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元投資項目“線上”定下施工方案

□ 本報記者 吳寶書 丁兆霞

本報通訊員 王田

2月10日,日照市嵐山區經發集團會議室,正在進行著一場特別的討論會:身在萬里之外澳大利亞的上海通用重工副總經理劉仲起、湖北設計師湯裡平和嵐山區招商投資促進中心有關人員,利用視頻會議的形式,就上海通用重工嵐山區項目廠房設計圖紙展開了磋商。

原來,上海通用重工計劃在嵐山區打造一個一期投資25億元的焊接產業園項目。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焊接機器人5000臺(套),各類自動化焊接材料55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約40億元。按照投資計劃,上海通用重工嵐山區項目的廠房計劃在春節後開工建設。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期而至,打亂了計劃——投資方回不了國內、設計師出不了湖北,圖紙方案怎麼定?

萬里商緣一“線”連。於是,便有了開頭的“線上會議”。視頻會議不負所期,不僅初步確定了圖紙設計方案,確定了11日進行場平施工,嵐山方面還現場為投資方前期進駐人員準備好了辦公場所。

“疫情面前,項目怎麼推?招商怎麼辦?”嵐山區招商方式和項目推進服務方式的創新,正是源於新春伊始嵐山區委、區政府對招商幹部拋出的這一命題。嵐山區委書記來風華逆向分析,“形勢好的時候,每時每刻都有人盯著投資方,招引壓力大。疫情期間,招引、投資活動均難以實施,對於主動者來說,就是最好機會。”

秉承這一思路,正月初二,嵐山區招商部門班子成員集體返崗,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對正在洽談的項目不停推,對簽約項目靠上服務,對再談線索緊密聯繫。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牟偉明確要求,“疫情防控、招商引資要兩手抓兩手硬,招商和項目服務變‘線下’為‘線上’,變‘面對面’為‘不見面’,建立‘流程化’招商引資機制”。

不僅上海通用重工焊接產業園項目,一投資23億元的新能源特種機械項目,也一度讓嵐山區經發集團副總經理楊寧捏了一把汗。春節前,楊寧已與項目投資方建立了良好聯繫,但疫情打亂了考察計劃,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大年初一,借給投資方短信拜年之際,楊寧試探性地提出“見面籤”變“郵寄籤”的工作推進模式,獲得投資方的認可。2月4日正月十一,楊寧微信收到投資方主動聯繫要郵寄地址的信息;2月6日收到會籤文件,當天完成會籤,第二日寄回;2月9日中午12:50,收到投資方完成簽字的照片版文件……至此,項目達成投資意向。為表達嵐山方面的誠意,嵐山區委常委、嵐山經發集團副總經理秦玉新於2月7日當天就深入項目一線為投資方選擇廠房。

有項目的推項目,沒項目的繪製“招商地圖”。依據嵐山區6大產業分佈情況,嵐山區有針對性的繪製了6張招商地圖。展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招商地圖,記者看到,嵐山區將北京、上海、瀋陽、西安、唐山、大連、青島等作為招商重點區域,對其產業特色、區域佈局、龍頭企業進行了全面分析,並確定了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十強企業的招引方向。

疫情防控期間,嵐山區還充分利用位於上海的協同創新中心、北京的協同招引中心和分佈在全國各地招商代理人梳理投資項目,攏共梳理出66個有價值的投資項目。目前,21個項目即將開工,45個項目線索在手在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