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國又要向我們動手了

執筆:周德武 @公評世界

警惕!美國又要向我們動手了

▲中國外長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講話

剛剛落幕的第56屆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不僅因為十多位世界首腦及100多個國家外長、防長與會,更重要的是這次會議主題定為“西方缺失”

在百年變局的世界中,歐洲又一次站到了十字路口。西方缺失了領袖,曾經的領袖正拂袖而去,朝著孤立主義和“美國優先”的道路“一騎絕塵”。歐洲人鍾情的多邊主義被美國擱在一邊,大西洋兩岸共同秉持的價值觀出現缺失。在中美兩個大國面前,歐洲人雖不願意選邊站隊,但現實又迫使他們必須做出有限選擇,從而缺失了迴旋的空間。

慕安會的臺上坐著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臺下站著全國人大前新聞發言人傅瑩。兩人在互動環節的交鋒成了這幾天媒體追逐的熱點。傅瑩用西方人能夠接受的邏輯反擊了佩洛西對華為公司的指控:在過去的四十年間,中國不斷接受美國的通訊公司技術,從1G 到4G,中國的政治制度反而得以發展,而一個最強大的民主國家怎麼就脆弱到一家華為公司就可以一推就倒的程度?

警惕!美國又要向我們動手了

▲全國人大前新聞發言人傅瑩提問

當與會者對傅瑩的提問報以掌聲的時候,其實聽眾心中有了答案。大家在感嘆中國女高級外交官睿智的同時,也襯托了美國頭號女政客的慌亂。筆者注意到一個細節,當傅瑩站起來的時候,佩洛西連忙低聲追問主持人,這位女士是否來自中國。雖然傅瑩在中國家喻戶曉,但佩洛西顯然並不認識。

在佩洛西上個世紀90年代作為眾議員頻繁訪問中國的時候,傅瑩還是外交部一位司局級官員。把人權與最惠國待遇掛鉤、指責中國出口勞改產品都有佩洛西的一份功勞。在傅瑩出任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之後,她的曝光率大大增加,在國際舞臺的活躍度也同步上升。

即便如此,傅瑩依然沒能進入佩洛西的視線。估計她這兩年的興趣點主要放在與特朗普的鬥爭上了,在掃描公眾人物時出現了許多盲區。面對傅瑩尖銳的提問,伶牙俐齒的佩洛西亂了方寸。想必慕安會上的短兵相接,讓這位女議長印象深刻,不好好備課,光講幾句 “選擇華為參與5G基礎設施建設,就是選擇了獨裁而非民主”這類空話,恐怕很難服眾,弄不好還會自討沒趣。

警惕!美國又要向我們動手了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除了佩洛西,美國務卿蓬佩奧、防長埃斯珀也到來了慕尼黑。他們同臺表演,遭到了國務委員王毅的無情痛擊,他呼籲美國“放棄對中國的偏見與焦慮,不要相互對抗和拆臺”。

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在許多問題上存在著巨大分歧,但在遏制中國、打擊華為問題上,兩黨具有高度的共識。國防部長指責中國通過華為採取“邪惡戰略”;彭佩奧稱,西方國家在強力遏制中俄的帝國野心方面,即將取得勝利。但歐洲人並不這麼認為,尤其在對待華為的態度上,不僅沒有視之為“邪惡”,相反卻張開雙臂歡迎華為參與歐洲5G建設。

前不久,英國首相約翰遜頂著美國壓力,做出艱難決定,允許華為有限參與英國的5G建設,如天線和基站等,參與度上限為35%,為此惹惱了特朗普,兩人一言不合,特朗普掛了電話。約翰遜也隨即宣佈,3月初訪美計劃被推遲。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作出決定,允許成員國自行決定華為在網絡中的角色,建議禁止其參與“關鍵且敏感”的部分。法國和德國、瑞士都相繼宣佈不會阻止華為參與5G建設。西班牙更是在去年6月開通首個商用5G 網絡,而華為就是核心供應商。在美國的圍追堵截中,華為終於實現了在歐洲的突破。2月4日,公司宣佈將在歐洲建立生產基地,旨在真正實現“歐洲製造的5G。”根據這項計劃,華為將在12個歐盟國家設立兩個地區中心和23個研究中心,招聘員工1.3萬人。


警惕!美國又要向我們動手了

海外結成統一戰線不成,美國退回本土繼續絞殺華為。2019年5月,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採購黑名單,幾乎把華為推上絕路。2月13日,美國政府又對華為提出新的訴訟,指控華為與子公司合謀竊取美國的商業機密與尖端科技,企圖“對華為聲譽和經營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顯示出美國置華為於死地的戰略決心。

無論是順水推舟也好,還是順勢而為也罷,在中國全力抗疫這段時間裡,美國政府的作所作為讓許多中國人看著彆扭,總是覺得互不咬弦。王毅指出,“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大家給予的每一份寶貴支持,我們都會銘記於心。”與美國企業、民間組織對中國的疫情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相比,美國政府這次的確慢了不止半拍。

也許是中美貿易戰打得過於慘烈,美國大選之年的政治過於敏感,合作抗疫的良好願景正在被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漸漸沖淡。雖然內政歷來是美國大選爭論的焦點,特別是經濟議題更是主線,但這幾十年來,攻擊中國從來沒有缺席,也是兩黨拉票的重要手段,成為替罪羊見怪不怪。

這幾天圍繞著新冠疫情,美國主流報章充斥著對中國政治制度的攻擊和謾罵,對中國作出巨大犧牲、為世界爭取時間遏制疫情的努力視而不見。相反,美國報章開始了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的炒作,美國政府正醞釀新一輪的對華打壓。

據2月15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正在研究禁止向中國出口C919飛機的發動機,擔心中國利用“逆向工程”加以仿製,從而搶佔美國飛機市場。美國通用電氣和法國賽峰集團組成的合資公司CFM,生產著一款Leap-1C發動機,是C919的供應商。2月20日,美國將召開跨部門會議提出意見,2月28號,美內閣會議將最終決定是否阻止這筆交易。

警惕!美國又要向我們動手了

▲Leap發動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工廠裝配

如果白宮做出禁售決定,將大大延緩中國C919的生產進程,畢竟C919已經收到了1000架訂單,找個替代廠商並非易事。上一次美向中國頒發此發動機出口許可證是2019年3月。通用電氣擔心,一旦美國作出禁售令,中國不會無動於衷,最後必然會在飛機訂單上反映出來,這種損失是通用電氣無法承受的,但公司的話語權在特朗普任期內越來越小,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一些專家指出,其實發動機有著複雜的機械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系統,逆向工程是很難仿製的。再說了,早在2010年美就向中國出售了這種類型的發動機,要模仿早就做了,而不必等到現在。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美不僅沒有在合作抗疫方面建立新的信任,相反卻面臨新的變數。可以預料,如果美在發動機和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對華採取進一步行動,兩國的貿易關係將會雪上加霜。無論是去年香港的修例風波,還是當下正在進行的全民防疫之戰,其實都是中國邁向復興之路過程中一段曲折經歷。

常識告訴我們,在走這段下坡的時候,最需防範的是被人從背後猛推一把。中國在負重前行的時候,美國一些反華勢力再次跳出來生事,他們會在哪一條戰線再次對我們下手呢?這是一個疑問,時間會等來答案。

作者是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 公號“公評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