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什麼選擇,基本上和高收入無緣?

01.“我覺得自己真的老了”

先說個真實的職場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我們暫且稱之為“阿美”好了。

阿美在一座三線城市,和很多女孩兒一樣,從小到大屬於“乖乖女”類型,高考填報志願那會兒,因父親說女孩兒讀會計比較好,就填報了會計系。

畢業後的阿美找工作那會兒,發現現實和想象的不一樣,擺在她面前的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會計類工作,不過由於阿美畢業於一所三本院校,故而大企業進不去,只能從中小企業著手考慮;二是撇開會計專業,從不太講究門檻的職業起步,例如銷售。

權衡之下,阿美還是選擇了前者。

她先是選擇了一家物流公司做出納,一年半後,跳槽去了一家貿易公司做會計。

兩年後,阿美再次離職。

離職後的阿美離開了職場,完成了結婚生子一系列的大事兒。

生完孩子後的阿美擔心業務生疏,恰巧老公的朋友創業,就幫那家創業公司代賬,這一代就是三年多,直到孩子上幼兒園,這才有時間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問題。

然而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阿美投了好多份簡歷出去,真正收到的面試電話少的可憐,阿美徹底慌了神,眼看著身邊的同學都在公司混到了不錯的職位,唯獨自己這些年沒有任何成長,越想越害怕,憂愁地吃不下睡不著。

阿美老公建議說,實在不行就找份文員或行政的工作吧,只要每個月賺點錢貼補家用就可以。

阿美去試了幾家,都被公司婉言拒絕,而同去競聘的年輕姑娘,有的當場就被錄用了,阿美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年齡真的大了。

而時間,再也回不去了。

02.做了什麼選擇,基本上和高收入無緣?

在現實中,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

通常我們獲得價值的渠道有兩個:

1、提供產品或服務,找到需要的客戶,直接進行價值交換(創業模式);

2、服務於一家企業或組織,由企業或組織提供產品和服務,間接進行價值交換(打工模式)。

顯然,第1種模式的風險和難度比第2種要大一些,但是受益遠高於第2種:這是創業者們的遊戲,在這場遊戲中挺過來的老闆們,收入自然不在話下。

而第2種模式需要繼續細分:你的崗位在企業或組織價值鏈體系中處於怎樣的位置,往往決定了你如何發力,以及大約能創造怎樣的價值?

做了什么选择,基本上和高收入无缘?

通常說來,打工模式下的個人想要匹配獲得相應的收入,就需要預判自己的崗位在企業價值鏈中的位置,這很關鍵也很重要。

如果你所處的崗位是價值鏈的末端,你再努力,獲得的收入也極為有限。

在阿美之前的職業經歷中,她先後服務於物流公司和貿易公司。

先說物流公司。

想要弄清楚物流公司的價值鏈,就必須從兩個問題入手:

  • 物流公司的業務模式是怎樣的?

  • 它主要靠什麼獲取主要利潤?

先說1,阿美之前呆過的那家物流公司是比較傳統的業務模式,主要是通過卡車司機跑路運輸、蹲在倉庫做傳統物流服務的模式。

再說2,這種模式在整個物流行業中屬於“苦力模式”,基本上靠車隊掛靠、從中賺差價獲取利潤,處於整個行業商業模式的最底層,缺乏市場競爭力,隨時可能被其他平臺收編。

因此在這樣的行業及公司,即便把出納這個崗位做到極致,又能獲得多少收入呢?

想想看,這個物流公司的利潤額就那麼多,創造價值的主要還是車隊及卡車司機,這部分處於價值鏈的核心,分配的利潤自然就多;

而類似於出納這個崗位,一來涉及的業務本身就有限,工作量完全不飽和,二來常常需要兼任倉管、行政等各種瑣事雜事,在整個價值鏈體系中處於末端,在阿美所在的三線城市,一個月兩三千的收入老闆都會覺得給的挺多了。

如果阿美有這個意識,她就應該明白,一來在這樣的企業做出納薪水少得可憐,二來自己的職業發展會受到很大的制約。

做了什么选择,基本上和高收入无缘?

再說貿易公司。

由前面的分析不難得知,後來阿美所在的貿易公司價值鏈核心是業務員,它的盈利模式屬於“低買高賣賺差價”,財務所能發揮的價值也極為有限,在價值鏈中同樣處於末端。

所以在這種小貿易公司,財務處理非常簡單,只會涉及到採購、銷售、日常費用等簡單業務,根本不會涉及到繁雜的成本核算,因此,在這樣的企業,你一個會計能指望多少收入,又能指望積累怎樣的工作經驗呢?

