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師範大學師生用筆墨“戰疫”

杭州師範大學師生用筆墨“戰疫”

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牽動億萬人心。疫情就是召喚,杭師大師生不約而同拿起筆墨,自覺投入創作,一批“用心、用情、用愛”完成的作品陸續產生,至今數量已近百幅。一幅幅書畫作品或述說平常的感動,或傳遞必勝的信念,無不充盈著滿滿的正能量,共同築起這場“防疫戰”的精神堡壘。

杭州师范大学师生用笔墨“战疫”

《天使弘毅》

“身為一名油畫家,這個時候沒有理由不發聲,我們用筆墨關注時代、表現時代。”受到《天使的身影》一句歌詞“我看不見你溫柔的面孔,卻看得見你美麗的眼睛”啟發,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陸琦花了一週時間構思、創作了布面油畫《天使弘毅》,畫的是一位穿著特殊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的醫生形象。陸琦坦言:“這幅畫我畫了兩天,一氣呵成。我想畫出那從護目鏡後望過來的眼神,那眼神透露出一種了不起的責任和擔當。”他在創作中特意使用了乾脆、利落的筆法,著力表現畫面的力度感。“這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值得全社會尊重,他們的付出,支撐起我們的信心。”陸琦表示。

杭州师范大学师生用笔墨“战疫”

《春將至》

疫情爆發時,杭師大教育學院副教授葉劍波正在金華武義老家過年,看到田間地頭寫滿“抗疫”標語的電線杆和牆壁,他得到啟發,於是有了這幅作品《春將至》。“作品主要是由電線杆和籬笆組成,其中籬笆起到的是保護菜園的作用,而電線杆上的電網四通八達,象徵能和外界接觸的網絡。我想表達的是,雖然我們與外界隔離著,但我們的心還是與所有人團結在一起的。”葉劍波說,“作品名字寄託了大家的期望:這場疫情能夠快點結束,就像春天馬上就要到來一樣。”

杭州师范大学师生用笔墨“战疫”

《致敬醫護人員》

學前教育專業的汪康琳作了一副《致敬醫護人員》的畫,畫中的醫護人員正在莊嚴地宣誓,他們做好了為人民、為國家奉獻的準備。“此刻,醫護人員用責任與堅守照亮了中國,春天已經來了,願你們也都平安歸來。”她堅定地說。

杭州师范大学师生用笔墨“战疫”

《共抗疫》

小學教育專業的徐雪瑞把筆墨留給了平凡的服務性群體:醫護工作人員、軍人、一線記者……“他們沒有豪言壯語,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城市的平穩、正常運行而工作著。”他說,“他們是默默無聞的英雄,因為他們,我們感到心安,擁有了信心。”這就是《共抗疫》的由來。

杭州师范大学师生用笔墨“战疫”

筆墨戰“疫”,未曾缺席的更有書法作品。美術學院教師丁萬里博士心繫“抗疫”一線,創作了一副“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書法作品。“雖然不在湖北,也不是湖北人,但每天一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關注那裡疫情的發展,‘明月何曾是兩鄉’正體現了全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心情。”

杭州师范大学师生用笔墨“战疫”

小學教育專業的董徐婧同學,寫 下“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出自《秦風·無衣》,表現災難面前全國上下一心、團結互助、奮勇向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他告訴記者。

杭州师范大学师生用笔墨“战疫”杭州师范大学师生用笔墨“战疫”

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和教育學院“師緣書畫社”的師生們也積極潑墨揮毫,“抗擊疫災 我們同在”“共克時艱 武漢加油”“萬眾同心同戮力 陰霾掃盡見天晴”……一幅幅作品傳遞出“勝利終將到來”的信心,匯聚成“庚子安康”的期盼,這是非常時期人們之間相互關愛、同抗疫情的一種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