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麥迪當年直接被火箭交易了?

智慧的凝視吧


一、矛盾引發

當年麥迪和火箭鬧翻的根本原因是麥迪單方面宣佈手術,火箭管理層很是不爽。但到後面發現火箭隊醫確實誤診,麥迪也確實需要手術。矛盾正式由此引發!

於是在下個賽季復出後,火箭只給麥迪每場7分鐘的上場時間,目的很明確,這7分鐘就是給其他球隊看貨的。偉大的7分鐘看貨環節正是由此開始。

當時記得有一場,麥迪7分鐘就砍下了10分,但7分鐘時限已到,教練大手一揮,麥迪只能冷板凳坐到比賽結束,解說當時都在抱怨。

二、卸磨殺驢

然而,麥迪這次打大傷動手術,歸根溯源,還是為了火箭,為了球隊。在和爵士系列賽的G6生死戰,所有人都知道打不過爵士,但他還是打封閉上場,這對他身體影響巨大,傷後狀態也斷崖式下跌。但火箭最終還是卸磨殺驢,不僅不尊重人,還毫無人情味。也是因為這件事,許多人開始討厭火箭。

這件事情,麥迪無疑是受害者,並且,他還被抹黑成了不仁義的一方。現在知道這段歷史的老球迷也不多了。


麥田籃球


回想當年,04年的特雷西·麥克格雷迪頭頂得分王的皇冠,空降航天城,火管為了得到麥迪,火箭選擇送出了弗老大:弗朗西斯,莫布里和卡託。雖說是一筆三換一的交易,可是能得到麥迪這樣的超級巨星,火箭應該樂開了花,魔術也應該感到失望和惋惜才對,可是在交易發生後,無論是奧蘭多還是休斯頓球迷都是一片歡呼。休斯敦球迷的感受我們可以理解,可是為什麼魔術球迷會在失去了一個超級巨星以後卻皆大歡喜呢?

其實麥迪與魔術早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魔術隊友認為麥迪打法自私,麥迪認為魔術隊管理層辦事不力,沒有給麥迪配置好幫手,當年魔術經理說:“麥迪是一個相當自私的人。”

麥迪這位超級巨星降臨火箭的第一個賽季,就率領火箭拿下了51勝31負的戰績,排在西部前列,這也是奧拉朱旺退役後火箭隊的最佳常規賽戰績,麥迪在火箭的處子賽季場均能拿下25.7分6.2個籃板5.7個助攻的數據。甚至麥迪還完成了史上最神奇的絕殺之一。

在2004年12月9日,火箭主場迎戰馬刺的比賽中,麥迪上演了“35秒13分”的“麥迪時刻”,此戰麥迪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那個白馬長槍的少年彷彿在告訴魔術隊,你們會後悔的。

球迷們都以為,麥迪即將為火箭帶來總冠軍,火箭隊的歷史即將開始的時候,麥迪的火箭生涯也幾乎結束了。在2010年2月19日在一次三方的交易中,麥迪被送往了尼克斯。可是在麥迪走後,休斯敦的球迷也並沒有感到遺憾。

麥迪有頂級巨星的實力和身份,但是卻不願承擔球隊的責任,活的太灑脫,尤其是當執教嚴格的范甘迪下課後,阿德曼成為火箭新任主教練,麥迪更是懶惰,經常用傷病理由缺席球隊的訓練,獨自休息,麥迪每場比賽能不能上場都要等到賽前才能決定,這也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火箭隊的更衣室氛圍和球隊成績。

本來在09季火箭已經尋找了多方交易方案,希望將把麥迪交易走,換來未來資產進行重建,可是麥迪卻公開宣佈,左膝受傷後傷病惡化,手術刻不容緩。隨著麥迪打了火箭一個措手不及,關於麥迪的交易也就此流產,最終火箭在2010年2月19日將麥迪送往尼克斯。

麥迪的職業生涯本有機會像科比一樣神奇,可是由於麥迪自己的性格和傷病,讓他早早就輾轉流浪,結束了職業生涯。

上帝是公平的,老天爺給了科比一生的神話,也給了麥迪35秒的傳說。


籃中世界


麥迪與火箭隊是標準的勞燕分飛,真的誰也別說誰,麥迪錯在任性,火箭隊錯在無情無義,他們的分離是兩敗俱傷,不過麥迪受到的影響更大。


麥迪為何會被火箭隊交易?

