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治沙造林有效抵禦毛烏素沙漠南移 林木覆蓋率由0.9% 升至 33%

陝西榆林治沙造林有效抵禦毛烏素沙漠南移 林木覆蓋率由 0.9% 升至 33%

三秦觀察 2018-07-03

榆林治沙造林有效抵禦毛烏素沙漠南移 林木覆蓋率由0.9% 升至 33%


地處防沙治沙第一線的陝西省榆林市,60 多年來持續開展大規模 " 北治沙、南治土 " 的治沙造林運動,將全市林木保存面積、林木覆蓋率分別由建國初的 60 萬畝和 0.9% 提高到現在的 2157 萬畝和 33%,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由荒山禿嶺到綠滿山川的轉變,陝西的綠色版圖因此向北推進了 400 餘公里。

榆林治沙造林有效抵禦毛烏素沙漠南移 林木覆蓋率由0.9% 升至 33%


黃沙曾讓陝北人民嚐盡苦頭

記者從榆林市林業局瞭解到,榆林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由於過度墾殖、氣候變化等原因,榆林的植被曾經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在新中國成立前近百年,流沙已越過長城南侵 50 多公里。解放初期,全市僅殘存 60 萬畝天然林,林木覆蓋率只有 0.9%,流沙吞沒農田牧場 120 萬畝,沙區僅存的 165 萬畝農田也處於沙丘包圍之中,390 萬畝牧場沙化、鹽漬化、退化嚴重,沙區 6 個城鎮 412 個村莊被風沙侵襲壓埋,形成了沙進人退的被動局面。由於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榆林每年因水土流失輸入黃河泥沙高達 5.3 億噸,佔中上游入黃泥沙量的三分之一。

當地有句順口溜," 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 "," 吃糠菜,住柳庵,一件皮襖四季穿 " 是陝北大地和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66 歲的定邊縣 " 治沙英雄 " 石光銀回憶說,小時候無邊無垠的黃沙樑上,西北風從早刮到晚,村裡的幾畝 " 跑沙地 " 是 " 光下種,不捉苗,種一葫蘆打一瓢 ",群眾生活苦不堪言。

榆林治沙造林有效抵禦毛烏素沙漠南移 林木覆蓋率由0.9% 升至 33%


總結經驗助推治沙造林前行

60 多年來,榆林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治沙造林經驗,曲折前行,經歷了試驗摸索階段、集體大規模治理階段、改革開放轉型階段和生態建設全面發展階段。記者在採訪中看到,科技支撐、改革創新、產業帶動在治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科技治沙作用明顯。榆林的沙區降雨稀少、氣候乾旱,種樹種草難度大、成本高。林業部門加大治沙關鍵技術科研攻關,大力推廣應用先進治理模式和技術,不斷提高防沙治沙科技含量。一項項先進的治沙科技成果在實踐中大顯神威。

榆林治沙造林有效抵禦毛烏素沙漠南移 林木覆蓋率由0.9% 升至 33%


2015 年,榆林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啟動了 " 榆林沙區樟子松嫁接紅松技術與適應性研究 " 項目,主要解決榆林沙區數年來樟子松生態林缺乏更新替代樹種和經濟效益微薄問題。通過聘請遼寧章古臺嫁接技術工人到實地示範與傳授,以及本地科研人員的探索,目前,在榆林林業科技示範園、定邊林業科技示範園、橫山白界林場,已培育紅松嫁接苗 7 萬多株,篩選出一套完整的嫁接技術和管理措施。林業部門依靠這項技術把紅松的生長區域向南推移了 1 — 2 個緯度,同時將樟子松生態林改造成生態防護、種子生產兼用的多功能人工經濟林,為榆林沙區常綠針葉樹種的結構調整擴充了資源,極大地豐富了沙區造林樹種的多樣性。

榆林市市長李春臨表示,全市把類似這樣的科學研究貫穿於防治荒漠化全過程,目前已營造萬畝以上成片林 165 塊,使沙區 860 萬畝流沙全部得到治理。

改革創新增添動力。榆林市探索建立沙化土地資產產權制度,制定用途管制辦法,完善扶持政策,拓寬資金渠道,推動建立荒漠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和防沙治沙獎勵補助政策,創新防沙治沙投融資模式,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治沙。

在綏德縣辛店鄉裴家峁村,農民進城務工留下大片果園荒廢無人管理。縣委縣政府決定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在裴家峁村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在流轉土地 1000 多畝,極大增加了耕地面積的基礎上,按照 " 家庭林場 " 式複合經營,滿足了有技術特長,有資金實力,有經營能力額專業大戶,集約經營土地,規模化發展林果產業的願望。

榆林市市長李春臨說,按照 " 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 " 的思路,該市制定落實了 " 誰造誰有,允許繼承和轉讓 " 的政策措施,實行治理項目和治沙造林項目招投標制,推行 " 企業 + 基地 + 農戶 " 模式。目前,承包治沙造林萬畝以上的大戶、企業有 50 多家,經營面積 100 多萬畝。湧現出李守林、石光銀、牛玉琴、張應龍和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治沙英模。

榆林治沙造林有效抵禦毛烏素沙漠南移 林木覆蓋率由0.9% 升至 33%


產業帶動脫貧增收。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態問題,也是社會和民生問題,防沙治沙最終要實現生態惠民,要使沙害變沙利,黃沙變黃金,實現治沙和治窮 " 雙贏 "。

在榆陽區餘興莊趙家峁村記者看到,村民們從祖祖輩輩居住的窯洞搬進了 140 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村黨支部書記張春平告訴記者,1999 年起,趙家峁村率先實施退耕還林 2567 畝,栽植大扁杏 1050 畝,發展鮮食李、杏等生態經濟兼用林 1450 畝,人均經濟林 3.5 畝。2013 年,依託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生態移民項目,修建新居 112 套,將全體村民整體搬遷。趙家峁村立足千畝杏樹資源的優勢,發展設施林業、生態旅遊等產業,新建經濟林基地 1200 畝、林果採摘園 370 畝、葡萄酒莊 1 處;打造的鄉村旅遊產品,發展森林體驗、水上樂園等休閒觀光項目。目前,全村林木覆蓋率從 23% 上升到 52%,村集體經營收入 220 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從 1100 元上升到 1.44 萬元,其中林業收入佔 40%,實現了整村脫貧。

目前,榆林市構建起特色經濟林果產業體系,全市現有各類經濟林面積 400 多萬畝,其中紅棗 170 萬畝、杏 100 萬畝、山地蘋果 65 萬畝、長柄扁桃 40 萬畝、核桃 32 萬畝,建立起集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主的經濟林果產業新體系,拉動全市農業人口年均增收 1900 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