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內境外蝗蟲得不到控制,夏季進入我國概率增大

目前,肯尼亞發生了70年來最嚴重的沙漠蝗蟲入侵,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正在經歷25年來最嚴重的蝗蟲入侵。而源自東非的蝗災還向南亞進一步蔓延,4000億隻沙漠蝗在印度肆虐。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月11日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現在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蝗災對中國是否會造成威脅?這一問題近日備受關注。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等人就非洲蝗災潛在風險進行了分析並提出應對建議。

三個月內境外蝗蟲得不到控制,夏季進入我國概率增大

沙漠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之一。這種蝗蟲每天可以隨風飛行150公里,存活時間為3個月左右。一隻雌性蝗蟲可以產大約300顆卵,1平方公里規模的蝗群一天的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進食量。

然而,沙漠蝗擴散區可到達緬甸西南部,5月份為成蟲期,如果印度洋西南季風異常強勁,在700hPa高度翻越橫斷山脈機會將會大增,遷飛進入我國雲南境內可能性較大。如果境外沙漠蝗得不到控制,災害持續暴發,6-7月下一代成蟲在西風急流與印度洋西南季風共同作用下,進入我國境內的概率陡然升高。

三個月內境外蝗蟲得不到控制,夏季進入我國概率增大

因此,針對此次沙漠蝗災情,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專家建議:一是加強統一領導,協調不同省區,統防統治。二是實時動態監測,在可能遷入的區域佈置監測隊伍、設備,實現實時監測。三是做好物質儲備,儲備藥劑和施藥設備。四是建立國際合作機制,分享災情情報,協同防控。五是加強科學研究,研究進入我國的可能遷飛路線、落點區域、發生規律和防控方法。

掃描或者長按識別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

三個月內境外蝗蟲得不到控制,夏季進入我國概率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