己一個人過。老了真不知道怎麼辦,難不成真要熬到退休去敬老院嗎?


烈火259940527


我們樓下有一對夫妻,男的超喜歡喝酒,三天兩頭叫朋友來家裡喝酒,女人不堪忍受,後來就離婚了。兒子、房子均歸男方。但男人卻不願帶小孩,就把孩子送到自己在外地的姐姐家去養了。

房子裡只剩男人一個人,他更自由了,豪吃海喝的聚會從不間斷。男人得了痛風,從起先的每年發作一次,到後來經常發作。但除了發病時稍微收斂一下外,舊習基本不改。

後來也曾找過一個女人,女人帶著個兒子,看樣子也象要和他好好過日子的,還託樓裡的鄰居找了份在超市的工作。但是好景不長,沒多久,女人和她兒子沒了蹤影。房子裡又只剩男人一個人了。

再後來,男人走不出來了,痛風反覆發作後,腿都爛了。他那些酒肉朋友從此就再沒來過,全靠隔壁鄰居幫他買點盒飯度日。前妻的弟弟倒也來照顧了他一陣。

在姑姑家長大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雖然父親從小沒養自己,但小夥子還是來看父親了。他把父親送去了醫院,醫生說必須截肢。手術期間,前妻去醫院照顧了他。

出院後,兒子想把他帶去自己工作的城市,可男人不肯,一定在留在家裡。兒子要回去上班,不能留下來照顧他,就託了附近的小飯店來給父親送飯,又託了鄰居順帶照顧。

又過了段時間,男人想去養老院,兒子就在周邊打聽,挑了一家空氣好、環境好的,把父親送了過去。半年多後,有消息傳來,男人死了。

再說那個女人,離婚後,她另外結婚了,過得怎麼樣不太清楚,但聽說不錯,還買了套房子送給兒子。

有很多人離婚後會反思前一段婚姻的失敗原因,在以後的生活中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如果是這樣的話,不論是再婚或者單身,都不會有多落魄。但是有的人離婚後,不僅陋習不改,還破罐子破摔,變本加利。這樣的人,到最後子女都會嫌棄,還不得孤獨終老?


玉璟的天空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了姐姐家鄰居的故事。

兩夫妻年輕時總是吵架,原因是男的懶惰又太花心,不幹活,整天在外邊勾三搭四,回家還打老婆。

妻子特別能幹,幾乎是一個人擔負起家庭的所有責任,一個人把兒子撫養成人。孩子長大以後,看不慣他爸爸好吃懶做又沾花惹草的樣子,勸他又不聽。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把妻子的一顆牙齒打掉了,兒子一怒之下,支持他他媽媽離了婚。

離婚後,男人沒了經濟來源,自己又不肯吃苦賺錢,加上他年紀越來越大了,外邊的女人陸續都和他斷了來往,他自己又沒臉去找兒子,日子過得別提有多悽慘了。

而女人離婚後也沒有再成家,兒子成家後她就幫忙帶孩子,她勤勞善良,兒子媳婦都待她很好,晚年生活過得很舒心。



認真對待生活的人,生活自然不會太苛待Ta。而遊戲人生的人,最終會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場遊戲,遊戲結束,便一無所有。

種下什麼因,就要承擔什麼果。

不管什麼年齡階段的人,也不管離婚與否,心懷良善的人,定能一路得到生活的善待,收穫平安健康的人生。而而那些不肯腳踏實地,愛耍小聰明,對待感情不負責的人,晚年生活落魄是自然的事。



至於一個人能不能過得好,“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如果婚姻不能給一個人幸福和快樂,反倒帶來麻煩和傷害,倒不如一個人,也可以把日子過得舒心順遂。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天藍藍藍


中年夫妻離婚後,沒錢的人晚年會過的更落魄,一個人如果有錢,晚年也可以過的很好。

雖然這話有點現實,但確實是存在的。

有一個贍養案件,老太太早年和前夫離婚,生了個兒子,後來再婚生了個兒子,這兩個兒子都是老太太一手養大的。

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就是幫人家打打零工,洗洗衣服,後來再婚找了個男的,但這個男的身體有先天殘疾,開了個自行車修理鋪,兩個人很辛苦把兩個小孩拉扯大。

