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貨幣貶值時,對於普通人來說,應對方法是什麼?

活動中心17653708


貨幣貶值,其實對我們普通人是沒有太多應對辦法的,但仍然值得重視。

不要瞎折騰,把本金折騰沒了

很多人在投資上,會有一種盲目跟風的狀態。比如最近什麼幣火,就腦子一熱投資什麼幣。比如P2P很火,也跟風投,結果到最後,監管來了,跑路的跑路,整頓的整頓,折騰來折騰去,最後就把本金賠進去了。不要貪小便宜,安安穩穩地在錢存在銀行,或者買點銀行穩健型理財,任何時候本金安全最重要。

投資具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過去由於人口紅利及城鎮化建設,房子是抵抗通脹貶值的最佳的方式。如今隨著樓市的調控,高房價並不是可持續的。因而投資房產不一定能對抗貨幣貶值。

但一些城市還是值得關注,比如粵港澳大灣區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定位,因而大灣區內年輕人口流入的城市是值得關注和投資的。像東莞、惠州、中山,有深圳人口的外溢效應,未來交通網絡更加緊密。

適當持有外幣

我國每人每年有5萬美元的外匯額度,因而為了對抗貨幣貶值,建議也適當持有外幣。資金更充足的,可以配置些以美元計價的海外保險等。


財思思


樓主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人民幣貶值,普通老百姓該怎麼應對?儘量多換點美元現鈔嗎?無所適從,總要做點什麼對沖一下風險,減少一點損失吧,下面思維講座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1、開源節流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貨幣貶值的情況下,物價一般都是要上漲的。想要保持原來的生活水平,必須是要有相應收入的提高。如果收入沒有相應提高,你就必須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無法開源,就節流。

菜市場的西紅柿都從3.5元一斤漲到了5元一斤,我只好也不吃了,用還沒漲價的香蕉替代一下。

如果你以前穿百麗的鞋子,現在就穿達芙妮;以前穿範思哲的衣服,就換成優衣庫……

一年兩次的旅遊就縮減到一次,或者換為周邊遊。能住快捷酒店就不住五星級酒店……

2、換美元真的有必要嗎?

如果你沒有出國換美元的需要,就別瞎跟著去換美元,人民幣換美元成本太高了,1萬人民幣換美元手續費要150塊錢以上啊。而且現在人民幣也逼近7了,現在換來保值意義不大。

3、如何理財?

錢放在哪裡比較好?銀行理財還可以放,貨幣基金可以放,債券也能買。但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收益就是趕不上通脹速度了,只能儘量減少損失。

就暫時不建議買股票基金、投數字貨幣、網貸了,普通人去投資都是被割的命運。

有朋友問到黃金,黃金有紙黃金、實物黃金、黃金ETF基金、互聯網黃金等。我是這樣認為的,黃金適合有錢人買來做長期保值增值的。如果你有幾百萬的話,倒是可以考慮買5%左右的黃金,現在國內黃金價格不算低了,可以等跌一跌再買。

如果你能拿來理財的資金也就幾萬十幾萬,那就別買黃金了,畢竟這錢你隨時都可能拿來花的,買黃金短期內賺不到什麼錢的。實在沒地方放,放在銀行定期的短期理財產品起碼也有4%左右的收益。

4、要不要買房?

要不要買房?人民幣貶值,國內大部分非固收類資產都呈現下跌趨勢,買啥啥虧,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有買房才是很好的保值增值方式。

而人民幣貶值對於房企來說是利空,房企為了資金儘快回籠,一般會採取降價促銷方式賣房。

從歷史經驗來看,貨幣貶值後,買房還是很好的保值選擇,能買就買一線和強二線吧,明年買房應該是個好時機。當然,舉債投資房地產就沒必要了。

以上是思維講座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思維講座


通貨膨脹和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存在正相關關係,這一點在我們國家表現的尤為突出,近三十年,是經濟騰飛的三十年,也是物價飛漲的三十年,相對來說,也是貨幣貶值最快的三十年。

