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體溫到底是5分鐘還是10分鐘?為什麼?

孤獨de昨天


大家好,我是醫療工作者張,是一名執業醫師,可以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識,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各個地區都採取了比較嚴格的管控措施,而在這些措施中最基礎的莫過於體溫測量了。

我們都知道體溫測量最長用的就是水銀體溫計,其實很多人都不清楚到底測量多長時間為準,有時候是五分鐘,有時卻是十分鐘,這究竟為什麼呢?



水銀體溫計測量的部位主要有:腋下、口腔、直腸。無論哪一種測量部位,使用前都應先將體溫計的水銀汞柱甩到35°C以下。通常使用水銀體溫計要將體溫計水銀端放在腋窩深處,用上臂將體溫計夾緊,以免脫位或掉落,測量5-10分鐘,取出體溫計,讀取溫度數據後,用衛生紙擦拭體溫計,以便下次或他人使用。 除了腋下測溫,水銀體溫計測量的部位不同,時間也是略有差異的。

1、口腔測溫:口腔溫度的採集是藉由病患將溫度計正確且安全的放置到口腔的能力。也就是排除了小孩或是無力抵抗咳嗽、虛弱的人或是會嘔吐的人。需要3-5分鐘。

2、直腸測溫:在直腸溫度的量測時,特別是由另一人來量測時,應該要使用潤滑劑來幫助。雖然直腸溫度最為準確,但是要考量這樣的行為在某些國家或是文化中是令人難為情的。另外如果置入溫度計的方式不正確則會讓病人感到不舒服甚至疼痛。嬰兒通常都使用直腸溫度量測,然而還是要藉由護士來操作比較妥當。需要1-3分鐘的時間。

測量體溫有哪些注意事項?



  1. 測量體溫時,建議保持在同一部位進行一定時間的測量 。
  2. 當室溫在34°C以上時,建議感溫部位經過溼毛巾冷卻後再進行測量。
  3. 以下情況屬於非安靜狀態,不能進行正常的體溫測量。 a、運動、沐浴後30分鐘以內。建議在運動、沐浴30分鐘後再進行測量。 b、飲食後30分鐘以內。建議在飲食後30分鐘以上再進行測量。 c、起床前輕微運動後。起床後開始運動,體溫上升比較快,建議等待片刻再進行測量。

我們現在路上管控的體溫測量主要用的是電子體溫計,許多人都會覺得測出來的體溫很奇怪,有的高於正常有的低於正常溫度,這是為什麼呢?

電子體溫計能快速準確地測量人體溫度,與傳統的水銀玻璃棒相比,具有計數方便,測量時間短,測量精確度高、能記憶並有蜂鳴提示等優點,尤其是電子體溫計不含水銀,對人體及周圍環境無害。非常符合管控時測量提問的需求。但是由於精準度高,測量的只能是實時體溫,如果在寒冷的戶外長時間行走,立刻測的的體溫就會小於正常體溫,如果是在空調房間和空調車溫度就會大於正常體溫。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電子體溫計測量的體溫忽高忽低。

總結: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恆定的,正常值:口腔舌下溫度為36.3~37.2℃,直腸溫度36.5~37.7℃比口腔溫度高(0.2~0.5℃),腋下溫度36.0℃-37.0℃。由於體溫計本身的誤差測量的體溫結果也會有一點誤差,所以高於或者低於正常體溫範圍值一點,不用太緊張,屬於正常誤差。


醫療工作者張


我有一段生病天天量體溫問好多個醫生基本答案都不太一樣,基本都是時間不允許就測量5分鐘,如果時間允許測量10分鐘,7分鐘8分鐘都可以的,五分鐘確實沒十分鐘溫度高,過渡緊張,激動和運動過後,吃飯後體溫都會偏高,可以平靜後在測量,運動飯後是30分鐘後再測,


舞風也舞晴


醫生,這要量多久?

