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後報考醫學的會變少嗎?感覺嚇跑的人比熱血的人更多?

萌萌噠的甜甜醬


疫情結束後報考醫學的會變少嗎?感覺嚇跑的人比熱血的人更多?

筆者對這個看法不敢苟同,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一直見證著一個顛簸不破的真理:邪不壓正,正義從來都是戰勝邪惡!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儘管從來不缺乏膽小鬼和漢奸,但是更多的卻是熱血勇氣和俠肝義膽,他們才是推動社會進步與前進的脊樑。就像在網絡上經常有人吐糟清華北大為美國人培養了多少多少社會精英一樣,然而卻對這兩所最高學府所造就的數不勝數的高精尖人才,在國家的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創造著人類奇蹟,卻視而不見;也不長點腦子想想,如果真如那幫偏執狂所言,這麼多年來,國家會視而不見、會不管不問?真覺得都像你一樣幼稚啊!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我國的醫療工作者們推到了戰鬥的前沿第一線,他們義無反顧、英勇頑強、舍小家顧大家,夜以繼日地與新冠病毒肺炎作勇敢的鬥爭。84歲高齡的防疫專家鍾南山院士鏗鏘有力地說出了全體醫務工作者的心聲:“醫院是戰場,我們是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2月14日 《人民日報》是這樣報道的: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護人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顧大家,迎難而上,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特別是2.5萬餘名支援湖北的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奔向最兇險的疫區,成為最美“逆行者”!


對於那些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勇士們,國家不會忘記他們,人民更不會忘記他們,他們成為了當今社會人們競相學習和效仿的楷模。財政部和衛健委下發《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經費保障政策的通知》強調:對於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診斷、治療、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病例標本採集和病原檢測等工作相關人員,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補助;對於參加疫情防控的其他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補助。2月14日,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加強高校附屬醫院支援湖北抗疫一線醫務人員服務保障工作,強調要落實醫務人員的臨時性工作補助等待遇,提高衛生防疫津貼標準,及時足額髮放到位,績效工資分配向作出突出貢獻的支援一線醫務人員傾斜等。


在於疫情戰鬥中,確實有一些醫務工作者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這根本嚇不到英勇無畏的勇士們,2.5萬餘名支援湖北的全國各地醫護人員就是最好的證明。筆者深信,在這種精神感召下,疫情結束後,報考醫學的考生只會增多不會減少,少數被嚇跑的人,根本就不配做一個醫務工作者;“2003年非典時正值高考,被當時很多前輩的英勇事蹟所感動而報考的醫學院。今天,能夠參加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工作,對我而言是實現了學醫的初衷、實現了少年的夢想”,廣醫三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何德全醫生如是說。正在休假的24歲女孩甘如意,面對疫情,為了趕回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上班堅守崗位,一人騎自行車300多公里、輾轉了4天3晚,讓許多人感動不已!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疫情結束後報考醫學的考生不會被嚇跑、更不會減少,很多的熱血青年反而會被勇敢地抗疫事蹟所感動,毅然報考醫學專業,希望未來能夠加入醫務工作者的行列,做一名白衣天使,造福社會!


自在人生wub


兒子高考時曾經特別想學醫,但是因為分數不是特別高,讀最好的醫學院走不了,一般的又不願意去,最後陰差陽錯學了工科。

後來他給我們談起為什麼想學醫,我才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他小時候一直身體比較弱,最讓人擔憂的是曾經因為闌尾炎住了兩回醫院。第一次是六年級,在我們縣城醫院,打彩超沒有任何問題,孩子肚子又痛,醫生叫做手術。我們權衡後沒有做手術,連夜轉院到南充,診斷為闌尾化膿,根本不能手術,只能用保守療法,輸液,用中藥加蒜泥敷。

