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君主制的“救星”,一个是宫廷秩序的破坏者:哈里和梅根,如何开始新生活?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5-6期,原文标题《哈里和梅根,如何开始新生活?》,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电视剧《王冠》第三季播出的同时,温莎家族的“连续剧”推出新的剧情。

一个是君主制的“救星”,一个是宫廷秩序的破坏者:哈里和梅根,如何开始新生活?

电视剧《王冠》第三季剧照


哈里王子和妻子梅根王妃希望脱离王室的束缚,过核心家庭的生活,其实早有迹象。

去年春天,在哈里和梅根的儿子阿奇出生前,他们搬出了肯辛顿宫。自17世纪以来,肯辛顿宫就是王室主要成员的寝宫,戴安娜生前住在这里,现今的住户有女王的三个堂弟、孙女尤金妮公主(安德鲁王子的小女儿),威廉和凯特也住在这儿,他们的住所曾经属于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哈里夫妻搬到了温莎乡间的弗罗格莫尔别墅,距离温莎城堡需要步行30分钟。

阿奇出生后,哈里夫妻宣布儿子放弃皇家头衔;接着他们脱离了与威廉共同创建的慈善基金,另立门户,成立自己的慈善基金组织;夏天,他们注册了“皇家苏塞克斯”(Sussex Royal)商标;进入11月,他们宣布,不会和其他王室成员一起过圣诞节,而是去加拿大度假;他们还找多伦多一家数字创意公司为他们的官网设计了新形象。种种未雨绸缪之举似乎都在表明他们打算与王室、与君主制保持距离。

果不其然,进入新的一年,1月8日,这对获封为“苏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夫妇终于宣布,他们退出王室重要成员的行列,将不再享受王室津贴,努力“通过工作实现财务独立”,“我们计划把时间分配在英国和北美,继续履行对女王、英联邦的职责”。

对这一横空出世的决定,哈里王子和梅根表示,经过了“数月的反思和内部讨论”。但他们事先并没有禀告女王祖母,父亲查尔斯、哥哥威廉也不知情,令王室极为尴尬。哈里是英国王位的第六顺位继承人,他所谓“退出王室重要成员的行列”,可以解读为从“全职王室成员”转为“兼职”,此举并不涉及宪法,但也让民众要翻出温莎家族的尴尬旧事——爱德华八世退位——将二者做一番对比。哈里王子和爱德华八世在王室的地位不同,引发的状况也不一样,一样的是他们都给君主制造成了混乱。

哈里王子,君主制的“救星”

英国王室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发展为一个“企业”,品牌名叫“温莎”。2018年5月哈里和梅根结婚时,温莎家族企业看上去欣欣向荣,老一辈还没有退休,新的管理者也培养起来了,多了两个含金量十足的子品牌:威廉和哈里两个小家庭。哥哥是第二顺位继承人,年纪轻轻就谢顶,他和妻子凯特尽职尽责,代表了英国传统的价值观;弟弟活泼风趣,平衡了兄长的无趣。根据民调机构YouGov的排名,哈里王子是英国第二受欢迎的皇室成员,仅次于英国女王,威廉位居其后,梅根排名第八。近10年来他都被称为“君主制的救星”。

综观哈里个人史,污点斑斑:少年丧母后犹如野马脱缰,身边聚集着狐朋狗友,未成年酗酒、吸毒、穿纳粹军装、走马灯似的换女友、流连于夜店,有人讥笑他扎根在伦敦最著名的两间酒吧Whisky Mist、Boujis里了。他很符合人们对王子的想象——亲民、热情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是一晌贪欢哪管身后洪水滔天的中世纪封建贵族。

哈里上的是伊顿公学。伊顿是哈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站点,学校没有给他任何特殊照顾,他一个人要适应严苛的校规,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从桑德赫斯特军校毕业后,虽然仍有行为不端的负面新闻曝出,但他开始尽力做好王子和军人,做好慈善工作。2012年初,为纪念女王登基60周年,他代表王室独自出访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抵达牙买加时,恰逢牙买加总理再次提出牙买加脱离英联邦,不再承认英女王为国家元首,气氛很尴尬。哈里王子在牙买加待了3天,施展体育外交:跟博尔特赛跑故意作弊,又学博尔特招牌的射箭姿势,踢了场公益足球赛,跟着牙买加著名歌手鲍勃·马利的经典歌曲《一种爱》跳舞,最后的演讲他引用了马利的名言:“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哈里个性随和,带有草根气质。他在拉斯维加斯派对上的裸照流传到著名八卦网站TMZ后,英国有个调查问:在公共汽车上,你愿意身边坐的乘客是哈里王子还是查尔斯王子?多数人选哈里王子,因为“他和我们是一类人”。因此有人说,哈里虽然贵为王子,但他最大的优点是他常常让人忘了他是个王子。

