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正常智商,讀書時期非常自律刻苦拼命,能考上清華北大嗎?

王炸雞翅


北大清華,作為中國的頂尖高校學府。能考入到這兩所學校的基本上都是萬里挑一的學生,能考上這兩所高校的孩子,從小就表現出極高的邏輯分析能力以及總結歸納能力,簡單的來說這就是你班上最聰明的同學,而且也是學習習慣最好最用功的同學。

我們從網絡上找到了相關數據,2019年清華大學在內地錄取了3400多高中生,就算加上國際生跟港澳臺地區的學生,大約是3760多人。僅僅在全國1000多萬考生中佔很小的比例,大概接近於3000:1的概率能夠考上清華,這還只是平均比例,有些地方的比例比這個還要高。

全國很多省份,你們的考生基本上是每1萬個考生中才有1.2個考生能夠被清華大學錄取,錄取比例之低,真正使用精英中的精英萬里挑一來形容。

所以我們常常說,以普通人的智商,即使讀書時非常的拼命自律和努力,考上清華北大的概率似乎都是微乎其微的。印證了網絡上的那句流行話語"你勤奮的程度遠達不到跟別人拼智商的程度"

雖然說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智商能夠在高考的成績中起到的作用是小的,論起聰明的程度來說,其實絕大多數的考生都差不多,之所以會有人學習能力那麼強,靠的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優秀的學習方法。

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攻堅克難的學習精神,是考入清華北大的基礎

高中的學生面對高強度以及高難度的學業,很多人之所以學習成績不佳,往往是沒有調整好學習的狀態適應這種學習環境。而那些能夠考上清華和北大的學霸們,卻因為始終保持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自己的學習計劃規劃的井井有條,就像一座精準運行的機器,不但能夠完成老師佈置下來的學習任務,而且還能超標準的給自己加壓加碼。這些學霸們幾乎都有一個特點,不害怕學習上的難題,甚至以攻堅克難,克服自己學習上的難點為樂趣。

其實我們自身也聽過很多這些學霸的故事,外呼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包括提前入席上課,高校聽講課後整理和使用錯題本,認真對待考試等等。簡而言之,這些學霸們最大的優點就是把執行力和專注力發揮到最大,通過長期的堅持,進而內化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善於總結歸納管理自己能力強,是保證考入清華北大的條件

那些考入清華北大的學霸們幾乎都有一個特點,在學習上特別善於總結和歸納,將老師講授的各種知識點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別人還在用題海戰術苦苦奮鬥的時候,這些學霸們將相同的題目分類,歸總,通過一道題做會了一類題,通過題目瞭解自己學習上的弱點缺點,查缺補漏補齊短板。有針對性的調節自己學習不足的地方,同時還善於吸收別人的長處為己所用。能夠傾心的有自我的認識,會根據學習情況自我調節,而不是野蠻學習。

每一個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都有自己的學習計劃表,針對自己的計劃表,對每一科的學習分類安排發揮特長科目補足短板科目。同時有著超高的自我管理能力,他們的學習拼的不是誰的學習時間長,拼的是誰能做到勞逸結合,利用最短的時間做到最高的學習效率。

自律,刻苦拼命,只能代表你學習的努力成果,並不能作為考上清華北大的代名詞。在我個人看來孩子的學習天資還是十分重要的,無論多麼努力多麼刻苦,想考取北大清華,絕非那麼容易,但是肯定能考取一個好的985大學,那些考取北大清華的學霸們,並不是勤奮和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他們除了擁有超出普通學生的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語言能力和觀察能力之外,還在學習上,有著極高的悟性,這些都是從小一步一步的養成的。


<strong>

我比較喜歡看一款綜藝節目叫做最強大腦,其中很多的選手都是清華大學的學生,我們通過這樣的科學比賽綜藝節目中,我們能夠發現這些清華北大的學生確實身上有一種特殊的學習氣質,不一定說一定比別人才華橫溢,但總有一種無法形容的聰明睿智。所以說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勤奮努力考取這樣的頂尖名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