5分鐘,還是10分鐘?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以前就經常被患者問,現在隨著新型肺炎疫情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都要面臨量體溫這件事。但怎麼才能測量準確,及時發現自己是否出現體溫異常,對於防控新型肺炎,真的非常重要!

那麼什麼是體溫?有什麼作用?目前有哪些主要的測量部位?量體溫到底是5分鐘還是10分鐘到底指的又是什麼?

體溫,也叫做體核溫度,是指我們身體內部胸腔、腹腔和中樞神經的溫度,它的特點就是相對穩定而且較皮膚溫度高。測量體溫的目的是為了判斷我們一個人的體溫是否正常,分析熱型,像下一次新型肺炎疫情下,測量體溫的目的就是為了做一個普遍篩查可能的感染者。

(如圖:人不同部位溫度是不一樣的,而我們正常人體溫大約在(36.3~37.2)°C)

目前,大家比較常見的溫度計有傳統的水銀柱式體溫計、紅外耳溫計和紅外額溫計

而其中水銀柱式體溫計主要測量部位有直腸、口腔和腋窩,但以腋下測量體溫操作方便,應用更為廣泛,但存在的缺點就是相比肛溫、口腔溫度,腋下測溫是通過皮膚測量溫度,因此相比直腸、口腔這兩個部位測量要花費的測量時間要長

像直腸、口腔這兩個部位測量體溫,一般只需要3分鐘就可以了,但操作不變,有時候還會收到患者體位影響等等,而腋下測溫就要長一些,至少在5分鐘以上,但具體是5分鐘好,還是十分鐘更加適合,待會我們再來討論。所以,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的是題目實際上問的是腋下測量到底是5分鐘還是10分鐘?

而不存在有人拿個紅外耳溫計或者額溫計,測好幾分鐘的事,用過上面那兩種溫度計的人,都知道,這基本上幾秒鐘就可以完成測量,而且還

可以減少像使用水銀柱式溫度計發生交叉感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外面看到的防疫人員用的都是紅外額溫計的原因,也提倡使用額溫計對普通人員進行體溫篩查!

(如圖:溫度計主要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從測量精準度來說,接觸式測溫計要比非接觸式測溫計準;但從這次防控疫情工作中用的最多最適宜的,依然是非接觸式紅外額溫計,可避免交叉感染)

那麼到底腋下量體溫是量5分鐘好還是10分鐘更好?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對腋下測溫使用的水銀柱式體溫計測量原理有一定的瞭解!

大家先請看:這是一支水銀柱式溫度計,它的末端為貯液槽,內盛水銀(即汞,上圖),這個汞有熱脹冷縮的物理性質,當我們這個末端水銀槽受熱以後,會使水銀膨脹而沿毛細管上升,其上升的高度與受熱高低成正比!

這時候如果我們測量時間不夠,就會導致水銀受熱時間不足,使水銀上升到與實際體溫不一致,造成體溫測量偏低!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盲目減少體溫的測量時間,是有可能會對最後所得的結果產生顯著影響的,使得數值不能正確反應被測量者正確的體溫。而且這對於目前疫情防控來說,漏診一個,會造成嚴重危害的。因此,不建議將體溫縮短測量至5分鐘,尤其是對於現在這樣特殊時期測量長一點總會比較好

尤其是對於以下三類人員,我們建議一定要量10分鐘!

第一,有密切接觸史或疫區旅遊史的;

第二,年老體弱,自身免疫力就比較差的,如果縮短測量時間,是不能正確反映體溫的;

第三,對於已經發熱的患者,更應該量10分鐘,不然盲目縮短體溫測量時間,可能會誤認為體溫已經正常或者已經降到正常水平;

怎麼測腋溫,才能保證測量更加準確?

第一步,選擇合格體溫計,然後將體溫計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用幹紗布將它擦乾;

第二步,用乾毛巾將自己腋下擦乾,在測量前半個小時內必須保持安靜狀態、避免活動以及飲用熱水等。因為這些都可能導致體溫改變!

