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疫情,同舟共濟的"我們"一起來戰

2020年的開始,一場疫情,打亂了我們闔家歡樂的節奏。

疫情的不斷傳播,給我們帶來了恐慌,但同樣的,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溫暖和希望。

大家還記得央視元宵晚會現場,由陳道明、濮存昕、徐帆、宋春麗等老師們帶來的抗擊肺炎情景報告《相信》嗎,看的時候真的淚流不止。

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幾位老師朗誦的內容,更是內容背後那一幕幕鮮活的故事。

"你在哪,你在哪,你要去哪?"

"武漢。"

"非典時你們保護90後,現在90後保護你們。"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朋友,在中國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

"相信自己走過的路,因為這條路上寫滿了一行字:中華民族相信中國人的力量,因為沒有退路,我們必須前進。"

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發生在這次疫情中,疫情開始以來,催人淚下的故事比比皆是,數之不盡。

大災下,正是這些溫暖人心,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令我們一直懷抱希望走下去。

他們義無反顧,他們不畏艱難,他們放下個人的安危,他們踴躍報名,下戰書,奔赴前線。

一.守護的英雄們

在此次疫情中,讓我們心懷感激、肅然起敬併為之擔心的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

我們都知道全國很多城市的醫護工作者們都陸續奔赴到了湖北,還有很多醫護人員因此受到了感染,令我們揪心不已。而每天都發生著非常多非常多讓我們心疼又暖心的故事。

在抗擊疫情一線連續工作48小時的醫生父親,趁午餐時間給隔離區的兒子寫上加油兩字。

兩人同是醫生,只能隔著防護玻璃,父親給兒子加油打氣,彼此鼓勵,彼此作為精神支柱。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現實版的上陣抗"敵"父子兵就在這裡,很多人看到這一幕都深深感動落淚。

有一名醫生看到一個19歲的患者,內心承受力差,因為被感染內心有些崩潰,父母都在安慰這個患者,當這名醫生接受採訪提到這個小患者的時候,痛哭起來,他說:因為看到他,我也想到了我的小孩兒。

沒錯,他們都是為人父母,又為人子女。

他們也有弱點,也會想念,甚至也會心懷恐懼,但仍然奮不顧身。

2月14日的情人節,當大家吐槽這個情人節特殊的沒辦法好好去參與時。

在武漢的戰場上,一段視頻讓大家淚目。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護士陳穎在進入隔離病房一線戰場11天后,終於和男友第一次見面,隔窗一吻。

他們只能這樣相見,用這種方式表達彼此的思念與守候。

她和男友商量好了,等疫情結束從醫院出來就去領證。很多網友對他們表示深深的致敬和祝福。

一個95後的護士名叫李慧,響應醫院應徵參與一線工作,從除夕就一直堅守工作。

這是她給醫護部發來的一段話:到現在我的家裡人不知道我在幹嘛,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破病毒,請大家也不要告訴我的父母,唯一的要求請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雖然工作能力不強,但是關鍵時刻不會做逃兵。

一個才25歲,正直青春年華的姑娘,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做出這樣的決定。

看到這些話,隱隱的心痛,為小姑娘的無畏、無私所感動,

但希望他們,希望所有的醫護工作者們,一定要平安的回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疫情,同舟共濟的

二、疫情中的勇士們

在前方的戰場上,除了醫護工作者外,還有一群與病毒、與死神較量的人。

他們都是無辜不幸被感染的人們。

在初期床位不足,無法得到完全收治的時候,也發生了非常多令人惋惜令人動容的故事。

在武漢協和醫院,因為沒有床位,一位90歲老奶奶守著64歲被感染肺炎的兒子在搶救室門口已經等了5天。期間她一直握著呼吸機上兒子的手。床位前兒子僅有的必備品,也是這個母親的全部戰鬥裝備。

醫生表示如有床位,一定優先安排。終於在2月2日的晚上,兒子被轉入隔離病房。

安排好一切後,老奶奶馬上借了紙筆,在病房門口給兒子寫信鼓勵:"兒子,要挺住,要堅強,戰勝病魔。要配合醫生治療,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

"要挺住,要堅強"這是包含了多少母親殷殷的期盼,"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又濃縮了多少母親的千叮萬囑。

此時此刻,病房門口有許多與這位奶奶一樣的母親在陪伴孩子治療,電話那端也會有無數父親母親每天發來關心問候。

因為這場疫情,多少無私的情感展現出來。祝福他們都能早日康復。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疫情,同舟共濟的

三、無處不在的大愛者們

這世界從來沒有所謂的超級英雄,不過都是無數普通的人在散發著光亮,照亮這一片天地的黑夜。

新聞裡看到,一個男孩在護士值班室櫃檯,留下一個信封,放下信,他敬一個隊禮,又鞠了一個躬。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護士很詫異,本想給孩子量體溫的手又收了回去。

護士看到是一封感謝信和1000元錢。信中用稚嫩的筆寫下:"親愛的醫生、護士,看你們每天奔走在疫情的前線,十分辛苦,我也想出一分力......"這是一個少先隊員,一個孩子。

高速路上,兩輛貨車已經開了2天2夜。他們從河南開封到武漢,日夜兼程,只為了把兩車物資,送到疫情最前線。

民警問他們:"你們是做什麼的?"

他們說:"農民。"

很多農民朋友們為這次疫情捐款、捐物,而他只是眾多農民夥伴中的一員。

17年前,中國發生過另一場浩劫,我們記憶猶新的非典。數百人在那場疫情中喪生,但也有不少人確診,最終的倖存者。其中一位,就叫陳力。

2003年,他在非典風暴中,萬幸活了下來。

2019年,他成了一名外賣小哥。此次疫情爆發,他覺得回饋的時候到了。於是四處奔走,進行義務宣傳。他每天都把口罩備在車上。一邊送外賣,一邊把口罩贈給環衛工、老人等。

至今,他已經派出超過數千個口罩。他說,只要有能力,會繼續派下去。受人之恩,必當相報。曾經的非典受害者,承受過社會的大愛,如今他們以大愛來反饋世界。

汶川人也是一樣。疫情爆發後,汶川村民自發支援武漢100噸蔬菜。

6輛車,36個小時,一刻不停地往湖北進發。

他們說:"2008年,武漢救了汶川幾百人。

2019年,是時候輪到我們報恩了。"他們的標語是:"汶川感恩你,武漢要雄起!"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面對疫情,同舟共濟的

在這場全國浩劫面前,沒人能置身事外。

在疫情開始不斷蔓延時,每天都被巨大的增長數字所震撼。

有人在恐懼中,生出怨言。另一些人,則在恐懼中,生出愛,生出勇氣。

感謝所有善良的可愛的普通人,感謝所有的醫護工作者、所有一線的工作人員們,這些溫暖善意的彙集,我們一定會從寒冬迎來春的如約而至。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切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