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還能飼養正常豬嗎?

Lgp1380957839


何豬道|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還能飼養正常的豬嗎?

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還能飼養正常豬嗎?這是一個很意思的問題,它是當前非瘟流行期間必須思考的問題,因為無論從豬場的角度還是從飼養員(包括技術管理人員,下稱飼養管理人員)的角度,接觸了非瘟豬的飼養員還能否飼養正常豬,心中都寫著大寫加粗的問號。接觸了非瘟豬的飼養管理人員,是不是因此而丟掉一生工作學習的飯碗?是不是因此不得不與曾經熱愛的事業含淚說再見?我覺得大可不必妖魔化接觸過非瘟豬的飼養管理人員,正確安排使用這些接觸過非瘟豬的飼養管理人員,科學防非而不要恐慌防非,才是我們今後需要重新審視的方向。

一、四個必須面對的情況,瞭解非瘟時代的用人邏輯


1、豬場發生非瘟,勿需解除接觸非瘟的飼養管理人員工作

假設豬場裡已經感染了非洲豬瘟。如果以清場為目的,解除員工工作,自然不必多說。如果是以保豬為目的,豬場裡仍然有一定存欄量的豬在進行著帶毒生產,這些接觸過非瘟的員工若全部解除,那豬場裡的飼餵管理工作誰來做呢?所以,為保證豬場的運行,這些接觸過非瘟豬的員工,必須得留下來。

2、豬場局部發生非瘟,接觸過非瘟豬的飼養員要依據生物安全謹慎安排

當豬場控制和當,只有局部發生非洲豬瘟時,接觸過非瘟豬的飼養員一定要依據生物安全謹慎安排。即通過清洗、隔離、消毒,使曾經接觸過非瘟豬的人員不再攜帶病毒後,再作相應安排。

無論任何疾病發生流行,都必須有足夠的人員去處理突然增加的額外工作,若無感染的正常豬仍有人飼養,可不做任何改變,改變意味承擔風險。如若正常豬無人飼養,則需要安排“曾接觸過非瘟豬”的人員進行飼餵,儘管有風險,但要在管理層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清洗、消毒、隔離,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員工自己去領悟這些程序。

3、當前非瘟流行現狀,勿需將所有非瘟經歷的從業者拒之門外

眾所周知,當前非洲豬瘟並沒有偃旗息鼓的意只,而大量的從業人員因非洲豬瘟疫情離開了原來的崗位,即有清場離開的,也有恐慌離開的。那麼豬場招聘工作人員,如若將這些有豬場從業經歷者完全拒之門外,有可能將有無人可用的局面。必竟未有豬場經歷的人,因為非瘟疫情,對豬場也是敬而遠之的。

非洲豬瘟經歷者有三個優勢:

  • 這一部分飼養員普遍都從業多年,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 有非瘟經歷,更能明白生物安全的最要性,執行力較強;
  • 沒有被非瘟造成心理障礙,仍然選擇養豬,這是真愛。

但在招聘進場之前,管理層必須以“高瞻遠矚”的視野,指導監督招聘人員進行清洗、消毒、隔離。

4、條件足夠,提高抗風險能力的復養者,可以繼續管理正常豬

有一些散戶也發生了非瘟疫情,自己即是飼養員,也是管理員、老闆,如果在這期間提高了抗風險能力,或與集團合作,有復養的打算,卻因為曾經接觸過非瘟豬而有所顧慮,不敢飼養正常的豬,所謂“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認為是正常的。但是一定要進行全面的清洗、消毒、隔離等生物安全措施,才能復養飼養正常豬。否則只能把自己的豬舍永遠閒置下去,做一個局外人了。

二、控制人員傳播非洲豬瘟是關鍵


我們都知道控制傳染病的三大原則是: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而對人員的管控,則是這場無銷煙的戰爭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阻斷人員的傳播。那麼如何管控人員,使這些接觸過非洲豬瘟的飼養員,可以達到繼續飼養正常豬的標準,是管理層必須思考的問題。

要明白一個邏輯,豬場都能復養,人員又有何不可重新飼養呢?

