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統全力支持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抗“疫”信貸投放逾5370億元,你怎麼看?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是來自工商銀行的客戶經理,看了這個新聞,我感到特別的震驚和高興,金融系統是中國的經濟命脈,當前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處於發展的關鍵期。銀行業也紛紛轉變發展方式,通過優化經濟結構轉化增長動能,將金融服務重點放在扶持民營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當中。

在這百年不遇的疫情當中,我們的產業遭受了很大的打擊。黨和國家政府也看到了問題所在,釋放出了經濟槓桿。藉助大數據和系統控制,定製產品,面向受疫情影響,重災地區和重要產業投入資金,加大對受困的小微民營企業扶持力度,確保小微企業整體信貸增長不受疫情衝擊,做好續貸緩解受困,小微企業的流動資金壓力。

我們大家相信,疫情帶來的影響是短暫的,堅定推動經濟發展。


劉志華工行533


這次疫情不僅感染者比非典多很多,對經濟的影響也更嚴重。說實話,如果放到西方發達國家,這種全民減少外出、企業復工延遲近一個月的情況,很容易引發經濟危機。但中國則不會發生,主要就得益於強有力的調控,可以在經濟減緩的情況下給予有力的刺激(順便吐槽下:西方對政府是否救助一個企業都要爭吵很久,所以反而容易讓恐慌蔓延,包括鑽石公主號感染事情上也能看出來)。

信貸投放逾5000多億是一部分,還有降息、減稅等多種措施。可以由此解決很多企業的燃眉之急。只要熬過去疫情控制的這段時間,後期市場被抑制的消費力會重新釋放,經濟也就能迅速恢復過來。甚至會發展的更快。所以大家對國內經濟還是信心十足的,從股票市場的持續復甦也能看出來。

但強力的調控也有些副作用,那就是通脹會上升(物價),以及給外匯市場帶來壓力。只能說大家新一年加緊賺錢吧,同時也可以配置一些適合抵禦通脹的資產,讓財富少受通脹的侵蝕,比如黃金和績優股,這些資產的價格會跑贏的物價的,最差也是持平。




御融分析師


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金額超過5370億元。我認為主要是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讓企業度過資金緊張的難關,起到扶持小企業正常開工,穩定就業作用。包括2月14號證監會正式發佈《關於修改的決定》《關於修改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關於修改的決定》(簡稱《再融資規則》),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都是為中小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這些資金的投放是有目的的,有針對性的。不會造成大面積通脹問題,現在由於復工復產還需要一個過程,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個前提沒有改變,若有可能引起通脹,央行會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調整,相信中國絕對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還有監管部門對於適當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的安排,銀保監會相關人士明確表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較為嚴重地區的銀行,會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充分考慮疫情的客觀影響,適當提高監管容忍度,對於監管指標達標給予一定的寬限期,或者在監管措施上作出一些靈活安排。很明顯,這些措施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用於生產。

以上種種措施是為了2020年經濟的穩步發展鋪路護航,相信疫情影響經濟只是短暫的,疫情之後,我們的經濟將會恢復增長,甚至加快增長!




投資日誌


這是立國立民立銀行的三方好事情

銀行本身就有配合央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職責,這次疫情很多行業都遭遇了重大打擊,國家已經出臺了很多支持政策,也有不少企業減免租金,銀行作為國民經濟的一部分,也要做出應有的貢獻,目前只有各行各業相互支持,才能讓經濟儘快的走出疫情傷痛。銀行支持企業走出疫情避免破產,也為銀行自己減少壞賬提升未來盈利率做了幫助

5370億對中國百萬億規模的體量,還是小的,銀行還有還會加大信貸規模,所以對那些國計民生德行業還有信譽好的企業來說,度過這次難關應該問題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