第二次闌尾炎復發是初三,幾個孩子跑去南充考試,亂吃了東西,試沒考完就進了醫院,直接割掉了闌尾。

這兩次經歷讓孩子看到某些醫生專業素質真的不高,於是他希望能當一名醫生,對醫療事業盡一點綿薄之力。

雖然他沒有選擇醫學院,但是對於醫生,我們卻心懷崇敬,畢竟大部分醫生素質高,醫德高尚。

結束語:經過疫情後,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熱血青年選擇醫生這個職業,特別是那些在這次疫情中得到醫生救護的病患, 他們會希望讓孩子長大後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來回報社會。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只能說我的運氣不好吧?真沒有碰上幾個醫術高明的醫生,或者的的病本來就比較簡單,我岳父因為食道癌走的,可是過了一段時間我咽喉出現和岳父說的差不多的症狀,心理特別害怕,就到我們這兒還算有點檔次の醫院,做了喉鏡檢查,順啥咽喉囊腫,需要住院做手術治療,好吧,只要沒說是食道癌,因為我還能吃下飯,做手術也全是小事,因此回來請好假以後吧,就準備住院手術!

後來還是想了想,我再到一家大型醫院再做一次喉鏡檢查呢,這次檢查,醫生說沒啥,開店藥就好了,好吧,先不作手術了,吃藥,中藥(因為是所中醫院),可是吃了一段時間沒效果,我又懷疑是不是真改做手術啊?所有又去了旁邊我們省全是數一數二的醫院檢查,沒問題,只需要吃藥,西藥偏多,同一個醫院差不多去了了4次,任然沒效果,難道我的是疑難雜症?



(你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

後來就逛上了頭條,查找了一些我的症狀的中醫或者說一些用戶的明間方子,也就這個時候對中醫有所瞭解,自己開了一個方子,應該是:厚朴姜夏湯吧(原名記不起了),中醫名叫梅核氣,反正試一試的態度,居然神奇般好了,這期間我也自己熬製了芡實、薏仁、赤小豆等稀粥吃,到底是誰的作用雖然我也不清楚,沒事了就好!

(新時代的英雄)

我的睡眠一直不好,看了名字,我們當地市級認定的中醫大師,大師就是不一樣,70多歲,摸脈只用了三秒鐘(我後來一直在想,看著手上老繭很厚,三年能感覺到脈嘛),開藥三副700多元,熬製以後就像綠豆湯一樣,沒一絲感覺,或許療程不夠,可是藥太貴,不敢去了,我窮人一個!

還記得一次感冒,很嚴重,到一所醫院去,檢查下來還要打點滴,我幾乎沒有打點滴的習慣,500多元,嚇得我直接走了,藥店先買藥吃了再說,力克舒,居然幾元錢搞定了!

這或許只是我自己遇到的,但是我不懷疑有醫術、有醫德的醫生,有時候可以和你聊上半個小以上關於病的問題,所以如果我要是再次參加高考,我一定會選擇當醫生的,因為我真的想靠醫術為病人解除痛苦,或者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我也能像白衣天使一樣上前線!


楊鍋來了


上初中的時候姥姥去世了,於是到了寒暑假,媽媽就會讓我去個姥爺作伴。之所以老是我去,是因為姥爺的習慣別人受不了。

姥爺的作息時間優先於常人,怎麼個優先法呢。不管冬夏春秋,姥爺早上三四點就起床了,然後就忙乎的開始做早飯,吃早飯,午飯時間大概是上午10點,晚飯是下午4點。

吃的早,自然睡的早,冬天下午5點半,夏天不超過7點,姥爺就開始睡覺了。

晚輩們沒有一個受得了,就我適應了。

姥爺是個鄉間赤腳醫生,給人看病的口碑很好。姥爺手裡有很多古中藥方,尤其是對一些疑難雜症,更是一絕。

如果我沒有讀高中,上大學的話,那我肯定跟姥爺學醫去了。

說了這麼多題外話,言歸正轉,聊聊正題。

此次疫情影響重大,這個不用我多說,大家都親身經歷了。

相信經過此次疫情,上到國家政府、科研專家,下到普通百姓、老弱婦孺,對醫學、疾病、消毒、防護,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升級

志願填報,廣大學子多數都忽視了生化醫學類專業。

近些年來,廣大高考學子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都優先選擇經管類、計算機類專業,因為這樣的專業比較有“前景”。

