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時間,後來為何要遷往閉塞荒涼的內比都?

文史磚家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見面。

緬甸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了統一國家,1855年—2005年期間仰光為緬甸的首都,仰光位於緬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面積598平方公里,人口近800萬,是緬甸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全緬甸最發達和最富庶的地區,然而在2005年11月6日,當時的緬甸軍政府突然下令,將首都仰光遷往內比都。

“內比都”原名彬馬那,位於緬甸的中部地區,坐落在勃固山脈和本弄山脈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面積6450平方公里,比仰光大了近10倍,但人口少了8倍,內比都距離仰光400公里,距離第二大城市曼德勒320公里,曼德勒曾長期為緬甸古代王朝的首都,是英國人在1855年把首都曼德勒遷往仰光的,內比都就位於兩大南北城市之間的位置。

從經濟上考量,將仰光遷到內比都不利於緬甸的經濟發展,二戰後的仰光是亞洲地區最繁榮的城市,也是東南亞的金融中心,仰光聚集了世界各國的大使館以及各種國際性組織,政府的遷都不可能把金融中心也遷到內比都,各國的大使館和國際組織也未必會跟著過去,這樣試必影響到緬甸的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但我們要知道,當時的緬甸政府是軍政府把持,面臨的是內外交困,國內要求民主浪潮高漲,國外慾顛覆軍政府的意象也在形成,特別是2003年美國未經聯合國授權,擅自軍事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這給當時的軍政府敲響了警鐘,仰光面臨印度洋,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一旦國外實施軍事打擊,軍政府將面臨瞬間垮臺的境地,所以,當時的遷都,經濟不是考量的重點,重點考慮的是國內的政治和軍事。

政治和軍事上考量,內比都位於仰光和曼德勒之間,這有利於對兩大都市的把控,特別是緬北很多地方多是少數民族聚集區,事實上處於半獨立狀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緬北地區就形成了多支少數民族地方武裝,這些武裝時常與政府軍發生軍事衝突,如何施行軍事壓制和政治協商是政府要做的頭等大事,只有平息了緬北的軍事動亂才有精力對付和安撫國內的民主浪潮,這是穩定政權的首要必選,緬甸是個南北狹長的國家,仰光太靠南,對緬北的政治影響力較弱,曼德勒又太靠北,容易形成和緬北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正面交鋒的局面,內比都的地理位置正正好,南可以繼續對仰光實施政治影響力,北可以通過曼德勒與地方武裝進行政治協商,如果真爆發國外入侵事件,內比都周圍全是叢林山區,是個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不會像伊拉克那樣,美國僅用了21天就佔領了巴格達,綜合來看,當時緬甸的遷都也是正確的選擇,但如今看來有點不合時宜了,說不定以後緬甸還會重新把首都遷回到仰光,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事,大家認為呢?敬請留言,評論。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一個國家的首都,往往都是該國的政治中心,對於國家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緬甸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決定了將首都從仰光遷往內比都,不光是國際社會,對於緬甸國民來說都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為什麼緬甸突然之間就決定遷都了那?

地緣政治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熟悉緬甸的人都知道,緬甸是一個南北長、東西短的國家,緬甸北部有撣邦果敢自治區,就是保持軍事獨立的一片地區。但是緬甸的前首都仰光卻在緬甸的最南部,對果敢缺乏有效的控制,很多人認為緬甸將首都從仰光遷往北部的內比都,是為了加強對緬甸北部的控制力度。


這個雖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絕對不是緬甸決定遷都的主要原因,因為2005年緬甸國內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而且緬甸遷都也發生的太突然了,完全可以像巴西遷都那樣,先把新首都建設好,然後再遷都。而緬甸的新首都內比亞那,到現在城市的基礎設施還沒有建設齊全,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困難。這哪像遷都呀,完全是逃難呀!