有數據現實,從1986年起算,最近三十年國家的貨幣總量上漲了280倍左右,也就是說,1986年的1萬元(萬元戶),相當於現在的280萬元,貨幣的總量大概保持著每年21%的增長速度,相應的購買力的下降幅度可以想見。

在貨幣貶值的大環境裡,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呢?我覺得有3點。

01 推動職業發展,個人成長其實是最抗通貨膨脹的

貨幣貶值速度很快,但是隻要你的收入水平的上漲速度能夠跟得上,貨幣貶值對你的威脅就很小。

提到通貨膨脹,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要去理財,其實我倒覺得,理財是風險與收益並存的,而工作上的長足發展、工資的水漲船高,可是實打實的,每個月真金白銀的發到你手裡,靠譜!

舉個例子,

我媽在銀行業工作,三十年前,一個月工資不到100元,她的工作沒有很突出,到現在也沒有混成領導,但是現在的工資仍然能夠達到近10000元,三十年上漲了100倍。

而如果要靠理財,你拿著每月100塊錢,想要達成每月10000元收益的理財目標,年化收益率得多少?這麼高的年化收益率還要保持幾十年,這得是巴菲特才能做到吧?

在職場,我媽完全不算成功,只能算是恰巧選擇了一個正確的行業。我們這個時代,憑藉職場發展,完美對抗貨幣貶值的更多。

我有個同學,2010年大學畢業在廈門一家小互聯網公司工作,月薪不到3000,後來憑藉多年積累的優秀業務能力,2017年跳槽到阿里,年薪近70萬,如果折算成年化收益率,這得有多高!

所以我認為,職業發展才是應對貨幣貶值的頭號利器,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來說,職場的可能性很多,選擇對的行業、練好內功,比什麼理財都強。

02 學習理財技能,用金融工具推動財富的增值

貨幣貶值的厲害,我們只要讓財富保持同步的增值,就能抵消貨幣貶值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如果說職場發展是根本,學習理財就是財富增值的“助推器”,也是我們應對貨幣貶值的利器。

選擇不同的金融工具,在三十年這麼長的時間段裡,對於財富的“改造”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二十年前,別人投資黃金,你選擇銀行活期存款;十年前,別人買房,你選擇國庫券;五年前,別人買了騰訊公司的股票,你選擇P2P平臺,別人和你的區別就在一個有一個的理財選擇中,現象出來。

如何選擇對的金融工具呢?這就要考驗我們的理財技能了。投資眼光其實是學習的結果,沒有人天生擅長理財,誰都是在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在錯誤與修正中成長起來。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培養理財意識、學習理財技能、選擇正確的投資標的,才能更好地應對貨幣貶值。

從目前的的經濟環境來看,我覺得兩個方面還會有機會。

一個是我們國家的股市,從歷史數據看,股市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資標的之一,而且我們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態勢穩健,正在逐漸走到世界舞臺的中間,這樣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一定能在股市中有所體現。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選擇指數型基金,定投股市,大概率能獲得不錯的彙報。

另一個是核心城市核心地區的房產,雖然最近新聞的信息都說房價下跌,並且國家的調控政策也很緊,但是我認為,目前國家城市化的進程還在進行中,核心城市對於人口的吸納作用日趨現象,而且隨經濟發展,人們會有更大的改善居住環境的需求,只要有需求,好的位置的房產仍能很好的保值增值。

03 理解財務風險,學會控制自己的本能

財富的保值增值最怕什麼?最怕本金受損!

巴菲特忠告投資者有三點:第一,要保住本金。第二,還是要保住本金。第三,記住前兩條。

普通人應對貨幣貶值尤其應該注意放防控風險,很多時候,我們盲目追求高收益,反而容易陷入投資陷阱,試想,本金都賠光了,手中的貨幣都沒了,還談什麼應對貨幣貶值呢?