老太太年紀大了之後,就面臨誰來贍養的問題。因為老爺子已經去世了,只能靠兒子了。大兒子和小兒子是同母異父,雖說從小一起長大,但畢竟不是一個爹生的,沒有親兄弟那樣親。

老太太要大兒子和小兒子每個人每月出一千塊給他養老,然後在兩個兒子家輪流住。本來兩個兒子勉強答應了,但兩個兒媳婦跳出來,說不同意,都說老太太偏心,不顧自己家裡。

後來,在家裡舅舅的干預下,兩個兒媳婦總算答應了。老太太不管在大兒子家,還是在二兒子家,都受盡了白眼,過的很不是滋味,老太太都忍下來了。

但有一次老太太生了一場病,花了5萬元的醫藥費。這醫藥費誰出就成了炸藥桶,把兩個兒子家的矛盾激化了。

老太太沒辦法,只好找到我,要求兩個兒子各半承擔醫藥費,每月出1000元贍養費。

法院很快就判下來,老太太勝訴。但老太太告訴我,她還是很擔心拿不到錢。

我問老太太,你的老房子是不是最近要拆遷?

老太太說,好像是的。

我告訴她,放心吧,你以後兩個兒媳婦會對你很好的。

因為老太太名下有接近100個平米的房子,要拆遷的話,可能會分到兩套房子,這兩套房子估計市場價值500萬。

過了一段時間,我回訪老太太,問她近況如何。老太太在電話裡告訴我,她的兩個兒媳婦對她好的不得了,都搶著要她住到自己家裡去,平時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反映了人性陰暗的一面,雖說不能說明其他人也一樣。但是有一點真的很重要,等你老了,手裡要有錢!


法先生說婚姻


中年夫妻離婚,晚年一般情況下女性過得落魄的概率會大一些,因為一般中年離婚後,男人都會再找一個稍微年輕一點的妻子再婚,有的也還會再要孩子,所以中年離婚多男人影響不太大,況且男人一般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在經濟上佔有主動。在都有再婚的情況下,還有就是選擇單身的那個人的機會“落魄”的可能性也會大一些。

女性晚年“落魄”的機率會大一些

中年女性離婚後不容易找到比自己小的,也不容易找到同年齡齡特別合適的,因為一些好的男人很難離婚的。

相反女人找比自己大的男人概率比較高,那麼到了晚年之後,這樣的女性在家務和對丈夫的照顧上會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在家庭經濟的主動權上會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出於私心和男方和子會對錢財都會比較敏感,不會把經濟大權交給二婚女人手裡,儘管已經為家庭付出很多,但人性的侷限性約束了這一點。

再有除了一些少數女性自己可以維持較好的經濟現狀,大多數女性在經濟和收入上都出於劣勢或者說不太理想,所以尤其是晚年要依附於自己的丈夫,在家庭中沒有什麼地位,處境不容樂觀。可能二婚丈夫活著的時候,至少保證她吃飽穿暖,過得不錯,但是,年量較大的二婚丈夫要是去世的早,女人經常沒有了經濟依靠,也不會繼承很多遺產,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了。狀況堪憂。

如果離婚後是單身一直到老,“落魄”機率也會大一些

單身的人年輕的時候過得都是挺瀟灑的,想幹啥幹啥,想去哪就去哪,但是老了的時候,身邊沒人照顧會很淒涼,有兒女的,去兒女家生活方式又不一樣,也不方便。

去條件好一點養老院也可以,但是目前價格都比較高,除非之前存了一筆不菲的的收入。並且兒女們也要比較支持那還可以。

要不然老了一個人住,即使有保姆也會過得很孤獨,兒女們平時工作很忙,不能保證經常過來看望,所以有個老伴在身邊會會沒那麼淒涼。但是等老了現找,找是可以找到,能找到真心實意相互照顧和陪伴的確實有點難了,另外身體好一些的女士,人家也不願意照顧跟自己沒什麼感情的另一個人,她們寧願意不找。這就是現實。

結束語

如果已經人到中年了,這婚能不離則不離,雙方都各讓一步,努力爭取一下,如果實在堅持不下去,離了都要儘快去尋覓合適的,重新在組建家庭。這樣晚年了都能有了著落,會好很多。


春城花草香


我們經常會說“人到中年”,但是中年到底指的是多少歲呢?要想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們先把這問題搞清楚。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45歲至59歲為中年人,在我國一般認為35歲~55歲為中年,而題主問題中所表述的問題,我的理解是:40歲左右年齡段的夫妻發生離婚,晚年誰會過得更“落魄,一個人過真會更好嗎?”