首先必須明白,人的血液裡不存在非瘟病毒,非瘟病毒的宿主是家豬、野豬、和蜱,非瘟病毒在人體內不能存活;其次人的消化道也不存在非瘟病毒,若食用了非瘟病毒豬肉,而胃酸是強酸,可以將非瘟病毒殺死。非瘟病毒藏在哪裡?藏在接觸者的衣服、體表、指甲縫、頭髮、鞋子、宿舍等處。因此,只要處理好這些關鍵點,可以做到接觸者無毒。

必須將接觸者“所有”的衣物鞋、宿舍、生活用品(如手機)進行清洗消毒,使用衛可或二氧化氯對其進行充分的洗消,或者高溫蒸煮消毒,必須通過至少2次以上的檢查,消除員工環境中的病毒。同時,多次洗澡,清除體表上可能存在的病毒,注意一定要用沐浴露洗頭膏和肥皂,重點清理指甲。全部工作做完,移居場外隔離足夠的時間,相當於欄舍的空欄。

假設接觸者體表或衣物含有病毒,我們來看看病毒的存活的時間。

非瘟病毒在乾燥的糞便可存活11天,在腐爛的血液存活100天,如果進行充分的洗消,將糞便和血液完全排除,非瘟病毒在沒有營養供應的情況下,很快就可死亡。

所以,接觸過非瘟豬的飼養員,經過監督指導的清洗、消毒、隔離之後,是可以繼續飼養正常豬的,同時這些經歷也是飼養員的經驗財富,對豬場裡的生物安全制度的執行力度也會很強,所以可以做出適當的安排。非瘟經歷者不是妖怪,而是抗擊非瘟的先頭兵。

何豬道


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還能飼養正常豬嗎?

很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我是獸醫小盧,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非洲豬瘟是當前危害養豬業最大的敵人,被稱為養豬上的1號病,只要不幸被感染非洲豬瘟,會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養豬人都很害怕非洲豬瘟,它就像是幽靈一般,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看起來還算好的豬場,導致發病。如果飼養員接觸了非洲豬瘟的發病豬,還可以去飼餵正常的豬嗎?今天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非洲豬瘟是高度接觸性傳染病

非洲豬瘟屬於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目前尚無依據是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所以只要接觸過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的豬,那麼如果再去接觸健康的豬,那麼肯定會導致豬群發病的,所以有養豬朋友,在臨床上就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即使是同一豬舍有豬感染了非洲豬瘟,只要不在同一圈裡,做好消毒防護,那麼其它豬隻發病的概率就會小很多,但是隻要是同一圈裡的豬有一頭髮病,剩餘的豬都會陸續發病,只是時間而已,因為同圈豬,接觸的最多,感染是遲早的事。




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還能飼養正常豬嗎?

所以說,如果飼養員接觸了感染非洲豬瘟的豬,那麼是不可以直接去喂正常的豬的,必須要經過徹底的消毒,洗澡,隔離,如果有條件的話,還要做一些相關的檢測,確定沒有身上不含非洲豬瘟病毒了,才可能再去飼養健康的豬。臨床上這種情況還是很普遍的,發生了非洲豬瘟的豬,死亡後,飼養員,一般都要把死豬從豬舍里拉出來,然後進行無害化的處理,但是對於很多散養豬場來說,一般豬場人手比較少,可能處理完病死豬後,就簡單的進行消毒,然後還要去繼續飼餵其它豬,這樣就會間接的把非洲豬瘟病毒傳播開來,這也是很多豬場非洲豬瘟快速傳播起來的原因。







我是獸醫小盧,是一名執業獸醫師,平時大家在養殖方面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務三農,立足養殖,有喜歡養殖的朋友也可以關注一下,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最新的養殖資訊,實用的養殖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獸醫小盧


豬 事 慧 簡語:“如果接觸過非洲豬瘟病毒的人都不去養豬,可能沒人再能養豬。”


非洲豬瘟是一個烈性傳染病,在過去的1年多里,眾多的豬場感染過非洲豬瘟,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非洲豬瘟病毒也已遍及了整個中國,就連我們所吃的食物中也會時常被該病毒汙染,今天要想找一塊沒有非洲豬瘟的淨土已不太現實,要想找出沒有主動或被動接觸到非洲豬瘟病毒的人也是稀有,如果接觸到過非洲豬瘟的人都不能養豬,恐怕找不到再能養豬的人。

