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了!44天,63家房企宣告破產!房地產行業呈現5大趨勢


據樂居財經報道,2020年,短短44天,人民法院公告網公示了63家房企的破產文書,日均破產1.6家,房企破產速度超越2019年日均0.9家,近乎翻倍。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返鄉置業潮泡湯,線下售樓處關閉,在建項目復工時間延後,高週轉的房地產行業正被強制“降速”,小房企的破產正在“加速”。


驚呆了!44天,63家房企宣告破產!房地產行業呈現5大趨勢


從地域來看,浙江、廣東兩省合計破產數量19家;湖北有3家,河南、湖南、重慶等湖北周邊區域累計破產20家。據統計,破產企業多為三、四線城市開發商,因資金鍊斷裂,無法按時清償到期債務導致破產,資不抵債。

面對黑天鵝事件,有的房企直接資金鍊斷裂而破產,有的只是被動的坐靠等,指望政府、協會出現出臺扶持政策;有的房企卻能夠率先絕地反擊,將疫情轉化為一次事件營銷,提前收割一批又一批的客戶。

結合當前的疫情信息來看,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產會呈現如下趨勢:

NO1.以恆大為代表的線上賣房潮來襲

恆大率先開展線上購房活動,網上購房+最低價保證+無理由退房+平民營銷賺錢,這種種大膽的營銷手段,讓恆大在短短3天裡,客戶認購房屋47540套,貨值超580億。恆大的這次“線上購房”,實現了購房者與企業的雙贏。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恆大認購量讓繼續增加。目前,已經有包括富力、碧桂園、中南置地等諸多房地產企業紛紛跟進模仿,學習恆大的線上賣房策略。


驚呆了!44天,63家房企宣告破產!房地產行業呈現5大趨勢

恆大集團副總裁劉雪飛表示,未來幾天網上認購可能累計突破10萬套。假如網上認購轉化70%,銷售成交將達7萬套,實現銷售金額600億元;假如當中有一半是推薦購買的,屆時將發放佣金3億元和獎勵3.5億元給網上認購的買家。

面對當前的疫情,何時將會進入拐點,現在就連鍾南山也沒有定論。對於房地產企業而言,率先築高牆,犧牲一部分利潤,抓緊去化,保證現金流,將是明智之舉。

NO2.防疫成本列入工程造價預算支出

近期,鄭州、青島兩地近期明確發文,將防疫成本列為工程造價成本。這一項規定,明確了費用的歸屬問題,開發商需承擔相關的成本支出。

將防疫成本列入工程造價:將“新冠肺炎”疫情明確設定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和《合同法》中所列明的不可抗力。將防疫期間施工單位在對應承建項目所產生的防疫成本列為工程造價予以全額追加。

這也給房地產企業的成本人員提醒,未來在編製成本預算時,還得考慮類似於這種黑天鵝事件而造成的額外支出,以確保成本不超額,並在可控範圍之內。

NO3.線上招投標或將成為未來招採的標配

儘管此次疫情發生,但招採工作不能停,包括明源雲、優採、川採聯盟等平臺均發出了免費提供在線招投標平臺的服務,這也進一步對採購人員進行了教育。


驚呆了!44天,63家房企宣告破產!房地產行業呈現5大趨勢

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積極應對疫情創新做好招投標工作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全面推行在線投標、開標;積極推廣電子評標和遠程異地評標;改進投標擔保方式等。


NO4.供應鏈關乎房企復工後絕地反擊力度

面對疫情,房地產企業不得不進行項目延緩開工。未來,一旦疫情結束,將會面臨趕工期。

工人短缺、材料短缺成為房企快速絕地反擊的影響因素。一方面要內部對需求,二方面要外部對生產進度,反覆溝通協調,極大的考驗房企的供應鏈能力。

近期,已有多家房地產發出明確招標採購的需求任務,提前儲備供應商以備不時之需。但經歷了這樣黑天鵝事件,也讓分管採購的副總更加明白,平時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修繕房屋漏水”,即檢視供應鏈質量將是多麼的重要。

NO5.移動化遠程協作催生彈性辦公制

對於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即便不具備遠程打卡、在線會議、在線培訓等基礎軟硬件設施,但依託微信也能全部實現在線打卡、在線會議以及在線微信群的培訓。

這一次全民“宅家工作”的方式,至少在恆大得到了驗證。僅通過線上營銷方式,3天收割580億元。在疫情結束之後,必將會納入到企業人力資源評估體系之中,企業也會計算員工的人效及產出。

那麼,會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這會讓企業開始思考,一是在組織上進行調整,優化非核心產出人員,進一步提升組織效能。二是彈性辦公也能為企業創造高效能,這對於吸納高級人才非常有幫助

。畢竟,這種在國內還未被流行起來的新型辦公模式,在國外早已在知名企業所採用,比如普華永道、谷歌等。


總結

達爾文的《進化論》一書中提出“適者生存”,企業的生存法則就是要不斷適應外界的快速變化,具備“反脆弱”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商業競爭之中基業長青

今天,房地產行業面對疫情,項目無法如期開工、售樓部無法開放,現金流告急,但有的企業反應速度飛快,不是坐、靠、等,而是依託內生尋求增長的力量,積極擁抱變化,順應趨勢,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之中尋求最佳的生存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