縱觀2005年的國際環境,緬甸軍政府不但長期霸佔政權,而且多次推翻民主選舉的結果,到了2004年更是大規模逮捕參與遊行的群眾。在2005年初,美國斥責緬甸正處在暴亂的前奏,上一次被美國這麼評價的國家是伊拉克。所以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緬甸軍政府害怕淪為和伊拉克一樣的下場,所以一直處在恐懼之中,到了2005年底就突然決定遷都。由此可以看出,對緬甸遷都起絕對作用的就是來自美國赤裸裸的恐嚇。

因為地處沿海的仰光,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非常適合登陸和機械化作戰,而內比都就不一樣了,由於地處山地、叢林茂密,特別適合打游擊戰,而且內比都在緬甸獨立之前還是緬甸游擊隊的駐地,所以最終決定遷都到內比都。

從這也能看出,美國是多麼的霸道,一句話就能讓一個國家被迫遷都。弱國無外交,國家當自強!


歷史淘沙


小菜去過仰光、曼德勒、內比都、毛淡棉,關於遷都原因,小菜說下緬甸民間的傳言,不一定真實,也算是野史吧!

仰光是緬甸南部城市,位於印度洋邊上,是緬甸第一大城市,經濟發展不是很好,整個城市面貌相當於中國80年代水平,城市建設比較落後,街道不夠整潔,整體都比較落後。緬甸最好的城市都這樣了,可見緬甸整體的城市水平。

小菜朋友常住仰光,因為項目合作,小菜跑過去了解情況,由朋友及當地緬甸華人帶領,先後去了曼德勒、內比都、毛淡棉等地,路況很差,南部地區只有一條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還是當年英國人建的,中間沒有隔離,只有雙向兩車道,限速大概在90碼。說是高速公路,除了平直,其他路況甚至都趕不上國內鄉道。

據同行的一位緬甸本地人說,緬甸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雖然取得了政治獨立,建立了國家,但英國還是時常干涉緬甸政務,緬甸稍微不聽話,英國就會開軍艦到仰光外海示威,用炮艦敲打緬甸當局,告訴他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當然,其他效仿者還是有的,日本曾經也開了軍艦過去,這對緬甸心理造成了極大壓力,嚴重影響到緬甸獨立自主。緬甸當局忌憚這種威懾,常常做出不情願的妥協。後來某大國就跟當局的人說,你們學學我們老祖宗,就是宋朝,打不贏,又害怕別人騷擾,就乾脆遷都吧,也省省心!我們老祖宗以前從北往南遷,遷到南京;你們就從南往北遷,最好遷到中部地區吧。南面,他就算從海上過來,沒有快速機械化力量,一時半會兒也到不了,你還有時間往山裡跑!北面亂,山多,遷得太北,南面又不好掌控了,很可能把自己遷成了山大王!江山讓別人給佔了。

軍政府嘛,用打仗之類說辭是很管用的,這一番言辭,很快湊效,就有了後來的遷都。不知道這個坊間傳言是否屬實?但從軍事防禦角度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軍艦上的艦炮不會那麼容易就直接威脅到一個國家的首都。

大家可能對仰光不是很熟悉,這個仰光市周邊地區全是平原,一望無際的!找一塊石頭都不容易!沒有山!連小山包都沒有,全是平的。在戰爭狀態下,這樣的地形就缺乏防禦縱深,很容易被快速攻破!

還有一個軍事上的原因,就是緬甸海軍很弱,在大國現代海軍面前形同虛設!打幾個海盜還是可以的,但跟軍事大國幹,基本就是以卵擊石!緬甸空軍跟海軍類似,裝備都很老舊,基本都是二代機和三代機為主,數量有限。但現代大國的戰機基本都是四代機,我們國家、美國和俄羅斯戰機已經進入第五代,英國戰機以四代機為主。在這樣的海軍、空軍力量對比面前,緬甸軍隊註定無法保護自己的首都,只能儘量減緩被打擊的時間,也就是“用空間換時間”!

用毛主席的軍事理論分析,我們國家為什麼定都在“雞脖子”那裡?“強勢政府”和“強人”的表現。我很強大,經濟強大,物資充足,人多,軍備強大,科技強大,我就在這裡了,不怕誰來,有種你就來!一個國家強大帶來的震懾效應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便把首都擺在很容易到達的地方,也沒人敢來。換句話說,一個國家很弱,把首都擺在重慶這種內陸城市,別人照樣轟炸你!


因此,首都擺在哪裡?更多是一個國家、一個政府是否強勢和強大的標誌!從現代國家看,凡強大和強勢的國家,多數首都都是擺在臨海位置,增加交通便利和經貿往來。而對於緬甸遷都,緬甸自己人對這個舉動也是頗有微詞的,覺得有些慫!但又能怎樣呢?


