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會主動迴避那些令人悲傷的消息或新聞嗎?感覺如何?

故事避錯


疫情期間,我不會迴避令人悲傷的消息和新聞。

看到抗戰醫療第一線的醫生倒下感覺很痛心。

雖然現在還在疫情高峰期,但是每天看看留覽頭條,或者騰訊新聞,關注的是抗戰第一線治療進展。

關心每天的疫情播報新聞,各地疫情防控新聞,正能量聲音。

喜歡看愛心滿滿的韓紅,抗疫英雄李蘭娟院士和鍾南山的近況。

關注浙江廣東返工人員情況,當地防禦措施。

希望中醫入主冠狀病毒醫療第一線,驅邪解毒早日讓冠狀病毒消散。

人民恢復健康,社會穩定,百業復興。恢復往日的繁華昌盛。


庚申辰


我不會逃避接收任何悲傷的新聞,因為本就世無可避。

疫情當前,重災區的同胞們如在地獄,刀山火海,萬分兇險。而確診人數、死亡人數的增加,醫護人員的犧牲、某些公職人員的尸位素餐……等等,都令人悲傷、痛心。

我當然願意看一些其樂融融,一些生機勃勃,一些歡欣躍雀,但我們不能忽視苦難,逃避苦難。

作家周國平曾寫過一句話,我記了很多年,大概意思是:所有苦難都不能省,所有苦難你都得受著。

是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永遠沒有感同身受。但我認為,我們不應該袖手旁觀或隔岸觀火。

當疫區同胞受苦時,我們多去關注一些,雖然我們始終無法感知到那種針扎錐刺的疼痛,無法體會生死只在一瞬的恍惚,無法曉悉明天是否還能再見到太陽的迷惘……

但希望我們能正視所有事實,不管現實如何痛苦,如何醜惡,也絕不逃避。

因為,哪怕是一句再小聲的鼓勵,一點再微小的救助,對於那個絕望的同胞來說,都是支撐他的一臂之力。

逃避有什麼用呢?那些真正受苦的人們還在硬著頭皮,你又有什麼說辭來推脫,避之不及?

世無可避,我悲傷著你的悲傷,期盼著你的期盼。



太行詩語


疫情期間每天觀看新聞,查看相關防護措施

經過一場疫情可以看清很多人和事情

第一類人:不清楚疫情傳播的迅速性的,沒有重視和防禦措施的意識,正所謂無知者無畏

第二類人:盲目自信,膽子大,總覺得自己身體好,不害怕傳染,所以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三類人:不怕死型的,總覺得生死有命,我命有天不由我

第四類人:保護性的人,清楚理智的知道疫情的嚴重性,但是屬於自我利己保護者,認為自我防護措施夠了就不怕,可是忘了只要外出,周圍的接觸的人沒有防護措施一樣會有被傳染的可能性

防控措施要人人重視


Love流汐


會的,會刻意迴避一些讓自己不舒服的消息和新聞。

每天卻要堅持從正規渠道瞭解疫情狀況。

這麼做的原因有幾個:

一.這是個網絡自由的時代。

網民的素質,心態也各不相同。

所以,會選擇正規渠道去了解。

二.相信強大的國家。

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又有很多鍾南山老人這樣的醫者,沒有什麼難關是攻克不了的。

三.美麗的中國生活著一群美麗心靈的志願者們。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這些志願者們出錢出物出人眾志成城,這種精神是最寶貴的助力。

四.前方的戰鬥正在激烈展開,後方的防衛也做到了極致。

那些白衣天使在與疫情戰鬥。

全國的防疫工作從城市到農村每個小區每個村的路口都設下了監察人員。

這樣的監察對控制疫情傳播途徑來說,是最好最正確的措施。

五.每個人都在聽指揮,配合防疫工作。

從老人到孩子,每個人都知道,要同心協力不給防疫工作添麻煩。

有個別的人員想不開,也是暫時的,他們會明白,一切為了我們的家人,我們自己,每個人配合工作就是最好的支援。

有些不正規的報道,不要誇大其詞,不要傳播謠言。

不跟著人云亦云,是每個人最起碼的素質。

每次突發事件都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我們的祖國有多強大有多團結。

春天已經不遠了,我們不會等很久了。

中國最棒,加油武漢,加油白衣天使們!


明媚13


不會迴避!看、或者不看它都在哪裡、不增一分或減一分!把心態放平衡,我能做的不當宿主,不傳染他人!



海洋之淚


當前疫情仍然沒有消除,我們還是要以客觀的態度去對待人類共同的災難。這個時期科學地態度特別重要,面對每天發生的令人悲傷的消息,確實我們會流淚傷心,可是當前還不是一味悲傷的時刻,我們不僅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同時還要安撫好家人的情緒。看到媒體上發生的悲傷的消息及新聞我們不要特意逃避,因為並不是我們躲開了就不發生了,每天要是儘量瞭解疫情的進展,多與朋友及家人聊天,互相鼓勵,共度難關。人類在面對災難時都會相親相愛的,讓我們一起為中國加油。我就在你身邊。


西門暮遠


不迴避,隨時關心疫情動態。讓自己警醒,健康高於一切,老百姓平時積蓄非常重要,留有足夠的現金。人生,許多時候驟不及防,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在災害面前,相信黨和我們強大的祖國[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