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千秋歲引,以輕倩的語言表現了作者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

千秋歲引·秋景

宋代:王安石

<strong>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颱風,庾樓月,宛如昨。

<strong>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閒卻!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

王安石的千秋歲引,以輕倩的語言表現了作者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


傳入旅舍的搗衣聲,應和著孤城城頭的畫角,一片秋聲在廣闊的天地間迴盪。歸去的燕子向東從海上飛走,南來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棲息在沙灘上。這兒有楚王攜宋玉遊蘭臺時感受到的愜意的涼風,有庾亮與殷浩輩在南樓吟詠戲謔時的大好月色,清風明月的景象,還都與當年一樣。

真是無可奈何啊!我被那微不足道的名利所羈縛,又被那難以割捨的感情所耽擱,可惜那些風流韻事都被丟到一邊了。當初徒然許下功成身退時,要去求仙訪道,瀟瀟度日的諾言。到如今,反誤了我與佳人的秦樓約會。當睡夢覺來時、酒醉清醒後,我細細地思量著這一切。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他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strong>《千秋歲引》這首詞,全詞采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情真意切,空靈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積極人生的另一面,抒發了功名誤身、及時退隱的感嘆。上闕以寫景為主,像是一篇淒冷哀婉的秋聲賦,又像是一幅寂靜淒冷的秋光圖。客官搗衣之聲,“孤城畫角”“寥廓” 道出了秋聲的哀怨悠長。燕子東歸,大雁南飛,都寓有久別返家的寓意。“楚颱風”“庾樓月”用典,於“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對於往日的歡情未嘗一刻忘懷。下闕即景抒懷,說無奈名韁利鎖,縛人手腳;世情俗態,耽擱了自己的生活。末尾三句又宕開一筆作結,說夢迴酒醒的時候每每思量此情此景,那憂思離恨更浸人心胸了。

王安石的千秋歲引,以輕倩的語言表現了作者複雜矛盾的內心世界


我是一名退休教師。多年來熱愛書法,喜歡古詩文。退休前就從事古詩文以及書法之類的教學工作,課餘之時經常與同行交流商榷,使自己的書法藝術以及對古詩文的理解水平更上一層樓。退休後雖然不從事教學工作了,但時間充足了,我要把本人的書法藝術以及對古詩文的賞析獻給大家。使大家能夠受益頗深,同時在放鬆心情的同時,情感得到寄託。最後我衷心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