在針對中國將近830萬的夫妻離婚的調查中顯示:離婚率最高的年齡階段就是37~45歲的中年夫妻。

按理說,40歲左右的夫妻對於一場婚姻而言,大多數已經過了七年之癢,理應是越來越穩固,但是事實情況卻截然相反——這個階段是婚姻中最容易產生動盪的時期,也可以說是婚姻的脆弱期和危險期,原因何在呢?


1.不穩定的過渡。人到中年,大多數夫妻的婚姻進入了倦怠期,彼此已經疲於經營婚姻,因為已經度過了七年之癢,很多夫妻之間的感覺是彼此開始從愛情過渡到親情,但事實上這個階段是兩種情感的蛻變期,一邊是沒有了愛情,而另一邊的親情尚未穩定的建立,所以這個時候屬於暗流湧動的一個階段。


2.強壓力的破壞。40歲左右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孩子讀書考學不單單需要父母辛苦照顧也需要大把的鈔票作為後盾,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的壓力在這個階段更明顯也更沉重,再加上婆媳矛盾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讓中年夫妻的情感更容易陷入崩潰的邊緣。


3.不和睦的性愛。對於中年夫妻而言,因為性生活的不和諧所造成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或者是因為人到中年夫妻一方生理和心理原因,或者是由於一方出軌導致的同床異夢讓很多中年夫妻進入了無性婚姻,而對於有著正常生理需求的另一方而言,這樣的婚姻很難維持。

離婚是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接受的,但是離婚不是錯誤,離婚後晚年最終感到落魄和淒涼的一定是那個不懂珍惜的人。


  • 本以為外面的“小三”、“小四”比老婆溫情可愛,但是拋妻棄子離婚後才發現人家只不過是圖你手裡的人民幣,就算是野鴛鴦成了真夫妻,才明白一個道理:“原來和誰在一起都那樣,也許這個還不如前一個好……”——這一切都是自己“作”出來的,除了打掉牙往肚子裡咽,能有什麼辦法呢?


  • 本以為自己的老公沒有張家男人本事大,沒有李家男人會疼人,但是離婚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手裡一直拿著放大鏡在看人,再好的老公也會挑出毛病,失去後才知道原來他竟然是那麼好——如果世界上能有賣後悔藥的該有多好啊!只可惜,眼淚只能流給自己看,誰讓你不懂得珍惜呢?


  • 本以為夫妻吵架說說氣話,一個言不由衷的說出:“離婚!”,一個火上澆油地說出“離就離!”於是好好的婚姻就這樣散了,好好的家就這樣毀了——離婚後才知道一個人的日子不好過,那種孤獨淒涼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


晚年幸福與否不取決於“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再婚既有利也有弊,需要針對自身情況合理選擇。按照字面理解,題主關於“一個人過真更好”的疑問是針對“再婚”而言的。那麼再婚的利和弊都有哪些呢?


  • 再婚的利處

  1. 老伴老伴,就是老了有個伴,兩個人可以相互說說話,彼此照應,解決兒女擔心老人的後顧之憂。
  2. 進入晚年,人大都是害怕孤獨,如果有個人陪伴,可以心情愉悅,精神煥發,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


  • 再婚的弊處

  1. 年輕的時候,兩個人在一起,只是兩個人的你情我願,而再婚則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容易造成各種家庭成員之間的經濟糾紛和家庭糾紛。
  2. 在老年再婚中,很多人採取只同居不領證的方式組成一個“臨時驛站”,雖然有了“好則聚,不好則散”的自由靈活性,但同時也因此很容易讓彼此沒有安全感。
  3. 某些不法之徒會利用老年人急於找到一個伴的心理,以結婚為名騙取老年人的錢財。

萬事有利就有弊,一個人的晚年是否幸福,不能簡單的靠是自己一個人單身還是再找個伴就可以判斷,我們要想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所做的努力必須從今天開始:


1.晚年幸福的最佳保障就是一個健康的身體——從今天開始,按時吃飯,不熬夜,不透支身體。


2.兒女的成才與孝順可以讓我們的晚年更安逸——從今天開始,以自己為榜樣,教給孩子如何尊敬長輩,如何學會獨立,如何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3.幸福的晚年需要一定的經濟收入——從今天開始好好努力工作,不在需要努力的時候選擇安逸。


4.老伴老伴就是老了有個伴——從今天開始,珍惜眼前人,學會寬容和理解,愛護自己的婚姻,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沒有人願意當自己人到中年的時候遭遇婚姻的變故,所以我們在婚前一定要睜大眼睛去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在婚後則要閉上一隻眼睛寬容婚姻中遇到的一些不和諧,雖然離婚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但是卻不可以輕易使用,因為在一場離婚中,沒有贏家!