他在一场马球赛上,果断跳下马,救了摔伤的对手一条命;代表女王奶奶出席奥运会闭幕式,幽默的表现为他赢得诸多人气。有一次他冲进饶舌歌星Dizzee Rascal的更衣室要对方耍段太极拳,再掰个手腕。Rascal说:“要不是你的王子身份,我早一拳揍你脸上了。”他并不以为意。还有一次,他跟一位英国著名的非洲裔喜剧演员说:“你说话可不像黑小子。”令听者完全无所适从。媒体将之归因于从他祖父那儿继承来的“调皮基因”,菲利浦亲王常常说出这样的玩笑话,他曾问一位经常在电视上露面的英国下议院黑人议员“你来自哪个国家”。他又不像爷爷那么一本正经,所以他的随和就让人觉得是“亲和力”,而不是“政治不正确”。

哈里的亲和力、幽默感给他全身刷上了特弗龙涂层,遇到丑闻很快就能洗刷干净。他在深夜醉醺醺走出酒吧,脑袋点着流行音乐的节奏,踩着舞步在大街上晃。小报登出照片后,大家喊:这不就是普通英国青年嘛!当他一次次闹出难堪,被媒体揪住小辫子,公众普遍会替他辩护:“他不过是想发泄。”“他需要放松,之前他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国家事务。”“这些年他难道没有表现出责任心吗?他是阿帕奇飞行员,如果他不具备天赋,不能吃苦耐劳完成艰巨的训练,军方怎么会把直升机当昂贵的玩具给他玩?”这分明是古典文学作品情节的再现,比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尔王子。在成为亨利五世之前,哈尔王子整日在野猪头酒馆把妹痛饮,放浪形骸;在捍卫王权的战场上他英勇杀敌,洗心革面,浪子回头,成为一代明君、所有基督教国王的借镜。

主流媒体称哈里王子重新书写了王室与英国普通民众的关系。他发表声明后,YouGov对1320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发现,49%的受访者认为这不会对王室的整体声誉造成影响,支持他们追求新生活。哈里在无形中成为社会公开讨论的焦点人物,显然大大出乎王室的本意。相比英国王室乃至欧洲王室的其他同辈人,哈里受到了媒体、公众最多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哥哥威廉。可是媒体偏爱追逐他的负面言行。童年时代,媒体拿他亲生父亲是谁来做文章,以至于戴安娜的情人之一詹姆斯·休伊特在2002年郑重声明:“我绝无可能是哈里的父亲。我能理解公众对此的兴趣,但是我和戴安娜恋情开始时,她已经有了哈里。”

戴安娜生前竭力给两位王子开创成长的空间,保护他们的隐私,让他们尽量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温莎家族成员”的身份是件紧身衣,戴安娜自己非常不习惯,努力挣脱了出来。但媒体,特别是小报,时时“敲打”哈里的痛处,尤其是他开始和一位有非洲裔血统的美国演员约会后,无端的批评密集指向了梅根。

梅根,宫廷秩序的破坏者

批评者总是把梅根与辛普森夫人相提并论,她们都是美国人,都是离异。辛普森夫人是爱德华八世退位的直接原因,直到今天,她仍然被认为是王室秩序的破坏者。

梅根在单亲家庭长大,大学毕业后有独立的事业,靠自己的才华、努力,自力更生积累起约400万英镑的个人财富。在她之前,英国王室尚无此样的新娘,梅根刷新了一项纪录。王室女性最主要的角色是恪守妇道,站在丈夫身边,不要发表意见更不要有自己的观点,做好花瓶,于是小报挑刺,指责她乱穿衣扰乱了王室规则。

用智能手机时代的眼光看,英国王室的很多规则令人匪夷所思,比如不许在肯辛顿宫自拍、女性成员在公共场合不能脱掉外套。梅根与哈里出现在公共场合,会穿白衬衣、破洞牛仔裤、平底鞋,外套披在肩头,要么就脱下来。订婚官方照上,梅根穿了两件服装,一件是白色毛衣,一件是刺绣透视装,完全走好莱坞平民明星路线。他们正式宣布订婚消息那天,梅根甚至光着一双健美的浅棕色小腿!穿肉色或透明的长筒袜是王室的着装规则之一,认为光着腿是低贱、失礼的行为,同时长筒袜可以遮挡脂肪团、静脉曲张、外伤,可以维系出王室成员毫无瑕疵的形象。梅根还喜欢穿一身黑,尤其爱穿黑色长裤。王室成员除了参加葬礼,平时不穿黑色衣服,而且几乎不穿长裤,除非是在运动会场合才可以穿牛仔裤。

