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受到過外來蝗災的侵襲嗎?城裡的小老百姓如何預防?

大尾巴蜋


中國曾受到過外來蝗災的侵襲嗎?城裡的小老百姓如何預防?這個問題我分二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翻看我國的歷史,我國是沒有遭受過外來蝗災侵襲的歷史,但是我國在古代還是時常會因為防治方法不先進,讓本土蝗蟲造成經濟作物較大減產,讓農民絕收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國從先秦時期,就開始有關於蝗蟲對農物危害的記載。明朝徐光名的《農政全書.除蝗疏》統計了春秋770~476年的蝗災記錄,這294年中共發生蝗災111次,所以我國蝗災發生的頻率很高的。近代影響比較大的蝗災是2002年,我國的河南、河北、山東、天津、新疆等13省、市、縣先後爆發蝗災,造成9000萬畝農作物減產。

城裡的小老百姓如何預防?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好解決,那就是二個字一個是吃,另一個是抓。蝗蟲在我國是害蟲,但是卻也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不論是香煎還油炸,都讓人涶涏三尺。作為城裡的小老百姓,經濟條件好的,可以多賣些蝗蟲回來吃。而經濟條件不好的,可以組隊去地頭抓呀!據說,有許多地方蝗蟲的價格還挺貴,可以買十幾元一斤,可以額外賺取一筆收入。

曾經就有新聞報道說,某地鬧蝗災,結果知道消息的蝗蟲收購商蜂湧而至,短短几天時間,當地農民就依靠抓捕蝗蟲出售把糧食作物的損失賺回來了,而且還超過了糧食作物的收入。

總之,在我們這個吃貨的國度裡,蝗蟲氾濫成災,就是為大家餐廳多增加一道美食,所以有許多人調侃說,在我國三隻蝗蟲不能一塊走,因為三隻剛好一串,吃貨們求之不得。


壞男人說小龍蝦


據聽老人講,我國曾受到好多次蝗災的侵襲,最近的損失最嚴重的一次,是發生在民國32年那次。當蝗災過後,莊稼顆粒無收,只剩下光突突的工地。人們當年無飯可吃,無衣服穿。由於條件不太成熟,戰勝自然災害是非常困難的,只憑著人們的一種韌勁和能吃苦的一種幹勁,與自然災難頑強拼博鬥爭,但最後的勝利都是屬於我們的。

至於城裡的小老百姓怎樣預防的問題,我想,他們是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預防的,因為自古以來工作不同,城裡的人們都不會幹田地的農活。尤其是城裡的女同志更膽小,說不定在過蝗蟲時嚇的連屋都不敢出 ,就別說怎樣預防的問題了。

在現在若出現了蝗蟲來襲,發生蝗災的話,就不算什麼大事情了,無論設備,工具,及預防技術上都是比較成熟的。戰勝蝗蟲災難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比打新型肺炎阻擊戰容易的多了。


平安618


中國主要發生的蝗蟲災害,其實是發生在東部沿海地區。發生的原因也很簡單,當海水退去之後,大量沙灘裸露,給蝗蟲有了能夠產卵的區域。這樣一來,便導致東部地區沿海會出現蝗災。中國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小範圍的蝗災,因此應對起來也是得心應手,不需要老百姓擔心。

至於這一次出現在非洲的蝗災,我們更是不用擔心。這種名為沙漠蝗的蝗蟲,不適合在我國境內生存。沙漠蝗產卵孵化的溫度需要在22攝氏度之上,眼下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溫度都還是十幾度,因此,在如此溫度下沙漠蝗無法進行孵化。

