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業大學這所學校怎麼樣?是國家重點大學嗎?

Shaorabin


因為處在疫情風口浪尖的國家防疫中心主任高福院士,默默無聞的山西農業大學又成了人們的討論話題。

由於農林類大學的整體體衰敗,以及地處縣城小地,加之山西省經濟落後和對教育的不夠重視,曾經輝煌一時的全國99所重點大學之一已經今非昔比了。曾經風光無限的大寨農學院已成過眼雲煙,全國重點大學的金字招牌已經被985.211以及雙一流所取代,曾經培養出許多省部級幹部和兩院院士的大學已經淪落到現在的大多數專業在二本招生,在山西省內排名也在五名開外,學校創始人孔祥熙在那邊不知有何感受。

但是,瘦死駱駝比馬大,百年學府,歷史厚重,學校的底蘊還在,對於一些分數不是太高的考生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校園環境優美,植被豐富,雖沒有高樓大廈的富麗堂皇,但別具一格園林風貌非常適合努力學習的學子生存。

二、作為全國第一批授予碩士辦學點的學校,動物醫學、園藝、農學等專業在全國也名列前茅,考研率也比較高,考生另闢蹊徑也是一條出路。

三、學校教育資源雄厚,名貴植物保存完好,對有志於農林事業的考生值得選擇。


浪淘沙liu


我2014年從山西農大畢業。

一開始來到太谷縣城進入這個學校我覺得無比失望,地理位置不好,比較偏僻,不過離太原只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有什麼需要去太原也算是比較方便的;畢業以後回首再看,捫心自問對這個學校也依舊沒什麼感情。但我不得不承認在農大的幾年對我來說還是有一些意義的,我也是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

農大不是211也不是985,教育資源真的很有限。但是你會發現周圍的一些人總有一種“迷之自信”,我個人認為這種盲目自信來自於目光短淺涉世未深。

學風上,為了獎學金瘋狂作弊,不信你看那桌子上的小字,水瓶上的水印……雖然學院也在採取措施不知現在有沒有效果。俺當年考試因為堅持不作弊經常被同窗鄙視,呵呵噠。

考研上,主要看個人意志和專業就業,我們班34個連上二戰一共考了7個:其中兩個人是保送農大研究生,其中一位現在已經畢業但依舊沒工作也沒考上三支一扶,另一個還沒畢業天天在朋友圈做微商賣香皂;另外的有兩個考到北京,一個考到南京,兩個考到西安具體情況不知道。

其他社團藝術學生會活動,我基本沒怎麼參加過,個人覺得太功利、太沒藝術感,實在是融不進去,具體的不想多說。總之就是心好累。

上完農大以後,整個人特別接地氣(趴在地上接的那種),渾身上下根本沒有一點一線城市學校畢業生給人的那種浮誇感。感覺自己土土噠~


致敬經典笑對人生


山西農大是我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的母校,說起高福院士,你去一查就會一清二楚。他有著無數的頭銜,例如他是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他畢業於中國農大、牛津大學、哈佛大學;他是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家、“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博士生導師。



他榮獲了無數的榮譽,例如第三世界科學院基礎醫學獎、日本外務大臣表彰獎、俄羅斯“Gamaleya獎章”、中國香港大學百週年傑出中國學者等榮譽。他還在SCI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500餘篇。


他出生於山西省應縣,1979年考入山西農大,那麼山西農大到底怎麼樣?

山西農大全稱山西農業大學,是山西省唯一的農業高校,學校始建於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私立銘賢學堂,後發展為私立銘賢農工專科學校、私立銘賢學院;1951年改私立為公辦,成立山西農學院;1979年更名為山西農業大學,成為改革開放初99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雖然說山西農大是改革開放初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但是它後來的發展是相當的尷尬,它既沒有成為211院校,甚至還從全國重點跌落為了一所普通二本院校。



山西農大並不在省會太原,而是位於晉中市下屬的一個小縣城太谷縣,因為區位優勢較差,再加上近些年來農林類大學的冷落,山西農大與名校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雖然說山西農大如今的名氣不復當年,但是也培養出了不少的傑出的校友,他們遍佈大江南北,各行各業。例如吉林省委書記王大任、河南省委書記張樹德、山東省委書記高克亭、交通部部長李清、國家海洋局局長羅鈺如等政要;還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科學家,如2012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鄭哲敏,中科院院士王志均,中科院院士席承藩,中科院院士郭承基,工程院院士朱尊權,中科院院士莊文穎,中科院院士高福等。

總的來說,山西農大在二本農林院校裡還是非常優秀的,我們應該相信隨著未來國家和山西省的政策支持,山西農大會辦得越來越好。如果你有志於農林方面,而成績又恰巧剛剛好,何不來山西農大一試?