她的发型也是随意一挽,不像王室其他女性成员,特别是像她的皇嫂凯特那样光滑精致,每一根发丝都经过精心打理。相比发型,她的妆容又浓重了点,王室对妆容没有明确规定,但大家都自觉遵守“裸妆”的规则。

再看她拿手袋的方式。梅根通常单手提着手袋,甚至把包斜挎在身上。女王永远将Launer包挂在臂弯,两手相握;凯特王妃拿各种各样的手抓包。王室礼仪官往往建议女性成员选手拿包,不鼓励她们提带肩带的手袋,这样可以阻止人们上前与她们握手。按传统,王室成员不论男女,只有主动伸出手,一般人才能与之握手。可是,梅根的手袋不仅体积大,甚至会拿一个三边带拉链的大钱包,就像中午离开办公室去吃午餐的女白领。

一个是君主制的“救星”,一个是宫廷秩序的破坏者:哈里和梅根,如何开始新生活?

2019年10月25日,英国哈里王子和夫人梅根参加有关性别平等的圆桌会议


婚姻当事人不愿承担的社会意义

批评和责难进而上升到梅根的种族和血统,梅根被描绘成“偷走哈里王子的人”。哈里和梅根“退出王室主要成员”的声明发布后,媒体上仿效Brexit(英国退出欧盟)发明了一个新词Megxit,不言而喻,此事罪魁祸首是梅根。

哈里娶梅根,社会阶层、财富差距巨大的男女主角冲破重重阻碍,走进温莎城堡的圣乔治教堂,是完美的言情片结局。历史上,王室成员是不允许为爱而结婚的。他们的结合必须具有战略意义,要么获得领土、结成国际联盟,要么充实国库、保持血统纯正。哈里和梅根的婚姻也是部广告片,宣扬了温莎家族的变化、进步和新气象,在深宫里也实现了种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其实王室中也不乏种族歧视。女王堂弟媳肯特王妃在纽约一家餐馆就餐,嫌邻桌的黑人顾客说话声音太吵,就不客气地让人家“滚回殖民地去”。肯特王妃和丈夫也住在肯辛顿宫,有这样的亲戚和邻居,梅根的感受可想而知。婚前她曾表示,在与王室成员交往时,感觉自己太“天真”了。

在哈里和梅根婚礼前,智库“英国未来”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英国人几乎不接受她的混血血统,只有英国黑人和少数族裔才认为他们的婚姻是英国种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即便是他们,也是“惊讶”多过对此寄予期望。

哈里王子和梅根并不认可媒体强加给他们的象征意义,他们认为这样“高看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种族主义”。“英国未来”的总监桑德·卡特瓦拉(Sunder Katwala)说,哈里王子和梅根的婚姻必须要解决英国的种族问题,修复王室与少数族裔的关系,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媒体看来,梅根是公众财产,可以随意批评。她怀孕期间,抚摸腹部会被小报嘲讽是在炫耀她的“美德信号”,这一普通女性感受做母亲幸福的举动她都没有资格体会。“因为她的工作就是在囚禁中繁殖后代。”《卫报》专栏作家苏珊·摩尔为梅根打抱不平。对此她还不能流露出软弱的情绪,不断有评论批评梅根“没完没了地抱怨‘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忍耐,比如小报《每日快报》就居高临下地说,她不理解做王室成员和当名人不一样。

可以说,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哈里王子夫妻成了种族主义、厌女症的受害者。这是他们和媒体关系恶化的一个原因。梅根嫁入宫中仍然坚守个人穿着风格,可见她有着坚定的个性,绝不甘于按照王室的要求,做一个旧式妻子,同时她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抚养孩子。受母亲的影响,哈里王子期望过“平民般的生活”,更担心戴安娜王妃的悲剧在妻子身上重演。被媒体曝光越多,就越难保持尊严。他们怪罪媒体,也可以说媒体促使他们觉醒,逃出宫廷,摆脱媒体饱含恶意的审视。

如何实现财务独立的新生活

宫廷纵然是笼子,却是黄金打造的笼子。女王已经在1月13日表示,王室“尊重并理解”哈里和梅根对“新生活”的渴望,但仍有“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

哈里和梅根的财政,是其中一个复杂问题。目前看,他们的收入来源大致如下:王室津贴;查尔斯的资助;哈里继承的遗产(戴安娜留给他约2000万英镑,曾祖母留给他约700万英镑);梅根的净资产约为400万英镑,她不是一线演员,最出名的作品是律政剧《金装律师》,每集片酬为3.7万英镑。

