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中學生家長應該怎樣好好把握親子時間?

贏在高中


我個人覺得,首先家長把手機放下,與孩子做一些親子活動,例如孩子大了,可以做一些家務,做做孩子喜歡吃的蛋撻啊,烤烤雞翅啊,做做小麻花小湯圓等等,就是孩子既喜歡吃又能幫上忙的家務,有意識的邊做邊談一些平時不願意說的一些事情,這樣就能達到有效的目的。加油,家長同志!


鈴蘭



lilikayla看天下


其次,把握好這段難得的“親子時光”,盡情享受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大好時光。“與孩子一起成長”——如果家長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放下架子,放低身段,與孩子共同體會成長中的快樂與困惑,一定會從孩子身上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孩子也會輕鬆愉快地在家長的陪伴下長大成人。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做看:

1、做積極的傾聽者。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和他/她交流一下對於此次疫情的各自的看法,積極鼓勵孩子出主意、想辦法,怎麼安排這段出不了門的時光。對小一點的還不太明白這事的孩子,要隨他問那些為什麼,隨他講那些天馬行空,做孩子的最佳聽眾,耐心傾聽,悉心陪伴。通過與孩子“共享時間”,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跟他們成為真正的朋友,才能夠知道孩子的心理需求,在關鍵時候給予及時的鼓勵和引導。

2、別害怕“浪費時間”。家長們總是擔心孩子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害怕他們在大好的年華里浪費時間、虛度光陰。特殊時期,家長因為沒什麼事,所以就把大把的時間放到了孩子身上。開始整天黏在孩子身邊,嘴巴、眼睛不停地盯著孩子。這樣,讓孩子有種被監視的感覺,出於逆反心理,反而想做的事情不願意去做,從而產生親子矛盾。其實,時間的流逝是隨時隨地的,與其擔心孩子不懂得利用時間,全程監督著孩子看書寫作業,不妨在合理引導的基礎上,讓孩子自由安排時間。

3、家長們也可以找一些適合在家裡共同玩的親子游戲,比如踢毽子、跳繩、下棋、袋鼠跳、捉迷藏等等。有一位教育家說得很好:“兒子三歲,我四歲”,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就要放開了玩,敢跑、敢跳、敢瘋狂,盡情地享受孩子覺得非常快樂的遊戲。

第三,家長做好孩子學習的榜樣。鄭淵潔在著作《鄭淵潔家庭教育課》中寫道:“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一了百了,效果非常好。”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一樣地讀書、一樣地學習。這樣會給孩子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在面對學習時不會有孤軍奮戰的感覺,成為支撐孩子堅持學習不斷前進的力量。通過家長和孩子的相互監督,相互鼓勵,有助於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加強家長和孩子之間對彼此的認同與理解。

最後,家長學會適當放手。家長還可以藉此機會教會孩子做做家務。有一份調查數據表明,在父母的“包辦”下,中國的高中生中,有五成從不倒垃圾、掃地,六成不疊被子,七成不洗碗、洗衣服,九成從不做飯,甚至還有人連整理書包這樣的小事,都由父母代勞。

真人秀《少年說》,有一期中講的是一位叫付軒昂的初中男生,痛訴媽媽藉著學校佈置社會實踐作業的機會,安排他做家務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付同學的家務能力長進很大,刷碗、擦地、摘菜,做得像模像樣;燜飯、煮粥、涼拌菜等等,樣樣精通。面對兒子的“控訴”,付媽媽堅定地駁回了,她說:“男生,就應該泡得了書房,下得了廚房。”還說:“生活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家務勞動的能力,它會鍛鍊你的動手能力!”網友們紛紛為付媽媽點贊:“有這樣優秀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也非常優秀!”

在教孩子做家務時,要對孩子有耐心,不要因為孩子一些笨拙的行為和錯誤而焦急、數落。可以採取計分表等方式,進行獎勵和鼓勵,保持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


平凡的要


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寒假。

疫情期間,中學生家長應怎樣好好把握親子時間?

我們屬於類人猿靈長目動物,喜歡廣闊的環境,突然被關在100平米左右“籠子”裡。憋的有點受不了,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首先可以和孩子一起上課,融入到他的思維裡,和他分享知識,故裝不懂去問孩子問題,讓他成為你的老師。他在給你講述的過程中,他會考慮怎樣講解能讓你聽懂和理解。是不是又加深了他對知識的記憶。

第二,通過短視頻共同學習一種美食,然後一起動手製作,增加了他的動手能力,也從中得到了快樂!

第三,心裡疏導,不要讓孩子感覺很無聊,“不要拿著手機躺床上吃了睡”,可以假裝自己生病😷,讓他照顧一下自己。培養孩子的情商。

第四,和孩子一起玩一些自己小時候的遊戲,社會發展很快,我們我們的遊戲已經成了懷念,比如找些東西可以教他玩小兵和大炮,跳井等一些桌面遊戲,一定要有一定的獎罰機制哦!這樣他才會更投入。

還有很多很多,我希望脫離電子產品,是它的出現讓我們變得遙遠。希望對你有幫助,記住,我們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其次是父母,再者是朋友,保姆,身兼數職。





美好時光從現在開始


疫情時期,家長多注意細節,就能收穫一段高質量陪伴的親子好時光,曾經,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在家陪孩子。