而至於代賬這件事,站在專業角度而言,充其量只能讓阿美“有點事做,有點收入”,僅此而已,對於阿美的能力提升沒有太大的益處。

之所以說這些,就是為了說明一點:有些選擇,從決定的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03.不容忽視的客觀因素

通常說來,一個人想要在職場有所提升或發展,需要:

1、找到一傢俱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

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品,二是資源。

從產品角度來說,最好能有自己的研發團隊,才能確保產品的不可替代性,這樣才能確保未來五到十年有可能成長起來並有不錯的盈利;

從資源角度來說,如果這家公司的老闆有關係有門路,能拉到穩定的大客戶資源等等,也不太會被輕易取代。

產品或資源,有一項突出即可;

如果兩項都有,這樣的企業通常在招人環節設置了很高的門檻。

2、找到該公司的價值鏈核心部門及崗位。

最起碼要找到價值較大的崗位,通過主觀努力,你才能在利潤分配環節中佔據優勢;

3、其他因素。

再把眼光放長遠些,還要考慮到這家公司所處的地域及行業發展水平、公司的人員素質、以及老闆的背景及看法,等等。

如果這家公司有產品或資源優勢,你所處的崗位及部門恰好在公司的核心價值鏈,同時領導也足夠重視,公司人員素質不錯,當地行業環境優越,等等,再加上個人主觀努力,則個人成長不在話下,高收入更是指日可待。

做了什么选择,基本上和高收入无缘?

04.能力並非憑空而來

在職場發展中,很多人過分強調“個人努力大過天”,那意思似乎是,只要你有足夠強烈的主觀能動性,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總有一天你會迎來一片光明的未來。

然而大多數情況是,很多人根本等不到光明的未來,就在黑暗的角落裡蹉跎了一生。

永遠不要高估個人掙脫環境的力量。

例如,一個畢業生立志在新媒體領域取得成績,並能像很多宣傳中的“新媒體贏家”那樣獲得高薪,TA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去什麼樣的城市發展?

普遍說來,一線城市顯然具備足夠的優勢,很多新媒體行業的頭部公司基本集中在一線城市,而在三四線城市也不排除新媒體公司的存在,問題在於,一來機會本身就少得可憐,二來在少得可憐的機會里,月入過萬的更是“天方夜譚”。

2、該業務在這家企業的地位如何?

如果你去的是一家傳統企業,新媒體在老闆眼裡無非就是換個地方發廣告,並不看重原創內容的打造,老闆也根本不懂新媒體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裡,在這樣的企業,你所謂的“新媒體工作”無非就是網絡時代下的“排版及文字編輯”工作,沒有任何成長性和挑戰可言,對個人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

3、公司領導對該部門的態度如何?

正如第2點所言,如果領導對新媒體壓根不重視或者缺乏認知,他根本不把這個部門放在眼裡,甚至把這個部門的人看成是“打雜”,給你攤派各種瑣事,請問在這樣的地方幹下去,三五年後你的職場競爭力又會如何?

......

想想看,如果一個人踏入了新媒體行業,不幸遭遇到前面所說的任何一點,TA沒有意識到是環境的問題,而是一味幻想“個人努力大過天”——總有一天,他會被瑣碎無聊的重複碾壓了曾經的鬥志,時間越久競爭力越弱。

做了什么选择,基本上和高收入无缘?

需要說明的是,我並非干涉個人選擇,更不是否認個人努力,但是我想表達的是,如果你能在選擇前對這些因素進行預判,你就應該看到自己三五年後的處境,你就會對自己的收入、能力等有個客觀的預計,不至於到頭來不明所以地焦慮的一比。

05.放下包袱,重新出發

綜合上述分析,阿美的困境顯然易見:

由於前面的選擇連連失誤,導致自己並沒有積累起相應的能力,更沒有處理過複雜的業務,專業能力薄弱,在市場上並不具備這個年齡該有的競爭力。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阿美的未來一片漆黑。

我分別從意願、能力及價值觀等各個層面對阿美進行了排查及梳理,和她達成了共識,就是放下之前的包袱,在這個領域重新開始。

1、夯實專業基本功。

由於阿美大學四年並沒有打下紮實的專業基礎,加上後期工作中也沒有累積應有的經驗,所以這部分理論知識部分,還是需要重新進行系統學習。

2、找到可以實現的職業起步。

在這一點上,能夠落地及實現才是至關重要。

事實上,阿美雖然前面的經歷有些糟糕,但如今的她決定重新開始,“已婚已育”的身份還是會給她帶來一定的機會。

我建議她立足現實,多從中小企業或者新成立的公司找找機會,用前文的分析方法評估目標崗位在企業中的地位和價值,再結合行業環境等多重因素考慮。

重點是找到這麼一家公司,它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同時目標崗位在公司內部具備發揮價值甚至創造價值的可能。

3、積極行動,抓住機會。

諮詢後的阿美按照我的建議,邊學習實操以及備考中級職稱,邊打聽工作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