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本來就是懂行的人賺不懂的人的錢?事實如此嗎?

股市大冒險


股票市場的成立,本來是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髮展壯大,而上市公司通過發展產生利潤之後,給所有的股東進行分紅配股。

由於股票在發展過程當中存在著較大的投機性,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一方面是資金量較小一方面是對股票相關知識的缺乏,導致散戶投資者在股票投資過程當中賺錢的概率相對較低。

股票市場當中的錢

其實股票市場的存在,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是一種資產再分配的過程,主要原因是由於股市投資過程當中投機相對比較嚴重,也就是說今天買入明天賣出,上市公司很難利用你的投資資金進行產業的發展。

說的直白一點,比如一隻股票當中有100個人進行投資,每一個人出了100元,那麼該只股票的市值就是 1萬元。

如果此時所有的人都不進行交易直接開始分錢,假如進行平均分配,結果就是100個人都會出現虧損,這主要是在你投資交易過程當中的損耗造成的。

如果這100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想要賺錢,那麼其他的人都將面臨著虧損,這就是股票投資的本質。

誰在賺股票市場當中的錢

在股票投資過程當中我們都知道有一個28定律,那就是20%的人賺80%的投資者的錢,換個角度來講這20%的人屬於機構、莊家、遊資和專業的散戶投資者。

由此可見股票市場當中的錢永遠都是行家在賺,也就是懂行的人賺不懂行的人的錢,因為一家上市公司想要產生利潤給股東們進行分紅是需要漫長的過程。

有價值的上市公司每年也許有兩次或多次的分紅配股,而大部分上市公司在監管層的催促之下多年也不會進行分紅配股,這就讓股民投資股票失去了原本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投機心理衍生越演越烈。

綜合來看:股票投資過程當中就是懂行的人賺不懂行的人的錢,目前我國股市當中散戶投資者居多,而莊家或主力機構賺的基本都是散戶投資者的本金。

如果散戶投資者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進行系統性專業性的對股票知識學習,這和武俠小說中的高手是一樣的道理,打鐵還需自身硬。


社長財經


前些天,與一些投資者做交流,其中有一位就與題主的問題相同,問到了股市是不是懂行的人賺不懂行的錢。當時我是這樣回答的他的:在股市,沒有說誰賺誰的錢,賺自己能賺的錢就好。當時,見到他雲裡霧裡、不明所以的情況,說了幾個案例:

第一個,2015年下半年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是“熊市”,股市下跌幅度大並且是急跌。在那個階段,盈利的效果很差,百分之九十五的投資者都不能實現盈利,甚至更多,畢竟行情如此。就算是今天能盈利,過兩天也就係數虧損回去。有一位女性投資者,在當時就規避了“股災”風險,而他入市的時間僅僅只有一年,算不上懂行的人,也算不上專業的投資者,充其量算得上是剛脫離新股民的投資者。

但是,她卻能躲避了“股災”。在做交流的時候,我並沒有發現她有任何的特殊分析的能力,甚至對股市的認知還比不上入市半年的投資者。但是,給我的感覺,她的風險意識很高,特別是對一些公司股票價格出現巨幅上漲以後的風險意識。也懂得知足,一旦出現不穩定,自己看不懂的情況,哪怕是虧損,也會選擇離開。

她並不懂行,但卻能在“股災”中生存下來,將在2014年、2014年的盈利保留下來。這對於一位當時僅有一年入市的人來說,十分不容易。之後,我思考過她為什麼能成功,不是因為她懂行,也不是因為她專業,而是因為她只賺自己能賺得到的錢,並且懂得知足。

她是一位銀行從業人員,對低風險、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很是瞭解。談到分析,也是很粗糙。按照她的說法則是,她不會分析,但是通過對比低風險、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與銀行上市公司股息率,明顯投資銀行的潛在回報率要高出很多。當然了,還沒有等到股息率分紅2次,就因為股票價格的大幅上漲,而選擇了拋售,因為已經達到並且超過了預期她所期望的回報率。

對股市可以說沒有太多的認知,分析上也很粗糙沒有辦法支撐理論,但通過自己所在的行業,對行業有所瞭解進而反饋到股市中來,不懂行,懂得知足,在股市中也是風生水起。所以,對於懂行與不懂行,對股市投資沒有太大的影響,重要的是賺自己能賺的錢。