這次疫情之下,無形中拉長了我們的假期,家長終於有了大把的時間呆在家裡,不經意間,實現了自己與孩子共度親子時光的願望。

其一,親子陪伴質量好不好,現在正是最考驗人的時候。家長自己並沒有意識到,藉口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的。一旦沒有了藉口,一切問題無處遁形。在這樣一種被隔離在家的特殊時期,長時間地陪伴孩子,更是一件考驗體力和心力的事情。

其實,孩子還是那個孩子。生活沒規律,終日守著手機電視,每天晚上十二點多還不睡,第二天到中午才起床。這時候家長的自我調節非常重要。這個調節有兩個方面:心理方面與作息時間。孩子生活習慣變得亂七八糟,與家長自身放縱的關係非常大。許多家長自己在長假時間裡就晝夜顛倒,生物鐘紊亂,這就難怪孩子也跟著亂。

學習,做好假期規劃很重要,把平時自己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列在一個清單上。現在有了大把的時間,就可以拿出來逐一實現了。比如,讀幾本書、報名網上學習一門技能:學習攝影、做美食、幫助孩子做好寒假規劃、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一起動手整理房間等。規劃調整好自己的生活規律,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幾點到幾點做什麼事,列出具體的時間來,然後按照時間安排來執行。一般堅持幾天下來,一切變會恢復正常了。

建議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這項規劃。

這既是在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做規劃,也是在給孩子做榜樣示範,還能幫助孩子培養時間觀念。同時,雙方之間還可以互相督促和比賽,形成一種氛圍,在更好地實施計劃的同時,還能增進親子感情。比如寫作業一小時,練琴一小時、鍛鍊半小時、閱讀半小時等,和孩子一起制定,然後按要求執行。

培養孩子好習慣

一、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最好的方式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注意,在這個過程中,怎麼做,要讓孩子有自己思考和做主的機會,而不是家長以自己的方式來要求和指揮孩子。

二、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家長要記住,讓孩子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前提,是家長要學會信任孩子。家長一定要學會剋制自己老想命令和監督孩子的衝動,在做好規定的情況下,稍稍提醒他一下,然後給孩子積極的鼓勵:“我相信沒有我的監督,你一樣會做得好,甚至會做得更好”。這樣的暗示,效果往往要比家長守在孩子旁邊好得多。

最終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在家生活,在家務,學習,娛樂,鍛鍊等親子陪伴時光!好好珍惜,錯過了就不再有。











菜譜美食家常菜


疫情期間,中學生家長該怎樣好好把握親子時間?

前提一:這個疫情,是個特殊事件,對於親子關係也是個良好的時光。如果以往彼此之間有隔閡或者雙方相處之道有待提高的話,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契機!

前提二:首先:孩子已是中學生了,已具備一定的獨立能力,不管生活、還是學習方面。其次,現在的家庭條件都不差,孩子都有獨立的空間。最後,父母家長都是獨立的個體。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可參考一條原則

界限意識和共生關係的理念即地理、身體、心理三個界限,共生關係是你我不分的糊塗哲學。

在此基礎上建議建立親子關係的日常相處之道,不妨在假期用起來。

1.父母做好家庭生活的後勤保障工作

2.孩子有寒假作業及補課事項,做好學習任務的安排。

3.有關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父母須視孩子個體的獨立情況,是否要提供協助和督促。

4.父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空間,讓愛好熱起來。

5.安排一定時間的親子互動交流活動,包括生活、學習、娛樂有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探討一下怎麼看待當前發生的疫情事件及相關知識點的學習。

彼此坦誠相待,父母首先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中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思想成熟度和獨立行事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跟他們相處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斷地讓度你的管控,把主動權一步步交給他,在小事上磨練成長。

正如《幸福的方法》這本書所言:生活可能會變得很難,我將花更多的時間在一起。

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親子時光,活得更加簡單和快樂也更加從容!



秋語新說


鼓勵孩子多看書,如是馬上要步入高中的同學,應該多複習,安排一下一天的計劃


蛟川嘛


在疫情期間,大多家長和孩子都呆在家裡正是家長和孩子相互勾通,互相理解的大好時機。中學生十幾歲的孩正是生理和心理生長旺其,在生活和學習方面具有獨立性,有著極強的逆反心理。家長在學習和情感方面找不到共同點,家長這時候應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對一個問題要多考慮多種解決方案,不執拗一種方式與孩子發生衝突,讓孩子明白父母始終是關心和愛護他們的,和孩子教流父母顯成熟,穩重,豁達,親近感,要放下面子去傾聽孩子的意見和見解,採用種方式陪養親子關係,相互信任,互相理解盡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我是你喜歡的老王


這可能是家長們一年中時間最多的時候了,一定要多和孩子聊聊天,去了解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裡話。中學生正處於一個青春期的階段,很多青春期孩子敏感叛逆,都是家長疏忽了對孩子的關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不被重視和需要的。趁著這個時間,放下手中的手機和電腦,和孩子聊聊天,聽聽他們的想法,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感受幸福的親子時光,也可以讓他們和你一起做家務,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甚至是廚藝,還培養了親子間的感情。把握好這個時間,能有不一樣的親子時光。


BLUE胖子


任何時候,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陪伴並尊重孩子,都是相處的法寶。中學生是少年到青年成長的轉折期。他們有獨立的思維,獨立的人格,接受萬物的能力最強時期,家長要做的就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提高自身素養的同時,儘量瞭解孩子的須知,不能專治,免於代溝。有愛 學會愛是相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