房壇法菜


從1855年緬甸淪為英國的“保護國”開始(1885年後成為殖民地),仰光便成為該國的都城和經濟、文化中心。等到緬甸在1948年獨立建國後,仰光依舊保持著自己重要的地位,並在150年的發展歷程中,最終成為一個擁有761萬人口、商業興旺、文化昌盛的大都市,在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相當高。



然而在2005年11月4日,在事前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軍政府(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副外長吳貌敏向國際社會宣佈: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並分三階段完成這個目標。次年,彬馬那正式改名為內比都(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那麼問題來了,緬甸為何要捨棄富庶繁華的都城仰光,而遷往名不見經傳的內比都?


緬甸遷都內比都,看似是“心血來潮”,其實有著複雜而深刻的原因,其首要原因,無疑是出於軍事防禦的考量。原來,自從丹瑞軍政府在1988年上臺以來,因為公然推翻大選結果並軟禁昂山素季,由此遭到美國和歐盟的強烈批評和經濟制裁。2005年初,美國將緬甸定性為“暴政前哨”,並斥責其為影響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毒瘤”,如此充滿敵意的指責,讓緬甸擔心自己會步阿富汗、伊拉克的後塵,成為下一個被消滅的對象。



正因如此,軍政府出於軍事防禦方面的考量,認為仰光靠近大海、地勢平坦,沒有任何戰略防衛縱深,極易成為海上和空中打擊目標,已不適合再做首都。反觀內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控遏上、下緬甸間的交通要道,極具戰略意義。並且,內比都背靠大後方,四周山巒疊嶂,擁有300多公里的戰略縱深,處在可攻可守的絕佳位置上,對於抵禦外敵入侵,實在是“不二之選”。


緬甸遷都的第二個重要原因,便是打擊緬北少數民族武裝及毒梟組織。自從獨立建國以來,包括撣族、欽族、克倫族、卡雅族等在內的少數民族,為了爭取自治地位、改善生存條件,紛紛組建軍事力量,依託緬北山高林密的有利條件,長期與緬甸中央政府對抗,成為影響國家穩定與經濟發展的大難題。除此之外,盤踞在緬甸、老撾、泰國交界處“金三角”地區的毒梟組織,也是令軍政府極為頭疼的因素。



若想完成消滅抵抗武裝及毒梟組織的目標,必須要建立一個能坐鎮中央、控制全國的大本營。然而仰光地處南部沿海地區,距離緬北地區過遠,不能有效地對當地進行有效的控制。反觀內比都,位置靠近緬甸中央位置,遷都至此後,完全能夠將軍事力量迅速地投送到國內各個位置,尤其是讓政府視為心腹大患的緬北,對於控制和打擊緬北少數民族武裝,剷除毒梟組織,實在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緬甸遷都的第三點考量,在於仰光乃是英國殖民當局確立的都城,並不代表緬甸人民的意志(在此之前,緬甸的都城是曼德勒),可謂“名不正言不順”。反觀內比都,則是民族英雄昂山將軍發動獨立戰爭的重要基地,選擇在此地建都,可以呼喚起百姓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全社會的共識,以便共同保護、建設國家。



除此之外,仰光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雖然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但處在地震帶上,屢遭地震和海嘯的破壞(1930年的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近乎摧毀整個仰光),“風水”很不好。正因如此,頗為迷信的軍政府(緬甸是佛教國家),便通過占卜的方式,最終選定內比都這塊“風水寶地”。雖然這個原因看似荒誕,但考慮到緬甸歷代王朝都有依據占卜結果來定都、遷都的傳統,軍政府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除以上四點外,緬甸遷都內比都還有其他次要原因,在此不做詳細展開。總之,仰光在成為緬甸的首都整整150年後被“拋棄”,由內比都取而代之。如今,內比都的建設已經持續15個年頭,但由於工程量浩大,再加上緬甸財政吃緊,直到今天依然處於很初級的階段,有關教育、醫療、商業、交通以及生活娛樂等相關社會服務設施很少,遠未形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社會功能,這或許就是匆忙遷都所帶來的“副作用”吧?