第二個,2011年的時候,股市的行情不好,那個時候認識一位股友。這位股友經常與我在互聯網中做交流,通常交流一些技術的使用、方法的推演之類的。雖然,與他沒有見過面,現在也是斷了聯繫。但是給我的感覺則是,他的技術理論知識很豐富,並且也很強。

但,他在股市裡投資,賺不賺錢呢?是不賺錢的。曾經我們做過一次關於技術投資、價值投資的方法論交流,我主張價值投資,而他主張技術投資,我意向於穩定、確定性高的盈利方式,而他意向於盈利最大化。最終,我們將各自的成績單交換的時候,很顯然他是失敗的。

我們互聯網中因為這個事情做過多次的交涉,期望通過交流來解答,為什麼技術無法支撐股市最大化盈利,甚至致使一位技術高手失敗。辯論來辯論去,也沒有辯論出一個所以然。但我認為,技術的運用本身是一種輔助方式,而非上市公司本質影響,或許能短期左右股價波動,但長期來講一定是不能的,一定是延後於上市公司所發生事情的。再者是,投資者不僅僅需要有方法論的支撐,還需要有強大抗壓能力的支持。顯然,更多的投資者有方法論,而沒有強大的抗壓能力。

我並不認為在股市中懂行,就一定能賺到不懂行人的錢,甚至說是絕大多數懂行的人賺不到錢。

第三個,身邊有位朋友也是做股市投資的。他投資的時間有幾年了,也在股市中賺到了錢。但要說對股市懂不懂,我只能搖搖頭說“完全不懂”。所謂的技術,一概不知,所謂的財報指標,也是不懂。但是,在股市中卻能實現盈利。

與他交流,雖然他不懂的術語、指標比較多,有些麻煩,但給我的感覺則是,他有自己一條清晰的思路:不懂,就不碰。股市中有很多公司,市場表現已經很成熟,他單單傾向於這些成熟的公司,並且是價格出現較大幅震盪下跌的時候會下手,跌幅越大也就越是青睞。在2018年震盪下跌市中,就下手了幾次。雖然當時他也難熬,但現在看來算是十分成功。

他也不懂行,就是簡單辨別哪家上市公司在市場中成熟、穩定,然後就選擇哪些公司。這與一些懂行的投資者相背,很多懂行的投資者喜歡尋找一些短線波動大、潛力性強的上市公司,但最後效果並不明顯。反而他這種方式在趨勢明顯的基礎上,效果更佳。

關於題主的問題,事實並不是懂行的人就能賺不懂行人的錢,在交流過投資者中間,很多都是不懂行反而賺到了懂行人的錢。只不過不懂行股民的基數大,所以被掩蓋。在股市中,我認為賺自己能賺的錢,不要期望每一分錢都被自己賺到。


厚金說


股市是老手賺新手的錢;

股市是自律的人賺不自律人的錢;

股市是有耐心的人賺沒有耐心人的錢;

股市是有格局的人賺沒有格局的人的錢;

股市永遠都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一個體系。並且股市是一個“二八定律”和“零和規律”相結合的市場。

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

1)如果你不是老手,而是股市新人,那麼你賺錢是運氣,虧錢才是必然趨勢。因為,股市裡新人拿錢賺經驗,老手用經驗賺錢!

所以想要成功過,在股市裡獲得持續盈利必須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學會虧錢;

第二:學會保本;

第三:學會盈利。

2)股市裡如果你不夠自律,那麼再好的技術和股票都會讓你追漲殺跌的糟蹋。所以培養自己的自律非常重要!

3)股市需要的就是耐心,投資的成功,是拒絕短期誘惑的結果。因為一個較長的時間週期往往可以忽視很多短期造成的風險或者意外。但是如果你把這個週期縮短,就會發現這些問題對於你造成的傷害非常大。所以長線投資,耐心等待,才能夠等出一個便宜的價格,才能夠等到賺大錢的主升浪。

4)股市裡是需要有格局存在的。如果你沒有格局,那麼你永遠都會是機構,牛散,私募腳下的玩物,任人宰割。記住,時間和格局才是你能否HOLD住牛股的本質,沒有比它們更重要的!