第三步,將體溫計的水銀端放到自己的腋窩深處,緊貼皮夾緊,測量端的手放置對側肩部。

第四步,測量10分鐘後,平穩取出溫度計,放平讀取溫度值,即為你的準確體溫!

注意,使用的溫度計一定要進行酒精消毒,再放好,避免發生汙染!

最後,根據這次新型肺炎,延伸一個重要事項供大家要注意!

根據鍾南山院士團隊最新的關於一千多名2019-nCoV感染者的臨床特徵數據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只有43.8%的感染者,會在早期表現出了發熱症狀。但住院後出現發熱症狀佔了87.9%,還有相繼有67.7%的人住院後出現咳嗽症狀,因此從住院病人角度來看,確實是以發熱和咳嗽為主要症狀,但早期就未必了!

但不管感染者是在早期還是住院後,與之前感染SARS-CoV(1%)和MERS-CoV(2%)相比,感染2019-nCoV不發熱的佔比更高

所以,不管是個人還是醫務人員,在監測篩查的時候,不要完全集中在單純的體溫測量,因為這樣很可能會導致一部分感染漏診者,流行病學史詢問採集依然非常重要!


醫學小偵探


雖然近日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和疑似感染人數逐漸下降,疫情的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疫情仍未解除,每天測兩次體溫仍是日常工作。

但不少朋友還是對測量體溫到底是要測多久,怎麼測還存在一些疑問。

要了解測量體溫需要測多久,就先要了解體溫計開始。體溫計主要結構有貯液囊、毛細管,還有一個俗稱縮喉的結構,即在接近貯液囊的毛細管處燒製成毛細管的縮小部分。 體溫計的毛細管背面中部有襯以乳白色或其他顏色的釉帶,汞柱經三角稜鏡放大後的顯象應清楚鮮明。



工作原理是基於水銀在透明玻璃殼中的熱膨脹作用,當儲液囊的溫度升高時,毛細管中的水銀就會上升,水銀的膨脹係數小,對熱的反應性快,讓水銀上升至毛細管的時間並不長,通過用手來捏住水銀體溫計下端,即可觀察到水銀柱上升的還是很快的,甚至連一分鐘的時間都不需要,即可穩定到一個數值。

那為什麼測體溫時還需要測量5分鐘,甚至10分鐘呢?

我們通常測的體溫為液溫法,即將溫度計夾在腋窩處。由於腋窩的凹陷,測量體溫時就有可能存在空洞,皮膚並不能完好的覆蓋住水銀體溫計頭端。如果接觸不好的情況下時間較短時,測量的體溫往往偏低。接觸良好時,即使5分鐘,也可以得到準確數值。這也是為什麼經口腔、直腸測量體溫只需3分鐘,而腋窩等接觸不是很緊的部位時需要的時間教長的原因。所以目前為了保守起見,通常建議測量腋溫要求10分鐘。

測體溫時,要先把體溫表上的水銀柱甩到35度以下,用酒精擦拭消毒後再用。測腋下溫度時,要先擦去腋窩的汗,再把體溫表有水銀的頭,放入腋部中央夾緊,10分鐘後取出。多人公用一個體溫計時,體溫表用完後,也要用75%的酒精消毒。

長腿醫生


我一般測量15分鐘,測量5分鐘體溫是35.5℃,測量13分鐘體溫是36.3℃🆘🆘🆘🆘🆘🆘🆘🆘🆘🆘🆘🆘🆘🆘🆘🆘🆘🆘🆘🆘🆘🆘🆘🆘🆘🆘🆘🆘🆘🆘🆘🆘🆘🆘🆘🆘🆘🆘🆘🆘🆘🆘🆘🆘🆘🆘🆘🆘


能午睡讀書散步就辟穀


疫情當前,最近很火的一個段子:出個小區門跟出國一樣證件齊查,還用槍對著你的頭,出去門衛一槍,超市一槍,菜市場一槍,回來門衛再補一槍,槍槍打頭,打得昏頭轉向。平時槍頂腦門是要命,如今槍頂腦門是保命!