投資理財,風險收益永遠是並存的,而我們的人性往往是,賺錢的時候,膽子越來越大,股市5000點,就有人敢喊出衝破10000點的口號,就有人不惜開始融資融券。

這就是人的本能,有了還要更多,而投資理財都是和本能對抗的,很多投資決策都是反本能的,所以巴菲特才說,在別人瘋狂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瘋狂。

其實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對於財富的侵蝕還是緩慢的,那些忽視風險的、屈從本能的投資才“立竿見影”,直接擊潰你的生活。

綜上所述,貨幣貶值和經濟發展有很強的正相關關係,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普通人應該如何面對呢?我們應該加速個人成長,推動職場升級,這是根本路徑;我們應該學習理財,選擇正確的金融工具保住自己的財富;我們應該控制風險,學會和本能作戰。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理財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正好的理財筆記


最簡單的思路,面對貨幣貶值,唯一的辦法是找尋你可以綁定的保值標的物,並且這個標的物最好具有流動性。


1。保值標的物

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某個貨幣。要看你的資產和實現的能力。

比如你判斷房價漲,貨幣發毛了,房價的上漲速度加快,當然可以買房,但是房子的投資是需要一大筆錢的,這類投資適合資產量比較大,有閒錢長期閒置的人,去操作的方案。

比如有富人買香港半山的豪宅,一下幾個億買一個別墅,是因為他的資金量級別,如果把幾個億去買不同的理財產品做組合,比較困難,所以只能去找適合他體量的標的物。

如果你有10萬或100萬,應對貶值,你的標的物就寬泛很多,可以換美元,也可以換黃金,因為黃金是用美元標價的。

2.流動性

要有流動性的認識,這是投資保值、理財中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你能方便變現,如果保值升值了不能變現,這個方案就有問題。這一兩年出了很多問題案例都是買了某高收益產品不能變現。

比如買黃金,要買能變現的銀行紙黃金,雖然不能提取實物,但是隨時可以賣掉兌現利潤。如果買實物黃金或金銀首飾,賣出的時候就困難或打折扣了。

同理,富人買香港豪宅,是因為好變現,豪宅稀少而買家多,賣的時候不發愁。富人為什麼不買一箱子鑽石,就是變現困難。

普通人,要理財成功,保值成功,也要有獨立思考能力,不能什麼熱門就去搞什麼。考慮問題的角度,就是找尋一個安全的標的物,還有好的流動性,那樣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陶濤shapan


現在貨幣貶值,對普通人來說要學會理財,說起理財,老百姓把錢存入銀行來生利息,這點利息遠遠跟不上貨幣貶值。我個人看法,在銀行購買黃金,也是最簡單的。去投資原始股,一少搏多。



居安才能思危


貨幣貶值時,對於普通人來說,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購買力下降。原本10快能吃一碗拉麵,現在需要15塊錢。如果有了這個意識,就要學會提前做好防範風險的準備,而不是已經發生貨幣貶值了,再進行相應的舉措

第一、合理配置對沖資產。

如果持有單一國家貨幣資產,貨幣貶值的影響是全局性的,哪個資產都逃脫不掉。這個時候的風險是100%。所以,可以適當配置對沖資產。比如說美元資產,來做對沖。因為美元和人民幣是呈反向關係的。但老百姓在選擇美元資產的時候,儘量選擇風險較小的,比如說香港保險美元保單這種的


第二、提升資產配置組合保值增值能力。

既然貨幣貶值是全局性的,那麼我們個人在進行自我資產搭理的時候,就要儘可能在保值的基礎上,增加升值的可能性。一方面配置保底地產,一方面配置一些風險在可接受範圍內的較高收益資產。從而,提升整體資產的增值能力。

第三、開源節流。

這條相信大家很多都明白。賺的多花的少了,剩下的才能更多



莫吝金錢


貨幣貶值是在經濟增長中的正常現象。經濟發展需要適度的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必然帶來貨幣貶值。如何對抗貨幣貶值、避免財富被洗劫,是每一個普通人都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們從三個層面分析。