5)股市裡需要的孤獨和不從眾,因為股市裡存在“二八定律”,當你所想的和你所做的,與大部分的人一樣,那麼註定你就是80%的那類虧錢的人。只有不從眾,只有獨立交易,你才有希望成為20%的人。

最後,給你五條寶貴的建議:

第一就是別在熊市第一波接盤;

第二就是別在牛市第一波出貨;

第三就是別在震盪市追漲殺跌。

第四就是不要買進了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劣質資產;

第五就是不要過早賣出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質資產。



琅琊榜首張大仙


股市確實是懂行的人賺不懂行的人錢,其實不只是股市,任何行業同樣都是如此。股市本身就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

其實A股當中大部分交易的都是非常優秀的,就我所知道的交易者,60%以上的技術都是不錯的,畢竟在熊市當中能夠生存本來就不容易。

但是市場就是市場,往往只有那些技高一籌的人才能在股市當中獲取穩健的利潤,而有些技術稍弱的投資者則大多數都是把資金交了學費。

股市交易當中,首當其衝的技術就是k線,k線其實是千變萬化的。股票不同的價格,不同的走勢,不同的k線,不同的量能以及不同的籌碼分佈等等。只要一樣指標不一樣,未來的走勢都會大相徑庭。

其實在股票市場當中能夠建立一套交易系統的人並不多,可能十不足一。所謂建立交易系統,就是使用這一套指標選擇出幾個適合的標的,然後結合自己的選股,選擇出幾個適用於某些指標的個股進行操作。

我們打個比喻,選股其實就和選對象一樣,每個對象喜歡的東西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幽默感,有的人喜歡顏值,有的人喜歡口才,有的人喜歡錢。如果你能知道她喜歡什麼投其所好,那麼你就是一個懂行的人。股票同樣如此!

每個投資者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就像考試考分數一樣,往往分數高的人才能夠賺取收益,而一些即使很優秀分數落下一點,那麼長期以往總是不如頭部投資者。

綜合來說,投資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每個人都在逆流的河流望上游,稍微落下一點就會損失本金。所以要想在股市賺錢,不但要懂還得比別人懂得多,這就需要學習。


關注點贊,腰纏萬貫,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盤手梁勇


所謂懂行的人賺不懂的人的錢其實質就是博弈。也就是聰明的人賺不聰明的人的錢。但股市真的只是博弈的場所嗎?並不全是這樣的。

雖然在股市中懂得投資技巧的人會佔有一定的博弈優勢。在行情波動中會賺到不懂投資的人的錢。於是有人就認為股市就像打麻將一樣,運氣好的人賺運氣不好的錢。高手賺低手的錢。

其實並不是這樣。打麻將的錢只能在參與者之間流轉,錢都來自打麻將的人。麻將桌上不會自己突然蹦出一堆錢來。

股市上的錢與打麻將不太一樣,並不像打麻將那樣只是你的錢進入我口袋或我的錢進入你的口袋。

股市自己還會蹦出一堆錢來。這個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不是懂行的人的錢,也不是不懂行的人的錢。這個錢來自於上市公司。具體的說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紅。上市公司也是經常發錢的!

上市公司業績好就很有可能進行分紅,這筆錢會打到股東的賬戶上。一些堅持價值投資的人就是以獲取上市公司分紅為目的。他們並不進行投機博弈。但長期堅持投資一樣可以賺到錢。

像當前的不少的銀行類股票,分紅較穩定而且分紅較高。比如一年每股分紅0.2元,那麼20年就會每股分得4元錢。如果你持有一萬股那麼二十年後就將累積獲得4萬元的分紅。這個賺的就是公司的盈利的錢。


孟可的思想空間


首先這裡什麼叫懂行,懂行是怎麼界定的,並不明確。在我看來,股市實際上就是一個投資市場,既然是個投資市場,在市場中操作,就有賺有賠。那什麼人比較容易賺,什麼人比較容易賠,沒有參加過股市實際投資的人是不懂的,只是人云亦云罷了。股市這個市場有個講法,就是1賺2平7虧損。就是說,從長期趨勢來看,大部分人在股市中投資是虧損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夠賺錢。能夠賺錢的這少部分人是誰呢?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和一些牛散。因為他們有很多優勢,他們在各個方面的配套比較齊全,比如人才優勢、資金優勢、技術優勢、信息優勢、計劃與執行力的優勢等等。那麼虧錢的那些大部分人是什麼人呢,主要是散戶,因為散戶資金量本來就比較少,計劃性不強,執行力也不夠,喜歡追漲殺跌,操盤技術又不到位,別人說漲了可以買了他就買進,別人說不行了,要跌了他就又賣了。總的來說就是一直在賭,股票跌了賭它能漲,漲了賭它還能漲,沒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規則,經常一買就被套,一賣就漲。所以總是處於一個死循環當中,就是說不是被套住了,就是在解套的路上。在股市上賺錢必須要懂行,我說的懂行即必須要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與技術分析能力,掌握必需的操盤要領,有一套自己的操盤規則,還要了解國家大政方針政策以及國際上涉及財經方面的信息動向。懂行了,你還要去做,你光說不去做是賺不了錢的,怎麼樣才能賺錢?就是說你懂了,還要有足夠的計劃與執行力。優柔寡斷、患得患失是賺不了錢的。這就是我對在股市上能否賺錢的基本看法。歡迎討論!謝謝!


