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6萬人的健康安全——記一位鄉鎮醫院院長的抗“疫”歷程

(速新聞記者 高凱)2月2日清晨,接到通知:前一日送市相關醫院診治的病人“系普通感冒,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宿城區中揚醫院院長陳如意鬆了一口氣,可手心後背仍然全是汗。

這些天裡,這種情緒上的大起大落,陳如意經歷過很多回。事關全鎮6萬人的健康安全,他一絲一毫都不敢懈怠。

守护6万人的健康安全——记一位乡镇医院院长的抗“疫”历程

最早打響戰“疫”的地方

中揚醫院,是中揚鎮這場抗“疫”之戰最早打響的地方。

1月22日下午,在區裡開完相關會議的陳如意火速趕回醫院,立即召集全院人員開緊急會議。參與過2003年抗擊非典戰役的陳如意,憑藉著老醫務工作者的職業敏感性判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絕非普通的傳染病。

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設立發熱專門門診,組建物資供應組、日常消毒組等小組……

藥品準備到位、制度制定到位、房間消毒到位、科室調整到位……濃濃的消毒液味瀰漫四周。

嚴陣以待。

越來越多的發熱病人到醫院就診,陳如意每天就在醫院各科室巡查。

“已經接診多少病人了?”“有沒有疑似病例?”“有沒有退燒?”

詢問、登記、檢查,每個環節陳如意都要一個不落地過細過問。

“中揚醫院每天約有200人就診,哪個環節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交叉傳染。手託全鎮6萬人的健康,馬虎不得。”陳如意深知。

守护6万人的健康安全——记一位乡镇医院院长的抗“疫”历程

最接近前線的地方

每一次與疾病的鬥爭,恐慌和未知都如影相隨。清醒和果斷,就顯得愈加珍貴。

2月1日晚,陳如意收到群眾報告,中揚鎮保莊圩張某突然發熱,咳嗽不止。陳如意條件反射般立即奔赴現場。

“所有人做好防護!”

“先測量體溫”。

……

已近23時,在不具備嚴格防護的條件下,陳如意有條不紊地安排醫護人員和鎮衛計中心工作人員採取緊急措施。

“救護車來了,病人拒絕上車!”

“我來做工作!”

張某拒絕去市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陳如意乾脆走到張某床邊做思想工作。

“你呆在家裡邊,也不利於康復啊?老老小小的一大家人,不更擔心你嗎?如若排除,我們接你回家;如若確診,黨和國家一定會把你治好的。”

真誠親切的話語,推心置腹、設身處地為對方打算的態度,慢慢收到成效。半小時後,救護車載著張某駛向市區……

抗擊疫情戰鬥打響以來,陳如意總是這樣,衝在離前線最近的地方,指揮有度、安排有方。

守护6万人的健康安全——记一位乡镇医院院长的抗“疫”历程

心裡最牽掛的地方

守護著中揚這個“大家”,陳如意已經十幾天沒回自己的小家。

醫生、院長、兒子、父親、丈夫……五重身份,在陳如意的心底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攪和得五味雜陳。

“結婚37年了,每年春節都是和兒孫一起過,我已經六十歲了。這個年三十,我是守在醫院值班的。現在每晚只能通過視頻給兒子兒媳交代點事,順便逗逗小孫子。”

那一頭,是家人的期盼;這一頭,是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等待。

“特殊時刻,家人還是挺支持的。畢竟我是一院之長,我要是離崗了,醫院那麼多員工怎麼看?非常時期,我的五重身份裡,‘院長’和‘醫生’顯得更重要。”陳如意說。

守护6万人的健康安全——记一位乡镇医院院长的抗“疫”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