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粉絲濾鏡,從技術角度看張雲雷和楊九郎的相聲實力如何?

in圈兒大果子


張雲雷和楊九郎的相聲在512前後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狀態。512之前,他們在臺上輕鬆自如,享受和觀眾的互動,全場猶如大PARTY一般歡樂,但是卻入不了專業相聲評論家的法眼,說他們節奏太碎,控場能力太差等等。512之後,張雲雷和楊九郎很明顯接受了外界的意見,開始將互動的環節捨棄,一板一眼的說相聲,但是臺上崩的太緊,缺少了以前遊刃有餘的輕鬆自在。

在粉絲眼裡,無論張雲雷怎麼演,他都是最好的;在批評者眼裡,無論張雲雷怎麼演,他都是有問題的,所以到底應該怎麼演?我想張雲雷和楊九郎也會感到困惑吧?


我個人認為,到了張雲雷和楊九郎這個程度的演員,在小劇場摸爬滾打七八年了,關於節奏啊,控場啊這些問題都是可以合理調節的;雖然短時間內可能達不到郭德綱、岳雲鵬那樣的水準,但是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是肯定沒問題的。

張雲雷在受傷以前就已經在小劇場攢底了,這份資歷可是他一天一天熬出來的,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但凡能夠在小劇場攢底的演員,都是在德雲社幾百號人中脫穎而出的,肯定是有真本事的,來不得半點虛假。所以關於張雲雷說相聲的能力問題,根本不需要懷疑。


現在的問題是,張雲雷要展示一個什麼樣的形象給大眾看?他可以一本正經的說相聲,也可以和觀眾互動玩鬧;512之前,他走入了一個極端;512之後,他又走入了另一極端,我認為這都不是最佳的選擇。


張雲雷的粉絲是一群特別的相聲觀眾,他們需要用互動的方式來獲得成就感,無論是大群口還是大合唱,都能夠展現粉絲的自我價值,同時也能將張雲雷普及傳統曲藝的這一標籤不斷的完善和推廣開來,所以互動這一點一定不能丟掉。

當然了,在互動的同時,怎麼保證一段相聲的完整性和觀賞性,這還需要張雲雷和楊九郎不斷摸索,尋找一個平衡點。只要找到這個平衡點,堅持下去,他們就是最好的。


孫破天


我不算懂“相聲”,不會從專業角度去說張雲雷功力怎麼樣,但我想說一件事,我認為他基本功和控場能力都不錯的一件事。2019年1月26日德雲社封箱,我在現場。郭老師演出後是張雲雷楊九郎接場,當時我的心就糾起來了,我擔心啥呢?我擔心他們接不住!郭老師的場可不好接,但郭老師安排張雲雷接,應該是覺得他們有這個能力!但是我的擔心成真了,開始的幾分鐘,他穩穩的再鋪墊,拋了幾個常用的包袱,下面的觀眾除了他的粉絲,基本沒人笑,我心裡急啊,我擔心第二天他相聲不好笑的新聞滿天飛!這時候他突然拋出了一個現掛,搖滾版的乾坤袋,當時嚇得九郎差點爆粗口,但九郎反應很快,接了下去!這時候下面的觀眾開始才真正的笑出來,開始鼓掌,隨著他們的一個又一個包袱,後面的十幾二十分鐘,笑聲、掌聲不斷。我才把擔心放回肚子裡。我想如果沒有一定功力,他們是做不到這樣的吧?看看他們15年、16年、17年和18年的演出,就會發現他們一直不停的在改變,說明他們自己在努力!我只是一個普通觀眾,半個粉絲吧!我不是很懂相聲,我只是把我自己感受的這件事說出來,我覺得他們有能力、肯努力,值得喜歡!