文史磚家


仰光位於沿海不安全,南不遠就是印度最大的島嶼群——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西出口。仰光位於馬六甲海峽西出口的正北方向。

緬甸經濟的中心在沿海,新國都還是在放在中部為宜。如果放在最北部的密支那,糧食供應和交通都不太方便,也容易失去對沿海的控制。

緬甸東部是撣邦高原,西部是平原,但有勃固山脈。內比都就夾在勃固山脈與撣邦高原的本弄山之間,有錫當河流經,然後向南緩緩注入印度洋。


內比都不怎麼顯眼,糧食供應沒問題,交通也比較便利。內比都是緬甸的地理中心,出海比較方便,退到撣邦高原也比較方便……

中部的曼德勒各方面條件都不差。可曼德勒的目標太大,而緬甸的新都需要是要取代仰光的,但短期內新都不可能超過仰光。基於此緬甸認為新都面積大,但人口少,在國際上不如仰光那麼引人關注。在現階段,新首都的能承擔首都的行政職能就可以,攤子不必鋪得太大。


歷史創造者


緬甸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但是到了現代,因為各種影響緬甸的經濟並不發達,在東南亞也不算是特別強大的國家,而此時的緬甸不僅是外部有強大敵人,美國威脅,而且內部是各種勢力,可以說是處於內外交困的境地。

而緬甸的政府唯一想出的辦法,那就是通過遷都來調整自己的狀態,從而更好的解決內部矛盾以及消除外部威脅。

在100多年前緬甸還是被殖民統治者,一直都受到外國侵略者的壓迫,而緬甸人民都過得非常的辛苦,好不容易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緬甸獲得了獨立,可是沒想到國民黨一些逃離的軍隊進入到這裡,還有一些當地的毒販,結果在緬甸這個地方自己的領土又被這些人佔據了,這些人不僅是非常的惡毒,而且戰鬥力也非常的高強。

緬甸軍政府組織了很多次進攻,但是最後不僅是沒有討到任何好處,反而是被打的落花流水,這一直都是在緬甸,內心是一個非常難受的一個刺,而且這些叛徒都想要獨立,雖然最後沒有獨立成功,但是還是給緬甸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尤其是毒販這些人都是亡命之徒,對當地的居民造成了很大傷害,而且也無法進入到現代社會之中。

在緬甸心目之中,第一目的就是要消滅這些毒販,完完整整的統一緬甸,為了這一個目標,緬甸可以說是從建國到現在一直都在奮鬥之中。

第1次緬甸不僅是內部有矛盾,更重要的是外國侵略者對他們還是虎視眈眈,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美國想要對這些人進行制裁,以達到他們重返東南亞甚至是威懾東南亞的目的。

而當時他們的首都實在是太靠近臨海地區,要是美國的航空母艦來了,他們毫無招架之力,所以必須要到達內部,這樣又方便形成戰略縱深,更重要的就是首都都到了內部還不容易消滅這些叛軍嗎?


汪公說


原因就一個——國防和國內政治需要

先來看仰光的位置

仰光基本可以算作是沿海城市。除非海軍強大,否則一般國家都不會在海邊建都,難以防禦。

相比之下,內比都在兩個山脈之間的盆地上,具有更好的防守條件。見下圖

兩山之間的盆地,有險可守,也有相應的生產能力。內比都附近的彬馬是昂山將軍的故鄉。內比都還是當年緬共的大本營——天然的割據地形。

從緬甸全國整體來看,可以構成:

仰光——內比都——曼德拉三位一體的政經格局

見圖

如此一來,即可控制緬甸大部分平原地區,並遙控東部、北部、西部的山區。

即控制生活在山區但實力強大的少數民族,如克欽族、克耶族、撣族等。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自1855年緬甸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起,到2005年,仰光作為緬甸的首都已經有了150年的歷史!