一、貨幣貶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為了保持較高的經濟發展效率,各個國家都會保持溫和的通貨膨脹率。因此,通貨膨脹已經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其直接表現就是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和購買力下降。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也貶值了很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年鳳毛麟角的“萬元戶”,如今已經稀鬆平常了。由於我們收入的增長超過了貨幣貶值的速度,因此我們反而感覺生活更好了。

也就是說,長期來看,貨幣貶值將伴隨和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二、長期來看,貨幣貶值的影響仍然不可小覷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近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總體維持在2%左右,處於溫和區間。而在豬肉價格等因素的推動下,2019年10月份我國的CPI攀升到了3.8%,11月份更是達到了4.5%。這已經是比較高的通脹水平了。

而即使是2%或3%的通貨膨脹率,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如下圖,100萬元現金在2%、3%和4%的通貨膨脹率下,長期的實際購買力後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縮水。當通脹率為4%時,15年後的購買力甚至只剩下現在的一半!

也就是說,如果目前的通脹水平保持下去,15年後我們手裡的100萬就只剩下不到50萬了!

三、除了增加收入,合理的資產配置與投資才是王道

對抗貨幣貶值,最有效的辦法肯定是增加收入。如果年收入能增長20%,那麼你對貨幣貶值就基本無感了。但對於創業沒機會、炒股無內幕、投資不熟悉、海外出不去的普通人,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和投資才是王道:

一是定投指數基金。歷史經驗表明,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其長週期表現由產業轉型升級、民生福祉改善、科學技術進步、融資結構優化等因素推動。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的態勢有目共睹,高質量發展的長期紅利必將引領資本市場走向理性繁榮。對於散戶或業餘投資者,最簡便的就是通過定投指數基金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這正是股神巴菲特最推崇的投資方式。

二是購買大城市中心區域的房產。近期召開的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可以預期,溫和上漲將是未來房地產市場最為現實的走向。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和稀缺地塊的不可複製等因素,決定了核心地段的優質房產永遠是稀缺的,永遠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特別是一二線城市,在中心區位買套房子改善升級,永遠是不會錯的。

三是投資黃金。“盛世古董,亂世黃金”。任何一種主權的信用貨幣,都可能會因為政府違約而貶值。但黃金作為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其避險功能顯而易見,所以戰亂及政局震盪時期,大家第一個反應總是要買入黃金。當貨幣劇烈貶值的時候,黃金資產的抗通脹功能也會凸顯出來。特別是今年6月起,黃金價格走勢打開了長週期的多頭,正是佈局的有利時機。


豁達研究


對於普通人來說,當貨幣貶值的時候,應對的方法就是:配置型投資方式。其實,如果將各個渠道的投資產品綜合在一起分析,有著很多對沖風險的方式,就算是貨幣貶值,也能很好的對沖風險。

我們先要了解貨幣貶值升值的對立面產品。當貨幣貶值的時候,什麼樣的產品最為受益?房產價格、外匯、黃金、重要資源等。貨幣,為什麼會貶值呢?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市場中的貨幣實在是太多了,以致於貶值。經濟原理也很簡單,東西太多了,以致於很容易獲得,那麼相對應就會貶值。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貨幣的公信力太低致使貶值,但這種情況世界發生的概率較低。

既然貨幣印的太多了,那麼在階段時間內房產能不能有著與房產一樣的增速呢?顯然是不能的。所以,當貨幣貶值的時候,房產的價格往往有著上漲的表現。對於普通人來說,持有房產能更好的應對貨幣貶值的情況。

那麼,其他經濟體的貨幣在你經濟體貨幣貶值的情況下,等量關係是否也在發生著改變呢?一個貶值,當然另外一個的表現則為升值。所以,在貨幣貶值的時候,普通人持有其他經濟體貨幣,也是保值的。

還有,黃金的價格是一個經濟體說了算還是世界說了算呢?雖然國際黃金價格為美元、英鎊計價,但黃金的需求是世界形成的。如果一個經濟體的貨幣貶值,那麼對應黃金來說,黃金就是保值的,因為計量黃金價格的不僅僅是本幣,還有美元、英鎊。對於普通人來說,當貨幣貶值的時候,黃金也是保值的。

重要資源也是保值的,因為資源的增長速度在階段時間內很難跟上貨幣增幅,對於普通人來說投資重要資源也是保值的渠道之一。


厚金說


臨近年關,中國傳統的消費習慣,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年貨了。這時候,大家發現,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我們手頭貨幣的購買力直線下降。

當然,這裡有年關效應,但更多的是我們的錢在貶值。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講,該如何規劃我們的錢袋子,才能應對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呢?