而生化醫學類專業,很少被放在優先位置。

但是經歷此次疫情,我們會發現,生死關頭,還得靠如鍾南山、李蘭娟、張宏文等醫療專家,還得考廣大的捨生忘死的醫護人員。沒有他們,我們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得保障。

有句話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話,那是因為學醫的畢業後很難找到工作

現在醫學本科畢業,很難找到工作,因為即使是縣裡面的醫院,在招醫生的時候,最低學歷也要碩士起。而三甲醫學院則更是沒有博士學歷進不去。

弟弟有個關係很好的高中同學,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選擇了學醫,畢業後,家裡沒什麼關係,最後轉行學編程去了。

學醫的人基本要去考研。

學醫的人,因為本科畢業後工作不太好找,絕大多數都會選擇考研,因為是現實所逼呀。

但是醫學類考研有很強的壁壘性,主要有兩點:

  • 學醫的考研只能繼續考醫學類。我們知道其他的多數專業,考研是可以跨專業考的。比如我本科學計算機,我考研要考經管類的,沒問題。但是絕對不可報學醫類的。
  • 學醫考研內部也不允許跨專業。學口腔的不能去考臨床,學造影的不能靠護理。

同樣學其他專業的學生要考醫學類的研究生,那也是不可以的。


最後,我想說,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崇高理想要有,但也要考慮以後的就業問題。


曉曉筆記


你的說法我不敢苟同,在我看來,接下來學醫的人數只增不減,理由如下:

1、在經歷此次疫情之後,國家勢必會進一步加大醫學人才的培養力度,學醫的人將會有更大更多的平臺來發揮自己的才能。


2、醫學人才的待遇將會越來越高,目前已經有多個地方都提出對本次參加一線防疫醫護人員給予優待,我想這不僅僅是現在的激勵政策,而是一種長久的認同。

3、醫護人才的社會地位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在經歷這次勇敢的逆行之後,全社會對醫護人員都給予了高度的讚譽,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水平,更因為他們的精神。

4、醫學人才缺口很大,未來將有更多的就業機會。現在大學生最大的難題在於就業,如果某個職業有著大量的就業機會,我想學生還是非常願意報考的。

5、醫護人員的權益和安全將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保障,很多人莫名的擔憂醫護行業的一些劣勢,我們必須要向前看,國家衛健委已經多次表態必須要確保醫護人員的各項權益,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

所以,我不認為接下來學醫的人數會減少,我樂觀的認為報考的人數反而會增多。在關鍵時刻,我們需要醫護人員有勇敢的精神,但如果把醫護看成一種普通職業的話,我們還是應該以平常心來對待,而不能所有的行為都用熱血來支配,這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更多有趣的話題,請給我個關注哦


美蛙英語


上高中時,我對於很多專業感興趣,唯獨沒有填報醫學類的專業。今天想來,那時的想法幼稚得有些可笑:害怕當了醫生以後,給病人開錯藥怎麼辦,那可是性命攸關的事,我負不起責任。

直到前天看了上海“網紅”醫生張文宏的一個講座,我的想法得以改變。他說到他所在的傳染病學和防疫學,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人類和細菌病毒在共存,現在人類已做好準備,來面對很多疾病。

他判斷清晰準確,能從病人的描述和症狀以及皮膚上,確定是哪一種病毒而對症開藥治療。

看了這個講座後,我突然覺得做一名醫生真好,至少可以瞭解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瞭解我們自身,治病救人,多麼偉大。今天的我,對醫學有一種嚮往,對學醫的人有了一種敬仰。



今年的新冠肺炎,讓全國人民都在家待著,也讓很多有高三學生的家庭很擔心,擔心他們在家時間待得太久而複習效果不好。

還有人想,這次疫情,讓人們見證了做醫生的責任和擔當。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是做一個置自己的生死不顧而勇往直前的醫生,還是做一個明哲保身的普通醫務人員?