1 發病豬場的飼養員是攜帶和傳播非洲豬瘟病毒的高危人群。

當豬場發生了非洲豬瘟,飼養工作人員是直接接觸者,也是攜帶和傳播非洲豬瘟病毒的潛在威脅者。曾有獸醫工作者做過檢測,從發生過非洲豬瘟豬場的飼養員工作服上、帽子上、手套上、鞋子上能夠檢出非洲豬瘟病毒,甚至在體表及毛髮中也可以檢出病毒。非洲豬瘟是一個高度接觸性傳染的疾病,飼養員攜帶的非洲豬瘟病毒足可以使接觸到的健康豬群或豬場感染非洲豬瘟。那麼該飼養員還可以養豬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2 接觸過非洲豬瘟的人可以養豬。

目前防範非洲豬瘟的方法不能靠藥物、不能靠疫苗,主要靠的是生物安全,車輛管控、物品管控,最主要的是人員管控。不是隻有養過發病豬的飼養員才會攜帶病毒,其他的人也有可能攜帶病毒,我們可以通過更換衣服、入場隔離等措施來消除體內、外的病毒攜帶。想想也是,人沒有非洲豬瘟病毒的受體,病毒感染不了人,不會和人身合成一體,即便不被機械性的清除也難以長期存活,所以人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只是在特定時間段內的事,經過一定的時間和方法便可以和消除非洲豬瘟的攜帶,養豬也自然不受影響了。


集百家智慧 享豬事人生



嘮男養殖慧


我是【農村養殖新鮮事】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交流養豬知識。

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還能飼餵正常豬嗎?

我的建議是飼養員短時間內不要再去飼餵正常豬了,調離飼養員崗位,最少一到三個月。

今天是7月31號,非洲豬瘟在我國被發現馬上就要一年了。

在這一年裡,我們對非洲豬瘟的瞭解越來越詳細,越來越深刻。

就在前幾天,7月26號和27號遼寧的康平縣和西豐縣從截獲的外省運入生豬中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

非洲豬瘟的疫情一直都在,所以我們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對的。

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他的身上也會潛伏有非洲豬瘟病毒。

當然,這裡有一點很肯定地告訴大家,非洲豬瘟病毒不傳染人,對人是沒有傷害的。


我們把飼養員調離養殖崗位,不讓他再繼續飼餵別的豬,是為了防止把病毒傳染給別的豬。

話再說回來,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說明這個豬場已經帶有了非洲豬瘟的病毒,別的豬恐怕也保不住了,必須要全部撲殺做無害化處理。

非洲豬瘟的傳播方式有很多種,最早是通過蜱蟲傳播,從野豬傳到家豬身上。

上面剛提到的兩例遼寧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是通過生豬調運傳播的。

還有幾種平時常見的傳播方式,比如

1. 飼料裡邊的豬源性飼料成分包括血漿蛋白肉骨粉等。

2. 從疫區過來的或者經過疫區的人員 車輛 原料等。

3. 被汙染的肉製品,比如火腿臘肉等。

非洲豬瘟病毒雖然不耐高溫,在70℃下半小時左右就會滅活。

但是它能夠耐低溫,有著超強的體外生存能力。

它可以在血液 糞便或者其他肉組織中長期存活,在凍肉中存活數年到數十年都可以。

包括其他的一些沒有熟的肉製品,醃肉,泔水中都可以長時間存活。

總結

由於非洲豬瘟的體外生存能力極強,所以在平時的豬場飼餵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多消毒,保持生物安全。


農村養殖新鮮事


接觸過受非洲豬瘟疫病毒感染豬的飼養管理員還能繼續養豬麼?我的答案是不能!或者說至少在疫情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再從事養豬業了。

面對這個結論及殘酷的事實,對於渾身滿懷養豬技術及肩負家庭重任的飼養員是來說是不公平的,但也沒有任何辦法,在現階段世界上任何國家及地區均無針對非瘟病毒的免疫疫苗及藥物治療的前提下,唯有通過原始的防範方式配合科學的防非措施來進行預防,而曾經接觸過受非瘟病毒感染豬的飼養管理員自然也在防控之列。



