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實用又有趣的心理學技巧:睡眠不足會導致對糖的渴望

1.“假笑”也可以給你帶來快樂。

這一點是有科學依據的。研究發現,當人們故意做笑容的表情時,其相應的肌肉活動會騙過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產生愉快的體驗。

這在心理學早期的情緒理論——詹姆斯-蘭格理論有所解釋。其觀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因為過於片面,而飽受批評。

十個實用又有趣的心理學技巧:睡眠不足會導致對糖的渴望

2.人們身體疲勞時會更誠實。

撒謊是個力氣活。高明的謊言不僅需要大腦的快速運轉,而且需要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的高度配合。

Burkley的一項研究也表明,當人們在筋疲力盡的時候,更容易被說服。這可能是因為疲勞削弱了我們的意志力。

電視劇裡,我們經常看到敵人用嚴刑拷打(比如不給吃飯,不讓睡覺)的方式來獲取情報,也是基於這個原理。

3.睡眠不足會導致對糖的渴望。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研究表明,睡眠不充足對飲食選擇有直接影響:在飲食方面,我們傾向於選擇垃圾食品(高糖高鹽高脂肪),而不是健康的食物。

研究人員發現,睡眠不足不僅會大大降低額葉的決策功能,而且會激發那些與本能相關的大腦活動。

簡單點說,睡眠不足會抑制我們的意志力,以至於在決策時,我們容易受本能驅動,選擇口感好但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結論:(1)睡眠不足會讓人思維遲鈍、意志力減弱;(2)如果你想減肥或是保持好身材,一個高質量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

十個實用又有趣的心理學技巧:睡眠不足會導致對糖的渴望

4.當人們談論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時,他們看起來會更具吸引力。

5.讚揚而不是批評是幫助別人進步的最佳方法。對自己也一樣。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證實了這一點。

正強化(使用正強化物:比如口頭讚揚、物質獎勵)可以塑造或加強個體的良好行為,比如孩子放學後認真寫完作業,父母可以獎勵孩子玩半小時遊戲,這樣可以增強孩子的積極性。

而懲罰(使用負強化物:比如批評、肢體暴力)雖然可以產生即刻的行為變化,但會誘發很多難以預料的問題。

比如,孩子期中考試的成績不太理想,父母把孩子狠狠地揍了一頓,並威脅到如果期末考試沒有達到目標會受到更大的肢體懲罰。

可以預料到的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孩子會努力學習,實現父母的期待。

但請注意,

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帶來的是消極低效的反饋。刊登在雜誌《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一項研究表明,懲罰,尤其是涉及疼痛或羞辱的懲罰,通常不會帶來很長久的效果。也就是說,懲罰帶來的即可的行為變化只是暫時的,孩子很快便會回到之前的行為模式中。

從這個角度來講,“好了傷疤忘了疼”,也是同樣的心理狀態。

同時,懲罰還會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壓力。在期末考試之前,孩子如果感覺自己不能取的好成績,他們可能會通過作弊等不正當手段(比如作弊)來獲得好成績,從而避免父母的懲罰。

值得一提的是,負強化和懲罰並不是一回事。負強化是取消負強化物,比如不再批評、不再使用肢體暴力解決問題。而懲罰是施加負強化物,比如批評、使用肢體暴力解決問題。

有意思的是,在《捉鬼敢死隊》裡,由比爾·莫瑞飾演的Dr. Peter Venkman也犯了這個錯誤。他誤把懲罰(電擊懲罰)視為了負強化。

十個實用又有趣的心理學技巧:睡眠不足會導致對糖的渴望

6.在互聯網上花費大量時間的人更容易感到沮喪,孤獨和精神不穩定。

7.當我們過於詳細地制定B計劃的時候,我們的A計劃失敗的可能性更大。

8.保護內部動機,正確使用外部動機。

外部動機(比如物質獎勵)雖然可以強化個體的行為,但會削弱個體的內部動機(比如興趣愛好)。

我們都聽過“老人與孩子”的故事:一群孩子總在一個老人家門口玩耍,吵得老人睡不好覺。有一天,老人給他們一人十塊錢,讓他們再大聲些,孩子們很聽話,玩得更開心了;第二天,老人給的錢變成了五塊,孩子們依然很聽話;第三天,老人給的錢變成了一塊,孩子們已經有點不滿了。

隨著老人給的錢越來越少,孩子們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激烈,以至於最後感覺不值得,所以再也不在老人家門口玩耍了。

孩子們一開始是因為興趣在老人家門口玩耍的,但最後變成了外部動機——物質獎勵,內部動機便得以削弱,而當外部動機消失後,孩子們便沒有了繼續在老人家門口玩耍的理由。

當然,外部動機如果使用得當,也會發揮巨大作用。比如學習上的及時反饋:當你的成績達到預先指定的目標後,老師當眾表揚,父母帶你大吃一頓,這些外部動機對你的日後學習便有不小的推動作用。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內部動機的激發與維持。主要的內部動機有興趣愛好。

興趣和快樂、成就感緊密相連。當我們做某事時感到快樂,我們會更喜歡做這件事。而當我們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後,我們會更用心地做好這件事。

總之,良好的外部動機對當下的學習或工作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強大的內部動機卻是持久成功的關鍵。

十個實用又有趣的心理學技巧:睡眠不足會導致對糖的渴望

9.當有人給你建議時,回答“你是對的”,而不是“我知道”。這聽起來更好,更讓人舒服。

10.如果你反覆批評別人喜歡而你不喜歡的東西,他們並不會停止喜歡它,他們只會停止喜歡你。

比如你女朋友喜歡看綜藝,而你天天批判綜藝沒有營養,這並不會打擊她對綜藝的興趣,只會打擊她對你的興趣。

心理學家扎榮茨認為,情緒相比于思維更具有即時性。所以即便你很理性地列舉綜藝的種種弊端,別人仍然會“感情用事”。

人是肉身和意識的集合體,當你討厭別人的喜好時,別人會下意識地默認你討厭她本人,進而發生無畏的爭吵。而大多數的爭吵,最終跟最開始引起爭吵的事情大都沒有關係。翻舊賬、發洩情緒、自私心……綜藝只是一根導火線,兩人更深的矛盾漸漸浮出水面。

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在自己舒服且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儘可能給對方帶來快樂,這是最低程度的幸福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