路易科升


股票是內行人賺外行人的錢嗎?大部分賺大錢的行業肯定都是如此的。

但是隻說答案不夠直觀,必須舉例說明。

大家都應該還記得老妖股恆立實業吧。這支股票在短短的時間內從2.42元炒上了10塊錢,立即成為了市場上的超級明星股票,吸引了各方資金的關注,自然也包括廣大散戶。

但是這支股票在漲到10塊之後卻沒有繼續大漲,而是轉頭向下,最終10塊錢成為了絕對的頂部。

為什麼會這樣呢?

恆立實業漲到10塊錢後,表面上看,距離歷史最高價19塊錢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確實能讓人無限遐想。

但是如果看它的市淨率,就會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恆立實業雖然價格僅有10元,市淨率卻超過了2015年大牛市的最高點,原因自然是公司的經營變差淨資產下降。

外行人只看到價格,但炒作的內行人知道這種脫離基本面的價格支撐不了太久的,所以在歷史最高估值的放量出貨。

在股市,內行人是那些知道股票真正內在價值的人,他們必定是可以賺錢的;外行人只看到價格的漲跌,必定要在劇烈的波動中迷失自我。

歡迎點贊評論+關注,您的支持是我分享最大的動力。


黑色老馬


股市裡沒有那麼絕對,懂行的人也分三六九等,不同門派。

相對於散戶來講,大戶比散戶更懂市場;機構比大戶更瞭解宏觀、行業和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們又比機構更懂公司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包括一些足以影響股價的決策。

所以在股市裡,自以為處在鄙視鏈下游的人不斷的想向上去攀上鄙視鏈上游的關係,藉此希望搞到一點消息,但絕大多數都是以被坑結束。

其實處在上游的人也未必舒服,同樣股價也未必會按照他們設想的那樣運行。比如在19年就已經有15位上市公司實控人進去了。

其中涉嫌內幕交易的比例不少,有賺錢的,也有虧錢的。

比如松芝股份董事長內幕交易獲利2000多萬,結果被查,把這些錢全都補給了上市公司,結果上市公司營業外收入大增,董事長把自己玩進去了。

愷英網絡80後董事長因為內幕交易被捕;還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利用對上市公司內部信息提前知曉的原因,提前買入,然後公司停牌重組,但復牌後因為審核未獲證監會通過,又趕上市場行情不好,股價一同暴跌,大股東斬倉出局。這種例子太多了。

包括一些結構在過去兩年裡也是頻頻踩雷,中郵的著名基金經理不也連續踩到樂視、爾康嗎,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

所以懂行不一定是最終的獲利者,最關鍵還是要學會買到那些真正優秀的上市公司,有些賺大錢的人不一定行業研究的多透徹,公司財報看的多精準,反倒就是因為覺得公司產品不錯,並且認為會有更多人使用就買進去,然後就享受公司成長帶來的利潤,比如低位買茅臺的一些人、比如之前就看好愛爾眼科可複製的商業模式等。

公司盈利模式的可複製性、優秀的管理團隊、行業進入的較高壁壘、上下游的溢價能力、產品替換的高轉換成本、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等。這些才是決定投資者在股市裡長期能否獲利的關鍵,而不是一直羨慕那些虛幻的東西。