根本原因就是火箭隊與麥迪的關係徹底破裂。而導致關係破裂的原因就是麥迪的性格。經常看NBA的朋友們應該瞭解麥迪,2001年到07年,麥迪是聯盟的頂級得分手,不僅得分還得漂亮的得分,打球非常風騷,與此同時,麥迪也是最會傳球的球員,只要他想,她就能夠組織好球隊。所以在那幾年,人們普遍認為麥迪不比科比差,甚至打球更漂亮,我們知道科比的投籃是美如畫,要說誰的跳投可能比科比還美,那就是麥迪了。在這種前提下,球迷和球隊對麥迪的期望之大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有都覺得科比能夠做到的事,他也能做到。



可是問題就出在麥迪的性格上面。他是有陰柔之美的球員,性格好。可是他的問題是缺乏對勝利的極致渴望,缺乏不顧一切的進取心。性格決定命運,麥迪這種性格決定了他難成大事。他不會像科比那樣為了球隊補強而給球隊壓力,也不會不斷要求自己進步。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火箭隊能夠給年輕的麥迪時間,能夠給他信任,可是資本家們不會容忍一個快30歲的球員還依然故我。2009年,麥迪30歲。


基於麥迪持續缺乏競爭力,又因為在與爵士隊的系列賽第六場打封閉出戰而傷情惡化,火箭隊不再信任已過巔峰的麥迪,決定交易他。矛盾的導火索是麥迪不顧球隊的安排,私自宣稱自己的傷情很嚴重,而且私自決定做手術,他的這一舉動讓自己的交易價值大大降低,火箭隊氣的不行。於是後者的報復更加狠毒,每場就給麥迪7分鐘上場時間,目的就是讓賣家看貨。這個應為讓麥迪的競技狀態和比賽感覺大受影響,從那以後,麥迪徹底淪為角色球員。

都說分手看人品,君子斷交不出惡言,分開也要體面,畢竟都愛過。可是麥迪和火箭隊都撕破臉了,麥迪因此跌落神壇,火箭隊也被冠上了無情無義之名,雙方兩敗俱傷。


銳理體育觀


當年麥迪和火箭鬧翻的根本原因是麥迪單方面宣佈手術,火箭管理層很是不爽。但到後面發現火箭隊醫確實誤診,麥迪也確實需要手術。矛盾正式由此引發!於是在下個賽季復出後,火箭只給麥迪每場7分鐘的上場時間,目的很明確,這7分鐘就是給其他球隊看貨的。偉大的7分鐘看貨環節正是由此開始。當時記得有一場,麥迪7分鐘就砍下了10分,但7分鐘時限已到,教練大手一揮,麥迪只能冷板凳坐到比賽結束,解說當時都在抱怨。

這樣的規定也令麥迪徹底與火箭管理層決裂,他帶著自己的私人訓練師跑到了芝加哥訓練,最終被交易。2013年8月26日,麥迪正式宣佈退役 。2017年4月2日,麥迪正式入選2017年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

然而,麥迪這次打大傷動手術,歸根溯源,還是為了火箭,為了球隊。在和爵士系列賽的G6生死戰,所有人都知道打不過爵士,但他還是打封閉上場,這對他身體影響巨大,傷後狀態也斷崖式下跌。但火箭最終還是卸磨殺驢,不僅不尊重人,還毫無人情味。也是因為這件事,許多人開始討厭火箭。

這件事情,麥迪無疑是受害者,並且,他還被抹黑成了不仁義的一方。現在知道這段歷史的老球迷也不多了。


長盈總裁


性格決定命運

麥迪入主航天城

2004年麥迪頂著“兩屆得分王”的光環,駕臨休斯頓,為得到這位超級巨星,火箭送出了佛朗西斯,莫布里和卡託三名主將,令人奇怪的是當交易達成後,奧蘭多和休斯頓的媒體和球迷都是一片歡呼,皆大歡喜。為什麼奧蘭多失去了頂級巨星還在歡呼呢?因為當時麥迪與奧蘭多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球員指責麥迪自私,推卸責任,而麥迪指責沒有好幫手,最後魔術總經理給麥迪的評價是:麥迪是一個極端自私的人。