此外,這種蝗蟲喜歡在沙漠氣候中生存,十分懼怕潮溼。雖然它們進入了印度,但是想要進入中國雲南還是很困難的,一方面氣候不適,另一方面路途險阻。

這種蝗蟲並不會飛,只是順著季風氣候進入了西亞地區。因此,它們想要橫穿印度進入我國,也是一種天方夜譚。

結束語:此次蝗蟲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對於我國來說威脅性很低。


樂在三農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經濟最為困難的時候,蝗災依然很猖獗,特別是華北地區。1949年,太行山地區26個縣遭蝗災,蝗蟲每方步20至50個,稠密地區達200個,嚴重地區甚至達到600個以上。從1950年至1958年,華北、西北、東北、華中、東南各個地區蝗災年年爆發。蝗災造成糧食的直接減產、歉收,嚴重影響農民的生產生活,而且因為蝗蟲具有很強的繁殖力和遷移能力,災情很容易擴大,影響著農業的再生產活動,也造成大面積饑荒,更使得當時貧困的國家經濟情形雪上加霜。

因此,治蝗成為政府和人民的重大任務。早在1944年,中國共產黨就在根據地率領群眾滅蝗古代治蟲有以下幾點。辦法1:人工撲打法

這是中國古代歷史最為悠的滅蝗方法。以《捕蝗要法》的記載,這種方法,主要是由鄉民們用竹竿撐起八尺長的白布,以順風的方向三面圍追,把蝗蟲驅趕到一處後,再集中力量撲打。屬於自春秋戰國年間起,農民們迎戰蝗災的“白刃戰”。

這種方法雖說耗費體力,卻工具簡單方法簡便,且適合大批鄉民集體作戰。因此兩千年來,在中國農村十分普及。

辦法2:壕塹掩埋法

人工撲打法雖說簡單,但畢竟人力體力消耗太大。於是到了漢朝年間,累壞了的國人們,也腦筋靈光一現:何必要和蝗蟲打白刃戰?給蝗蟲挖坑不就行了?於是“壕塹掩埋法”應運而生。

以東漢《論衡》等典籍介紹,這種方法,要先在蝗蟲要經過的地區,挖出大量深寬二尺的大坑,然後在蝗蟲到來後,以撲打等方法把蝗蟲引入坑裡,再集中力量進行填埋。這種辦法的“殲敵”效果極好,通常一埋一大片。操作難度卻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淺,蝗蟲也能鑽出來。

《晉書》裡記載,河東地區當時發生蝗災,人們採用“壕塹掩埋法”埋殺蝗蟲,熟料埋進土裡的蝗蟲,轉眼就飛出來,反而把莊稼啃了個光。

於是,一種更狠的辦法,唐朝時就普及了:篝火誘殺法。

辦法3:篝火誘殺法

其實,火燒蝗蟲的願望,在春秋戰國年間,就是十分強烈。《詩經》裡就有“秉被蟊賊,以付炎火”的吶喊。到了唐朝時,這種“火燒蝗蟲”的操作,也終於成熟起來。

以《捕蝗圖冊》和《治蝗全法》裡記載,要想“火燒蝗蟲”,就要在天黑時點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還要在蝗蟲密集的地區分路設燈,用密切配合的燈光,把大批蝗蟲吸引而來。然後被火燒到的蝗蟲,就會失去飛行能力。大批百姓趁機捕殺。還可以以將被殺的蝗蟲,在壕塹處集中掩埋。

唐朝開元年間,面對席捲中原的大蝗災,唐朝宰相姚崇果斷啟用“篝火滅殺法”,短時間裡成功將大災撲滅!

而發展到農業科技更發達的宋代,大規模的滅蝗燒荒也被採用:將蝗蟲的滋生地一把火燒光,不但斷絕災難隱患,更可在燒荒處開荒種地,可謂一舉多得。

辦法4:據蟲除卵法

也同樣是在農業科技井噴的宋代,防災意識也深入人心:與其在大災時累死累活滅蝗,不如提前斬草除根。趁著冬天的機會,把蝗蟲的蟲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據蟲除卵法”。