子寒有約


中年夫妻離婚後,晚年誰會更落魄,這個問題肯定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這取決於三方面的原因:自己、對方、子女。


先來說一個朋友的遭遇吧,她離婚後,前夫不與她有任何聯繫,更不讓她看自己的兒子,她自己再婚的家庭也完全沒有什麼家庭地位,現在的丈夫明確告訴她,自己所有的一切與她無關,她自己說需要拚命工作去賺錢來養老,雖然她還沒有到老年,但是想來也不會特別順心了。

首先是自己,如果在婚姻解體的過程中,本身沒有過錯或過錯不大,對方和子女不會存在過多的怨氣,一般晚年生活不會落魄;再有,如果說自己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不依附於任何人,就更不存在這個可能了。

其次是對方,一般的情況下,離婚了,兩個人就是陌生人了,但是如果有子女,那麼或多或少都會有聯繫的。如果子女跟隨對方生活,對方有比較好的心態,能夠讓子女正確面對父母離異的問題,而不是在子女面前怨恨,那麼晚年也會比較好過。當然如果對方的怨氣影響了子女,那麼晚年過得也不舒服的。

一個朋友,雖然離婚了,但是她自己房子有車,有固定的工作的穩定的收入,孩子由她撫養的也很孝順她,但是由於之前夫妻兩個人矛盾較深,孩子明顯的對爸爸比較牴觸的。如果這個父親將來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多半是會比較落魄了。

最後是子女因素,子女孝順,能夠理解父母的苦衷,不怨恨父母,這樣雙方都不至於到所謂落魄的地步的。


風清清之雲淡淡


01

人到中年之後,有些夫妻在一起生活得越來越幸福,而有些夫妻卻過得越來越不堪,到最後,因為兩個人實在走不下去,而選擇離婚的中年夫妻也不在少數。

對於夫妻來說,當然還是原配更好,只是彼此適合十分重要。總的來說,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兩個人能過下去,就別輕易離,畢竟,離婚不是雙贏的過程,而是個雙輸的過程,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而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且,離婚不僅讓自己不好受,也常常會傷及無辜。

中年夫妻離婚後,晚年誰會過得更慘?

對於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好直接來回答,恐怕也不會有一個非此即彼的固定答案。從某種程度來說,兩個人離婚之後,誰能有幸遇到更好的另一半,誰能擁有更好的心態,擁有健康的身體,誰能擁有一定的賺錢能力,誰就能過得更好一點。

而反之,誰如果不具備足夠的幸運,也缺少一個良好的心態,缺少選擇的智慧和識別的眼光,誰就會在晚年過得更慘。當然,就算離婚後不再擇偶,選擇一個人生活,如果內心不夠強大,沒有精神寄託,又耐不住寂寞的話,也同樣生活不好。

下邊這個女性的親身經歷讓人不無感慨,也挺讓人唏噓的。

02

一位年近五十的女讀者來信向我傾訴說:

我是個離婚的女人,十年前因為性格不和,也因為一時誤會,在衝動之下和自己的丈夫離了婚,孩子也被我強行帶在了身邊,我賺錢能力還行。

當初離婚時,丈夫和他的家人一再挽留我,家人也一再勸我,但我不以為然,也是我的性格比較自我,最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現在想想覺得挺可惜的,丈夫總體來說對我還是很好的,應該是我不懂得珍惜吧。

現在再說這些也沒什麼用了,都過去了。現如今前夫和我離婚後,又組建了新的家庭,聽說生活得很幸福。

我想說的是,五年前我又找了一個男人,剛開始相處一般般,後來發現這個人太差了,他不光人懶,不思進取,而且腦筋還有問題,後來想想這個男人沒什麼負擔,自己也到了這個年齡,身體也不大好了,就這樣將就過吧!