一、當前經濟形式

  1.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6.2%,增速雖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處於年初確定的6%—6.5%的預期目標區間。
  2. 對於當前中國經濟,自2010年以來,增速在波動中持續放緩,經濟持續下行。
  3. 今年前10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93萬人,提前實現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我國就業保持總體平穩。
  4. 2019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9.1%,1­­—11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8%。
  5. 受到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對中低收入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影響。

二、是什麼因素導致了貨幣貶值?

1.、貨幣貶值的定義?

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外文名Currency Devaluation)是貨幣升值的對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

2、導致貨幣貶值的原因是什麼?

  • 降息。降息後,存款的利息就減少了,人們覺得這樣不合算,就把錢從銀行取出來去消費或者投資。而對於一些中小企業,降息可以降低獲取資金的成本,於是選擇通過銀行進行融資,從而銀行的信貸規模增大。這樣一來,負債和資產兩端的資金都從銀行流向了市場,市場流通的貨幣有效放大。結果就使得貨幣價值變低,從而引起貨幣貶值;另外降息,意味著持有這個國家的貨幣得到的收益低了,所以該國貨幣就會被拋棄,而去選擇其他高收益貨幣,從而引發本國貨幣貶值。
  • 增發貨幣。現代紙幣制度下,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紙幣價值就會下降。即增加貨幣供應量會降低貨幣本身價值,反應了供求關係的基本原理。
  • 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發生,會導致通貨膨脹,引發貨幣貶值。這個無論是我國還是國際上由於金融危機導致貨幣貶值的事例都很多。

三、貨幣貶值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什麼影響?

  1. 利好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利率會隨著降息而降低。企業獲取資金的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經營狀況就會好轉,那麼企業的就業率就會上升,失業人口減少,維持了社會穩定;
  2. 貨幣貶值的直接表現就是物價上漲。居民的購買力下降,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今年豬肉的上漲讓很多人幾個月都不買肉吃。人們手中的錢越發不值錢,為了過上一種正常水準的生活,就會選擇多幹一些更繁重的活。日子相較之下就會變得更加清苦。
  3. 促進消費。與其坐等貨幣貶值,還不如花了痛快。可以出去旅遊,現在一些農村創意旅遊就搞得不錯;可以加強學習,提升一下知識文化結構。

四、普通人如何應對貨幣貶值?

  1. 截至到2019年9月末,M2同比增長率為8.4%,GDP增長率為6.2%,通貨膨脹率為8.4%-6.2% = 2.2%。考慮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通脹率應該在3.5%左右。也就意味著我們手裡的錢如果不進行打理,就會貶值3.5%。所以我們要跑贏通脹,就要進行理財,而且理財年化收益率至少要在3.5%以上,我們的財富才能實現保值。
  2. 對於我們來說,收益達到3.5%相對比較容易,這個通過購買銀行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等存款產品就可以輕鬆達到。但要達到財富大幅增值,則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規劃和實施了。大額存單保本保息,3年期30萬起就可以達到4%左右的收益;結構性存款保本不保息,有一定收益浮動,但收益總體上來說還是可以跑贏通脹的,半年期的結構性存款,年化收益率在3.8%左右。
  3. 配置一些避險資產,比如黃金等貴金屬等;
  4. 投資股市,當前A股處於歷史低位,未來會有長期的牛市行情,選擇一些核心資產,進行價值投資。覺得股票風險大的話,可以購買基金,指數型基金相對風險較低;熟悉債券市場的話,可以投資一些中期債券、可轉債,收益相對穩定。