資本高易


我認為樓上是妖魔化中國股市的說法,我看好中國股市的未來。不是賺散戶的錢啊,我公司新來的實習生,什麼不懂,剛入股就賺了,資產-手續費之後增值了,她沒輸啊,這是事實啊,不過是大概率的問題,還有A股歷經了多年的熊市,現在剛復甦一點點,這人人當頭棒喝,本來有些個股的股價可以更高,就因為妖魔化中國股市,導致了現在的非實體經濟不積極,減少了不少投資人的獲利機會,這些721理論家,請不要總是妖言惑眾了,行不行?事實上呢,股市發展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啊,實體經濟發展,最終受益的是大眾,其中政策、腐敗的問題,那不是百姓解決的,你股民分內的事兒是找好入場位,別跟著牛市瘋狂追漲,跌兩天又套牢了,然後到處抱怨自己虧錢,像股市搶你錢了是的,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開戶的時候,沒聽說過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沒吃過葡萄說葡萄酸的選手,噴子們噴吧,A股的未來前景非常可觀,這裡我強調重要一點,我並非說大盤能走多高,而是說,A股賺錢的機會會更好,變的邏輯可言。

主升浪是每一位炒股朋友都夢寐以求的時刻,那是股價上漲的最大階段,也是盈利最快的階段。主升浪行情往往是在大盤強勢調整後迅速展開,它是一輪行情中投資者的主要獲利階段,屬於絕對不可以踏空的大行情。那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指導下如何去把握主升浪的個股,望投資者朋友們學有所成,戰果累累!

實戰案例:

指標的特點:

1、獵取主升浪主圖:股票,講究的是洞察力,一旦介入,就可以閒庭信步,不需要每時每刻都去關注股價的漲跌,而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2、買點確認副圖:副圖和主圖一樣,信號出現頻率不高,同時參照,提高成功率

這是我免費分享給大家的,有需要的朋友,喜歡戰法、系統的,關注,私信發送戰法,分享給各位。


我是一顆小虎牙


股市本來就是懂行的人賺不懂的人的錢?

這句話引入了一個競爭和對比的概念,這個問題具有普遍性,但在股市中,它的答案卻是不一定的。


懂行的人賺不懂的人的錢,具有普遍性。

通常意義上來說,都是懂行的人賺不懂行的人的錢。在很大的概率上,各行各業都是如此,股市也是一樣,但是股市是一個充滿複雜性的市場,在股市之外行得通的理論和觀點,在股市卻不一定可行。


股市賺錢的幾種方式

1. 賺企業成長的錢。

跟隨企業共同成長,以企業股東的心態買入公司股票,一旦買入就決定長期持有,企業賺錢,投資者也賺錢,這種賺錢方式擁有大量的粉絲,影響力最大的當屬於巴菲特了。

以A股選一個例子來看的話,茅臺最合適來作為樣本。

貴州茅臺2001年上市,到2019年,這中間的十八年間,貴州茅臺的分紅總金額累計已達574億元,比上市募資20億元翻了28倍多。

2015年:10派61.71元,分紅77.52億元。

2016年:10派67.87元,分紅85.26億元。

2017年:10派109.99元,分紅138億元。

2018年:10派145.39元,分紅182億元。

這是分享企業成長的紅利。

做價值投資,很難說是懂行的人賺不懂的人的錢,因為他賺的是企業成長的錢。


2.賺市場的錢

賺市場的錢,就是賺交易的錢,賺交易對手的錢,賺下一個接盤的人的錢,擊鼓傳花,就看誰接最後一棒。2007年10月16日,不少人在上證指數6124.04點之上高位站崗,此後多年未能解套。


從這個角度來說,卻是是懂行的人賺不懂行的人的錢,啥也不懂,自然容易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懂行是相對的

懂行這件事是相對的,如果要比較的話,肯定需要在同一個維度上來比較,有的人,對基本面比較懂,但是懂基本面不一定就能賺錢,有的人對技術面比較懂,但是懂技術面也不一定賺錢。市場中有不同的操盤風格和流派,每個流派都有其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而且不同流派的操作體系或者技術指標甚至會出現一些相互衝突的地方,就這樣,雖然懂的多,但是一知半解,一樣賺不了錢。懂一些基本面,但是不深入,又懂一些技術分析,但是不徹底,混在一起,賺錢難啊。

懂行之後還要做到

想賺錢,懂了之後還要做到。做不到,你就算懂行,也是賺不到錢的,就不必談去賺誰的錢的問題了。在股市中比較常見的是懂得了某種理論,但就是做不到,也知道不要追高,但就是管不住手,一看盤就想買股票,買著買著就買成滿倉了,每天不操作就手癢,雖然他也知道這樣是不好的。


綜上所述,股市不一定就是懂行的人賺不懂行的人的錢。在這個市場混,需要明白自己到底想賺哪一部分錢,然後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如何培養這種能力。這點非常重要。


我是寬財分析師,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