以《宋史》的記載,宋代的農民們,就常在冬天尋找蝗蟲滋生地。《治蝗全法》也總結了宋代以來“據蟲除卵”的經驗:凡是蝗蟲蟲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無數像蜂巢一樣的小孔,必須果斷挖土剷除。明清年間,人們更開發出了原始“農藥”,比如“百步草濃汁”和“陳醋混合液”,專用滅殺蟲卵。上面這幾個辦法,雖說各個靠譜,可在古代的科技條件下,這些辦法也只能做到緩解災情,把糧食損失降到最低點。一直到現代社會,世界各國運用各種現代科技手段,才能夠勉強控制蝗災。叫這個可怕災害,看似離現代生活比較遠。某些“吃貨拯救蝗災”的調侃,更可以說是對病蟲害災難的嚴重無知。

可是,就是在科技條件有限的古代,堅強的中國人,依然世代更新著治蝗滅蝗的經驗,勇敢面對著每一次災難。這樣的智慧與勇敢,恰是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我是香下人


據《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朋友們,中國擺脫嚴重蝗災才二十幾年,就有年輕的小朋友們完全不承認蝗災的恐懼了。

蝗災肆虐除自然、地理等因素之外,關鍵的原因是我國古代缺乏有效的防治蝗蟲的技術手段,包括天人感應思想的廣泛傳播。古人認為災害都是因統治者無能而降下的天罰,因此各地紛紛建立蝗神廟祭祀跪拜,以黃河下游的冀、豫、魯三地最多,可以推斷此地災害最為嚴重。

首先,蝗災的產生和旱災緊密相關。蝗災往往隨著旱災而來,危害巨大。蝗災爆發之時,鋪天蓋地,所到之處,莊稼被吃得一乾二淨、顆粒無收,百姓餓殍遍野。甚至沒有那麼多燃料將蝗蟲做熟,而生吃有各種寄生蟲、病菌的蝗蟲,無疑是自殺之舉。

第二,蝗蟲過境寸草不生,蝗災為什麼可怕,就是因為食物的短缺導致蝗蟲群的密度極大,(一個常規的沙漠蝗群個體數量高達五百億,日均消耗糧食十萬噸,一個村子一年的口糧都沒了)而且蝗蟲移動極快,你還沒抓幾斤蝗蟲呢,蟲群已經把莊稼到野草全部吃乾淨了,飛到下一個目的地了,請問接下來一年你怎麼辦?靠你抓的一大兜蝗蟲活?

迴歸正題“我國蝗災如何解決”:

我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使用對生態負面影響極為嚴重的化學農藥之後,蝗災終於在60年代有所緩解。

1986年,中國從美國引進了蝗蟲微孢子,這種真核病原微生物對蝗蟲是致死的同時還能極大地削減蝗蟲繁殖能力,大大降低了蝗蟲數量和集群能力。同時我國高價引進蝗蟲病毒、病原線蟲,以及通過轉基因技術產生的毒性更強的真菌亦可以起到類似的效果。而種植防護林,改善作物抗蟲害則是預防。

城裡小老百姓如何預防?

多屯糧



路遙的馬駒


蝗蟲,很多地方人們都稱之為螞蚱。蝗蟲是一種專門採食植物的害蟲,而且它們還非常的善於飛行,具有很強的遷穢性。蝗蟲最為喜歡吃的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高粱、蔬菜等。當氣候反常,特別是出現乾旱的時候,蝗蟲就會大量的聚集並形成蝗群。當大量的蝗蟲匯聚在一起形成蝗群的時候,它們的破壞力是非常的大的,能夠對一個地方的農作物形成極具毀滅性的損毀,這就形成了蝗災。

據瞭解,我國曆史上出現過800多次大大小小的蝗災。而自從新中國成立後,人們對蝗災特別的重視,也採取了很多的防治措施來防治。

記得在2009年的時候西藏出現了蝗災,當時的損失也是比較大的。為了解決這個蝗災,當時好像還從沿海地區運了幾千只鴨子過去專門吃蝗蟲。鴨子過去後,確實是吃了很多的蝗蟲,之後蝗災也逐漸的給降了下來。

出現蝗災的時候,直接受損失的當地的農民。因為蝗蟲吃的東西都主要是以農作物為主。當蝗蟲將農作物的葉子、嫩莖杆都給吃掉的時候,作物輕則減產嚴重,重則直接死亡造成絕產。所以,出現蝗災,農民的損失是最大的。

而作為在城市裡面生活的人來說,蝗災對城市裡面的人影響是比較小的。首先蝗蟲都是往農作物多的地方飛,也就是蝗群都是在農村間躥行的,城市裡面基本上是不會去。所以,城市裡面影響不大。


洞庭清水塘


最近,東非發生了大面積蝗蟲災害。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蝗蟲已經跨越紅海進入了歐洲和亞洲地區。目前,蝗蟲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入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大有進入我國之勢。



那麼,蝗蟲究竟能不能進入我國境內呢?

