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一刻也不能耽擱

  本報訊(見習記者周蔚)“廠房建設工期可以拖,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耽擱!”

  1月29日,一輛滿載12臺通風設備的大貨車從江蘇太倉一家設備廠家出發,開往湖北武漢。這組設備原計劃是在2月5日發往山東濟南的,用於齊魯製藥集團一新生物製藥車間。

  一通電話調轉了它的方向。1月26日,齊魯製藥集團技改工作人員接到設備商的電話,說武漢正在建設的火神山醫院急需一組空調通風設備,齊魯製藥預定的這批設備正好符合醫院需求。工作人員接到電話後,立即向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進行了彙報。“廠房建設工期可以拖,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耽擱!”李燕當即拍板決定,將通風設備發往武漢,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

  據瞭解,這批機組將用於火神山醫院隔離負壓病房的排風系統使用,確保新型冠狀病毒在排風系統中的有效殺滅,避免二次汙染。

  “雖然我們的廠房建設會受到影響,但是在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全力抗擊疫情的危急時刻,我們必須作出這樣的選擇!再者說,醫藥不分家,我們是一家制藥企業,無論以什麼方式,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李燕對記者說。

  疫情發生後,齊魯製藥集團成立了以總裁李燕為組長的疫情防控指揮小組,集團副總裁、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全國各生產基地和子公司一把手及各子公司職能部門負責人為組員。小組全天候統一集中領導協調自身疫情防護和對外援助事宜。

  疫情發生以來,出現了全國性的防護物資緊缺。作為製藥企業,齊魯製藥集團發揮渠道資源優勢,從全球採購調集物資,向重點地區、重點醫院傾斜,發運這些救濟物資。武漢是援助的重點,1月22日,集團就分批向武漢發送了4萬個N95口罩。武漢封城後,後續的援助物資都是集團工作人員通過私家車等一點點運到城內,分發給疫區醫院的,像螞蟻搬家一樣。

  集團每個業務員每天都接到幾十個求助電話,主要是醫療防護物資。2月2日,濟南疾控中心發來求助信息,需要40套防護服。這在平時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現在卻非常困難。集團的工作人員發動了海內外的供應商,打了不知道多少個電話,才在2月3日凌晨湊齊。員工的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令李燕非常感動。

  在齊魯製藥集團疫情防控群,李燕每天都忙個不停,隨時都要開電話會,除集團內部防控工作,還要調度援助工作。1月24日、25日(大年三十、初一)兩天,李燕要求公司迅速全面瞭解重點地區急需物資,並全力籌集調撥、發運。“疫情不結束,我們這方面的工作也不結束。齊魯製藥2萬多名幹部員工時刻保持戰鬥狀態,為國家打贏疫情防控戰役持續貢獻力量。”

  截至2月10日,齊魯製藥集團先後向武漢、海南、山東、內蒙古、北京等重點地區捐贈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醫用手套等防護急需物資近16萬件,各類捐款260萬元。其中向武漢捐贈N95口罩41000件,捐贈現金210萬元。此外還向多個地區捐贈消毒酒精等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