他们主动放弃纳税人给他们的王室津贴,这笔钱在他们的年收入里只占到5%,日常开销的大头来自父亲查尔斯领地上的收入。查尔斯作为王储,按王室传统继承了一块地产——康沃尔公爵领地(Duchy of Cornwall),他每年从这块领地的收入中拿出近500万英镑给两个儿子,资助他们的生活。至于兄弟俩怎么分配500万,外人不得而知。YouGov的调查显示,63%的被调查者认为,康沃尔公爵领地的资助应该终止。据《泰晤士报》报道,如果哈里和梅根不履行王室成员的职责,威尔士亲王将切断对他们的资助。

查尔斯王子如果收紧给哈里的生活费,这个威胁会不会奏效?上世纪50年代,玛格丽特公主曾和父亲的侍卫官、皇家空军上校彼得·汤森德发生了一场撼动了君主制的爱情。汤森德是平民,且离过婚,有两个孩子,为王室、教会、政府所不容。玛格丽特通过有离婚经验的艾登首相求情,遭到拒绝。于是,在女王加冕典礼结束后,玛格丽特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微笑着等马车之际,在众目睽睽和电视摄像机前突然扬手掸了掸汤森德肩头的灰尘,借此向全国民众表明她的决心,以争取同情票。王室使出的杀手锏便是,剥夺她的各个皇家头衔和津贴。所有的抗争均以失败告终,同时也因为汤森德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玛格丽特不得不和汤森德分手。

时代不同了,哈里王子夫妇也不是玛格丽特。他们组建了商业团队,高级经理们有资深企业家、熟谙快销品行业的金融家、荒岛唱片节目的前主持人克里斯蒂·杨,以及资深媒体人。公关负责人之一是萨拉·莱瑟姆(Sara Latham),曾经为克林顿夫妇工作过。

他们有意开拓北美市场,开发“皇家苏塞克斯”品牌的服装、文具、书籍产品线,再加上演讲,每年可能有六位数的收入。但是观察家们也质疑,去年女王发表圣诞致辞,录像是提前录制的,那时哈里夫妻尚未发表“退出”声明,可是在女王办公桌上没有摆哈里一家三口的照片,这间接印证了哈里朋友说的话,“他们是被排挤走的”。那么女王会不会同意孙子和孙媳在他们的商标中打“皇家”牌呢?当王室职责与商业客户的合同发生冲突怎么办?如果哈里履行商业合约,放弃王室职责,公众会怎么看?

王室成员经商面临各种陷阱。哈里的小叔叔爱德华王子和婶婶苏菲王妃曾被严厉批评利用王室背景牟取商业利益。苏菲婚前在公关业工作,婚后顺势成立了公关公司。2001年,小报《世界新闻报》的卧底记者假扮客户与苏菲进行商业洽谈,她不合时宜地发表了对查尔斯王子和布莱尔首相的评论,被记者偷偷录了音。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她和丈夫只得放弃商业活动,专注于王室职责。

或许,王室之外的世界自由,却更冷酷、更不受尊重。哈里、梅根自己的基金会资金池要吸收资金,找来的亿万富豪,他们的道德记录是不是清白?你无法判断富豪们是为了行使高尚的慈善行为,还是图攀上王室的关系网为自己赚钱。众多事例表明,进展往往不顺。他们的另一个叔叔安德鲁王子,就有前车之鉴。安德鲁与美国大亨杰弗里·爱泼斯坦交情匪浅,被卷入性犯罪丑闻,去年11月宣布退出王室主要成员之列。

这些都是英国王室的污点,哈里再次揭开了遮羞布。

这对年轻夫妻的选择也表现了家庭代际价值观的冲突。无聊是王室成员这份工作不可避免的属性,Y世代和Z世代的哈里、梅根重视自我实现、情感表达和个人幸福,强调责任感的老一辈未免认为他们自私自利,把英国王室最重要的服务和奉献理念抛之脑后,不可原谅。哈里的爷爷菲利普亲王有一次出访加拿大,发表讲话时说:“君主制不是为其自身的利益,而是为其国家的利益而存在的。我们来这儿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不然我们可以想出其他更好的娱乐方式。”

年轻人渴望自由,不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太残忍。《卫报》专栏作家乔纳森·弗里兰(Jonathan Freedland)风趣地写道:我产生了“亲温莎共和主义”,那就是我们应该废除君主制,不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他们。王冠重如泰山,他们还甩不掉,我们不应该再要求他们为我们做这种奇怪的服务。——这倒是一个有人情味的新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