據專家分析,蝗蟲很難進入我國境內。這主要是因為:第一,依據蝗蟲的飛翔能力,很難跨越喜馬拉雅山脈;第二,喜馬拉雅山上的氣候環境非常惡劣,很難讓蝗蟲生存下來。所以,蝗蟲能夠進入我國境內的概率不是很大。


即便是有少部分蝗蟲能夠進入我國境內。其實,也不用有太多擔心。這主要是因為:第一,單單西藏和新疆境內的雞鴨就有幾十萬只,這些雞鴨完全能夠對付少量蝗蟲;第二,我國曆史上已經遭受過許多次蝗蟲危害,因此,積累了很多對付蝗蟲的經驗(譬如,我國可以用農藥滅蝗,也可以採用鴨子、狼蛛、中華蜂虻、椋鳥等進行立體滅蝗),對於進入我國境內的少量蝗蟲來說,我們完全有辦法應對。正是基於此,我們不用對此次國外的蝗災有太多的擔心。


我國曆史上發生過許多次蝗蟲災害。受災區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境內,不過,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也偶有發生。據歷史記載,我國在秦漢時期平均8.8年發生蝗災一次;在兩宋時期,平均3.5年發生蝗災一次;而到了元代,平均1.6年就會發生一次蝗災。
儘管我國發生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蝗災,但都是“原發性”蝗災,並沒有發生過從國外傳入的蝗災。由此可見,國外的蝗蟲到了我國有可能會“水土不服”呢!

蝗災一般發生在農村,因為農村土地上有植物或莊稼,而蝗蟲就是“本著植物和莊稼去的”。所以,即便是發生蝗蟲災害,也會發生在農村而不會發生在城市,因此,在城裡居住的居民不用做什麼防範。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這次的國外蝗蟲災害可能會“止於國門之外”,很難在我國造成蝗蟲氾濫。因此,我們都不必有太多擔心。作為目前來說,還是用心抗擊冠狀病毒吧!畢竟病毒比蝗蟲厲害。


老胡說三農


首先蝗災主要危害農村地區,對於城市的危害也是危害農村的衍生災害!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蝗災,大致防治方法總結為以下三種:

1、環境保護:

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為因素。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於50%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山清水秀,沒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現在有些地方的生態意識不強,有的單純認為治理汙染才是保護環境,而對於改善蝗蟲適生區的植被、土壤和小氣候等工作,由於短期內看不到效益,並不重視。

所以,要從根本上防治蝗災,應該十分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

2、藥劑防治:

建議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對口農藥,如5%銳勁特懸浮劑,每畝用20—3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蟲若蟲)出土10日內,用敵百蟲粉撒於小竹、雜草上,或用敵敵畏煙劑燻殺。施藥後還要加強監測,在一週內迅速檢查防治效果,對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時補施藥一次。

還可使用誘殺法:將稻草切成四五寸長,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溼性敵百蟲0.05-0.l公斤配製的藥液中,浸沒8小時,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於蝗蟲多處。

目前,最有效的滅殺蝗蟲辦法是用飛機噴灑農藥,該法殺蟲率高、滅殺範圍廣,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學防治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應一時之需,不能保證長治久安。

3、天敵防治:

從長遠看,要有效防治蝗災,必須著眼於生態建設,要實行植物保護、生物保護、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四結合。特別是要確保生物的多樣性,保護好蝗蟲的天敵。據統計,我國目前有68種蝗蟲的天敵,包括鳥類、兩棲類、爬行類等,它們對控制蝗蟲的數量具有重要作用。