齊天大剩9308


張雲雷的票我一次都沒有搶到過,黃牛買過一場濟南,感覺現場特別的好,結束了都不願意離場,這個月他的師弟到我們城市開專場,我愛屋及烏的支持一下,結果就是中途退場了聽不下去,我現在才知道我只喜歡聽張雲雷的相聲,就是臺上吃麵也喜歡的那種,愛咋咋地。



北有藤蔓69461296


張雲雷和楊九郎在德雲社的小劇場都已經鍛鍊了很多年,早就練出來了,相聲實力是相當不錯。雖然有不足的地方,但他們一直在進步,會越來越好的。

張雲雷和楊九郎配合默契,在小劇場鍛鍊了很多年

張雲雷從小跟著郭德綱學藝,一起跑廟會,學了不少本領。

倒倉期間,張雲雷離開德雲社6年。2011年,倒倉完畢後的張雲雷再次回到德雲社,同年便出現在了郭德綱的相聲專場上。那時候的他,儘管離開德雲社一段時間,但水平一點都不差,不然郭德綱也不敢讓他上臺。


2012年,才20歲的張雲雷染著一頭黃毛,在小劇場開啟了個人的第1次相聲專場。雖然有少年的青澀,有緊張感,還能聽出發音的時候有點點顫抖,但他還是以不錯的表現完成了這次專場。

到2013年,張雲雷和楊九郎正式搭檔,從此以後二人配合默契,在小劇場說的很歡樂,磨練了很多年,積攢了不少舞臺經驗。

不過,那時候的張雲雷和楊九郎,偏向於德雲社的騷浪賤的風格,很放得開。尤其是張雲雷,喜歡扮演女性,扭來扭去的,真的太浪了。

能開商演的相聲演員最開始就是在小劇場鍛鍊的,而這裡也是最能鍛鍊人的地方,張雲雷、楊九郎早就練出來了。

在此期,張雲雷還參加了郭德綱主持的一些電視綜藝節目,雖然並沒有特別出眾,但總還是有特色的,比起主流的那些相聲演員強太多了。張雲雷那時候的功底就比他們強,現在更是甩出他們一大截。

單獨開商演,越來越進步

2018年10月21日,距離張雲雷第1次在小劇場開個人專場已經過去6年時間,他終於有機會在北展第1次舉辦個人商演。

歷經磨難,終於走到了這個2700人的圓夢劇場,從此開啟了商演之路,大船、體育館等等,想去的地方都能去。

2019年9月23日開始,張雲雷單獨帶隊去海外開商演,而海外的專場依然是一票難求。

但張雲雷的風格已經有了很明顯的變化。之前調侃512的事件,被媒體罵的半死,差點被封殺,還被德雲社懲罰了。

他一改往日浪的風格,收斂了很多,不像以前那麼歡樂了,與觀眾的互動少了很多,眼睛裡面也多了一點憂鬱。

沒辦法,如果還像以前那麼鬧騰的話,遲早還會出問題。只能不停的改變了,因為人紅了以後容易被人盯上。

而前段時間的調侃張火丁事件,又讓張雲雷吸取了很多教訓,最近在寧波舉辦的專場表現還不錯。

以前,張雲雷和楊九郎為了迎合觀眾,往往節奏把握的不是很好,拖的太久了,有一些碎的感覺,現在明顯緊湊了。看得出來,他們確實努力了。

楊九郎和張雲雷就是絕配,寧波專場的幾個包袱還不錯。尤其張雲雷,又蹦又跳又唱的,很好的展現了年輕人青春洋溢的美感。


觀眾愛看就好

張雲林和楊九郎是劇場賣票的好不好,觀眾說了算,只要觀眾喜歡就好,其他人沒什麼資格挑他們的毛病。

而張雲雷之前道歉的時候說過,“希望愛我的人繼續監督我”,他也會為了取悅觀眾更加努力的。


R娛記


拋開粉絲濾鏡,從技術角度看張雲雷楊九郎的相聲實力怎麼樣?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你。

先說楊九郎,他就是一個給張雲雷所謂捧哏的類似小丑一樣的配的,沒有什麼值得可誇的。

張雲雷就是憑著一張臉蛋,只會在小劇場裡混女粉的錢罷了。扒下他的畫皮,就是一個毫無文化素養,毫無藝術細胞,毫無表演能力的業餘界中二流演員。

你說他說學逗唱四門課程,他哪門精啊?說學逗肯定不及格,唱也就是哼哼,拿吧扇子走來走去,會用鼻音唱京劇就是程派啊?這不扯呼呢?唱段《探清水河》就是“……非遺藝術家”,這不扯呼?

