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春節提前致數據走弱 後期汽車、建築業受疫情影響較大

製造業不僅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更是作為區別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據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佈數據顯示,2020年1月,中國製造業供給指數(MMSI)為112.74點,同比下降4.51%,環比下降20.78%(數據起點2014年1月指數為100點)。

MRI:春节提前致数据走弱 后期汽车、建筑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從供給指數整體運行情況來看,1月製造業供給指數收於112.74,同比增長-4.51%(前值11.03%);環比增長-20.78%(前值5.99%),今年春節時間點較去年有所提前,製造業上下游企業實際生產的天數同環比減少,供應和需求同時下降導致製造業供給指數整體下滑。疫情是在1月20日左右引起公眾的關注,至1月底,製造業企業均按原有規定進行放假,因此1月數據並未體現出疫情的影響。2月疫情對製造業的影響將有所體現,筆者認為汽車及建築業行業受到的影響是最為明顯的。根據相關調研數據顯示,國內整車廠的復工時間普遍在2月中下旬,部分企業延遲復工至3月初,2月汽車生產將受到影響。消費方面,疫情對全國經濟的衝擊勢必將減弱消費者的購車積極性,汽車產業供需均受到壓制。建築業方面,短期內疫情將導致建築工地施工及新開工時間延後,在此影響下,黑色、有色及水泥等上游原材料的消費也將受到拖累。

具體來看:

一、供需同步減弱,供給指數出現明顯回落

受國內春節因素影響,1月工業生產整體偏弱。1月六大電廠月均日耗僅為61.39萬噸,同比下降12.84%。鋼鐵、有色、煤炭、汽車及家電等製造業的生產情況明顯走弱。以鋼鐵行業為例,1月鋼鐵供給指數收於115.91,同比增速5.04%(前值10.38%),環比增速-8.80%(前值5.73%)。根據Mysteel樣本調研數據顯示,截至1月末,國內五大鋼材品種產量為991萬噸,月環比減少43.3萬噸。與此同時,受季節性因素影響,1月建築鋼材消費持續走弱,導致鋼材庫存出現大幅累積,僅一週建築鋼材累庫近212萬噸。

對於主產地並不在中國的產業而言,生產表現仍較為旺盛。以化工供給指數為例,1月化工供給指數收於134.49,同比增長26.12%(前值39.32%);環比增長-9.22%(前值12.67%)。由於化工主要品種,如天然橡膠主產區位於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且12月至來年1月是主產國的產膠旺季,因此天然橡膠產量或仍表現充裕。但由於國內輪胎企業受春節影響開工率出現明顯下滑,從而導致1月天然橡膠國內消費下降,供給指數環比增速由增轉降。

MRI:春节提前致数据走弱 后期汽车、建筑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二、受疫情影響,汽車、建築業景氣度轉弱

在疫情影響下,車企停產、延遲復工已經成為常態。部分城市對外來人員實施嚴格的居家隔離政策,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動,從而變相延遲了企業的復工、復產時間。以上汽大眾為例,其主要的生產基地延期至2月下旬進行復工生產,而復工過程中產線的開工又將受到人員返崗情況的限制,產線的開工率和產能利用率大概率偏低運行。對比汽車產量和GDP增速,汽車產量增速的下滑略微領先於宏觀經濟,汽車產量、宏觀經濟、消費動力交織影響,短期內疫情對汽車產業的供需壓制均較為明顯。建築行業的開工施工也深受疫情影響,建築工地現場的施工條件及衛生條件均不利於疫情的防控,在疫情防控為重的前提條件下,建築業復工復產的不確定性更大。此外,建築業的復工延後也將對鋼材、水泥等原材料的需求造成明顯的抑制。相應的上游原材料也將採取減產措施來對抗需求減弱造成的影響。

MRI:春节提前致数据走弱 后期汽车、建筑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