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細數之之眼中的“10大銀股”(9):國藥控股

國藥控股[HK:01099]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核心企業,是中國最大的藥品、醫療保健產品龍頭分銷商和零售商。

未來5年,細數之之眼中的“10大銀股”(9):國藥控股

公司早在2011年就成為了國內首家醫藥流通業務超千億的企業。目前全國性的醫藥流通企業有四家,分別是:國藥控股、上海醫藥、華潤醫藥和九州通,剩下的則是一些地方性的流通商。

未來5年,細數之之眼中的“10大銀股”(9):國藥控股

近年來,由於受“兩票制”、“4+7帶量採購”等政策的影響,醫藥流通行業迎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行業洗牌。許多小藥企紛紛向巨頭藥企靠攏,從而導致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2011-2018年之間,CR10從34%提升到43%。直到2019年下半年開始,國藥控股、上海醫藥等巨頭才開始消化這項政策,業績也開始回升。未來醫藥流通巨頭們通過外延式併購,都在不斷收割中小型醫藥流通公司。

帶量採購會對藥品配送企業產生兩方面的影響,

一是藥價下降致使配送費用下降;

二是帶量採購後重新選擇配送商,大企業由於集約化的成本優勢,更容易拿到訂單,從而導致配送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由於帶量採購這一趨勢是不可逆的,短期內會影響業績和股價,只有優秀的公司才能生存下來。

2018年來,國藥為了提升市場佔有率和配送效率,投入了高達38.66億元的資本開支,來開拓和增加分銷渠道、升級物流配送系統以及提高信息化水平。

與此同時,隨著最近兩年“兩票制”全面推行的影響,使得各大藥企為了更快覆蓋終端消費者都調整了戰略,紛紛從原來的分銷模式開始轉向直銷。

雖然直銷模式的毛利率高於分銷模式,但是需要通過不斷花重金併購的方式來求快,再加上17年實施藥品零加成後,醫院賬期拉長,所以就很容易導致公司的現金流出現問題

國藥控股這幾年一直在致力於擴大市場份額,不惜犧牲短期盈利及現金流水平,這也是近年來其股價持續低迷的重要原因。

但作為行業龍頭,隨著佔有率的不斷提高,國藥的競爭優勢也在進一步加強,所以帶量採購對行業的影響只是短期的陣痛(藥品降價帶來的收入下滑以及兩票制下佔款能力下滑引發的利潤率下滑)。

另一方面,流通企業的墊資業務屬性決定了它們對資金依賴度較高,因此資金成本成為影響利潤的重要因素。

流通企業的融資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貸款、債券和短期票據。

自去年以來,貸款利率平穩,債券和中短票據利率均有下降,企業的融資成本呈下降趨勢,債務壓力得到部分緩解。

而作為央企,國藥在降低融資成本方面有一定先天優勢。

未來隨著藥品審批的加速,藥物上市進度也會加快。由於新藥價格較高,配送費用也相對較高,會給藥品流通企業帶來新的增量。

隨著行業集中度的大幅提高,國藥的利潤率將會出現三擊:毛利率提升+費用率下滑+行業集中度上升。

目前公司股票正處於估值低點。

之前藥品流通板塊的估值壓制因素已經在股價上體現,就算將來擴大範圍帶量採購,新藥的上市也將彌補這一缺口,流通企業的業績仍將維持穩健增長,而全國性批發企業將會持續受益於行業集中度的提高。

即便按保守估計,假設未來3年淨利潤複合增速達12%,如期末PE僅提升到15倍左右,現價對應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也能輕鬆超過20%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