美好的蜜月期

不管如何麥迪畢竟是聯盟巨星,在來到休斯頓的第一個賽季,就率領球隊取得了51場勝利,自奧拉朱旺退役後的最佳常規賽戰績,麥迪賽季場均25.7分6.2個籃板5.7個助攻,聯盟絕對的頂級巨星。其中最讓人難忘的是2004年12月9日,火箭主場迎戰馬刺,麥迪上演了“35秒13分”的“麥迪時刻”,令麥迪一戰封神,之前還有媒體球迷,在爭論麥迪和姚明誰才是休斯頓的老大,但此後再也聽不見這樣的聲音。

矛盾出現,勞燕分飛

可是誰也沒想到,麥迪到火箭的第一個賽季,也就是他的巔峰一季,此後就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而且最終與火箭隊不歡而散。2010年2月19日在一次涉及三分的交易中,麥迪被送往了尼克斯,也意味著他火箭生涯的結束,而在麥迪走後,休斯頓媒體和球迷同樣一片歡呼,這和當年麥迪出走奧蘭多何其相似。那麼火箭當時為什麼要交易走麥迪呢?

第一、沒有責任心,缺少擔當

麥迪有頂級巨星的實力和身份,但是卻不願承擔超巨的責任,他不願意當球隊老大,他的性格更像個大姑娘,比較靦腆,沒有科比那種對勝利的渴望。有一次季後賽對陣爵士,當火箭的助教將厚厚的爵士隊研究報告送給麥迪,他卻嗤之以鼻,在新聞發佈會他他公然對媒體說,自己一眼都沒看爵士的研究報告,認為爵士只會“擋拆,擋拆,再擋拆”,這種輕敵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全隊。

第二、性格懶惰,我行我素

當范甘迪下課後,阿德曼成為火箭新任主教練,沒有了范甘迪嚴格的管理,麥迪的懶惰本性暴露無遺,他經常以傷病為由缺席訓練,甚至到了比賽前阿德爾曼都不知道用什麼戰術,因為根本就不知道麥迪到底能不能上場。麥迪的行為也惹怒了隊友,到了後來麥迪甚至成為火箭隊更衣室調侃的對象,就是小將蘭德爾都對他頗有不滿。

第三、自私摳門

麥迪的自私在魔術就已經是出了名的,到了休斯頓,每次麥迪和穆託姆博帶著小布,蘭德爾,韋福等幾位小弟出去吃飯,自己從不結賬,都是年薪幾十萬美金的小弟買單,有一次穆大叔實在看不下去,非讓麥迪買單,結果麥迪扔下200美金,說這是自己消費的那部分,然後揚長而去,這樣的麥迪,能是隊友歡迎的對象嗎?

第四,不顧球隊利益,私自宣佈手術

09--10賽季火箭已經談好,準備將把麥迪交易出去,但是麥迪卻公開宣佈,自己左膝的傷病很嚴重,即將進行手術。麥迪的這份私自聲明讓火箭立刻陷於被動,交易也就此流產。從此火箭與麥迪的關係也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最終2010年2月19日火箭終於送走這個燙手的山芋。

麥迪的結局完全是性格所致,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但是麥迪也不是一無是處,他也曾為火箭披荊斬棘,帶傷上陣,在與爵士的季後賽,麥迪冒險打封閉上場比賽。就像一對新婚夫婦,開始兩人恩恩愛愛,但是一段時間後發現兩人的性格原來是合不來的,那麼結果就是拌嘴,鬧矛盾,最後只能勞燕分飛。


一鑑評球


說起麥迪我們都會想起姚麥組合,我想現在的很多球迷都是那個時候的老球迷了,2004年12月9日,麥迪在比賽的最後35秒中狂砍13分,並命中絕殺戰勝對手,成就經典的“麥迪時刻”,2010年2月19日,火箭、尼克斯和國王達成一筆三方大交易,火箭送出了麥蒂、喬伊-多西、卡爾-蘭德里,得到了凱文-馬丁、希爾頓-阿姆斯特朗、賈裡德-傑弗里斯、喬丹-希爾和2012年的首輪選秀權。

歸根結底和火箭有幾個方面原因

1

09-10賽季,當時的莫雷和籃網商討一筆關於用麥蒂換來卡特和萊恩-安德森的交易,而且雙方已經基本談妥,就等著在交易截止日當天敲定這筆買賣。

也就是交易截止日前一天,麥蒂突然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上發表一份聲明,宣佈自己需要採取手術治療左膝,整個賽季因此報銷。麥蒂的這份聲明,無疑激怒了火箭的管理層和教練組,因為麥蒂發佈這份聲明之前並沒和他們打招呼。