雖然1948年緬甸獨立之後,仰光土地肥沃、海上交通便利等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這座城市發展成為緬甸最繁榮的城市,人口多達700多萬,同時也是緬甸最大的港口城市,經濟、政治、文化集一身,在東南亞甚至是世界上知名度都比較高。

然而你越是覺得對你有利的東西,也有可能是你致命的弱點。2005年11月,緬甸政府突然下達命令:決定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內比都),並分三階段完成這個目標。這個決定雖然令新加坡等各個東南亞國家來說毫無徵兆一般,但是其實是預謀已久的事了。

2001年緬甸政府就已經制定了搬遷計劃,這一舉措,緬甸政府發言人稱主要是基於安全考慮,不僅是為了建設現代化國家,首都位於中部的內比都可以更快捷地抵達全國各地,可以更好地治理國家。

書面上雖然是這樣說,但是2005年緬甸“閃電式”遷都的真正意圖,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為了防範美國從海上對其發動襲擊,規避“海上存在的威脅”。

畢竟2003年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使得軍隊力量佔多數的緬甸政府對這種擔憂大大加深了。

同時2005年5月7日,仰光發生了3次炸彈爆炸,11人死亡,162人受傷。這一破壞緬甸安定和人民安寧的導火線,讓緬甸現在的軍事政治領導人對仰光存有安全憂慮:一旦外敵從海上入侵,仰光面朝安達曼海的莫塔馬灣這種地勢平坦的地理位置十分脆弱,沒有任何戰略上的防衛縱深。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緬甸的新首都內比都的戰略位置要比港口城市仰光要可靠得多。

畢竟內比都屬於緬甸中部的曼德勒省,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其在錫當河岸邊的一個小盆地內,西倚勃固山,東對本弄山,周圍都是叢林山區。

歷史上,這裡在抵抗英國殖民侵略的鬥爭中起到過重要軍事作用,同時也是緬甸已故領導人奈溫將軍的舊居,也牽著如今緬甸軍人政府的情結。

老美要是直接對緬甸動武,對仰光可以直接進行海上攻擊而不用登陸作戰,而一旦緬甸首都遷至內比都,老美想要掌控緬甸的高層領導人還確實不易。

畢竟內比都的地理位置擺在那裡,你要打我,雖然我打不過,可我可以鑽到深山老林裡去讓你找不到,內比都可是有著300多公里的戰略縱深和周邊的叢林山區可以“躲貓貓”。

話說回來,緬甸遷都內比都,雖然也有著其他原因,但是基本上都是從規避美國的軍事威脅這個主幹引申出來的,比如說打擊緬北少數民族武裝及毒梟組織、仰光擴建規劃不便、仰光“風水”欠佳存在地震與海嘯等自然災害威脅,以及前面提到的內比都位於緬甸中心更有利於抵達全國各地治理國家。

從緬甸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一步“一舉多得”的棋路。但是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緬甸這一招實則無奈之舉,畢竟弱國無外交,緬甸怎麼說都是處於被動局面。


白衣青象


近現代以來,有過遷都經歷的國家不少,其中大多都是因為舊都過度膨脹產生各種城市病,所以要另建新都;或者就是出於整體防務上的考慮,選擇更加安全的地方建立都城。

緬甸2005年正式遷都內比都,將都城從其南部沿海最大城市仰光遷離。緬甸經濟相對落後,仰光的可開發潛力還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緬甸遷都並非因為仰光壓力太大。將都城由仰光遷往內比都,一來是為了安全考慮;二來是為了強化內陸發展與對中北部各族的掌控。


地處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仰光,其地理位置如同上海,通江達海交通便捷,是緬甸最大最重要的商業中心與港口。1855年緬甸成為英屬印度的行省以後,英國人強行將緬甸都城從北方內陸的曼德勒遷移到了南部沿海的仰光,將其作為英屬緬甸首府。緬甸脫離英治以後,並沒有將都城遷離,依舊以仰光為都。

仰光地處三角洲平原,向來物產豐饒而商業繁榮,經濟發展水平在緬甸算得上首屈一指。不過仰光畢竟地處沿海,周圍不是開闊的平原就是毫無屏障的大海,戰時很容易受到外部攻擊。同時,仰光處於地震帶之上,地震等各種自然災害也不少,當年印度洋海嘯仰光就被毀受損嚴重。作為都城,仰光並不安全。


相對於仰光,緬甸新定的都城內比都原名“彬馬那”,這座緬甸第三大城市處於緬甸的幾何中心區域。而且內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的河谷地區,就地勢而言易守難攻。內比都不僅擁有更優越的戰略安全上的優勢,而且在緬甸內部的交通便捷,並不遜色於仰光甚至更勝一籌。