他在臺上總流露出一副愁容,這也迎合了戀姐迷妹們迷茫空虛的心裡,彷彿達到了共鳴,這樣他就逐漸自我膨脹,以致道德淪陷,原形畢露。

綜上,拋開粉絲濾鏡,張雲雷和楊九郎不具有什麼相聲實力。也就是業餘界中的二類演員。





風逐月影3


越來越好 現場開掛 掌控 互動 九辮兒之間的默契 說學逗唱的功夫 皆是一流👍👍👍👍👍👍👍👍👍


棋手413


我一直是郭德綱老師的散粉,十幾年了。為此充了多個會員。那一年,張雲雷南京出了事故,迴歸舞臺後,脫胎換骨,颱風大變。開始關注他,慢慢成了張雲雷的散粉。近期一場風波,一改我佛系粉的風格……從他個人而言,唱一定比說強,他是以柳活見長,而且長的不是一星半點兒,所以評價他‘說’不行,那是讓他的‘唱’比的。如果這樣比較,他永遠不行。他的嗓音獨特,老天爺賞飯。有人比喻‘天使吻過的’嗓子,不過分。論唱功,我也喜歡郭老師的,在一檔配音節目中的一位評委(忘了名字)贊郭老師的嗓子‘國寶級‘’。但有個別曲目,個人角度偏喜歡張雲雷的。比如:《大實話》,郭老師唱的有氣勢,張雲雷委婉、舒緩、舒情,極富有感染力,……現場很多人都被唱哭了,還有《探清水河》兩個人的演繹風格截然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關於說的部分,他倆還年輕,各自都有成長空間。大家都看到了他們的努力。


一襲長衫一把摺扇


張雲雷的唱功的確排第二!

為啥這麼說?唱功第一是老郭!

因為傷病和鋼板所累,這兩年張雲雷的肢體語言只是暫時形成的風格。

雲雷康復以後,逐步會形成新的獨有表演風格。

現在評論有點過早,讓我們拭目以待驚喜!

九郎因為張雲雷傷病,對角兒有點過於寵。

過於寵角,往往壓制了九郎自己的風格。

一切在張雲雷康復以後會有一個新的開始。


調香師王俊


所言個人。我本是看了張雲雷楊九郎的演出後,才捧場的。最先吧,是聽了老郭的《探清水河》,再看到辮兒的《探清水河》,然兩者比較聽,這一聽就不得了,好聽!應該是從上個月12月那會開始,從一首歌開始認識辮兒,再後來,就在《頭條》裡看眾多的視頻,有興趣的看起九辮相聲了。

兩個月時間把他們以往的相聲不是很全部看完整,也把德雲社其他一併看過,所以我現在是捧場說話了啊!因為有味道,就那麼簡單!!

九辮相聲以前在臺上,我覺得還在揣摸求索中,當然啦,辯兒離開6年光陰,很多人物己非,脫節多年重返舞臺,那會颱風確實走不一樣的路,然又跌一跌!直至傷後,王者歸來!

現辮兒颱風越見穩重,不鬧時舉止越見大氣。鬧起來,我的天吶……九辮相聲表演自如,可控全場,如果欠缺,希望能多點新作品。

相聲,以演員說話的吸引,動作的神態逗樂,我們去欣賞,能想再去看這個演員再表演,也就那麼的簡單,這也就實力。臺上演員功力再深厚,臺下觀眾看了就過了,不期侍不討厭, 也就那樣。

帶句捎粉的話,沒有實力,像時下偶像小生,有那麼多粉絲嗎,不是粉妹喔,發現喜歡辮兒的人,多有年紀不小的粉絲,不是粉妹。我的天吶……




小豔子254903335


我不是專業的,我也不懂相聲,但我就是喜歡啊,只要他唱過的我們丫頭和二奶奶們都會唱,不喜歡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