2

七分鐘限令,雖然麥迪在2009-10賽季復出,但是當時的主教練阿德爾曼與麥迪之間早已水火不容,兩人甚至在更衣室裡公開吵架。對於麥迪的出場時間,阿德爾曼也採取冷處理的態度。直到2009年12月16日,麥迪才被允許上場,不過卻被火箭規定了“7分鐘限時令”。這樣的規定也令麥迪徹底與火箭管理層決裂,他帶著自己的私人訓練師跑到了芝加哥訓練,最終被交易。

2013年8月26日,麥迪正式宣佈退役 。2017年4月2日,麥迪正式入選2017年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


叫我韭菜哥


因為麥迪斷了火箭的財路,老闆可不看你以往給球隊做了多大貢獻,你斷他財路,他自然就會選擇交易你!


當年姚明大傷之後,接下來賽季火箭隊的門票就指望麥迪的名氣往外賣了!結果麥迪自行決定做手術,連和球隊商量都沒商量,管理層一看這還了得,如果這不給與懲戒,以後其他的球員豈不是想不上場就不上場了?於是給麥迪弄出了個“7分鐘限令”!

7分鐘限令,顧名思義就是麥迪受傷回來之後每場只給打7分鐘的時間!這明顯是管理層和麥迪在鬥氣了,即使是為了保護傷愈剛剛回歸的麥迪,7分鐘也略顯短了一點!管理層的意思很明顯,你想歇歇,就讓你歇個夠!其實麥迪傷愈迴歸之後的狀態不錯,在第一場比賽僅7分鐘就砍下了10分,奈何火箭管理層是嚴格執行7分鐘限令的要求,時間一到硬是把麥迪摁在了替補席上!



此時,麥迪又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在知曉球隊對待自己的態度之後,他乾脆帶著自己的訓練團隊跑到了芝加哥!這成為壓垮火箭和麥迪之間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隨後火箭在一筆三方交易中把麥迪送走了!


對於晚年的麥迪來說,明顯他的能力已經配不上他的脾氣了,這個時候還在和球隊對著幹,結局可想而知!


晴子籃球


麥迪代表著很多球迷的青春,尤其是在他為休斯頓效力的時光,給球迷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和姚明所組成的“姚麥組合”,不知會勾起多少人的青蔥回憶啊。不過雖然麥迪在休斯敦有著非常美好的生涯經歷,但在分手的時候,雙方卻有些不歡而散的味道,這是為什麼呢? 在2010年的時候,休斯敦方面在一起三方交易中,將麥迪送去了紐約尼克斯隊,那麼為何球隊會這樣對待一位全明星級別的超級球星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當時的麥迪因為傷病原因,狀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球隊管理層認為以他目前的情況,未來已經難以再次重返巔峰,因此快刀斬亂麻,選擇將其送走,畢竟NBA是一個生意場,休斯頓這樣的做法,也屬於合情合理。

第二,麥迪和當時球隊管理層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在球隊主教練更換為阿德爾曼之後,麥迪的比賽態度出現了明顯的問題。很多時候他都謊報傷情,無故缺席訓練和比賽,即便上場也不願意遵循主教練的戰術部署,這樣的態度終於是讓球隊管理層忍無可忍。


第三,個人性格方面存在漏洞,在職業生涯的後期,麥迪的個性成為了阻礙他發展的巨大因素,可能是由於之前在聯盟中積累的名聲與地位,麥迪變得我行我素,驕傲自滿,在訓練和比賽中變得異常懶惰,儼然成為了一名球隊毒瘤。

實話實話,休斯頓在2010年選擇交易麥迪,是一個及時止損的合理行為。不過如今,在麥迪退役之後,他和休斯頓方面還是保持了非常不錯的友好關係。


泉說體育


一生最喜歡的人,只可惜巔峰沒到就落寞了

當年麥迪和火箭鬧翻的根本原因是麥迪單方面宣佈手術,火箭管理層很是不爽。但到後面發現火箭隊醫確實誤診,麥迪也確實需要手術。矛盾正式由此引發!

於是在下個賽季復出後,火箭只給麥迪每場7分鐘的上場時間,目的很明確,這7分鐘就是給其他球隊看貨的。偉大的7分鐘看貨環節正是由此開始。

當時記得有一場,麥迪7分鐘就砍下了10分,但7分鐘時限已到,教練大手一揮,麥迪只能冷板凳坐到比賽結束,解說當時都在抱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