這次疫情中有1716位醫護人員被感染,有6位去世。有一些醫護人員的親人感染沒有床位,自己在工作崗位不能離開,眼睜睜見自己的親人離去而悲痛不已。

但是,疫情終究會過去,大家的生活一定會很快步入正軌。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的熱血高三學生,將來的高三學生,報考醫學專業。



年輕的一代,除了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他們自我意識也很強。這次疫情後,社會的價值導向也許會有很大轉變,人們對醫生,科學工作者,有更深的認識,也會有更多的尊重。

所以,我認為,只要宣傳工作到位,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將來報考醫學專業,從事醫務行業,成為最美的白衣天使。



人類只要對自然界,對自我的認識足夠多,足夠深刻,認真去面對,用專業去對抗害怕,那將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英語老師Minnie


我不認為疫情結束後,報考醫學的人數會變少,更不認為疫情會讓打擊報考醫學考生的積極性。有這樣的判斷,是基於以下幾點原因。

一、疫情是暫時的,而職業是終生的,相比較而言,重大疫情是小概率事件。

最近在網上有人形容2020年的高考生,說這一茬孩子生於非典,考於肺炎,真夠難為他們的了。要知道非典發生於2003年,而這次肺炎疫情是相隔17年之後發生。雖然疫情很重,但是舉全國之力抗擊非典和肺炎,幾個月時間便可以宣告勝利。如此說來,疫情是暫時的,而醫學專業卻是終生的,相比較而言,重大疫情對於職業人生來說,只是小概率事件。

二、中國人在大災大難面前,勇往直前是我們的國格,越難越能激發我們的勇氣。

從來不畏懼於艱難險阻,如果你去翻閱中國的歷史,你會發現每一次大災大難面前,中國人從來都沒有選擇消極逃避,而是迎難而上,正是因為中國人在特殊時期更能報團取暖,更能團結一致。這次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尤其是很多醫護人員都紛紛請戰,要求到第一線去,要求到疫情最重的地區去。這樣的職業精神正在激勵與感染新一代年輕人,他們以學醫為自豪,以從醫為驕傲。

三、在任何時代下,當逃兵的職業人只是極少數,這次肺炎戰疫醫護人員少有逃兵。

一個人從事任何一項職業,都應具備職業道德與操守,都應追求精湛的專業技術,都應擁有職業勇氣。從非典到這次肺炎疫情,那些奮戰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讓我們看到了高尚的職業品質,他們都以捨身忘死的精神在搶救患者,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正是這些英雄激勵著新一代年輕人,因為他們都有英雄情結,因此,不會被嚇跑,而是更堅定選擇醫學的信心。

結束語:如果你瞭解中國人的性格,不應該把自己置於一個卑微者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因為你的心態註定會讓你成為膽小怕事者,註定你不可能擔起社會責任,又怎能有勇氣去參與搶難救災,亦或是治病救人呢?因此,我可以斷定,通過這次肺炎疫情,報考醫學專業的考生絕不會少,只會更多。


寒石冷月


我認為你這個“感覺”既很不可靠,也十分不理性!難道因為醫生要面對病毒,就不去當醫生了?難道因為軍人要上戰場,就不去當兵了嗎?

相反,我預計:今年報考醫生、護理專業的考生比往年會更多!


看著心疼:當前奮鬥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亟需放一次長假來休息、修養!

大家都知道,現階段最苦最累的人,就是那些奮鬥中一線的救治病人的醫護人員們。

湖北漢川市一家醫院的一名護士,因連續十多天奮戰在抗疫一線,幾乎沒有休息,最後過度勞累暈倒在地,還好後面又搶救了過來!

像這樣的護士、醫生還有很多;由於缺乏醫護人員力量,他們只能夠:女人當作男人用;或者1人當作2-3人來用。至於什麼時候能休息,還遙遙無期!

如果你是他們的父母,你是政府,恐怕也早就心疼了這幫英勇奮戰的戰士們!所以,等到這次疫情過後,國家一定會給他們放一次長假,讓他們好好休息休息!

填補空缺:今年高考後填報“醫生”“護理”專業的學生反而將多於往年!