為什麼會將接觸過非瘟病毒感染豬的飼養管理員也列入防控之列呢?這就得從非瘟病毒的其中一個重要特症說起,因為非瘟病毒的致命特症就是怕高溫,在56℃的環境下非瘟病毒可以頑強存活70分鐘,但在60℃的高溫環境下時非瘟病毒就只能存活20分鐘了。雖然非瘟病毒的致命特症怕熱,但它喜寒冷的環境,藏在冷櫃內的受非瘟病毒感染後的豬肉或肉製品,其病毒壽命可長達1年以上數年之久;而非瘟病毒在自然環境下人體較舒適的-10~38℃之間,其壽命也可以長達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

所以接觸過受非瘟病毒感染後的豬的飼養管理員衣服鞋帽都可以完全更換,但通過接觸非瘟病毒後而潛伏於飼養管理員體內的非瘟病毒難於滅殺,為防患於未然,當然不可以在短期內繼續養豬,新豬場當然將其列入防控之列。

以上是鄉民鋒哥根據自身經驗為大家解答的飼養管理員接觸過非瘟病豬後還能否繼續養豬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助養豬戶朋友們解開心中的疑慮作出正確的決定!當然在現階段的非瘟疫情橫行之下,唯有自家豬場嚴格落實生物安全措施,積極參與到本地區防非瘟的聯防聯控工作中,才能將非瘟病毒拒之千里之外!

我是專注於三農領域的鄉民鋒哥,每天分享精彩實用的三農知識,關注@鄉民鋒哥,讓你感受不一樣的三農觀。


鄉民鋒哥


答案是不能。

為了多收入點,我家2009年開始養豬,算起來也有十年了,對於養豬的經驗還是有一些,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滿有把握。

首先,小非的傳播途徑是什麼我們要搞清楚,據我瞭解,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健康豬與患病豬或汙染物直接接觸,另外,豬被帶毒蜱蟲等媒介昆蟲叮咬也可能被感染。

其次,小非對環境的耐受能力非常強,可長期存在,目前,只有高溫55-60度左右才能殺死病毒(我記得是這溫度),所以接觸帶病豬的飼養員是沒法殺死攜帶的病毒的,那有人說了,不會換衣服嗎,我想即使換了衣服,也未必病毒就遠離了。您說是不是呢?

再者,我這也不是空穴來風,18年最早發生非洲豬瘟瀋陽沈北新區新城子離我家也就一百多里地,嘗試復養,一直沒有成功,在也就沒人敢嘗試了。

綜合這些因素,所以我覺得接觸了非洲豬瘟的飼養員真不適合再養正常的豬,有豬就有錢的當下,慎重是上策。


粗茶淡飯一農人


飼養員接觸了非瘟豬還能飼養正常豬嗎?這個養還是可以養,只不過需要經過一套嚴格的消毒程序,才能繼續養豬。

為什麼這樣說呢?那是因為非洲豬瘟病毒可以依附在人的衣物、鞋子、工具等上面,成為傳染源,如果不對這些物體進行徹底消毒,就有可能感染給正常、健康的豬。

在非洲豬瘟疫情非常嚴重的現在,還沒有感染非洲豬瘟的豬場,那個環境衛生及消毒程序做的可是相當的到位(堪比星級賓館)。進豬舍要消毒、換隔離服,儘量避免不相關的人和物進入養殖隔離區。生豬轉運場地離養殖場地有幾公里遠,為的就是儘量避免可能引起的災害。

飼養員知道自己接觸非瘟豬後,自己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在自己的衣服及工具沒有經過徹底消毒前,是不能夠接觸其他生豬的。這個只有經過層層消毒,杜絕所有安全隱患後,才能進入其他的養殖場所。


總之,人和物都是可以成為非洲豬瘟的傳染源的,只有在確保自己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攜帶非洲豬瘟病毒後,人才能進入豬場工作,所以這個消毒工作做不做的好,有沒有做到位才是關鍵。


壞男人說小龍蝦


應該對人沒事的,經常對豬場消毒淋水降溫,沒問題,如果有豬死,馬上處理掉,找個地方挖個坑把豬處理掉,又對養豬場消毒,在買新小豬回來,飼料換新來喂,沒問題的,對人沒事的


蘇仔


對人沒什麼影響,但是接觸過病豬的人最近時間段是決不能再去飼養別的豬。非瘟目前沒有特效藥治,甚至連預防藥都沒有,沾上豬隻能深埋消毒處理。


孔明不亮


不可再正常飼養,瘟疫會傳染,除了飼養員查出沒傳染,即可在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