五、總結

當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來臨時,我們確實需要慎重的打理我們的財產,通過合理配置,跑贏通脹,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最後強調一點,現在的政策環境下,已經不太適合投資房產了。投資房產是十幾年前的事情。在當前政策導向下,繼續投資房產風險非常大。


南公子


當貨幣貶值時,對於普通人來說應對的唯一方法就是投資理財,獲得較高的年化收益率以此來抵禦通貨膨脹率帶來的貨幣貶值風險。

那對於普通人來說如何進行投資理財?有人說購買房產,坐等升值或者收租;有人說拿去炒股,抓住黑馬股一年翻幾番不在話下;有人說炒期貨,讓資金像坐火箭般往上飛。

其實我想說的是普通人的錢都是血汗錢,都是靠打工一點一滴省下來的,他們是經不起上述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方式,因為高收益帶來的是高風險,比如投入100萬運氣好可以賺個100萬,那下次虧個60%就是120萬不見了,除去盈利還虧本金20萬,那要靠打工收入多少年才能回本,運氣不好再虧個十幾個點估計就欲哭無淚追悔莫及了。

所以普通人想讓手裡的資金不貶值或者是減緩貶值的速度,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投資理財組合的方式,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獲得最大限度的收益。

具體做法如下:假設現在有存款20萬,並且每月工資收入5000元,你要如何進行理財投資?

01.

放8萬在銀行三年定期存款,三年存款利率在3.3%。

可以分成2萬一存,這樣可以用來防止生活中大額用錢情況。比如急用錢5萬,就可以按需進行提前支取而不用犧牲全部的存款利息。

另外放在銀行可以保證資金的安全,國家法律規定在銀卡存款50萬以內保本保息,並且如遇到手機被盜或者丟失,網上資金賬戶凍結後也可以支取銀行存款進行應急。

02.

放3-6個月的日常開支在餘額寶中,方便日常小額應急情況。

只要超過整百的金額放在餘額寶中每天都有收益,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用來小額應急,只要不超過10000元本人親測轉賬銀行卡只要15分鐘以內,一般10分鐘就到賬了,方便快捷。

03.

剩下的11萬我會用來購買一年定期理財,預估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保證了資金最大收益,減緩貨幣貶值的速度。

我用的是支付寶平臺,現在一年定期理財產品有:國壽安鑫盈360、國壽安鑫利365、長江養老添年享等。

可以分開進行購買持有,這麼做的目的是分攤風險。雖然定期理財風險低,但是它不像銀行定期存款可以保本保息,分開購買不同的產品有助於降低風險,現在購買還有1%的一個期限加息券可以用,又是一筆小收益。

04.

每月工資5000一發全部轉入餘額寶,除去月開支外用來開啟基金定投,讓收益滾動起來。

假設月開支3000元,那麼每月可以結餘2000元,我建議開啟1000元/月的債券基金定投。根據債券基金的歷史收益率一般都能夠做到平均年化收益率5%-7%,雖然風險高於定期理財,但是收益相對也高些,適合長時間進行持有做養老金使用。

剩下結餘的1000元可以拿500用來定投指數型基金,另外500放餘額寶進行儲蓄。基金定投選擇規模超過一億(這樣做的目的是不容易因為業績不好導致清盤)開啟每月定投,按照指數基金歷史收益率可以算出它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

需要注意的事情是:基金定投是利用微笑曲線進行平攤持倉成本,所以要做到止盈不止損必要時在虧損率大時有閒錢還要手動進行加倉,這樣就可以再次降低持倉淨值,等大盤飆升時你的基金就會率先由綠轉紅大賺特賺。

總之,普通人就不要幻想通過投資理財達到一夜暴富的目的,我心目中的理財就像爬山一樣,只要路是正確的方向一步一個腳印上去(即每年理財都是正收益),長時間堅持我堅信一定可以登上財富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