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瑤海區:把疫情變成警示國人、立德樹人、保家衛國的育人教材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鵬)2020年初,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地都延遲了開學,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展了遠程網絡教學以及學習資源免費共享等工作。但是“停課不停學”,到底學什麼?

面對疫情帶來的深刻變化,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教體局積極引導學校利用“安徽省教育資源應用平臺”“合肥市教育雲平臺”等各類網絡平臺和資源,開展線上教學活動,用心、用情、用智備課,把疫情變成警示國人、立德樹人、保家衛國的育人教材,上好人生這堂大課。

衛生防疫的科普教材

“眼下疫情爆發,如何進行自我防護?洗手是最簡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嚴格採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可以減少病毒感染,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合肥市蚌埠路第二小學的班級群裡又更新了內容。

自從學校認真貫徹落實瑤海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在立人課程基礎上設置戰“疫”課程後,每日將重要的防疫知識發到群裡,讓學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知道如何在家中進行防疫,成了五(6)班班主任侯晶的日常工作。

“作為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我總想能多做些什麼。疫情當前,雖不能奔赴一線做最美逆行者,但我願做一名合格的‘防疫領路人’。”合肥市滁州路小學教師許海雲發現許多小學生還沉浸在放寒假的喜悅中,未能認識到疫情的嚴峻性,於是立刻制定以“新型冠狀病毒,‘鼠’我最會防”為主題的防疫活動,通過微信和QQ讓學生在家觀看防疫新聞,並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觀看感觸、心得體會用畫、寫、說、練的方式表現出來。

面對疫情,和平小學第四小學八(1)班班主任的黃華給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的數學作業,要求他們用統計圖表的形式記錄全國疫情各項數據,包括每日確診人數、疑似病例、新增病例、重症患者增長率、病死率、治癒率的變化趨勢等,數學、學習、生活自然而然地形成連接,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學科教育與疫情防控教育的完美結合。

心理健康的通用教材

“沐野,你是小男子漢,一定不會讓媽媽擔心的,對吧?”

“老師,我在家裡可聽話了,除了按時完成作業,每天都鍛鍊身體。”

……

蚌埠路二小三(1)班學生楊沐野的媽媽是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一名醫務工作者,疫情來襲,這位家長接到醫院通知後,第一時間結束休假趕往北京工作。

班主任桑慧君通過摸排瞭解沐野家的情況後,採取電話、網絡等方式定期瞭解孩子生活學習情況,紓解他的緊張情緒,呵護他的心理健康。

其實,早在戰‘疫’伊始,瑤海區教體局就迅速組織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從科學應對、關愛心靈的角度出發,通過在線服務、開通熱線、健康視頻等形式,推出一系列專業心理輔導活動,幫助未成年人消除心理焦慮和恐慌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疫情。

在這之中,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子女的心理健康,格外迫切而重要。區教體局開展暖心活動,要求局屬各中小學幼兒園對馳援武漢的防疫人員進行全面摸排,詳細瞭解,精準把握,貼心關懷;各班班主任通過電話溝通、線上家訪等多種形式與一線抗疫人員的子女和家屬進行溝通交流,瞭解家庭的具體情況,並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和性格特點,確定關心、幫扶的內容和方式;學校統籌安排心理諮詢教師進行溝通和安慰,引導孩子克服焦慮、思親的心理,對自己爸爸媽媽的行為感到光榮,養成堅強、樂觀的性格品質……

元一名城小學四(1)班姚宏宇瞭解了媽媽作為一名護士的偉大與不易後,寫了一封信:“媽媽,我為你自豪。正因為有許許多多像你這樣的人,我們才有幸福的生活。我堅信我們這一次一定能打敗新型冠狀病毒的。媽媽,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在家乖乖等你回來!”

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教材

安心讀書,對一個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但絕不能只是安心讀書。

“病毒”當前,學生必須正視這場人類的災難,瞭解在災難面前,民族脊樑的勇敢擔當、醫護人員的堅定付出、全國人民的團結一心,以及人與自然嚴峻的關係等一系列課題。

因此,瑤海區教體系統以紅燭黨建聯盟、紅燭線上大講堂、紅色空中故事匯、紅色線上家長學校、紅色家庭教育學會為依託,堅持“五紅並舉”,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初心使命在疫情阻擊戰中閃耀光芒。

滁州路小學發揮自身優勢,立足學生需求,設計開發了獨特的線上課程——“以藝抗疫”系列內容,鼓勵學生針對疫情進行自我創作,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目的。在學校的引導下,二年級學生楊越自創了快板《防疫小童謠》、五年級學生徐子辛創編了吉他彈唱《童年·今年》……

“今天,他們在風雪中為我們逆行,明天,我們在歌聲中迎接他們凱旋!”蚌埠路二小學生劉墨涵把對“逆行者”的崇高敬意化為了筆下的詩句,致敬“防疫英雄”,當他知道武漢醫院裡的醫用物資不夠時,還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