這次疫情過後,全國尤其是湖北、武漢將出現大量醫護人員用人缺口,鑑於此,各大高校可能會擴大對醫生、護理專業學生的招生和錄取。

這對於本來就喜歡醫生、護理專業的考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機會;而對於那些不知道該包括什麼專業的學生,對醫護專業不排斥、反感的學生,也可能贏來重大契機。

而對於那些今年從剛剛從大學畢業的醫護專業的畢業生來說,他們將比往年更容易找到工作,無論是就業率還是就業質量,都將大幅提高!

相信他們:在災難面前,“熱血青年”比“冷漠看客”要多得多!

17日,中央電視臺報道了一名叫做甘如意的95後女孩的故事,她原本是武漢某醫院的一名醫生,年前回家沒想到“新冠疫情”爆發,隨後她一個人起著自行車,花費了4天3夜的時間回到了武漢!

她為什麼要回武漢?因為她是一名醫生!甘如意的故事感動了無數網友,她也被稱為“最美醫生”,“最美逆行者”!

像甘如意這樣的“最美逆行者”,在湖北還非常多,他們包括醫生、護士、軍人、志願者,以及一些捐助者。

這說明,在災難面前“勇敢上陣”的人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管控,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場戰鬥中來。網上流傳的那些“請戰書”便是最好的證明!

結束語:

當醫生和護士沒有什麼不好的,在救死扶傷的過程中,也讓自己得到了成長;每種職業都有面臨危險的時候,我們不能因為有危險存在,就不上戰場,就不去工作吧?!

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醫生、護士不但不會成為大家害怕的職業,反而會成為廣大考生所熱忱追求的職業!


飛魚勸學


當醫生風險大,工作累,如果國家沒有與之匹配的勞動報酬,估計很多考生會忘而卻步的。

在這次疫情之中,廣大醫護者的確表現令人欽佩的勇氣和無畏的精神,他救死扶傷,表現來的人道主義精神更令人動容:他們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欽佩歸欽佩,可是真的讓這些考生將來成為他們之中一分子,冷靜下來,他們可能還有一些顧慮的:

1.從學生到醫生有漫長的路要走,有繁重的學業要完成。

大學裡學習最累的就是醫科學生,首先時間長,一般都要學習8年時間。別的院系都能考前突擊,唯有醫科生沒有考試重點。

網上有一個笑話,一個醫科生考前去找老師畫重點,老師翻了他一下白眼:“請你告訴我,病人生病會按照你畫的重點生病嗎!”

2.醫患關係雖然有所緩解,但是惡意傷醫事件還會偶見於報端,這些考生在報考醫學院之前一定會顧慮這些負面新聞帶來的考量。

3.醫生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就業並非大家想象得那麼容易。三甲以上醫院對醫生學歷要求非常高,很多醫學生剛畢業因為沒有通過資格考試,只能做輔醫,輔醫的工資是很低的。

綜上所述,這種突出疫情對於考生選擇不會帶來什麼影響,這個時代雖然信奉英雄,鼓吹英雄主義,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想成為英雄,並且很大程度上,許多年輕人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青衫李探花


嚇跑的人沒有熱血的人多,就如果抗戰時期漢奸畢竟只有那麼幾個,其餘的大家都很愛國!

今後報考醫學院的學生將會更多!

為什麼這麼說?

⑴ 現在我們國家對優秀醫務人員需求很大,學醫的就業壓力相對較小。

⑵ 學醫的待遇好,這是事實。

⑶ 今後國家將會繼續加大對醫學院的投入,擴招吸引更多優秀學生報考。

⑷ 對於醫患關係緊張等問題,國家已經出臺政策在改善了。

⑸ 這次疫情中出現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及值得我們敬佩的人,這對於學生來說鼓舞作用很大。



⑹ 這次疫情,國家出臺了部分針對一線醫務人員的優惠政策,這也能促使學生選擇學醫。

⑺ 2003年非典後至今每年報考醫學院的人數逐年增多是事實。

⑻ 醫學院的錄取分數線比其它很多學校都要高,這說明學醫是一直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⑼ 這次疫情,並沒有導致大量醫務人員被感染以及死亡,醫生風險並不高。

⑽ 學醫並不一定就當醫生,從事務醫有關的職業都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