4、案例:

山東省有關部門曾在東營搞過培育蝗蟲天敵——中華雛蜂虻的實驗,取得了一定效果。

新疆等地採取牧鴨、牧雞等方式消滅蝗蟲,效果也比較明顯。

廣東省昆蟲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區做過一項試驗,將大量鴨子引入農田捕食水稻蝗蟲,結果僅需2000只鴨子就能把4000畝土地裡的蝗蟲吃得乾乾淨淨。此外,掛網田間的園蛛及狼蛛、貓蛛等遊走蛛,也能在田裡迅速找到小蝗蟲並將其吞食。

廣大農民應儘量保護農田蜘蛛以防止蝗害發生。具體做法是:收割後不要把稻草隨便燒掉,而將其放在田裡,為蜘蛛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另一種做法是:在收割前後將發現的蜘蛛卵囊集中到安全地方並加以保護。



果園和隔壁老王


老百姓要自己瞭解蝗蟲情況的分析及方案的制定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也可以認為是生態治理,主要方法可以歸結為三種:

減少蝗蟲的食物源。很多種蝗蟲都吃玉米、小麥、高粱、水稻、穀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樹等。因此在蝗蟲發生地儘量多種植大豆、苜蓿、果樹和其它林木,則可以防治蝗蟲;

2)減少蝗蟲的生存地。有些蝗蟲發生地地勢較低,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地塊改造成池塘,養魚、養蝦,這樣可以使蝗蟲的生存地大大減少,也會較好地防治蝗蟲;   3)減少蝗蟲的產卵地。

生物防治 

  目前採用的主要有三種:(一)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控制蝗蟲;(二)採用生物農藥防治蝗蟲;(三)牧雞和牧鴨防治蝗蟲。

化學防治方法

很多化學農藥都可以用於防治蝗蟲,目前用於防治蝗蟲主要有機磷類農藥的馬拉硫磷、敵敵畏;菊酯類農藥,溴氰菊酯、綠氰菊酯等;昆蟲生長調節劑,卡死克等。還有很多混配的農藥,如快殺靈等等。銳勁特是由國外農藥公司新開發的一種殺蝗蟲的特效農藥


一方集市


由於蝗災發生的自然環境條件,古今基本上差不多,所以我國的蝗災並沒有因農業現代化發展而消失,反之,只要是條件合適,蝗災便會捲土重來。如2002年入夏以來,我國河北、河南、山東、天津、新疆等13個省區市100多個縣不同程度地發生了蝗蟲。農牧區發生蝗蟲面積達9000萬畝。

防治蝗蟲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農業防治(生態防 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這些防治要達 到的目標都是消滅蝗蟲,避免蝗蟲對莊稼的危害。在防治蝗蟲時要以預防為主,應因地因時採取簡便、 經濟有效的方法。所謂的預防為主,就是要儘量在蝗災大 發生之前或在蝗蟲發生程度較低、蝗蟲還沒有給莊稼造成 損失時,及時採取行動,將蝗蟲殺死。

否則,在蝗蟲發生 程度嚴重時採取行動,不但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財力,而 且也會給莊稼造成嚴重的損失。有時農民朋友在田間一發 現蝗蟲就著急了,為了儘快殺死蝗蟲,往往首先選用噴灑 化學農藥的方法殺死蝗蟲。這樣做雖然可以很快殺死蝗 蟲,但是同時也殺傷了大量蝗蟲的天敵,並且給環境和莊 稼造成了嚴重的農藥汙染。

有時由於農藥使用不當或施用 技術掌握不好,還會引起農藥中毒。因此過分強調使用化 學農藥防治蝗蟲,會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多不利的 影響。因此在防治蝗蟲時不應首先使用化學農藥防治,而要採用那些對環境和莊稼無汙染、對人和家畜、家禽安全 的方法,如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等。

在蝗蟲發生極為嚴重 時,科學地使用化學農藥防治也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 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