數學老陳


山西農業大學非常一般,綜合實力不怎麼強大,在全國的不少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二批本科進行招生。它是建國前山西省僅有的兩所本科高校之一,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第七批才獲得博士屬於權的高校之一。是山西省與農業部共建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入選高校,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範基地。山東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山西農業大學的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在第276名,其中,人才培養第268名,科學研究第301名。

山西農業大學比較優秀的專業有;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農業電氣化,

食品科學與工程,

農學,

種子科學與工程,

植物保護,

農業資源與環境,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除此之外,它的園藝教育,園藝,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等專業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專業特色和相當強大的專業實力,排在全國B+或者B類。

它的動植物檢疫非常強大,在全國排在第三名。

學校已經逐步形成了以農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共有八個學科門類63個本科專業,具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一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一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這個問題重要嗎?一個領導者能不能擔責任能不能敢說實話才重要


胖嘟嘟的滾滾


山西農業大學是山西省唯一的農業大學,也曾輝煌過,入選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風景如畫還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辦學地點在山西太谷縣,但是如今情況不佳,屬於二本批次招生高校,知名度不高。

一、學校地理位置差,位於小縣城

學校的地理位置是硬傷,本身山西的地理位置就不討喜,山西農大還位於山西的一個小縣城,可以說是很封閉了,這樣的環境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適合搞學術,但是事實上會讓學校與外界隔離,不利於學生視野的開拓,也不利於吸引優秀師資和優秀生源。優秀師資和優秀生源是學校能否獲得大發展的必要因素,山西農大在這方面劣勢明顯,學校發展受限太多。

二、專業比較冷門,不受追捧

學校的學科特性也決定了會遭到冷遇,現在什麼高校最受歡迎?很顯然是一些工科和財經類院校,而農業類高校算是最冷門的高校了。在錄取分數方面,農業類高校的帶頭大哥中國農大在陝西分數直接斷檔,一本線就能上,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農業類高校目前遇到的尷尬局面。很多人報考農業大學都非常擔心,因為農業大學的雷太多,也就是冷門專業太多,比如什麼動物醫學、動物科學、草學、水產養殖,這些專業很接地氣,但是想學的人比較少,這些專業大多在校生都是被調劑的倒黴蛋。

作為一個山西人,我的同學中也有很多就讀山西農大的學生,從這些學生的高考成績和學習的專業以及畢業發展方面,我也總結出了一些心得。首先山西農大分數是不高的,可以說是二本高校裡面分數比較低的一所,其次學校的專業是非常冷門的,比如我的一位同學竟然被調劑到了水產養殖專業,最後,就讀山西農大的同學很多最後都是考研去了,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大多都在努力考編制或者轉行,從事本專業的人數比較少。


三、不是985、211也不是雙一流高校

關於重點大學這個問題,我國的重點大學現在有種濫大街的感覺,比如什麼省重點、市重點,只要你想,基本上都能給他找出一個重點的頭銜來。中國農業大學這所學校雖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但是隨著985、211工程的實施,985、211工程高校成了實際上的重點大學,山西農業大學這所學校沒有入選985、211也就意味著沒有了重點大學的地位,在最新的雙一流高校評選中,山西農業大學同樣榜上無名,而雙一流是最新的重點高校的代名詞,所以山西農業大學不可被稱為真正的全國重點大學。


總結起來就是,山西農業大學學校專業冷門,地理位置不佳,目前是一所二本招生且分數較低的高校,不在985、211行列也沒有入選雙一流建設計劃,所以也不是所謂的全國重點大學。如果有考生對農林類專業感興趣,可以去報考,如果沒有興趣,報考風險比較大,被調劑的可能性很大,出於安全考慮,還是要慎重。

你怎麼看?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