然後,我就跟他結婚了,可婚後不幸福,他經常喝酒,喝多了還動手打過我,他跟我小孩也相處不來。

因為他我跟孩子關係也不好,我後來就叫他走,可他蠻不講理,總糾纏我,還叫我賠錢,他比我小兩歲,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我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03

很多時候人就是這樣,擁有的時候不懂珍惜,等到一切失去之後才覺得寶貴。

感情也同樣如此,案例中的女子,當初賭氣選擇衝動離婚,最後發現錯在自己,能夠感覺到她對自己當初錯誤選擇的悔意,也承認了過錯在於自己。

可惜,自己明白的太晚了,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離婚後,前夫已經組建了新的家庭,生活的也很幸福。而自己的再婚生活卻有些不幸,並不如意,明顯能感覺到這個男人無法與她前夫相比。

所以,中年夫妻離婚後,晚年誰會過得更落魄更慘?真的不好說,也不能簡單用性別來劃分和蓋棺定論,雖然表面來看是這位當妻子的,用她的自身經歷證明了她過得比較不堪,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實是她自身存在的一些弱點,促使她與幸福的婚姻無緣。

第一,就是她自己所說的為人太過自我,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的女人,肯定不討男人喜歡,也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

第二,性格過於強勢,雖然自己賺錢能力不錯,但是剛愎自用的性格和性情,很容易讓男人敬而遠之,也無法讓優秀的男人走進自己的生活。

第三,缺少包容心,缺少大局觀,不能求同存異,認識不到婚姻的大局觀,看不到整體的利益,在情緒化人格中最後迷失自我,讓自己的選擇越來越差,說白了還是眼光不行。

所以,人到中年之後,無論男女在婚姻當中都應該學會讓自我成長,讓性情和人格變得成熟,理性而理智的對待一切,對待所有的問題,而不是遇事不計後果的盲目做決定,否則,很容易因為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END-

我的情感公號:山哥聊情感


山哥聊情感


老人總說一句話,“只要有媽在,這個家就還在”,還會說“家裡沒了男人,女人可以守著這個家過一輩子,但如果沒了女人,男人馬上就會再去找一個。”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至少從概率上看確實是這樣。所以從我的認知上看,我的觀點是:如果中年夫妻離婚,大部分的女人會過的很好。理由如下:

一、網上有個採訪是視頻,在上海地區,街上隨機採訪,話題是:如果離婚,你要孩子還是房子。幾乎所有的女性都選擇要孩子,認為房子可以再買,但是孩子永遠是自己的。而大部分的男性則選擇要房子,理由是,孩子可以再生。從這個採訪就可以看出來,男人更在乎房子,而女性跟在乎家。家和房子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大部分女人離婚了,必須要找一個對自己孩子好的人才會考慮再婚;而男人離婚了,那就是籠子裡的小鳥終於重獲自由,怎麼能不挨個大樹都蹲蹲呢。

三、好女人想著都把錢花在孩子身上,花在家人身上;男人喜歡把錢花在自己或者女人身上。

不過這個都是相對的,有好女人,也有壞女人,有好男人,也有壞男人,所以沒有絕對的定論誰過的好,誰過的不好,浪子還有回頭的時候呢。


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關注人力資源、心理健康和育兒領域,歡迎關注我,共同討論人力與心理那些事兒。


一心可以二用


中年夫妻離婚後,晚年誰會過得更“落魄”?

想起朋友的一個真實故事。

A女士和丈夫,40歲左右的時候,因為丈夫C出軌離婚了。 夫妻共同的朋友B強烈愛慕A女士,居然不惜離婚追求A,終成正果,兩個人過得和和美美的,把A和C的兒子也養大成人。 C在離婚後,變賣家產度日,和出軌情人也分手了,十來年以後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A和C又做了一件讓人驚訝的事情,二人把C接回家照顧,然後幫他申請公租房、低保,就算以後不住在一起,也會照顧C到老了。至於B的前妻,聽說是一個人過日子,也還算正正常常的吧。

所以,中年夫妻離婚以後,不好好過日子,成天自己“作”的那個,晚年大概是要落魄的。如果踏踏實實生活,又能遇到對的那個人,比一個人更好。

歡迎關注我I生活,分享40+的活法!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