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個地區政府都採取了比較嚴格的管控措施,而在這些措施中最頻繁基礎的莫過於體溫測量了。

電子體溫計能快速地測量人體溫度,與傳統的水銀玻璃棒相比,具有計數方便,測量時間短,測量精確度高、能記憶並有蜂鳴提示等優點。

非常符合管控時測量體溫的需求,而且還可以減少像使用水銀柱式溫度計發生交叉感染!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外面看到的防疫人員用的都是紅外額溫計的原因,也提倡使用額溫計對普通人員進行體溫篩查!

但是由於精準度高,測量的只能是實時體溫,如果在寒冷的戶外長時間行走,立刻測的的體溫就會小於正常體溫,如果是在空調房間和空調車溫度就會大於正常體溫。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電子體溫計測量的體溫忽高忽低。

我們都知道醫院或者居家測量最常用的就是水銀體溫計,其實很多人都不清楚到底測量多長時間為準,有時候是五分鐘,有時卻是十分鐘,這究竟為什麼呢?測量體溫有哪些注意事項?

1、口內測量法。將口表水銀端放於舌下,緊閉雙唇,切勿用牙咬,也勿說話,以免體溫表被咬碎或脫落,5分鐘後取出。測量前,應避免吃冷、熱食物或飲料,如已食用,須待20分鐘後方可測量。

2、腋下測量法。解開衣服,先用乾毛巾擦去腋下的汗水,將腋表的水銀端放於腋窩的部,水銀端不能伸出腋窩外,體溫表與皮膚之間也不能隔著衣物,然後夾緊腋窩,5-10分鐘後取出。剛洗完澡的的話要等20分鐘左右才能測溫,以免影響測溫結果。

3、直腸測量法,讓患者仰臥,露出臀部,用20%肥皂水潤滑過的肛表,輕輕插入肛門內2--3釐米,用手握住體溫表的外端,以防脫落或折斷,5分鐘後取出。患有腹瀉及嚴重肛腸疾病不可採用此法測量。剛坐浴過的要等30分鐘才能測溫。

在這特殊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圖方便測量時間不夠,很有可能會導致水銀受熱時間不足,造成體溫測量偏低!所以,盲目減少體溫的測量時間,是有可能會對所得的結果產生影響,使得數值不能正確反應被測量者正確的體溫。而且這對於目前疫情防控來說,漏診一個,會造成嚴重危害的。因此,不建議將體溫縮短測量至5分鐘,在這場戰役中,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羅醫生健康說


測體溫的方法有腋測法、口測法、肛測法等,而我們臨床上常用的還是測腋溫,受個體差異及體內、外因素影響稍有波動,但一般不會超過1℃,正常值為36℃~37℃,時間是5~10分鐘,如果體溫高的話,溫度很快就會升上去,5分鐘也就足夠,同時測體溫前要擦乾腋窩,過溼也會影響測量結果。


蝸牛兒愛吃肉


量體溫有三種方式,不同的方式,量的體溫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首先,口腔測體溫,把體溫計放在舌下來測體溫,一般放3分鐘就可以取出來讀裡面的值;第二種方法,肛門測體溫。肛門測體溫就是把體溫計插到肛門裡面,3分鐘之後就可以取出來讀出體溫值;還有一種方法是最常見的,也是最方便的一種方法,就是把體溫計放在腋窩下,一般測5分鐘就可以取出來讀取體溫值。


午後陽光775


5分鐘,親測發現長時間溫度會變高,非常時期,沒必要自己給自己添堵。


西瓜糖鳳九


看拿什麼測量,水銀體溫計3至5分鐘夠了,電子額溫儀只需1秒鐘,當然最好測3次,取平均值。水銀體溫計比電子的測量準確度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