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排查發熱,社區工作人員大數據採集

“請問您是李曉明嗎?是。請問您人在不在武漢?在。您和您的家人體溫有沒有超過37.3℃呢?我們家溫度表壞了,也不曉得準不準。我家裡人有點不舒服,頭有點昏,不精神。”

今天上午9時許,這段對話出現在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九峰街德欣里社區一戶人家的聽筒中,與女主人對話的,是光穀人工智能語音隨訪系統。這段對話,通過電話線,實時傳輸到位於3公里外的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局(大數據管理局)的系統後臺中心,並被轉換成文字記錄在電腦內。

同時,德欣里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登錄賬號、查看外呼反饋的結果數據後,也發現了“溫度表壞了”這一關鍵信息,工作人員趕緊帶上體溫計上門排查。

經初步排查,該戶男主人體溫為36℃,並未發熱,工作人員將消毒後的新體溫計留下,並向區指揮部承諾,將持續對這戶人家每天監測,並再次與對方明確對應的網格員聯繫方式。

據瞭解,光谷在關東街、佛祖嶺街及九峰街試行人工智能語音隨訪系統,系統將自動撥打轄區內居民電話,由人工智能機器人詢問居民家庭人數、有無發熱等狀況、有無新冠肺炎接觸史等問題,並將回答記錄自動生成表格反饋給社區工作者。

有了這個系統,社區工作人員不必和所有住戶逐一聯繫,僅需根據系統反饋的表格內容,查漏補缺,核實重點信息,並跟有體溫異常等特殊情況的居民聯繫,開展下一步工作。據瞭解,該系統可同時撥打900個電話。以2月16日數據為例,當日對關東街32個社區進行智能外呼,共呼叫172616人,成功接聽121059人,接通率70.1%;防疫宣傳短信通知154128人次;排查出發熱居民69人,咳嗽乏力331人。

同時,“智慧基層社會治理綜合支撐平臺”也在擁有1315戶的光谷佛祖嶺B社區運行。依託人臉識別攝像頭,外來人口無法從出入口進入該社區。“戴上口罩也可刷臉識別”,佛祖嶺B社區黨總支書記田鳴在手機上點開便民之家APP,介紹道:“這是我們打造智慧社區做的綜治助手,我們小區一共38棟,1315戶,我隨便點開APP上的一戶居民,裡面就有人員信息,租戶、流動人口、業主信息我們都非常清楚。”

同時基於智能視頻與人臉識別數據,該平臺還能對人員聚集、頻繁出入與長時間外出、串門等行為預警,一旦有確診或疑似病患出現,還可還原軌跡發現他或她曾經接觸過的人員。(長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