自古以來,緬甸就是個族群甚繁的國度,雖然其主體緬族曾經建立起蒲甘、東籲與貢榜三個王朝,可緬甸的孟族、撣族等也曾建立過自己的勢力並且統治過緬族。實際上近代以前的緬甸與古印度類似,諸族林立,各族之間的差異與矛盾也很多。英國人到來以後,雖說將緬甸各地表面上融為一體,但同時也保留了各族原本的組織與相關制度。

二戰結束以後,緬甸主體緬族希望增強一體化程度,以促進緬甸的發展,卻引發了撣族等族群的不滿與反擊,最終造成了緬甸持續至今的動亂不寧。緬甸北方的撣邦、克欽邦等一直都有分家另過的意思,各族各方大打出手,而這一打就是數十年延續到了今天。


緬族主要聚居在緬甸的中南部區域,對北部的撣族等向來是鞭長莫及。正式遷都內比都以後,緬甸可以加強與北部諸族各邦的聯繫,北部各地一旦有事緬甸可以更加迅速做出反應。內比都畢竟處於緬甸的中心,相對仰光,內比都對於各地的放射能力更加均勻也更強。

不過很尷尬的是,緬甸遷都已經十多年之久,但其新都內比都建設得卻實在不怎麼樣。這個號稱人口上百萬的城市,街道乾淨整齊卻人煙稀少,連汽車都很少見,沒有什麼生氣。甚至直到如今,作為都城的內比都還沒有開通國際航班。名義上緬甸的確將都城遷到了內比都,然而內比都比之巴西的巴西利亞,建設實在相差太遠,想要真正為都取代仰光,還早的很。


澹奕


在瞭解緬甸何以從仰光遷都內比都之前,必須先了解它何以從曼德勒遷都仰光。

緬甸在阿瓦、東籲兩個王朝和雍笈牙王朝早期,也就是從1364年到1753年這長達近400年間,都定都在伊洛瓦底江中游的曼德勒(先定都阿瓦城,後遷到相鄰的曼德勒城)。曼德勒歷史悠久,周圍物產豐富、人煙稠密,地勢險要,是緬甸開發較早的地區,交通也很便利,且位於緬族聚居區的核心地帶,十分符合建都的條件。

古都曼德勒


但雍笈牙推翻東籲王朝取而代之後,緬甸內有孟族白古之亂,外有暹羅崛起之患和北方清朝的強大壓力,曼德勒曾被孟族洗劫,又曾多次被清兵和此前的南明勢力進逼,路徑熟悉,離北方邊境也更近,且位於內陸,不便和當時緬甸新式軍火的主要來源——葡萄牙和日本通商,因此雍笈牙在1753年即登基第二年就決策將首度定在當時還只是個小漁村的仰光,而非在當時怎麼看都合適的曼德勒,說到底,這是個兼具防禦和貿易考量的決策。

從小漁村發展起來的仰光


而2005年的形勢則正好相反:當時緬甸軍政府和西方交惡,緬甸受到廣泛制裁和壓力,內部又有民盟等的步步緊逼,仰光作為民盟大本營,政治氣氛對軍政府不利,且位於海邊,一旦“內外交困”,就會直接面對強大外敵海、空兩方面的威脅,而弱小的緬甸海空軍連招架之功都沒有。正因如此,緬甸軍政府才會決策放棄表面條件更好的仰光,退居當時據說“地圖上都找不到”的“樹林中的小村莊”內比都,這不僅有利於避開“外敵”和“內患”,也有利於對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施加更大壓力。

內比都


其實當初遷都仰光時就有很多問題,主要是過於考慮防禦需要和通商便利,忽略了地勢問題,結果仰光在150年間屢屢遭到地震和海嘯的襲擊,尤其1930年的大地震、大海嘯,讓城市遭到毀滅性破壞,這讓軍政府的決策者不敢再把首都放在大河邊,加上曼德勒同樣是民盟佔優勢,因此最終決定平地造一座“可靠的”新城作為首都。

當然,此後緬甸和西方、軍政府和民盟間的關係發生了戲劇性變化,因此也影響到仰光和內比都的發展,內比都原定的一些經濟功能,至今也沒能真正發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